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幾種作物

深紅色的幹辣椒,或許是李明傑在海貿中得到的品種。這種還沒經過培植的品種,個頭小不少,每一個辣椒都短短的。

楊繼業拿起一個,往嘴裡送。巫豹見了,立即拉住楊繼業的手,說,“少爺,這東西色紅而深,應該有毒啊。”

楊繼業看了看,對巫豹說,“三哥,這個東西雖說是大洋彼岸的產物。我還真認識啊,味同芥末,名叫辣椒。可在南方各地種植,作爲菜食,是最好的佐料之一。”

說着,將辣椒扯斷,裡面果然是熟悉的辣椒籽。將手中一短截幹椒丟進嘴裡,那種辣讓楊繼業非常刺激,也熟悉這樣的味道。

巫豹見了,也想嚐嚐。楊繼業說,“三哥,幹辣椒可存放一兩年的,只要別潮溼,別被蟲子吃掉。很辣的,你要嘗一下?”

“算了。”巫豹說。

“三哥,立即讓人帶回荊蠻楚地去,我將種植辦法寫清楚,讓寨裡的人選地種植,爭取兩三年推廣開,以後我們的餐店就有更多新品菜了。這個比起芥末要好,營養也不錯。南方潮溼,多吃一些對身子也好。”

“少爺放心,我會盡快安排人跑回村裡去。”巫豹說,知道楊繼業所說的份量。

後世的華族,種植不少從海外傳過來的一些作物,辣椒就是其中之一。原產地是美洲,但楊繼業也不知歐洲大陸的傳教士、海盜,有沒有越過大洋抵達美洲。

或者這些海上漂盪者、探險者在什麼時代去了美洲。不過,楊繼業很快釋然,既然歷史出現了拐點,那對於海外的事情有什麼變更,也是可以理解的。

辣椒已經出現在李明傑的奇物館中,自然是海外的人員活動頻繁,跨海已然成功。那麼,美洲大陸還有幾樣高產的作物,是不是也會出現?

這個小販,讓楊繼業有些期待,但也有些擔心。海外那些人,對海船、海炮的開發到了什麼程度?以後在海上,遇上葡萄牙、西班牙等海船,能不能打得過?

見楊繼業沉在思索之中,巫豹說,“少爺,還有什麼要交待的。”

“三哥,等會我寫清楚就好。到那邊,讓夫子們先解釋給耕種的人明白,再播種。”楊繼業覺得,這些種子固然要保護好,但既然李明傑能夠弄到,說不定對於倭國都不是稀罕東西了。

如此一來,他們出海做海貿,就可從倭國找到更多實物,進行推廣耕種。

將第二個格子拉開,見是一種不認識的物種。楊繼業也知道,大洋彼端,他不認識的東西可多了。哪怕在後世,楊繼業也有很多物質沒見過,比如澳洲的動植物,與北半球的物種相差較多,見到絕對不認識。

到第五個格子,第八個格子,第九個格子,卻又是楊繼業熟悉的物種:分別是土豆、玉米和紅薯。

這三樣物質,對李明傑說來可能就是稀奇物而已,可對楊繼業說來,那是絕對高產的物種。對於目前文朝而言,這些物質推廣起來,那真的能夠活人無數。

後世瓜菜代、七二年大幹旱,很多地域都是靠紅薯、土豆和玉米才維持不餓死。對文朝說來,目前也就稻粱菽可種植,而且產量也很低,使得文朝種植面積大,產糧卻不多。

原本還在操心,什麼時候能夠到美洲或南亞諸島去找這些作物,這裡存留的雖不多,但只要推廣幾年,就會有規模了。而這些作爲在荊蠻楚地種植,比較適合的。

楊繼業要在荊蠻楚地推廣什麼種植,那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立即會有人精心培養。

玉米和土豆保存起來比較容易一些,但紅薯卻不好保存。按照平常的保存之法,應該存在在土窖裡,溼度要適中,必然,很難存放過一年的。

李明傑將幾個紅薯放在櫃子裡,已經有些偏幹之象,也不知還能不能種植。不過,先帶回荊蠻楚地,途中就用泥土處理,說不定到那邊已經發芽。

土豆種植要先發芽,然後切片中入地中,這些方法楊繼業在後世都有經驗,看過農民勞作,自己也在花盆裡種過。

真是意料之外的大好事,在李明傑的寶庫中發現這些作物,就可讓荊蠻楚地這邊提前佈局,至少,以後在糧食上有絕對的底氣。

古代最大的依靠是什麼?自然就是食物、軍將,這兩樣也是相互依託的關係。這讓楊繼業比得到珠寶都要高興。

見楊繼業很開心,巫豹說,“少爺,這些東西都認識?”

“三哥,都是好東西。種植了,雖然沒有稻米、小麥好吃,但可填肚子,會讓很多人不會餓死。你說是不是好東西?”

“荊蠻楚地都能夠種植?那就太好了。”巫豹說。

最後一個寶庫不在鎮上,而是在距離升山鎮十幾裡外的一個山洞,山洞入口做得非常隱秘,很不起眼。如果不是李明傑自己供出來,這樣的山洞,真的難以找到。

不過,山洞裡藏的寶物可不少,主要是玉石、鑽石、瑪瑙、翡翠等,估計是李明傑預備萬一失敗,這裡作爲復起的儲備之物。

當然,這些東西只有賣給大戶,纔可能值錢。對普通人而言,銀子、金磚則更適合收藏。

看過七個寶庫,楊繼業已經很知足。隨後,到升山鎮去看儲糧的倉庫,這也是這次攻打升山鎮的主要收穫。

當初攻打鷹巢山,得到不少糧食,使得蠻族軍得以擴張。如今,蠻族軍在蘇杭這邊的力量,直接擴大幾倍,已經有兩萬餘人的規模。在糧食上的消耗可不小,而這一年蘇杭這邊的春耕雖然在做,能夠有多少收成,真不好說。

作爲一個勢力決策者,那是真正當了家,最緊要的就是口糧問題。

糧倉是建在山坡前,緊挨着山體。開倉進去,才知道真正的糧倉,實際上是挖空了的山體裡,堆積的糧食如山一般。看着這些保存良好的糧谷,楊繼業感概不已,古人對糧的關注當真是排在第一。

原以爲一個月時間可運走從升山鎮所獲,目前看來,一個月時間可能不會夠。

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79章 磨刀石第262章 難選擇第241章 見學政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668章 見先生第100章 我們做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710章 密 謀第716章 出 擊第377章 潰 逃第717章 算你狠第630章 有喜啦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377章 潰 逃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87章 戰後相見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387章 強行軍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58章 真面目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156章 二對二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94章 應對問答第225章 看不透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37章 劉浪出題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579章 挖 坑第239章 新朋友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99章 研討槍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218章 教 化第25章 你是誰第61章 豹虎鬥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41章 微 瀾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694章 夜 戰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35章 認死理第308章 知書堂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627章 再出手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665章 無戰損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235章 亂了分寸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379章 領軍需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655章 勝三傑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218章 教 化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19章 三個問題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378章 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