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

大殿裡,唯有趙兆新的聲音,其他所有的聲音完全消失。這讓每一個人,都覺得心驚膽顫。

朱子善幾次想站出去插嘴,不管能不能攔阻趙兆新,至少要表達出自己的意思。然而他還是忍住了,知道趙兆新自身哪會有這樣的勇氣?更不會有爲文朝延續而死的情懷,必然受到親王府的託付,得到親王府的承諾,才捨出自身一死,在這時候拋出這個廢立話題。

朱子善也明白,親王劉偉既然在荊蠻楚地兩次發力,雖說兩次都被鎮邊王府攪壞了好事,但他所做,肯定會有跡象,上面那位會不知情?

不過,對於文昭帝而言,要什麼樣的後繼者,來接續大統,這些年來朱子善也反覆地琢磨過,卻始終猜不透。

今天,很可能是要看明白龍椅上那位的心思,如此,朱子善也很期待事態的演變發展。

等趙兆新說完話,行禮畢,將自己的奏摺呈上。奏摺放到文昭帝面前,但他卻不看,而是在衆人矚目下,揮揮手。站起身,旁邊的內官立即跨步到文昭帝身邊,將他扶住緩緩離開大殿。

直到文昭帝消失,依舊沒有人說話。對文朝的廢立大事,確實牽扯到每一個朝堂中的人。太子府廢掉,重新立太子,那會讓不少人走上新的軌道,有更順利的仕途。

當然,對左丞相府而言,只要相位還在,誰來當選新太子,對朱子善衝擊都不大,反而是新太子得跟他表達出善意,力爭左丞相府的支持。

文朝一代,文人當政。士林的地位即使不與皇權抗衡,但皇權也不會特別地打壓士林中人。特別是士林中的大儒,大學士等,他們的地位極爲特殊。

趙兆新今天是有冒死一拼的準備,至少,也得被丟進大牢去受罪。可事實上的結果,卻完全出乎他的準備,使得即使文昭帝離開朝堂大殿,他都還回不過神來。

朱子善最先反應過來,輕輕地嗯一聲,這個聲音像重錘一般,將大殿裡每一個人的心,都重重地錘一下。各人反應不一,有人身子晃晃,才站穩了。

趙兆新也從某種停滯的狀態裡走出來,擡頭看了看朱子善這個左丞相,見他沒什麼表示,急忙小跑回到自己的序列位子去。

渾身的汗在流,這時候,趙兆新才感覺到背上溼透後的溼冷。

朱子善當先往大殿外走,其他人見了,對別人瞟幾眼,默默地跟着,一起退出大殿。

文昭帝在走出大殿,大殿裡那些朝臣確實不能得知他的情況時,纔將扶住他的內官推開,冷哼一聲,長袖一甩。

內官立即跟上,說,“皇上……”

“說說吧。”文昭帝兀自往前走,不理會身邊的內官會有什麼反應。

“朱子善的小兒子腿折了,藏在府裡養傷。”內官說,“在京都,誰敢打折朱成章的腿?我也不明白,咱大文朝裡,還有敢對朱成章下狠手的?”

“打得好,免得朱子善以爲誰也不敢對他主家人下手,讓這個朱成章出來壞事做盡,這樣就是對寡人忠心?我呸。”也只有在這時候,文昭帝纔像一個小老頭那樣,跟人絲絲毫毫地計較。

內官自然不敢搭話,也不敢順着說什麼,甚至皇上的性子,只能將聽到的、看到的,都藏在心裡。因爲內官也知道,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未必是真實的東西。

“親王府的劉世博是同朱成章一起消失,後來早返回京都幾天。我猜,那幾天是朱成章藏在京都外養傷,得到朱子善許可纔回左丞相府。

兩天前,劉世博去了韓立仁家裡,去做什麼,目前不知。不過,韓立仁親自送劉世博出門,臉色很不好。劉世博的臉色也不好……”

“我那個孫子要不是我孫子,早就該問斬了。能做什麼好事?韓立仁這一家,唉……可憐的是那個女孩子,很俊是吧?”文昭帝念念叨叨的,神態倒是平靜。

“是的,傳言說是京都第一美女。真實的相貌確實很好,第一應該算不上。是朱成章他們故意這樣鬧出來,是想要更多的公子哥去韓家求親,讓那女子無所適從……”

“是想針對楊家那個書呆子吧,對楊家沒招,把氣撒在一個女孩子身上,也只有這些沒出息的壞孩子,纔會這樣做……”

對於楊家和右丞相府,在京都已經是一個禁忌的話題,除非是在背後議論。右丞相府和楊盛文對文朝的影響力太深,他雖然去荊蠻楚地五年有餘,對朝堂的影響還在,不論朱子善多麼努力,都沒辦法消除這一點。

內官知道,文朝不少人都以爲皇上昏庸、老朽,但只有他才明白。皇上腦子清醒,京都和朝堂的事,無論鉅細,都裝在腦中。不過是皇上懶得去理會,任由他們鬧騰而已。

在那高高的龍椅上坐久了,看什麼往往都是一眼看透。

“皇上,最近京城有一新詩,題爲《詠石》。”內官隨後將全詩唸誦出來,並沒有任何點評。

文昭帝靜默一小會,嘆一口氣,才說,“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粉身碎骨啊……唉……”

對於內宮殿事情,朱子善等人自然不知。留在他印象裡的畫面,依舊是文昭帝離開大殿時的背影,這個背影看起來透着衰敗和老朽?

這時候,還不是下班回家的時候,朱子善走到自己辦公處。坐到自己處理公務的辦公桌前,立即有辦公室人員端來茶水,問朱子善有什麼需要、有什麼吩咐。

朱子善揮揮手,讓其他人都離開。也得靜一靜,回想這天的早朝,到底有多少事情是巧合、多少事情是有人在背後謀求。

親王府的動作已經明顯,但文昭帝這一次是給出了態度?對於龍椅上的那一位,朱子善覺得始終還是琢磨不透。一旦走錯一步,給自身帶來的將是什麼,朱子善非常清楚。

大統延續,很明顯在明爭暗鬥,如火如荼,偏偏文昭帝在位五十多年了,還是半死不活不肯離開,讓文朝如何選擇?

第14章 巫 家第95章 二八分賬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229章 失 寵第697章 欽差到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44章 一幅對聯第55章 冬梅落陷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4章 詭 異第145章 先選誰第7章 鐵 叔第24章 俘獲三個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94章 應對問答第433章 三段式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65章 匪衆逃散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456章 追與逃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12章 討價還價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7章 鐵 叔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7章 低級粗糙第607章 破祖宅第607章 破祖宅第607章 破祖宅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117章 搭搭手第165章 竹 石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542章 親自下場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223章 攤子大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330章 沒信心第1章 穿楊箭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405章 出兵寧府第521章 託 付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81章 攢 刺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9章 找王爺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332章 自我介紹第714章 不經打第243章 爭 辯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478章 又受挫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644章 聚仙樓第145章 先選誰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66章 多寶和尚第374章 積怨在心第66章 多寶和尚第518章 美人恩第293章 假 打第533章 多高士第157章 互 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