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議清剿

“唐大人,小子不過是來蘇杭遊學,可不敢隨意議論政事。”楊繼業微笑地說,“臺府那邊的倭寇龜縮起來,平倭軍要清剿,難度肯定不小。但如此一來,臺府那邊做春耕不是也不影響嗎。”

“倭寇還在,各村的民衆不敢返回寨子,猶如刀懸掛於頭頂,如何安心春耕?”唐俊詞也微笑地說。

蘇杭一地的民衆對倭寇的恐懼,楊繼業是瞭解的,也不怪這些人,家破人亡,逃亡後勉強保住一條命,誰不珍惜?

“於大人,徐將軍有和安排?”楊繼業說,“唐大人,我這樣問於大人軍情,於理不合吧。”

“楊詠石,這裡有不少在議軍國大事,我們幾個見面聊天,文人士子,自然要說天談地。於參贊,是這樣吧。”唐俊詞笑着說。

“那是自然。”於連欣肯定地說,“楊詠石,大將軍對於臺府的倭寇,也是頭痛,他們歸縮起來,平倭軍想戰也不能。再者,平倭軍要與倭寇拼殺,剿滅倭寇,勢必要全軍集中兵力,才能夠爭取到一戰而定鼎,一勞永逸。”

楊繼業點點頭,笑着說,“王府軍如今在臺府邊界陳軍,也是在找機會清剿倭寇。就等大將軍一聲令下,奔赴戰場。這也是小王爺的意思。”

對於蠻族軍的動向和安排,徐金勝作爲平倭軍大將軍,卻不一定喊得動。倒是小王爺的軍令,蠻族軍這邊才更好使。只是,小王爺劉浪知道蠻族軍的核心是誰,自然不會不尊重楊繼業的意思,更不會胡亂給蠻族軍發出指令。

楊繼業既然表面了蠻族軍會出戰,於連欣總算放心了。微笑着說,“楊詠石,據說知書堂會招收軍務班?能不能從平倭軍其他軍兵招收學員?”

於連欣這樣說,也是表達中軍的善意。軍務班不過是一種名頭,至於培訓之後,能不能有作用,誰又在乎?給人給錢,就是表達善意,今後可在多方面合作。

楊繼業搖搖頭,笑着說,“於參贊,知書堂目前還在改造中,至於真正開班,還不知什麼時候啊。真要開軍務班,到時候還想請於參贊去講學,將這些年來的軍旅心得傳授給學員們……”

“我這個跟在大將軍身邊混口飯吃的,哪敢在學員們面前出醜啊。楊詠石,如果准許旁聽,我是想找楊詠石通融通融,旁聽一期。”於連欣對於楊繼業要辦學的事情,早就聽說,蘇杭這邊關於楊繼業的傳言已經很多,大多都神話起來。

不過,蠻族軍在寧府的戰果,讓所有知兵的人都啞口無言。三千蠻族軍正兵,對戰兩萬餘倭寇,即使有輔兵助陣,誰敢說能夠做到這些?哪怕反過來,兩萬圍殲三千倭寇,都沒人敢說必然做到。

因爲這樣的戰果,蘇杭這邊對蠻族軍的真正情況,都非常好奇。而楊繼業要在知書堂辦軍務班,自然有人想進去看看,弄明白蠻族軍如何做到這些事。

從蠻族軍出現在蘇杭後,三戰均是全殲倭寇,而他們的戰損如何,沒有人之真實情況。哪怕有人偷偷地找軍兵問情況,軍兵都不會透露。當真問急了,軍兵會擒下這樣的人,交送審問。

對於知書堂的好奇,更多是對蠻族軍每一次能夠殲滅倭寇的好奇。蠻族軍外在表現,確實也強悍,但如果說只是強悍就可以殲滅倭寇,那是不可能的。

其中的奧妙,平倭軍和蘇杭諸人也都紛紛討論,推演和猜測,一直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蠻族軍每次殲滅倭寇,將王府軍的其他人彙報在其中,外人更多知道王府軍的軍威,但作爲核心層人員,則知道這幾次作戰,實際上出戰的不過是蠻族軍而已。

知書堂會開設軍務班,可從中窺視蠻族軍強大戰力的跡象。真明瞭練軍之法,然後自己也按照這樣來練軍,豈不是也能夠手握強軍?

對徐金勝、於連欣等人而言,練出強軍是他們最希望得到的東西。

楊繼業也明白,蠻族軍之所以強,根本的問題是人心的問題。軍兵心裡有意志、有凝聚力、有拼殺之心,加上訓練刻苦,身體素質也強,種種因素所致,纔會有這樣的結果。

如果說,外人得知蠻族軍訓練之法,就能夠仿造,楊繼業肯定不信的。

討論臺府的作戰,也不會有具體的方案。楊繼業表示蠻族軍會接受軍令參戰,於連欣就放心了。唐俊詞也不好太急於求成,作戰更多的還是要看戰機。

小王爺劉浪得訊,過來同楊繼業見了一面。劉浪說,“楊詠石,臺府的清剿倭寇,王府軍這邊也想一戰。檢驗一下我們整軍的效果,你說成不成?”

“小王爺,王府軍精銳不過三千。你捨得戰損啊。”楊繼業微笑地說,雖說目前的王府軍也強悍不少,但要說壓過倭寇很多,卻不是客觀事實。

“王府軍過來參戰,剿滅倭寇,如果一戰都不敢,今後如何成軍?”劉浪說,“精銳之軍,還是要在征戰中磨礪而出。楊詠石,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小王爺是真想過這個問題了,那就打吧。不要急於求成,找到機會,圍住一股千人隊伍往死裡打,七千人絕對沒問題的。”

“你那邊是三千打兩萬,好吧。”劉浪多少有些不滿,絕對楊繼業還是小看了王府軍精銳。

“小王爺,蠻族軍的輔兵比正兵多,你不是不知。單單青年軍一支,目前快要有三千人了,還是我們一而再地精選啊。”楊繼業微笑地說,劉浪實際上也想將王府軍擴大一些,問題是他真養不起。

兵要養,開銷非常大的。沒有大收益,就無法支撐這樣的兵力。文朝軍兵,往往是缺額。將官靠吃缺額來賺一點錢,誰願意掏錢養兵?單說訓練,吃飯補充營養就是一大筆開銷。

沒有充足的食物來補充,軍兵越練越廢,最後連拿刀槍估計都不願意了。

對於蠻族軍的收益情況,楊繼業也沒有瞞着劉浪,但也沒有全部列出清單。劉浪心知肚明,拿到楊繼業和蠻族軍給他的物資,也不多求。

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405章 出兵寧府第521章 託 付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221章 沒找到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655章 勝三傑第406章 祥山鎮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217章 玉滿懷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330章 沒信心第29章 伯權大師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163章 竹 詩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249章 第一招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17章 夜校之議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303章 報 官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633章 信誠苑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66章 多寶和尚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514章 一起嫁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699章 排禾縣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229章 失 寵第68章 決戰起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21章 再抄詩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262章 難選擇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90章 知與行第498章 議婚事第699章 排禾縣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89章 一屋不掃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