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見先生

第668章 見先生

皇孫劉銘得知自己回京都,直接找到楊家來,未必適合。因爲之前右丞相被貶斥荊蠻楚地。名義上就是因爲收劉銘這個皇孫做學生。

如今,劉銘自然不會主動找來楊家,要與先生見面,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韓家相見。韓家則不同,韓立仁是太子府的大學士,劉銘這個皇孫到大學士府裡求學,就很正常。

楊繼業是韓家女婿,去韓家省親也很正常,彼此見面,外人要說什麼,也說不上。估計沒有人知道劉銘與楊繼業之間的關係,當然,如今太子劉靜和楊盛文都知道這層關係了。

太子劉靜對楊繼業之能力,並不瞭解。韓立仁之前在北地被救、在北地斬殺韃子兩千級的軍功怎麼來的,都不做具體解釋。他覺得對楊繼業的一些事情,還是要掩藏起來比較好,哪怕對太子府那邊也如此,這是對楊繼業的一種保護。

省親還是要做好全面準備的,何況這一次去韓家,是楊繼業與韓玉芝成婚後,第一次去韓家省親,就更爲隆重。

上午開始做準備,結果快到中午纔出發。這次去韓家,巫素貞、白娘子就不隨同走,但陳羽霏會一起去韓家。

楊繼業帶着楊猛過去,巫豹、巫小陸他們都留在楊家,雖說巫小陸也很掛念皇孫劉銘,想去見一面,楊繼業卻沒答應。等這次省親之後,倒是可以帶巫小陸去韓家,到時候會隨意一些。

兩車走,一車坐人,另一車裝了省親的物品。等他們到韓家,已經中午,進韓家,韓家兄弟,三姐韓春妮都在家裡等,韓立仁作爲岳父,這天也請了假,上午上班後就返回家裡。

進門,楊繼業自然逐一地見禮,特別是對岳父岳母,禮節隆重也顯示誠意。問好,表達婚後一直沒回家省親,請韓家這邊原諒。

韓家對於楊繼業兩人來省親,也是隆重而熱情,新姑爺第一次上門,總會顯得熱心的。而楊繼業帶來的禮物多,整車,卸車時,韓家人雖沒有打開,但面子上足夠。

楊繼業特意地給岳母、三姐韓春妮帶來了鏡子,八十釐米高的玻璃做成的鏡子,在打開後,韓春妮尖叫起來。

鏡子這種東西在京都是稀罕貨,小小的一塊,都會被賣出天價。像這種幾十釐米高的,那是幾萬兩銀子纔可拿到手。

對楊繼業說來,這是從蘇杭那邊帶來的,當初的繳獲玻璃,加工成銀鏡難度不大,摸索一段時間就開始成熟的工序。如今,反而是生產優質、透明度高的玻璃,成爲開發這一產品的瓶頸。

不過,這樣的瓶頸已經在找突破的辦法,用不了多久,就能夠批量生產。雖然能夠生產,但對於市場,還是要進行有節制的擴大,才能夠將這一產業收益最大化。

楊繼業想要的是,今後知書堂的教室,都裝上玻璃,教室內的光線纔會好。玻璃產業化,主要的作用會先用在海外的擴張,對於國內市場,自然是逐漸放量,讓市場處於需求狀態。

僅僅打開這一件物品,岳母和韓春妮已經驚訝起來,對於楊繼業的到來自然是極其好的印象。韓春妮已經外嫁,但當初去了荊蠻楚地送婚,這時候也算是對韓春妮的一種回饋。

給岳母的那塊鏡子,自然會放在韓家,與兩位嫂嫂共同使用。對於韓家這邊給多少塊鏡子,楊繼業先前與韓玉芝商量過的,覺得不必要多送。

楊繼業也不在意多少,京都這邊,過些時候,榮盛百貨就會專期推出這種高端產品。韓家如果出現太多,反而對韓家並不好。

皇孫劉銘原本想等這邊將送來的東西都卸下,再出來與楊繼業相見,心存顧慮的。可見到院子裡卸車的時間並不短,他就忍不住,衝出來。

快步跑到楊繼業身前,看着面帶笑容的楊繼業。劉銘眼圈就紅了,稍待哽咽、又有些膽怯地說,“先生,我……”

楊繼業見劉銘那樣子,也明白他的感受,把他拉到自己身邊,在他頭上輕輕摸摸。韓新勇、韓泉見了這情景,心裡都是狠狠地一跳。

韓新勇和韓春妮當初在荊蠻楚地送親,實際上是件過劉銘的。只是,那時候他們沒想起來,劉銘回到太子府後,即使到韓家來,也不提荊蠻楚地的事情。雖說昨天提到要催促楊繼業到韓家省親,韓家這邊還以爲楊繼業是右丞相府的因素,才引起皇孫劉銘的關注。

可此時,見楊繼業與皇孫劉銘之間的樣子,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他們之間絕對有很多故事,纔會有這般親切。

韓立仁也不知劉銘當初逃亡,是藏在荊蠻楚地楊家。但他見兩人的情形,大體猜到一些,卻不能說,這樣的情形也不能讓更多人看到,忙說,“繼業,先進屋吧。”

楊繼業也知道,自己與皇孫劉銘之間的關係,暫時不對外才好。有利於太子府和右丞相之間關係的處理,也有利於太子劉靜在未來的爭奪中,多一些後手。

若不是有顧忌,劉銘肯定急吼吼跑楊家去了。這一點,楊繼業對劉銘還是非常瞭解的。

進屋,閒雜的人自然不會跟着。因爲劉銘身份特殊,韓玉芝也過來與他見面。劉銘將準備好的禮物,呈送給韓玉芝。是一塊玉,潔白無瑕。這種高品質的玉石,除了皇家宗室的人,外人都無處求購。

韓玉芝急忙推卻,不敢收。劉銘誠意十足,楊繼業便代收了。等韓玉芝先離開,韓家兄弟也知趣,不急着過來,讓出空間讓劉銘和楊繼業說話。

“先生總算來京都了,太好了。”劉銘情不自禁地說,“先生,分別的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讀書,思考,不敢有絲毫懈怠。先生說得對,對於任何別人都認爲是真理的東西,自己也需要反覆思考。從懷疑,然後舉證、論證,辨別真僞,最後形成結論,這樣的思維方式太好了。我一直在培養自己,回到京都,見到的人和事物越多,就覺得這樣做越有道理……”

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530章 新婚了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200章 強 攻第534章 五義莊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524章 同一天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156章 二對二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81章 攢 刺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406章 祥山鎮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73章 三尊炮第40章 端陽詩會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57章 攻 殺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84章 又見啞巴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510章 孺慕心第478章 又受挫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36章 選 兵第278章 九個一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148章 第一戰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156章 二對二第658章 陳老頭第229章 失 寵第424章 接戰前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499章 議清剿第53章 混亂起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406章 祥山鎮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587章 知與行第218章 教 化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704章 安 睡第21章 再抄詩第697章 欽差到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716章 出 擊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533章 多高士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214章 娶 你第117章 搭搭手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230章 求 寶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661章 見面歡第668章 見先生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225章 看不透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360章 覆 滅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480章 死亡線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77章 猜對了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93章 初進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