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

面對陳條,劉靜腦子裡突然一道閃亮出現,所有的思路一下子明晰起來。關於北地的經營,之前一直都將注意力放在官衙上面、關注的是邊軍、官員、大族大戶等方面。

實際上,真正做事的人羣,是那些沒有吃物的底層民衆。這些小民,朝堂的人誰會在意?

但在北地,唯有將這些人都收攏起來,纔可以進行耕種。唯有將北地之耕地都耕種起來,才談得上經營北地。

而這些小民,只要給了米糧,讓其能夠活下去,他們就會聽任使喚。太子府如今沒有多少力量,也窮,可真要調集米糧運送到北地,讓那些人開墾耕地,換取米糧生存,比放任他們佔山爲匪,要好千萬倍吧。

再說,北地饑民遍野,餓孚相連,官衙也該開倉賑濟,救民於水火。如今,換一個思路而已,卻能夠讓耕地開墾出來,到明年,即可耕種,然後有收成。

官府這邊甚至都不需要提供米糧,只要引導內地的大戶來做這樣的善事,還有豐厚的回報。

太子劉靜不理會兒子,一個人安靜地想事情,實際上就是在推演楊繼業所說的那些陳條。這些陳條看起來合理,可真正要做起來,似乎還有很多難以處理的地方。

隨後,劉靜將太子府的一些參謀叫了兩三個來,一起討論這些陳條。

楊繼業在韓家住一晚,沒什麼不適應的。第二天,早餐之後才見韓玉芝,韓玉芝這時候明顯有些不同了。岳母在她身邊,似乎很小心的樣子。估計是有身孕的事情,已經告訴岳母,纔會有這樣的反應。

岳母對楊繼業沒提出什麼要求,因爲在文朝,這方面的事情男人不理。何況,在蘇杭得知韓玉芝有身孕,楊繼業一直都很小心,細心照料,溫柔周到。

上午,劉銘再次到韓家,見了楊繼業後,便傳達了太子府的意思。要請楊繼業到太子府裡一敘,問楊繼業願不願意。

楊繼業便明白,太子府那邊對北地經營所提出的一些事,有不少疑議,當面討論,對於下來的決策有幫助。

楊繼業說,“我去太子府,適合不適合?關於北地的經營,我沒有親眼見到北地的情況,不過是聽到一些傳言,然後做出的一些議論和設想,與實際的操作,不一定對得上。”

“先生,父親說請先生去太子府,也是要表達當初先生救命之情……我也希望先生能夠去……”

“好吧。”楊繼業點頭說,自己與太子府之間的關係,終究是親近的。早一些接觸,或許會讓太子劉靜更放心。“太子殿下有沒有說時間?”

“若是中午能夠去,就最好了。”劉銘說,“先生,這兩日你在省親,也不能做什麼事吧。”

“也行。”楊繼業答應了,也不先徵求楊爸意見。

去太子府見太子劉靜,確實是一件該謹慎的大事。不過,楊繼業對這無所謂。回到京都,與老爸談過京都的狀況,知道文昭帝生病比較嚴重,很可能隨時都會真正倒下。

如此,太子府雖然未顯,但也會讓不少人投靠過來,這也是這些人的機遇。楊家和韓家與太子府早就關聯在一起,不過因爲顧及文昭帝的感受,楊家纔不與太子府直接走動。

與劉銘同乘一車去太子府,太子劉靜還沒返回。到太子府,劉銘也沒帶着楊繼業四處走,而是直接帶去比較隱秘的荷花亭。

荷花亭建在水塘上,對外封鎖,除非太子府的極少數人能夠進去,其他人都不得勁這裡。楊繼業進太子府,還是先不讓外界得知比較好。

除了聽用的人,就只有楊猛和阿德在身邊,劉銘靜心地向楊繼業請教學問。對於這些,楊繼業也是有不小難度。劉銘在太子府受到的教育,接觸到書籍,都是楊繼業不能接觸到的。而那些學究們的觀點,劉銘想弄清楚是非,高低,就需要楊繼業爲其辯解、答疑。

沒到中午,太子劉靜總算進來。楊繼業見太子劉靜的體型,一下子對這位極度堅韌的中年人,也是很佩服的。

上前行禮,太子劉靜以前見過書呆子的楊繼業,這時候就格外地注意觀察,想知道這個年輕人,如何能夠讓自家兒子敬佩如斯。

“楊先生,請坐。”劉靜說,將楊繼業的身份和角色,定位在劉銘的先生,這個神恩比較恰當,一些禮節上也容易處理一些。

“多謝太子殿下。”楊繼業微笑地說,“第一次在荊蠻楚地見到皇孫,確實認不出來。後來皇孫也不開口說話,雖然感覺有些熟悉,像是在哪處見過,就是想不起來。直到皇孫親自告訴我他的身份,才恍然大悟。”

“楊先生,銘兒得先生救命,又受楊先生教誨。孤萬分感激,本該早早拜見楊先生的。不過,京都情勢複雜,不得已才如此安排,見到楊先生,深表歉意。”

兩人交談,劉靜覺得楊繼業果然不同一般。這樣一個十七歲的舉人,哪怕是右丞相府出身,也完全超乎想象之沉穩,自信,學識上,與大儒或儒學聖意有所不同,每一句話,都是珠玉。這位與京都士林的那些學子,確實完全不同的風格,也難怪另自家兒子敬佩。

“楊先生學識通天,與君一席話,確實如讀萬卷書。孤感謝楊先生對銘兒的教導,也想請楊先生一直教導銘兒,讓他有所成。”

“太子殿下客氣,我和皇孫算是有緣吧。”楊繼業笑着說,對於這個事情,不好答應又不好推卻,這樣說,算是最好接受的情況。

談一陣子,太子劉靜安排宴席,這時候,就多了兩三個人。這些人見楊繼業年輕,倒是不怎麼在乎。等入了席,聽說昨晚所討論的經營北地陳條,是這位年輕人所提,才重新站起來,見禮。

然後,在吃飯後,大家在荷花亭討論經營北地的陳條。楊繼業也知道,太子府這邊確實想將這件事做起來,但真正推動後,還能不能掌控,他們心裡沒底。推動之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同樣心裡沒底。

第2章 有鬼呀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455章 喜與優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6章 過 關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455章 喜與優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87章 戰後相見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483章 全 滅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243章 爭 辯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197章 破關卡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94章 應對問答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569章 分頭跑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607章 破祖宅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231章 上 朝第75章 赴死之殺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379章 領軍需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184章 夜行軍第223章 攤子大第707章 密 談第223章 攤子大第184章 夜行軍第204章 賺大了第74章 露臺上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243章 爭 辯第1章 穿楊箭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7章 鐵 叔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148章 第一戰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239章 新朋友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660章 了心願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33章 看夜校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148章 第一戰第223章 攤子大第135章 談崩了第13章 到 手第204章 賺大了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708章 有多強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2章 有鬼呀第533章 多高士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349章 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