第49章 等待

提前一年爆發的橡膠股票事件,給了中國重重一擊!

瘋狂的人們必須承受自己造成的苦果,大量的中國人血本無歸,錢莊紛紛倒閉,而投身其中的外資銀行也沒有跑掉,因爲亨特拉爾銀行及時公開消息,讓他們和中國人同樣損失慘重。就連那些在馬來西亞圈下一片地,甚至連橡膠樹的幼苗都沒有種下去便分割上市,試圖在這場浪潮中大賺一筆的公司,同樣沒有逃脫破產的命運。

一時間,上海灘哀鴻遍野。

美夢的盡頭是夢魘,上海灘十幾家中國錢莊垮掉,六家外資銀行因爲投資虧損和壞賬破產,面臨他們的是亨特拉爾銀行遠東分行的趁機低價收購。更加嚴重的是,這次危機把上海市面上的資金幾乎一掃而空,國內原本就因爲賠款喘不過氣來的經濟雪上加霜。所以當地官員無奈之下,只能向外資銀行緊急求援,爲了幫助穩定市面,這些銀行也積極的掏出了現金,甚至利率都相當於援助一樣。

唯一在這次危機中得到了巨大的好處,甚至被撐到的亨特拉爾銀行,除了小心翼翼的低調行事之外,在隨後的救市行動中開始大發神威,一家銀行就掏出了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和另外多家銀行拿出的三百五十萬兩銀子一起,成爲了當地政府的救命稻草典型的佔了便宜的同時又落了好名聲。

而且……

在股災後的三個月內,亨特拉爾銀行收購了大量老闆破產的工廠,包括中國人的,也有外國人的。這些人在過去的一年沒有能抵擋住誘惑,把身家都投入到火熱的股市當中,結果自然是血本無歸,無奈的出售了自己的工廠。而在從美國抽調了一批管理人員來到上海之後,這些或先進或落後的工廠被迅速整合起來,和亨特拉爾銀行之前籌建的那些工廠一起,整合爲一個又一個規模龐大的大工廠,交給從美國留學回國的人員進行管理。而大量的機器設備也又一次從美國裝船,開始運往上海,交給他們進行升級換代……

所有的一切,就像是一場模擬演練般的順利。

這樣大動作當然不可能避人耳目,很快大多數明眼人都知道了誰在這次風潮中得到了好處,也猜到了亨特拉爾銀行很可能就是幕後的最大黑手。但是懦弱的清王朝不敢吭聲,現在的霸主英國人也不敢吭聲,法國人、德國人和日本人更不敢吭聲,因爲他們現在已經深切體會到了亨特拉爾銀行乃至亨特拉爾財團的龐大實力!

無論是資金上,還是在人脈上!

因爲投資了無數的學校,再加上資助數以千計乃至數以萬計的中國人去美國和德國留學,亨特拉爾銀行在江浙等地的聲望已經漸漸盛起。尤其是在那些吸血鬼一般的外資銀行襯托下,亨特拉爾銀行的名聲可謂是極好!而且不管怎麼說,人家也沒有留下任何的證據,誰又能多說什麼?

只是一場橡膠股票風暴,讓清政府一時間風雨飄搖。

和歷史上的軌跡一樣,四川鐵路款被虧空了,所以接下來的保路運動沒有逃過去,提前兩年爆發了。上海市面上的錢被一掃而空,大量錢莊倒閉,工廠失去流動資金,數萬名工人一時間陷入了困境。要知道,如今全中國不過幾十萬工人,上海就有二十萬左右,這可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於是在這場掏空了清王朝最後一絲底蘊的風暴過後,亨特拉爾銀行遠東分行的負責人給約翰發去了秘密電報,稱革命黨開始瘋狂購買軍火,而北京的袁大頭也找上門來,試圖尋求更多的秘密貸款和更多的大炮軍火……

……

1908年年底,美國完成了總統選舉。

聲望正值巔峰的羅斯福推薦了塔夫脫,而且有了亨特拉爾財團的鼎力支持,塔夫脫成功的當選了新一屆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未來不久就會和這位自己看好的老朋友分道揚鑣,而早就知道了這一點的約翰卻悶聲不吭,只是把中心從羅斯福轉移到了塔夫脫的身上。

與此同時,約翰開始加強和另外一位老朋友的聯繫。

這位老朋友屬於普林斯頓大學,是法學和政治經濟學教授,在擔任過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之後,如今正在積極準備投身於政界。很久以前,久到約翰籌建常春藤聯盟的時候,就曾經在一次“偶然的巧遇”中碰到了這位教授,然後兩人便成爲了經常通信聯繫的好朋友,並且這個友誼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這個人,叫做伍德羅?威爾遜……

……

1909年的歐洲,敲打鉚釘的聲音響徹了天空!

除了軍火商們之外,沒有人希望戰爭。但是無可避免的是,當英格蘭的紳士們抵擋了日耳曼人前進的腳步,他們發誓一定要把攔路虎給踢開。所以無論是否願意,德國人都必須要開始爲戰爭做準備了。而不願意放棄任何利益的英格蘭人,也只能奮起而追。

1908年年底,德國人的第一艘拿騷級戰列艦比歷史上提前一年服役,掀開了無畏級戰列艦的競賽狂潮。德國人拼命地開始建造無畏級戰列艦,英國人則在趕工建造的同時,開始設計超無畏級戰列艦,而在大西洋彼岸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一艘滿載排水量超過兩萬五千噸,裝備了13.5英寸巨炮的戰艦已經開始修建!

這一次,議會沒有設置任何障礙。

歷史上美國第一艘無畏艦是典型的閹割版,後來因爲英國無畏艦的衝擊第一次取消了噸位限制,促成了真正無畏艦的出現。而這個世界因爲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努力,美國人幾乎緊跟英國人造成了無畏艦,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榮譽和數值不清的好處。因此當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提出要建造更大的戰艦,配備更大的火炮時,海軍部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世界上第一艘超級無畏艦的龍骨,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鋪設下去。

雖然因爲造艦能力的明顯差異,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不敢保證一定會搶在英國人的前面,畢竟英國人的設計已經快要形成了。但是約翰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下水時間差一些也不會差太遠,足夠讓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在這場競賽中撈足好處了。

最大的好處,當然是海軍部瘋狂的訂單!

從1900到1910,美國海軍的總噸位瘋狂的增加了五十萬噸,而從1910到1912,這個數字時二十萬噸!因爲密歇根號的示範作用,這些訂單的一半以上都交給了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而藉助着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技術上的瘋狂進步,經濟危機中收購的幾大船廠也完成了最終的整合,開始大肆建造貨輪和少量的郵輪。

未來十年,將是海運的黃金十年。

沒有誰比約翰更加清楚這一點,所以在1908年收購了美國三家海運公司之後,他和自己的幕僚們制定了一個龐大的建造和收購計劃,準備在未來三年內建成美國頭號海運公司!雖然摩根的海運公司實力強悍,但是他們不可能像亨特拉爾財團這般不惜血本的瘋狂投資,所以名號易主將是早晚的事情……

亨特拉爾財團的所有一切,都開始爲幾年後的戰爭做準備了。

除了石油和鋼鐵之外,亨特拉爾財團開始進軍幾乎所有和戰爭有關的行業礦產、製造、飛機、化工、汽車、海運、輪船等等。在安全線的範圍之內,亨特拉爾銀行爲財團其他公司提供了充裕的資金保證。比如說化工集團,建造更大的合成氨工廠,再比如說超高速發展中的亨特拉爾汽車公司,除了開始建造新的汽車生產線之外,更大載重的卡車被生產了出來。包括運送貨物和運送人員的卡車,開始成爲亨特拉爾汽車公司未來的發展重點。

並且在一個秘密工廠中,一種新玩意兒開始慢慢成型了……

在自己大規模發展的同時,亨特拉爾集團也開始向德國轉讓部分專利。比如說合成氨技術,德國的巴斯夫獲得了亨特拉爾化工的授權,將在德國建造日產三百噸合成氨的超級工廠;就連當年因爲hai裸yin和約翰行動陌路的拜耳公司,也在德國政府的調解下承認了自己當初的錯誤,和亨特拉爾化工達成了一致,引進他們最先進的火藥生產技術。

和英國人、法國人和俄國人的協議,卻一直都沒有達成。

亨特拉爾化工的理由是價格問題,事實上相對於德國人的大方來說,掌控了更多人口和資源的英法確實不願意出大價錢。比如說一個合成氨專利,德國人就要付給亨特拉爾化工四千萬馬克的巨資,而且五年內每生產一頓就要再支付十馬克。但是英國人給出的條件僅僅是一百萬英鎊,這遠遠沒有達到約翰的心理底線。

所以相對於英國人來說,約翰更“喜歡”大方的德國人。

而除了化工、造船和礦產的合作之外,亨特拉爾武器製造公司、飛機制造公司也開始和德國同行進行秘密的交流,收穫大量資金的同時默默的改進着德國人的技術,或者說補足着他們的短板。只不過在最關鍵的地方,亨特拉爾財團都留了那麼一手,比如說飛機上的機槍射擊協調器,再比如說最先進的大功率發動機等等。

這些最先進的東西,約翰都在默默等待着最好的時機。(。)

第7章 製藥公司第42章 最重要的一步第17章 資助第36章 勃朗寧第55章 佔便宜第56章 噩耗第八章第八章第4章 埃爾利希第33章 完善第十八章第八章第二十二章第32章 洛厄爾第31章 領事第4章 準備與等待第25章 顯微鏡第13章 要求第34章 傷寒瑪麗第13章 上市第52章 投資未來第49章 再訪巴斯德第28章 切口第5章 付出與收穫第39章 突如其來的信第37章 清創術第9章 大樓第6章 又一位湯姆遜第13章 股份第16章 邀請第47章 轟動第5章 手術刀第59章 半邊天第10章 發展第17章 奇蹟第六章第40章 瘋狂第61章 最難辦的事情第二十六章第20章 有錢了第27章 賺錢了第34章 傷寒瑪麗第23章 安娜?菲利普第11章 漢堡第22章 誕生第2章 新俱樂部第44章 他們以爲自己是誰?第40章 老牛吃嫩草第11章 擔心第55章 追隨第10章 隱患第8章 幫幫我!第54章 建一所醫學院?第3章 同意第21章 救國之法第三十八章第31章 譁然第32章 新藥第1章 紐約,紐約!第21章 實驗第33章 重病第22章 進修醫師第35章 夏洛特醫院第73章 說服第36章 急見第16章 好機會第43章 分級第二十九章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36章 準備第19章 未來第28章 覬覦者第11章 商品名第30章 目標第47章 不是天才第6章 美元與電燈第28章 一觸即發第67章 獨一無二的夜景第50章 大方第34章 出售第49章 專業第42章 1888年的幻燈第5章 確定第8章 失落第36章 發展第6章 很久很久以前第34章 發展第42章 1888年的幻燈第31章 交權第39章 政治資本第49章 專業第32章 合作第44章 殺手鐗第3章 新家第37章 夥伴第15章 補液第47章 不是天才第十八章第22章 東方快車第17章 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