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

對於邊軍之外的國內駐軍,文朝上下,也都失望。在軍隊上,所花費的銀錢、開銷等,如果這些銀錢都用在文人讀書上,整個朝野會有更多的讀書人才。

對士林而言,軍隊的存在是可有可無的。對於邊境的安慰,實際上如果教化得力,得澤覆蓋,必將萬朝朝拜,鼎盛繁華,不過如此。

如今文朝還做不到讓所有鄰居都折服於天朝,說明天朝在德行上還有所不足,還不能折服蒙匈族、後金、蠻夷等,只有強化文脈,強化教養,德澤昌隆,纔是萬年昌盛之根基。

朱子善自然對這一說法,存在自身的意見,卻不敢大聲反對。作爲左丞相府,在朝堂的話語權確實夠大,依舊無法掩蓋文人士林的意見。

對蘇杭平定倭寇這一決策,那是朝堂上下爭論之後做出的決策,至於選誰前往蘇杭,左丞相府自然是推薦了張濤,併成功了。

可張濤從山東到京都,多次往左丞相府拜見,朱子善都不行見到他。這是朱子善一貫的做法,只有等張濤從蘇杭那邊真正凱旋歸來,朱子善自然會召見他。這是左丞相府自保的一種策略和手法,非常有用。

左丞相府推舉了張濤,但不見這個人,張濤如果在蘇杭那邊失利,就不會過深牽扯到左丞相府。但反過來張濤事情做好了,取得大勝,那是左丞相府推薦之功。張濤即便勝利迴歸,捷報傳回,他還能不聽左丞相府的?

得知張濤離開,朱子善也不在意。蘇杭那邊的利益不小,目前倭寇亂境,也讓更多的人插手蘇杭。等平定倭寇之後,左丞相府自然會順着戰事的推進,更大程度地掌控蘇杭,將這裡最大的利益吞進肚裡。

劉世博之前想用求婚來逼迫韓家,但韓玉芝離家出走,劉世博也得知這一消息。親王府那邊得知韓家決心,也無法處理,只能不了了之。

劉世博沒有做成這事,使得他在親王府的地位又下落一些。心裡苦悶,時常喝酒自醉,如此一來,更不得喜愛。劉世博便常常去左丞相府,看望躺在房間的朱成章。

朱成章雖說從荊蠻楚地返回已經幾個月,但腿傷還不能恢復。從目前看來,即使家裡請了名醫醫治,朱成章的腿也不可復原。以後必然是瘸腿了,這也是朱成章最大的恨。

見劉世博到來,朱成章緩緩坐起,背靠牀榻。說,“皇孫來了,請坐。”

“朱兄,好一些了吧。我聽人說過,病去如抽絲,急不得啊。”劉世博笑着說,也只有在朱成章這裡,劉世博纔有笑容。

“多謝皇孫關心,如今,我們倆可是難兄難弟啊,也只有皇孫關心我,讓我得到溫暖。”朱成章說。對自己身體的傷殘,仇恨固然在楊繼業身上,但家裡對他的態度,也使得朱成章對一切都痛恨不已。

“朱兄,聽說朝堂要在蘇杭用兵啊。”劉世博說。

“哦,請皇孫跟我說說,對房間之外的事情,我是一無所知。”

“蘇杭有倭寇亂境,朝堂不堪忍受,便起兵平定……”

蘇杭倭寇之亂,對兩人而言,沒什麼機會。同時,對於戰事兩人也不敢參合。之前帶人到荊蠻楚地去搞事,結果成爲終身之痛。這樣的教訓,有一次就夠了。

不過,劉世博過來找朱成章,不完全是來閒聊和竄門的,還想着等蘇杭那邊情況定後,會不會有機會,插手那邊的一些生意。

原先蘇杭的利益,是有固定的一些人拿掉大頭,但倭寇之亂,必定打破原有格局,自然就會出現機會,能不能把握機會,纔是各方面大人物所關心的。

劉世博作爲皇孫,不能直接插手地方的生意,也找不到代理他的人,但朱成章卻不一樣。左丞相府的人,如果肯向外傳話,自然有很多人願意站出來爲之奔命。

朱成章對於劉世博的意思是懂的,便點頭說,“沒問題,我雖然不方便出府,但傳話出去,總有人願意去幫忙。皇孫你放心,有好處,你七我三,有好處大家一起分。”

杭城知府唐俊詞也是四十幾歲,進士出身,當年殿試中排位還比較高,能夠到蘇杭來做知府,駐守杭城,都是得力的人選。不過,從去年秋,甚至更早一些的時間,唐俊詞便意識到蘇杭存在的危機。

不過,即使有危機,也不太在意,而是讓下面州縣做好剿匪工作。誰知倭寇之患越鬧越大,最後搞到秋試都不能進行,他這邊就壓不住,只能往京城報。

好在京城沒有對他怎麼樣,而是責成地方配合大軍進行平定倭寇。對於倭寇之強、兇殘、猖狂、嗜殺,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達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蘇杭這邊真實的狀況,唐俊詞也是最近才蒐集到更多,更細緻的情報。原來下面州縣有報,但都以爲是地方誇大事實,好拿到更多利益。當然,如今所掌握的情況,是不是真實的,唐俊詞也不敢就武斷。

可如何往京城報情況,他自然明白。該誇大的要誇大,該不提的自然要不提。

朝堂派五萬大軍來蘇杭剿滅倭寇,唐俊詞有些失望,至少,這些內地軍兵如何能夠與倭寇抗衡?對於各府駐軍情況,唐俊詞以前從不在意,但蘇杭有了倭寇之患後,他還是關注了這些情況,也將身邊的人召集起來,問一些具體事務。

徐金勝領軍,張濤作監軍,調集荊蠻楚地一萬軍,福建彝族土軍一萬,江浙本地駐軍兩萬,加上鄰省駐軍一萬。這些軍兵的實力如何,有沒有敢戰之心,唐俊詞不知,也不敢亂說。

但他對徐金勝這個人還是有所瞭解,也因此深感頭痛。不知朝堂爲何要將徐金勝和張濤兩人調在一起,來推導蘇杭的平定倭寇之戰。

將同知劉瀟傑招到府裡,兩人見面。唐俊詞說了一些倭寇圍困大城後的難處,便說,“劉大人,朝堂派軍兵剿滅倭寇。蘇杭這邊,就辛苦你啦。大軍具體的事宜,你一併權宜行事……”

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55章 冬梅落陷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21章 再抄詩第84章 又見啞巴第52章 獻 詩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665章 無戰損第672章 心與善第708章 有多強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484章 宮崎山之死第182章 第一親第269章 欺負人第221章 沒找到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524章 同一天第627章 再出手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49章 鷹巢山匪第80章 單 挑第89章 一屋不掃第11章 一拳之威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717章 算你狠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22章 刺 殺第77章 猜對了第20章 曲解經典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27章 笨死了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455章 喜與優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607章 破祖宅第303章 報 官第269章 欺負人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448章 去皇宮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19章 三個問題第54章 逃得掉嗎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382章 槍來——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535章 來戰——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632章 幫妹妹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377章 潰 逃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448章 去皇宮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553章 邀入夥第694章 夜 戰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633章 信誠苑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32章 蘿蔔乾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223章 攤子大第314章 名次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