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

在文朝,只要搬出孔聖人出來,誰也不敢否認。孔子的學生中,有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有大商人、手工藝者、有農民等等,這是有記載的,楊繼業這樣一問,邏輯自然出來。周遠山哪敢說出孔聖的不對?而楊繼業這時候,學孔聖也就可立足了。

孫曉君和秦浩然等人聽楊繼業這樣說,道理上是沒問題,問題是漢朝以來,讀書都是士農糧階層的事情,科考者的身份也必須是這兩層次的後代。工與商,特別是從商的人,是不準參與科考的。

當然,士這一級層的人也不得參與商業活動,不得插手經商等。自然是限制以權謀私,也讓各個級層更分明。

不管社會上的人如何認定,事實如何,但楊繼業這樣說出來,都不會有誰敢直接否定。因爲孔聖的至高無上,文士集團與皇權抗爭的主要力量來源,那就是孔聖等聖人所言、所行。

楊繼業也明白,自己可當面堵住周遠山和周芳等人的嘴,但背後對知書堂的爭議勢必會非常激烈。但只要自己在秋試上考取了舉人,垣武城這邊就會少很多阻力,也會讓更多的人關注知書堂。

至於周遠山等人對知書堂的攻擊,楊繼業完全不在意,周家勢衰已經是必然的。周新良、周學朝等周家核心不敢在外走動,也不敢對知書堂如何,會讓垣武城更多的人看到知書堂隱含的東西。

帶着秦浩然等人在知書堂裡走,介紹了即將對知書堂做哪些建設,如何招生、如何授課,也請秦浩然等人幫忙介紹一些願意過來的夫子。

聊過這些,孫曉君隨後話題一轉,說,“楊詠石,秋試發榜可能沒幾天了,也不知我們華新社有多少人考取,我猜,榜首解元當是楊詠石了。”

“孫兄,這個話千萬別說。我的情況,我是有自知啊。學問上還有很多遺漏,對聖人文章也有很多理解不到之處。”楊繼業苦笑着說,知道這次的秋試,自己如果能夠被錄取,就是非常好的狀況,不可能是榜首,繼而引起朝堂對右丞相府的記憶。

“曉君,秋闈的事情,確實不要多說。”秦浩然也微笑着,因爲對這考試結果,先說出來後,萬一沒考上,那就是一笑談。這樣的可能性偏偏對任何人都是有可能的。

不過,秋試發榜的時間確實差不多了。楊繼業將垣武城這邊要推進的事情,基本上佈局差不多,沒有了周家和恆源商貿的阻遏後,對榮盛系列的發展就開始進入正軌。隨着知書堂對外傳揚,雖然在垣武城有較大的話題性,可這樣的爭議中,只要府學這邊不出來干預知書堂,那就具有合法性。

爭議越大,在垣武城的知名度就越大。

垣武城這邊稍微安定,楊繼業有心要返回柳河縣城一趟,因爲離家之後,也有二十多天。家裡那邊雖然沒多少事情要自己處理,但卻有幾個人是記掛在心的。

家裡父母肯定也擔心自己在外,另外有韓玉芝,還有藏在巫家寨夜校裡的那個少年。少年的身份依舊沒有說出來,但對方開始說話了,也表明他對自己是信任的。

秋試放榜具體時間沒有通知,按照往年的管理,大約在九月中下旬,偶爾會在十月初。主要是將錄取的名單,要往上報批。批下來的時間快,放榜的時間也就提前一些。

實際上,批閱考卷的時間要不了多久,但錄取的舉子除了卷面上的分數,也得參看自身的文名才氣,就怕某一份試卷批閱出問題,或者統計上有失誤,引起學子們的不滿。

對於能不能上榜,楊繼業確實不擔心,因爲他能夠參加考試,而答題上也是有把握的。就看名次高低而已。不管怎麼樣,楊繼業都不在意自己的名次,知道即便開始排位高,等放榜的時候,都會將自己的名次調下來。

二十多天沒見那個少年,倒是有些想他,不知這段時間在夜校怎麼樣,沉悶是必然的。還有就是,韓玉芝這個本來已經退婚的少女,千里之外跑過來,到人們印象中的不毛之地,那需要的勇氣確實不小,一個人呆在楊家,肯定也煩的。

還有那個本身一直放養的陳羽霏,居然肯陪着韓玉芝呆在楊家,她們倆姐妹感情有那麼深嗎。想到韓玉芝,楊繼業便想到跟過來的巫素貞,這段時間他們在一起,雖說有巫小陸和巫家哥哥在身邊,但兩人開始習慣膩在一起的生活。

到晚上,楊繼業看書後,巫素貞便將他要做到洗漱準備好,然後默契地上鋪睡覺。親密之事自然不會少,雖說還控制了最後關口沒有升檔,但已經走到這一步,與夫妻沒什麼不同。

如此在一起固然委屈巫素貞,但她卻樂意這樣,擔心楊繼業讓她回巫家寨。白天,巫素貞有時候在巫小陸的陪同下,到各家榮盛系列的店裡,看那些過來做事的女人,瞭解她們的生活和收益,也掌握她們到垣武城的情緒、想法。

對於楊繼業交給她的這份事情,巫素貞是非常認真去做的。按照楊繼業的設想,榮盛系列名下的女工只會越來越多,成立一家類似婦聯的組織,免得人多之後,文朝這邊大男子主義過於欺壓這些女人,繼而讓體系裡有太甚的戾氣。

目前,倒是不急着成立這樣的組織,讓巫素貞負責這一塊,慢慢演變,也逐漸找幾個有組織能力的、膽大潑辣的女人,做好準備的基礎,總是可行的。

巫家寨夜校裡,少年跑步回來,然後在小院子裡做俯臥撐、下蹲、跳躍等動作,這些動作在中年人看來,簡直是莫名其妙。只是,少年卻有條不紊、認真去完成,以達到楊繼業所說的鍛鍊身體的目的。

經歷逃難之後,少年的心性堅韌起來,也明白活着不易。先不談能不能出到荊蠻楚地之外,能不能做其他的事情,僅僅想到長大一些,能夠在楊繼業身邊做一些事情,這時候都得加緊學本領。

這時候,中年人便會靜靜地看向京都方向。

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42章 太子劉靜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91章 劁 豬第512章 見老爸第632章 幫妹妹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456章 追與逃第641章 開早朝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92章 族羣分別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19章 三個問題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198章 降不降第57章 攻 殺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20章 曲解經典第78章 啞 巴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139章 洞內作坊第86章 裝傻啊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21章 再抄詩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307章 辦學堂第714章 不經打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274章 身子麻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88章 洗 臉第123章 讀與考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91章 劁 豬第183章 議定攻山第280章 百十斤第156章 二對二第37章 劉浪出題第77章 猜對了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672章 心與善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178章 勝 出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50章 倩影再現第400章 天不負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491章 進 城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452章 皇上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