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收網

1908年7月底,顏福慶等八十餘人抵達了中國上海。

八十多個穿着西式服裝的中國人抵達上海碼頭,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而由亨特拉爾銀行遠東分行組織的龐大的車隊,更是讓這種關注上升到了最高點——三十輛寶馬汽車的車隊,在1908年的上海可是極爲難見到的。

第二天中午,容閎爲這些歸來的學子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公共租界的一家豪華酒店被包了下來,如今上海灘最爲風光的兩位大人物:名氣正盛的容閎容老爺子以及亨特拉爾銀行分行的行長菲利普?丹特先生出席了這次宴會,包括美國駐上海的領事館總領事,匯豐、麥加利、德華等洋行的大人物都紛紛出席,進一步把這些人的身份給擡高了不少。

一週之後,這些人才算是消停了下來。

四十個人加入了亨特拉爾系統的大學、中學或者技工學校,成爲了學校裡最頂尖的教師。而剩下的四十多人也紛紛找到了自己的去處——上海灘和江浙地區已經新建了十七家工廠,包括紡織、麪粉、火柴、肥皂等等,九人將會加入亨特拉爾銀行遠東分行,還有以董鵬程爲首的五個人則在亨特拉爾銀行一位洋人的陪同下,乘船前往另外一個重鎮武漢!

與此同時,大批先進的機器設備也從美國運抵了上海。

這批機器全部由亨特拉爾機械製造公司製造,總價值高達三百多萬美元,即使是生產成本也超過了一百萬美元!而這些機器全部以低廉的價格,或者折價入股,成爲了十七家工廠的資本。在亨特拉爾銀行的調配下,這些早已經建成了廠房,並且招聘了大量數量工人和技工學校畢業生之後,立刻交付到了十七名留學生手裡……

……

1908年8月,亨特拉爾製藥公司的肺結核疫苗開始大規模上市!

經過了兩年的大規模臨牀試驗之後,肺結核疫苗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優越性,相對安全,有效,大幅度降低了肺結核的感染率。當然因爲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限制,在使用上會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別忘了現在是什麼時代,這點兒風險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肺結核疫苗一經推出,立刻就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鑑於約翰?亨特拉爾和保羅?埃爾利希在免疫學領域的巨大聲望,以及白喉疫苗和破傷風疫苗等先例的作用,人們輕易地相信了這種新產品。更別說白色瘟疫的惡名如今依然讓人聞聲色變,而肺結核疫苗的作用在龐大的臨牀數據面前,讓人無話可說。除了紐約的亨特拉爾系統醫院之外,英國的倫敦皇家學會醫院,柏林的夏洛特醫院和法國巴斯德研究同步開展了相關的臨牀試驗,都證明了這種新型疫苗的卓越!

數十篇論文被髮表了出來,還有數十篇論文在撰寫之中。

所以當亨特拉爾製藥公司在北美推出肺結核疫苗之後,短短一個月時間裡面,就有五萬餘人進行了接種。每支疫苗49.9美元,註定了短時間內它只能是少部分人能夠享受到的。至於說未來價格什麼時候下降,或者說降到何種程度,就只能等待亨特拉爾製藥公司的決斷了。

不過除了北美市場之外,更加龐大的歐洲市場約翰也沒有放過。

1908年9月,北美市場推出肺結核疫苗一個月之後,英國、法國和德國的三家制藥公司同時推出了這種最新型的藥物。二十年的專利使用權,每年十萬美元,總計六百萬美元被亨特拉爾製藥公司收入了囊中,而且三家制藥公司中約翰都有三成的股份,保證未來他將持續獲得龐大的收益……

1908年10月,攜着肺結核疫苗之威,約翰獲得了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

並不是因爲肺結核疫苗,而是因爲他在外科領域的巨大貢獻:新式消毒法、輸血技術、局麻技術和外科清創術等等,經過漫長的時間證明之後,讓約翰的聲望終於抵達了外科領域的巔峰!

諾貝爾獎的獲得,已經是水到渠成。

實際上在前面幾年,約翰獲得諾貝爾獎的呼聲就非常高,但是不知道爲什麼這項影響力越來越大的獎項卻始終不願意頒發給他,而是給了歐洲的醫師們。但是到了現在,任何人都無法忽視下去了,所以繼物理學獎之後,約翰又一次拿到了醫學獎。

只不過這一次,約翰依然沒有去領獎。

諾獎的影響力雖然逐年提高,但是想要達到後世的程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憑藉着未來外科醫師們最基本的技術和理念獲獎,也讓約翰有點不是很自在,所以他又一次選擇了讓人帶領這個獎項。

無奈的諾獎委員會,再一次捏着鼻子同意了。

這次的諾獎頒發給約翰?亨特拉爾,掀開了亨特拉爾醫療系統獲獎狂潮的開始。從1909年1930年,僅僅二十二年間,亨特拉爾醫療系統就獲得了7次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徹底奠定了它在世界醫學界的崇高地位……

……

1908年年底,遠東,橡膠股票徹底火了起來。

短短半年的時間裡面,總計五十七家橡膠公司在上海上市,開始成爲投機者們追捧的對象。尤其是當他們得到從美國傳來的消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消費者亨特拉爾汽車公司宣佈,將會在美國中部和西部再建三家工廠,將年產量提高到三十萬輛,爭取1910年將汽車售價降低到400美元以下的時候,人們徹底的瘋狂了!

無論中國人還是洋人,都開始瘋狂購入橡膠股票。

已經在東南亞擁有了橡膠園,並且已經或者很快就能割膠的股票自然最受追捧,大量的熱錢涌入了這些股票之中。比如說最火熱的一支股票馮潔特橡膠公司的股票,短短一個月就上漲了兩倍之多,吸納資金超過兩百萬兩!而另外十幾只和它一樣擁有現成橡膠園的股票,總共吸納了超過兩千萬兩白銀,到了最後就連那些剛剛成立,橡膠園距離割膠甚遠的公司,前後都吸納了數百萬兩的資金……

整個上海灘,似乎都因爲橡膠瘋狂了。

人們每天一碰面就是聊橡膠股票,有些銀行的洋人高管甚至不惜辭職,也要把自己的身家投入到橡膠股票市場之中。而當時間來到1909年年初,馮潔特橡膠公司的股票不去年同期上漲了六倍,達到最頂點的時候,有些人終於發現不對勁了……

整個橡膠股票的資本總額,已經超過了七千萬兩!

這個數字,比起歷史上的上海橡膠股票風波中資本總數高了許多,因爲除了中國人的瘋狂投入之外,在火熱的市場氣氛影響下,大量的外資也涌了進來,比歷史上多了上千萬兩!英國人、法國人、日本人乃至美國人都加大了投入,試圖從這次瘋狂中打撈一筆。

然後……

1909年5月,亨特拉爾汽車公司發佈了一紙公告。

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說鑑於橡膠價格居高不下,已經上漲到了難以容忍的程度,因此亨特拉爾汽車公司宣佈,暫時放緩三個新工廠投產的步伐。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也配合着發佈了消息。

美國人公開宣佈橡膠價格太高,必須進行限制。而在隨後的一個月時間內,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國紛紛跟進,宣佈將會限制橡膠的售價。並且在亨特拉爾汽車公司的串聯下,各國自行車、三輪車和汽車公司,甚至包括雨鞋公司等都加入了進來,紛紛表示如果橡膠價格繼續高企的話,他們只能無奈的減少進口……

消息傳到上海,股市頓時崩潰了。

所有人都開始瘋狂的拋出股票,無論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而且因爲約翰的存在,這一次外國人不可能比中國人更早得到消息,因此同樣捱了一悶棍!就像是開閘泄洪一樣,瘋狂了將近一年的橡膠股票崩盤了……(。)

第22章 授權第27章 多事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13章 考慮第16章 臨牀邊第58章 打算第12章 阿德里安教授第12章 具備第25章 高昂的收費第38章 好久不見第18章 引導第28章 打算第25章 浪潮第49章 先看這一章,再看前一章第24章 它不叫阿司匹林第35章 捐贈第7章 願意第50章 校際體育第19章 新藥上市第2章 八篇論文第16章 爲難第3章 發展第41章 準備好了第41章 日薪第28章 投資第十章第47章 橡膠第18章 上帝的禮物第47章 解決第44章 準備完畢第24章 醫師協會第47章 救人第5章 競爭對手第47章 報價第27章 賺錢了第35章 夏洛特醫院第3章 自行車第10章 計劃第30章 出版第20章 轉讓股份第1章 荷蘭人的殖民地第45章 心肺復甦第3章 漢堡的壞消息第17章 奇蹟第52章 禮物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60章 清創術第16章 邀請第48章 重磅交易第7章 血統第3章 新家第22章 越開越好第42章 名與利第42章 最重要的一步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18章 卡內基第1章 1891第4章 剖宮產第二十九章第12章 具備第18章 兩位大人物第22章 東方快車第1章 成了第37章 夥伴第25章 用藥第54章 20萬馬克第25章 顯微鏡第14章 必須給第四十章第22章 龐大工程第9章 確認第34章 裂口第9章 疫區第15章 最好的時代第37章 同船第46章 又有意外?第56章 噩耗第28章 日常第43章 規矩第69章 轉向第19章 重組第23章 作用第二十二章第46章 彩蛋第4章 不鏽鋼第5章 利物浦和倫敦第36章 代價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34章 阿司匹林第八章第45章 兩邊第3章 自行車第20章 回信第18章 到訪第56章 招攬第42章 信任第36章 代價第26章 那就是挑釁!第41章 日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