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辦學堂

辦學堂那是非常嚴肅的事情,事關學子們的前途,任誰也不敢不認真。可孫曉君聽楊繼業的說法,學堂這邊,會讓學子試讀,如果覺得好,才安心下來入學,多少有些兒戲。

不過,轉念想,這麼做起來,對學子確實有好處,但對夫子怎麼說?在學堂,夫子是最爲尊嚴的存在,只有夫子尊貴,任何人不敢對夫子的話不聽,學子們纔有尊敬和肅穆之心,才能安靜下來學習。

俗話說:尊其師,信其道。只有堅信夫子所言是真理,學子纔會接受。

楊繼業並不解釋,只是笑笑。孫曉君雖不得啓發,但這是楊繼業的事情,他也不好過多指手劃腳。

孫曉君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情,說,“楊兄,榮盛鏢局目前怎麼樣了?”

“應該正常,運送貨物到荊蠻楚地那邊交接吧,現在。”楊繼業不瞞着舒賢俊,不能說的話,自然不說,事關敏感的話,也不會多說。“對了,孫兄,之前孫兄大義,一千擔米糧,是以銀錢結算還是以米糧結算?榮盛鏢局危機過去,欠下孫兄和孫家的大人情,就先記下了,彼此合作,總要算明白欠賬,以後才更多合作。”

“楊兄,我們倆就不提這些事情,他們自己去理會就好。”孫曉君作爲文人,自然不願意多談商事。

“孫兄,我也明白。最後說一句,請孫兄見諒。”

“楊兄,請說。”

“孫兄,之前孫家接過硃砂礦的貨物,我建議孫家不必要往外跑找銷路。直接找恆源商貿,賣給恆源商貿的趙廷保,他會收的。至於要價高低,孫家那邊自定吧。

孫兄,這一次要價別太低了,因爲以後荊蠻楚地那邊的所有硃砂礦,都會走孫家這邊路子,價格會提升到正常的價位,孫家如果這時候要價低了,下一次不好提價,你說是不是?”

“啊……”孫曉君沒想到楊繼業會說這個事情,孫家之前吃下一下硃砂礦石,也是促成與榮盛百貨之間的合作。

誰知道楊繼業這時候說將硃砂礦石轉手給恆源商貿,那爲何不是荊蠻楚地那邊直接與恆源商貿合作?

見楊繼業面帶微笑,非常自信,絕對不是玩笑。孫曉君也不問其中原因,回去與孫家的人談到這個事情,孫家負責這事情的管事,也懷疑真假。孫曉君便讓管事先找恆源商貿的趙廷保聊聊,問一問。

到鎮遠鏢局賣掉消息傳開的第三天,也就是周家對榮盛鏢局動手不足十天,垣武城這邊的局勢已經明朗。

恆源商貿和周家看起來與往常沒兩樣,但周家的門店面、商鋪等,嚴重人力不足,可又不敢招新忍受,擔心有敵手藉機安插人進到周家來,周家反而更不安全。

恆源商貿那邊的發展也顯得平穩,但趙廷保已經離開,孫家的人沒找到趙廷保,卻找到宋道全,有意將硃砂礦石售賣給恆源商貿,宋道全得知硃砂礦石來至於荊蠻楚地,當即不還價,有多少恆源商貿吃下多少。

這樣的合作沒有對外泄露商機,宋道全也明白,這個啞巴虧是必須吃下,何況恆源商貿將這些貨帶出去,還是有一定利潤空間。

此時的宋道全基本猜中荊蠻楚地的來歷,實力和他們的真正意圖,心裡雖說後悔。但也明白,即使重新來一次,恆源商貿的立場也會走之前的那條。

原鎮遠鏢局賣掉後,垣武城這邊的人一直在猜疑,不知買家會用來做什麼。特別是那三家鏢局,擔心接手的人還是開鏢局,那麼與之前的格局就不會改變。

而在第三天,原鎮遠鏢局的大門上,突然掛出一塊匾額:知書堂。大門兩側,各掛一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李大釗句)

而裡面,目前暫時還是之前鏢局的格局,一時間還沒有改得過來。不過,進大門後,立有一豎牌,上面寫有關於“知書堂”學堂的有關事項。

一是開辦學堂,招收蒙童進行啓蒙;

二是對童生、秀才這兩類學子做考前指導,意思是經過考前指導後,學子參加秋試、春闈可包考取;

三是對成年的人們進行識字培訓,讓這些人可認字,然後推薦工作;

四是對從事商業規則的管理層,或者想晉升到管理層的人員,進行專業的管理方面的培訓,培訓合格,學堂負責推薦工作。

孫曉君、錢儒龍與秦浩然是一起過來的,聽說這邊要做一家學堂,特別地過來看。

走到大門,見門楣上的匾額:知書堂。覺得有些意思,再看到兩邊掛着的聯,孫曉君不由地感概說,“楊詠石出手,果真不一樣啊。”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好一對聯啊,果真絕妙。‘道義’二字當真是聖人心懷,‘文章’二字則是我們讀書立言立德之境界。”孫曉君見了這一幅聯,知道這樣的對聯傳開,必然又是傳世的東西。

秦浩然原本不怎麼在意的,但得知是楊繼業準備在這裡辦學堂,那是華新社的自家人,總得過來看一看。見了這一聯,也是感觸良多。文人讀書,終極的目標是什麼?很多人心裡都不清楚的。

對於不同的讀書人,自然有不同的追求,有各自依託生存處境而設立的願景。對秦浩然而言,他自謂有才學、有志向,但如今不過是一舉人,還很窮。心裡的感懷自然不少,也受到生活處境的變化,發生過改變。

可這時候,看到“道義”二字,便覺得心底的熱流有滔天波浪,翻滾涌起。心潮澎湃,一時間竟然說不出話來。

世間讀書人,多糾結在書本經學,多沉湎在詩詞句讀,多陶陶然於解讀聖人之言,然後爭論是非。在秦浩然看來,讀書人不該如此,而是要將所學,有所用。如何用,用在哪?

秦浩然一直以來對自己也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定論。而此時,見到楊繼業這句“鐵肩擔道義”,便感受到自己該做什麼了。

“這是誰家狂生,敢由此狂言?”一個譏諷不聲音傳出來。

第573章 失蹤了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173章 衝上去第35章 認死理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658章 陳老頭第9章 找王爺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262章 難選擇第145章 先選誰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85章 刮骨療法第69章 精銳齊出第12章 討價還價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483章 全 滅第668章 見先生第539章 約 戰第57章 攻 殺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499章 議清剿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48章 耶律鍾玉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223章 攤子大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482章 前無路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49章 鷹巢山匪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349章 新規劃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123章 讀與考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468章 煽耳光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173章 衝上去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49章 鷹巢山匪第336章 殺 賊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572章 換角色第32章 蘿蔔乾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204章 賺大了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8章 闖王府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99章 研討槍第630章 有喜啦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55章 冬梅落陷第172章 打 獵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649章 徐衛化緣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163章 竹 詩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632章 幫妹妹第9章 找王爺第175章 斬馬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