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

得知要去京都,黑小弟多少有些激動,對於京都,一直有着神聖的印象,也是最神秘的所在。

大官、羣儒、皇帝、高樓、繁華等等,即使黑小弟到蘇杭這邊也見識到杭城的繁榮,對京都的印象依然保持着從小留下的印象。

隨着楊家返回京都,圍繞在楊繼業周圍的人手、力量,也會逐漸往京都匯聚。這是必然的趨勢,黑小弟作爲斥候和安保這一塊工作,自然會隨着往京都轉移而去。

“既然是六百里加急傳達聖旨,想來,這時候家裡那邊也該得到信息了。”楊繼業說,“我爸回京都,必然會影響不少人的利益。像左丞相府朱家,肯定不樂意見他回京。還有太子府的敵對勢力,也必然不想看到太子府壯大起來。小弟,交待好去京都的人,工作側重面在哪些地方,要先做好預設方案……”

“好的,少爺,我記住了。”黑小弟立即嚴肅迴應。

“對京都,我也同樣陌生,離開五六年,早已物是人非。我們的人一開始去,小心一些,不要急於推進工作,工作的步子別邁開太大……”楊繼業微笑着說。

“少爺,京都我就不去了。還是留在蘇杭,我更喜歡一些。”張靖海說。

“放心,我的未來都在海上。蘇杭是你的港灣,以後啊,累了的時候,回來住一段時間,到時候,想去京都遊覽,倒是沒問題。”楊繼業笑着說。

說一陣京都的事情,卻都沒有具體,楊繼業說,“先聊聊北地之行吧。”

“是,少爺。”張靖海嚴肅一些,楊繼業雖然並不有什麼要求,但蠻族軍體系和榮盛系列的人手,都自發地養成這樣的做法。主要還是因爲楊繼業太年輕,他們唯有嚴肅一些,才顯得對楊繼業的尊敬。

張靖海先談到遇上五義莊的事情,在五義莊裡的較量以及得到雷義等五義士多認可,五義莊山寨裡五個寨主的性格等。隨後,談到了承平山莊和在承平山莊外兩次與韃子交鋒,特別細緻地談到火槍對抗的效果。

說到這,黑小弟從包裡拿出一份文稿,遞給楊繼業。這是戰後對火槍殺傷力等各方面的綜合評估材料,這樣的材料,要交給槍械研發部門,也會交給訓練火槍兵的部門,在訓練中,有實戰作爲比照,才能更好的改進、提升。

對每一次火槍對敵,都要求有非常詳細的彙總材料,如此,研發部門和訓兵部門纔有依據進行調整。

到蘇杭後,作戰以來,使用最新款的火槍不算多,特別是針對北地韃子騎兵的作戰,以後會有更多的戰事。

在北地,金兵韃子根本不是最大的敵手,蒙匈族纔是目前文朝最強的死敵。蒙匈族同樣是騎兵衝陣,與金兵韃子的戰法是有所區別的。

之後談到在得知追擊之下救人,主要是體現韃子騎兵的戰力情況,以後,蠻族軍去北地與韃子對敵,甚至深入韃子區域作戰,該有什麼樣的準備,有需要研發出什麼更有針對性武器等,提供依據和參考。

對於太子北上的情況,蘇杭這邊得到的官方通報,都是太子勝利的正面信息。但真實的戰場情況如何,外人自然是不知情的。而真正知道情況的人,也不會站出來說什麼。

“三千韃子騎兵,對陣三萬禁軍,居然毫無勝算……”楊繼業也是無語,說起來,這與文朝的治軍所決定的。

文朝治軍延續了前朝大宋,而宋之前,五代十國,所有的帝皇更迭,都是掌軍之人軍權和實力過大所致,包括宋高祖趙匡胤本人的皇位就是黃袍加身而來,他之前經歷的幾個皇帝更替,每一個都是因爲軍權過大才登上那個位置。

如此,趙匡胤纔有杯酒釋兵權的典故,文士掌軍權,就可預防再次兵變。可也給大宋和華族帶來兩百多年的外來欺辱。

大宋的外敵多而強大,契丹、遼國、吐蕃、金和元蒙,都是動則二十萬騎兵,分幾路進攻中原。都城開封本身就沒有多少險地來防衛,而大宋後來的帝皇們,更是自廢武功,如何不備受欺凌?靖康之恥,雖千年不能洗刷。

到了文朝,文高祖武力起家,定都後,國內平靜、外敵金兵被趕回關外,蒙匈族又西征萬里,自然是解除武將們的軍權。那時候,國內都處在休養生息時段,上下都在爲生存而發展。

到文太祖,國內經濟有了好轉,生活環境得到改變,開始有四海昇平之貌。可惜這樣的時光沒有幾年,等文昭帝接替帝位,不到十年時間,邊患開始出現。

最初是蒙匈族的小部落,打打鬧鬧的,在邊境襲擾,偶爾進入內地來打草谷,劫掠一番,得手後離去。文朝雖有邊防,然邊軍戰力不佳,國內對邊軍的建設也是敷衍了事,強調了要用仁義來教化這些邊關侵入者。

等宿敵後金在關外喘息過來,逐漸積累了力量,後金明白他們與蒙匈族無法對抗,唯有搶先佔據中原大地,用中原豐厚的財物和大量的人口,來對抗蒙匈族,纔有後金一席之地。

如此,在文昭帝三十年後,後金對幽燕的破襲成爲他們的日常。知道楊盛文擔任右相期間,有針對地訓練和強化邊軍,使得文朝進攻不足,死守邊關據敵,還見到了成效。

“韃子強悍,戰力比倭寇更強。”黑小弟說,“北地多平原、草地,縱馬而戰,文朝之馬本身就弱於對方,訓練上又嚴重不足。兩軍如何對戰?勝敗之數,很明白在那裡。

如果韃子沒有馬匹之利,蠻族軍可戰三倍於己的敵人。但若是在平坦之地,韃子有馬,蠻族軍最多能夠固守待援。韃子的箭矢、短矛、飛斧等遠戰武器,殺傷力也是很足的。與之對戰,大盾、長槍,都是防備騎兵的裝備……”

“嗯,這次你們到北地,功勞很大。回來後,要多從一些細節的地方總結,積累幾眼和認識。不僅是你們帶兵的要有總結,直接對戰的軍兵,也要總結材料交上來……”

“少爺,他們說說還可以,要他們寫……那就難了。不知會有多少人被逼哭……”黑小弟也是臉色尷尬。

“每個人都要上夜校,識字,寫字,你當是閒得沒事做嗎?你要帶好頭啊。”楊繼業沒打算放過黑小弟。

第51章 冬梅殺到第714章 不經打第400章 天不負第171章 對 衝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104章 汗如雨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512章 見老爸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168章 劉耀輝出面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第336章 殺 賊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171章 對 衝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491章 進 城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47章 低級粗糙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5章 抄 詩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1章 穿楊箭第198章 降不降第707章 密 談第12章 討價還價第243章 爭 辯第50章 倩影再現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619章 殺上去第714章 不經打第89章 一屋不掃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569章 分頭跑第86章 裝傻啊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660章 了心願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135章 談崩了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69章 精銳齊出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17章 夜校之議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658章 陳老頭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280章 百十斤第78章 啞 巴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510章 孺慕心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86章 裝傻啊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660章 了心願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14章 巫 家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431章 有刺客第189章 拿下小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