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開早朝

楊盛文走出皇宮,當值太監送他出門,沒顯得有什麼特別。楊盛文面色如常,根本看不到他在皇宮裡遇到什麼事。

出皇宮,上車,楊盛文心事沉重的。文昭帝情況確實不妙,老太監私下裡也跟他說了情況。楊盛文在文昭帝面前雖說沒有推舉太子劉靜來監國,但他對劉靜還是比較看好。

雖說太子劉靜的身體健康堪憂,但皇孫劉銘目前年齡也不算小,只要過四五年就成年。而劉銘的性子,楊盛文很看好。

當然,劉銘與楊家關係很深,更崇拜楊繼業,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可目前的朝堂情況,要太子劉靜監國,阻力估計不小,但這也是決定文朝大統的走向,根本沒有選擇和退讓的可能。

這個事情如何推動,文昭帝目前雖說時常昏迷,但朝堂上下,還沒有人敢針對文昭帝而反對他的決定。楊盛文如今要做的事,就是在太子劉靜監國之後,如何讓國事順利推進,並且逐漸穩定局面,使得太子更進一步坐上皇位寶座,確保文朝的皇權順利過渡,平安不亂。

這不僅僅是皇家選擇誰,平安順利地將皇權移交,涉及到千千萬萬的百姓生存問題。當真因皇權引發動盪,最受苦的還是底層百姓。

楊盛文離開京都六年,確實也不知他還能不能將文朝的大勢掌控、引導好,不過,這也是他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做好,而不能出現絲毫差池。

如今,能夠聯絡的人有哪些?太子府一系的人,自然樂意見到這樣的結果,而且,太子監國之後,這些人肯定要擔任一定的職位,才使得太子府在朝堂的影響力逐漸深入。

其他的人呢?以前在右丞相府時,楊盛文也不在意其他人是不是他陣營的,或者說,楊盛文本就沒有刻意去經營什麼陣營。朝堂事務,該是誰去做,直接指令就可,然後看結果。

在如今這個處境,就需要考慮哪些人會是什麼樣的態度,以後,又該如何應對。這些事情一來,紛繁複雜,讓楊盛文很是苦惱。

楊盛文出皇宮,消息也是瞬間擴散,傳到有心人的面前。包括楊盛文出來是誰相送、在皇宮呆的時間是多久、楊盛文的表情如何,他的車行走去向、車速,楊盛文有沒有看外面等等,所有的細節,都被捕捉並傳開。

人們就想通過這些細微的跡象,來推斷楊盛文在皇宮內可能受到的待遇或接受什麼新的職位。

如果說,楊盛文見到文昭帝后,恢復了右丞相府職位,那朱子善的左丞相府還在不在?左右丞相府之間,如何分派朝堂管理職權?朝堂六部,丞相府統管這些部門,然後又各負其責。

而丞相通常都設立一人,楊盛文尚未,朱子善就可能下去。這讓朱子善和其附屬如何甘願?朱子善明面上也沒有結黨,但實際上,他附屬的成員多,操控的部門不少,可說是權傾朝野。這樣的朱子善和左丞相府,如何肯接受一朝敗落?

但朱子善接受到的消息,並不多,無法判斷楊盛文在皇宮中是什麼樣的情況。這樣的事情,讓朱子善和親王府那邊很不安。而太子府這邊,韓立仁、張洪庭等也集中到太子劉靜的客房,多少也有些不安。

張洪庭和韓立仁都說不出什麼有用的意見,太子劉靜說,“右相是什麼樣的人,大家還不清楚?既然右相沒有任何表露,我們自然當是什麼事都沒發生得了。”

“太子殿下,這時候我找右相,也不適合。”韓立仁苦笑着說。

“學士別多想,肯定不能去右相府。”太子劉靜說。

“你去見他也沒用,他什麼脾氣?有什麼話都不會說。”張洪庭說,自然是有些不滿,對楊盛文的不滿。

“皇上既然召見了右相,就是好事,對目前的局面會有改變。”韓立仁說,“我想,太子府這邊也得做到最大的準備應變事宜。太子殿下,如果說,右相回到右丞相府,我們太子府會不會……”

太子劉靜微微搖頭,隨後說,“太子府這邊該做什麼,還就做什麼,不去想這些。讓他們去頭痛吧。”

隔一日,京都對楊盛文進宮見皇上的猜疑完全發酵起來,議論紛紛。可就在這一日,皇宮傳來明早上朝的通知。聯繫楊盛文才見到文昭帝,人人在猜測,楊盛文很可能會重回右丞相府了。

早朝,朱子善等人見楊盛文朝服爲原先的右丞相服飾,心裡一冷,看來之前的猜測很接近事實真相了。不僅是朱子善看出來,大多數人都看出來了。如此,朝臣的議論一直不斷,人們看向楊盛文的眼神也有不同。

參加早朝的人羣,站列成文武兩隊列,楊盛文目前所選的位置在末尾,因爲他還沒有得到皇上的親口聖旨。朱子善站在文官之首,這個位子以後還能不能保住,確實很成問題。

親王、太子等皇室的人,今天也出現了,武官系列,京都武將家世的也到來。

早朝的時辰到了,宮門打開,按照禮儀,有鎮殿大將軍高聲傳召。在太監們的領路下,朱子善走在最前,一直到大殿。

進了大殿,分開站班。到來的人雖說心頭都有很多話要說,可誰也不敢亂說,相鄰召見也不敢小聲議論。

一直靜等,文昭帝到來的時間有些延遲,讓一些人以爲今天的早朝有放空了。隨着一聲,“皇上駕到——”將所有的人都驚醒,注意力集中起來。

文昭帝在兩太監的扶持下,總算出現,一直坐到龍椅,人還是病怏怏的樣子。

大臣們先給文昭帝行禮,呼喊祝福。文昭帝說,“免禮,朕這些天身子微恙,一直不能視朝政,心中不安……”

“吾皇萬歲,小小病症,必然藥到病除,一切安好。”朱子善走出列班說,“皇上,朝堂大勢,我等雖依照皇上訓誡處置,定有不妥之處,請皇上指正。”

文昭帝不接話,看上去身體虛弱,喘息一陣,文昭帝說,“楊盛文……”

第175章 斬馬腿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539章 約 戰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414章 張靖海第380章 陷 阱第374章 積怨在心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619章 殺上去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91章 劁 豬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12章 討價還價第84章 又見啞巴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218章 教 化第262章 難選擇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554章 留火種第480章 死亡線第704章 安 睡第607章 破祖宅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641章 開早朝第218章 教 化第132章 談不攏第44章 一幅對聯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551章 纏 鬥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408章 好東西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75章 赴死之殺第514章 一起嫁第97章 虎口奪食第37章 劉浪出題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551章 纏 鬥第665章 無戰損第135章 談崩了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172章 打 獵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136章 難取捨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58章 真面目第714章 不經打第535章 來戰——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229章 失 寵第534章 五義莊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698章 殺無赦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139章 洞內作坊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716章 出 擊第74章 露臺上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44章 一幅對聯第379章 領軍需第217章 玉滿懷第483章 全 滅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510章 孺慕心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2章 有鬼呀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343章 耍蠻氣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704章 安 睡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326章 住涇延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