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收穫豐厚

根據李明傑供詞,李家寨這邊的寶庫有七處之多。主宅這裡一處,主要藏珍玩、奇物,這裡的東西,方便李明傑隨時把玩、觀賞。

在李明傑書房中,一個書櫃後面留有一個通道,從外面看書櫃完全是四書五經的讀本,即使將書搬開,也不會出現通道,只有移動書櫃,將書櫃推開,纔出現設計巧妙的一個通道。

如果不是李明傑自己供出來,想要找到通道,幾乎不可能。

從通道往裡走,沿石級而下,沿途有油燈,到深處則有夜明珠。說是夜明珠,實際上並不難主動發光,而是在有光大情況下,能夠反射、折射出光,使得室內變得明亮。

最根本的光源,還是點亮的燭火或油燈。地下室比較寬,估計有一兩百平,有小牀、茶几等,裡面沒感覺到悶氣,而室內也沒多少潮溼感。可見這時候地下設施的技術,已經很不錯了。

特別是距離海邊不遠的寧府,地下室居然不潮溼,也不知怎麼才能做到。作爲藏寶之地,必須要保持乾燥,這些寶物纔會得以最好的保護,不然,幾年間寶物損壞,還有什麼價值可言?

一排排櫃子有序擺放,櫃子或大或小錯落有致,每一個櫃子都密封非常好。巫豹說,“少爺,比起鷹巢山匪老巢,垣武城孫家的收藏,還有見湖鎮倭寇的庫房,這裡估計會有更多稀罕東西。”

“三哥,海貿所得,好東西真難以估量的。不過啊,這裡所得到的東西,最好不要在文朝中出現。以後,我們也跑海貿,再把這些好東西賣到國外去。”楊繼業笑着說。

“少爺,其實,這些東西賣不賣也換不來多少錢,再說,蠻族軍也不至於差這點錢,是不是?照我說,這些繳獲既然不能在文朝賣掉,少爺你先保存着,說不定什麼時候會用到的。”巫豹笑着說,很明顯的意思,是要楊繼業笑納了。

“再說吧。”楊繼業也知道,有些好東西真賣掉,對華族而言卻是是一種損失,留在國內保持也是一種做法。

不過,縱觀歷史,在華族從秦統一後,實行郡縣制,幾乎都在改朝換代之中,最長的王朝不超過三百年,最短的不過十幾年。比如秦王朝等,隋朝一開始多風光,也不過三十幾年,而元朝才九十幾年就改朝換代。

說到底,還是剛出陳勝、吳廣起義時,喊出了一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使得所有人在有機會上位時,都不由自主地選擇了做君王。

皇位輪流做,今年到我家。成爲那些真正有能力者的最高追求,皇權深種在華族每一個人的骨子裡:要麼做奴才,要麼做天王老子!

一旦到皇位,就把天下看成自家菜園,毫無約束地壓榨,以爲是應該有的權利。而圍繞在皇權周圍的人,也是想依靠皇帝的賞賜,得到更多的好處甚至謀求將皇帝踢走,取而代之。

這種體系之下,造成華族兩千年動盪不朽,所有精英都將畢生的才華和精力,都用在營造關係、謀求自身晉升之上。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華族又如何會將注意力投放到科技之中?

對於這些族別走向的大事,楊繼業暫時不想去思考和選擇,此時,卻也沒有這樣的能力。有時候也在想,華族爲什麼如此迷戀權勢?說到底,還是因爲權勢沒有監督和約束,當權者爲所欲爲所致。投入一次,收穫終身而不受到約束,這樣的東西,誰不想得到?

後世很多人說農民好,說公務員辛苦之類的,可以但公務員招考,一個名額有幾千人爭。

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價值觀導致的,在位子上的君王、高官,他們覺得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後,自然要回報,必然大力索取。

楊繼業在旅遊中就聽說過很多例子,雖然沒有查證真僞,但事實上只會更嚴重:一個例子是某人爲謀求某副縣長,先期進貢了四十五萬,最終爭不過別人,他感嘆說是漲價了;

另一個例子說花了六十萬,還有一套房子,總算得到某常委開口,拿下市局局長職位。想來,這位到職位上,絕對先撈取一百萬纔回本,再撈取一百萬纔有賺頭……

說着話,打開第一家櫃子,見裡面果然是寶物中的珍品。楊繼業等人對與珍寶,接觸不多,對其價值也難以估量。不過,僅僅是看看,都覺得很珍貴了。

在一架稍微高大的櫃子裡,楊繼業看到一個有趣的東西,整架櫃子沒有間隔,裡面放了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鏡子!

居然是鏡子!有人高的整塊、有一米見方的、有一尺見方的、也有更多是巴掌大小的鏡子!

楊繼業心裡淡然一笑,覺得好笑,隨即想到,在文朝,這些東西都是洋貨啊。拿起一塊鏡子看,這些鏡子的質量偏差,鏡面不平整,還帶有氣泡。

但相比於文朝使用的銅鏡,那確實會好很多了。在燭光下,能夠清晰看到鏡中人像。

楊繼業也是一年多來,第一次看清楚了自己目前的相貌。與後世相比,兩人的相貌有一些差別,但卻有八分相像。

此時的楊繼業,面相上更文雅一些,也顯得睿智,不過,如今才十七歲還沒滿,少年的面相自然要可愛得多。

鏡子對楊繼業說來很平常,但對文朝的人就不一樣了。巫豹、巫虎、黑大地等人拿起鏡子,看到裡面清晰的人像,均嚇一跳。好在這些人的心性都堅毅,也僅是最開始的時候有較大反應,隨後便明白是怎麼回事。

“少爺,這絕對是好東西啊。”巫豹說。

楊繼業笑笑,說,“這些東西應該是從海外帶過來的,在文朝比較稀罕。等一段時間,我們也可以研發出來,成爲我們體系主營的一種貨品。”

只要研發出玻璃,提純玻璃,就可得到透明的玻璃,再製成鏡子,難度不大。銀鏡反應在高中學過,也親自做過實驗,但要轉變成產品,其中的難度還是不小的。

既然海外已經有這產品,技術上,倭國那邊說不定已經有傳承,或在大洋彼岸,有傳教士掌握了這些技術。

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710章 密 謀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408章 好東西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25章 你是誰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533章 多高士第9章 找王爺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145章 先選誰第343章 耍蠻氣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274章 身子麻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269章 欺負人第338章 追 擊第33章 看夜校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14章 巫 家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409章 沱田坳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74章 露臺上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287章 行動了第163章 竹 詩第512章 見老爸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530章 新婚了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456章 追與逃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201章 誰 錯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424章 接戰前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485章 勝利了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56章 各方反應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55章 冬梅落陷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491章 進 城第285章 趕時機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478章 又受挫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201章 誰 錯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485章 勝利了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12章 討價還價第223章 攤子大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569章 分頭跑第13章 到 手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504章 親赴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