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京城風起

太子劉靜在街道被刺殺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消息使得京都上下,都憤怒了。

太子北地抗擊韃子的事蹟才宣傳開,就有奸人對太子劉靜刺殺,讓人如何能忍。禁軍那邊得到信報,廣威將軍田應全當即點兵一千,轟隆隆地開赴太子府外,圍着太子府佈下精兵作爲護衛力量。

左丞相府這邊,也被驚起,朝堂大小官員也都匯聚到左丞相府。想要表達自身的不滿和訴求,這些人,真正爲太子府鳴不平的,自然不會太多,但只要的情境中,誰肯落後於人?

朱子善事先也沒有得到任何消息,得知有刺客當街刺殺太子劉靜,也是惱火不已。這樣的行動假如成功率,那接下來是怎麼回事,就很難判斷。可沒有刺殺成功,即時追索不到背後的指使者,對太子府而言,都是一種助力。

京都人們的情緒,由此被激發起來。除了禁軍那邊有最直接的反響和行動之外,絕對多數的文人,到左丞相府外聚集起來。這些人羣情激動,紛紛要求左丞相府站出來主導搜查刺客,將幕後人查出來,滅殺乾淨。

朱子善得知在街頭髮生的事,當即預料到會有這樣的事情。在人們羣情激憤之中,也表示了左丞相府會協同三司一起,徹查刺客背後的勢力,給各方面一個滿意的答覆。

三司、京都城衙門,軍方等當晚立即行動,但刺客全部都死亡,而刺客沒有帶任何特殊的標記與線索,甚至連這些死者都不曾在京城出現過。由此可見,主導這次刺殺的背後力量,早就有了準備,不論刺殺是否成功,這些行動成員都是被拋出來的死士。

不過,當晚不少大臣包括朱子善、張洪庭等人在部署清查工作之後,到皇宮去面見文昭帝,但沒有得到召見。宮裡傳出來的,不過是幾句話:皇上身體有恙,暫不理事。着京都各方面徹查刺殺案,有結果後再稟告。

皇宮的反饋倒是符合文昭帝一向來的做法,對於京都出現的明顯奪嫡之爭,他都不會插手,僅僅是表示關注事情的結果。

不過,文昭帝的態度也讓京都各方有一些如同明悟的反應。讓人們對於召回右丞相楊盛文的做法,有更多的猜疑。或許,這次召回楊盛文到京都,並不一定是對太子府的認可?

當然,這些疑惑只是朝堂高層的一些人,對於京都中下層人而言,太子在北地表現出來的英勇,已經讓他們心折。

文朝不到百年,受到外來異族的欺壓真不少。邊地戰火,對於京都人而言雖然沒有生死離別,血肉橫飛,但每年要出錢出糧,每當傳來邊地戰事,也讓文朝這些人感受到欺辱之恥。

這一次,太子北地督戰,獲取勝利,能夠讓人們將積壓在心裡幾十年的恥辱釋放一次,這樣的情感本身,就超越了北地戰勝的戰功。恰在刺殺,有人居然謀逆行刺太子,人們的情緒必然被點燃。

這次行刺背後是誰,誰也不敢亂說。太子遇刺,受益最大的人是誰?受到影響最大的人又是誰?這種逆推思維,自然有不少人在猜測,但都不敢說出口。

親王府好幾家,二親王府和五親王府之前對太子府一系就是排斥和打壓的,可這一次,劉佩、劉景和劉偉等人,都態度鮮明地站出來,表明了各自的立場。

經過一晚的追索,刺殺案背後指使者確實毫無行跡暴露,在左丞相府朱子善的引導下,將這起刺殺行動引向北地韃子的臥底。這些人受到韃子的指使,要除掉太子劉靜,消除文朝對韃子的抵抗力量。

這樣的引導,對於京都人們的情感而言,是非常容易接受,也將人們的仇恨轉向外敵。如此,方方面面對這樣的結果,還是認可的,也是對文朝最爲有利的答案。

明面上的東西很快處理好,讓朱子善自己都有些自得。回到府中,見小兒子朱成章在門口迎着,多少有些不滿。幺兒朱成章在京都惹禍,那是他有意如此,也故意讓幺兒與劉世博在一起的,這是一種自污,同時,也是對親王府那邊的一種投資。

如今,京都局勢難測,對於文昭帝之後大寶誰來傳承,當真不好判斷。朱子善對於那位時常隱藏在深宮的老帝皇,心中是發虛的。

這一次對太子劉靜的刺殺,是親王府那邊隱忍不住,想在楊盛文抵達京都之前破局,還是真另有其人?

如果說這件事是文昭帝在背後主導,或者說是太子劉靜自導自演的一幕大戲,朱子善都覺得是可能的。

刺殺只要不成功,那整個局面就複雜起來,而最爲有利的,反而是太子府。對於親王府來說,如今唯有努力洗清自身,自證清白,才消除負面的影響。

左丞相府將矛頭指向北地韃子,引導人們的仇恨和注意力,也是放緩文朝內部自身的矛盾和衝突,對方方面面都是有利的。

至於刺殺案的真實情況,對外人而言已經不是重要的,真相併不重要,如何在這一變局中得到有利因素纔是關鍵的。

對左丞相府而言,楊盛文被召回京都,不論文昭帝是什麼打算,都是不利的。而且,左丞相府這邊還不能有負面的表現,否則,會讓京都不少人抨擊的目標。

“父親。”朱成章顯得很恭順。

朱子善一點頭,隨後去書房。朱成章跟在身後,進了書房,給朱子善倒茶,端上,才說,“父親,就這樣讓楊家回京?這麼便宜楊家?”

朱子善有些不滿地看一眼幺兒,“楊家回京是必然的,要不然,皇上怎麼會一直留着右丞相府?在外面可不能亂說,惹人非議。”

“楊家可不是什麼好東西,一直不安好心。”朱成章說,“父親你是知道的,楊繼業一直與蠻族勾結,擁兵自重,心存異志,就該揭穿楊家的假面,讓世人都看穿他們一家的虛僞,令人憎惡的面目。”

朱子善自然明白幺兒與楊繼業之間的仇怨,如今,楊家返回京都,楊繼業勢必也會回京,兩家之爭,勢在必然。

僅憑自家幺兒,可能不是楊繼業的對手,但聯手皇孫劉世博,誰才能笑到最後?

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619章 殺上去第12章 討價還價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553章 邀入夥第572章 換角色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69章 精銳齊出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63章 一路衝殺第514章 一起嫁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3章 老 媽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285章 趕時機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16章 你賴皮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16章 你賴皮第40章 端陽詩會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16章 你賴皮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79章 磨刀石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714章 不經打第48章 耶律鍾玉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569章 分頭跑第448章 去皇宮第156章 二對二第374章 積怨在心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443章 傳假令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541章 完 勝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248章 暗 謀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86章 裝傻啊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448章 去皇宮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534章 五義莊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104章 汗如雨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456章 追與逃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35章 認死理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90章 知與行第49章 鷹巢山匪第468章 煽耳光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248章 暗 謀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157章 互 罵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79章 磨刀石第175章 斬馬腿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67章 一聲炮響第50章 倩影再現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579章 挖 坑第607章 破祖宅第310章 蘇杭倭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