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殿試中榜

知書堂的東西掛出來,雖說有劉裕、唐俊詞等人幫演說真意,至於楊繼業的真實用意,他也不解說。

不過,蘇杭這邊爲兩幅對聯,就開辦了兩場文會。蘇杭的文人士子集中在一起,討論“風聲雨聲讀書時 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兩聯的真意,自然是各有理解。

後來得知劉裕這位名高望衆的大學士,從聖人之學中,找到原話,去蕪存真,便是這兩聯的真意。這樣的結論,即便不是劉裕親口說出來,但劉裕沒有分辨和否認,衆人也就知道其意。

楊繼業參加文會,但沒多說,不管是對他點贊還是想通過懟他出頭,楊繼業都是微笑以待。少年老成,心氣高遠,給人這樣的印象未必不好,至少楊繼業心裡卻並非如此。一個後世靈魂,與千年前的人們爭什麼輸贏?

巫龍返回荊蠻楚地也快有一個月了,楊繼業打算先返回家去,對劉裕、唐俊詞等人的說辭是出來遊學時間長,家中傳信來,要求回家看看。

至於再來不來蘇杭,楊繼業只是笑着表示,蘇杭這邊投入這麼大,榮盛系列的主體產業和未來發展方向,都留在蘇杭,他又如何能夠離開蘇杭?

臺府那邊的平定倭寇之戰,始終沒有突破性進展,唐俊詞對此有些焦急,這戰事儘快結束,對蘇杭一地和他本人,都才更加有利。

時間前移,二月是春闈之際。會試科考也如秋試一般,都是九天七夜的時長。不過,在京都春闈,天氣寒冷,學子們在科考中要克服的困難更大。

楊繼業這一次主動放棄參加春闈,也是因爲文昭帝之前說過,楊家人貶斥到荊蠻楚地後,就不得擅自離開,更不能返回京都。

去了蘇杭,楊繼業對京都那邊的春闈不關注。在蘇杭,唐俊詞等人在楊繼業面前,也刻意地迴避這個令楊繼業敏感而失落的話題。

在這些文士想來,楊繼業不能參加春闈,那是舉子最殘忍的事情。他們自然不會在楊繼業面前,揭破這個傷痛。

京都的春闈,垣武城那邊有好些與楊繼業一起秋試的學子,都前往京都參加了。會試之後,閱卷、發榜需要的時間各年略有不同,主要是看考生多寡,和朝堂上各大人之間的名額博弈。

大人們博弈、分配的名額利索,發榜就快一些,不然,會往後壓一壓。今年還算正常,三月上旬會試結果出來,隨後進行殿試。

會試過關的學子是貢士,總計有287人,張榜之後,這些人都參加殿試。殿試在皇宮進行,錄取時也不再篩選落榜,對於考試而言,內容不多,時間是一天。

雖說時間是一天,但時長卻不短。從天不亮入場,官員主持一定的禮儀後,才分發試卷。考題是皇上欽定,一般是四道題,特別是策論,就要考生討論時事,給出對應舉措。

這方面的答卷,更多是參考而已,最爲關鍵的還是第一道題。這一篇文章的文采如何,確定會不會被錄取以及名次。

主考官和同考官在閱卷時,將自己閱覽的試卷上畫圈或畫叉,表示好與壞。得到優評最多的,將可能是狀元卷。初評之後,在主考的主導下,選出十份試卷交給皇上親自確定這些試卷的名次來。

對於前三名,狀元、榜眼和探花,不僅是榮譽,在今後的仕途中,也會有巨大幫助。而同一屆、同一年考進士者,狀元郎無疑是他們的代表和核心,其他人多少會受到壓制。

殿試的名次很重要,是一個學子極大的榮譽,更是在體系裡擔任職位的主要憑據。

垣武城的舉人蔘加會試,錄取率還是比較好的。華新社有五個人去京都參加會試,孫曉君、錢儒龍過關斬將,在殿試上也取得不錯的名次。最令孫曉君痛惜的是,秦浩然在會試這一關被刷下來。

秦浩然原本是華新社的老舉人,學識和文采都是頂呱呱的,但會試中,發揮出多少水準,還有就是對會試是不是有心理上的陰影,從而影響到他的發揮,都說不清。

會試張榜之後,秦浩然對錢儒龍、孫曉君過關了,還是很坦然地向兩人恭喜,要他們安心複習,在殿試中考出更好的名次。

另外就是,文峰社到京會試有九人,周學朝、周芳會試上榜,沒有被華新社壓下去,這讓周學朝志得意滿,一心想在殿試上超過孫曉君等人,以此蓋壓華新社。

周新良原本也是信心滿滿,可誰知也如秦浩然一樣,哪怕學識高,但在會試一關能不能過完全是學識爲前提下的運氣使然。

秦浩然和周新良分別落榜,使得兩學社不落先後,彼此之間也無法壓住對方。這次落榜,對秦浩然和周新良而言,都是非常致命的。

秦浩然家境貧苦,還能不能支撐他三年後再次來京都參加科考,那都是未知之數。按說,舉人是可以爲官了,對秦浩然的情況而言,不繼續科考也不會受困,但秦浩然又如何甘心?

周新良來京都之前,也是一心要考中,然後才憑着自己的進士身份,來報仇雪恨。會試對周新良而言,原覺得不至於難通過,因爲他還有人在京都幫忙、指點。

周家在垣武城突然招致毀滅性打擊,周新良如果能夠會試成功,返回來就可藉助官方力量,重新將周家樹立起來。

會試落榜,讓周新良心如刀絞,也在想,是不是周家該走到絕路上了?

周學朝原本是周新良的跟屁蟲,跑腿而已。他還不是周家的嫡系,如今,會試過關,那他在周家的身份就完全不同。而且,周家這次拿下兩個名額,未來周家在垣武城的份量可想而知。

周學朝知道垣武城的變遷,周家莫名其妙地陷落,具體是什麼情況,他確實不知。但心中明白,這些變化與榮盛系列息息相關的。殿試之後,拿到進士功名,再回垣武城,就可找榮盛系列的麻煩,清除對方的影響。

殿試發榜後,周學朝是87名,孫曉君則是63名;錢儒龍是121名,周芳是159名。如此,華新社穩穩壓住文峰社了。

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421章 訴衷腸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262章 難選擇第699章 排禾縣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18章 縣學內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243章 爭 辯第482章 前無路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148章 第一戰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100章 我們做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274章 身子麻第171章 對 衝第491章 進 城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100章 我們做第641章 開早朝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440章 敢不敢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697章 欽差到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239章 新朋友第482章 前無路第70章 攻楊家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424章 接戰前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74章 露臺上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75章 赴死之殺第524章 同一天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414章 張靖海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485章 勝利了第172章 打 獵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33章 看夜校第362章 想不透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47章 低級粗糙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568章 軍營破第200章 強 攻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240章 求 聯第225章 看不透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382章 槍來——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241章 見學政第135章 談崩了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41章 開早朝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88章 洗 臉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272章 九天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