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兩道詔書

“宋九,以後不要對朕說你忌諱不忌諱,”趙匡胤苦笑道。宋九不會當真,他真的不大懂朝廷規矩,但忌諱是必須的,雖不懂,有的尺寸不能太過逾越,不然必會招來不好的下場。趙匡胤又說:“東水門外的橋與碼頭什麼時候能動工?”

“陛下,微臣先去看一看鋼監,若無意外,朝廷選一個日子,隨時可以動工。但在動工之前,必須請幾個精通造橋樑的大匠協助臣,另外還有相關的工匠,民夫,以及各種材料。這樣,讓臣去實地計算一下,再將大約數字寫一個報表,交給朝廷。”

“先觀察再做,雖你胡來,這一法卻頗佳。好好做,等到碼頭與橋修得差不多,朕會召你那個哥哥來京,讓他看一看你的本領。”

“謝過陛下。”

“不管怎麼說,你南下也算有功,朕賜你一個開國男爵吧。”

“謝過陛下,”宋九大喜,伏下說道。在宋代除了公爵,其他爵位包括候爵都那麼一回事兒,但有與無肯定是兩回事。就象宋九的散官,也不能當一回事,可有比無肯定要好。至少有了這個男爵,他能算是一個低層貴族,不枉南下用了一番心血。

實際若沒有他的一些“惡跡”,這次南下趙匡胤封賞還會更厚,與他制訂的平大理交趾國策無關,一是與秦再雄拜了兄弟,至少辰州從此穩定。二是種種水利與耕作妙想。宋九南下一行,做到了許多士大夫一生都沒有做到的事。

然而想一想宋九的不思進取,趙匡胤也頭痛了。看到沒有,一個男爵馬上就伏下感謝自己,若是賞他一個七品職官,會不會高興地跳上天?

趙匡胤無奈地說:“你起來,彆氣朕。我還有些事要與你說一說。”

“是。”宋九很滿足地站起來,精神抖擻地坐下。

趙匡義與趙普、薛居正、李崇矩對視一眼,幾人一起搖頭啞笑。

“你見過韓熙載?”

“見過,微臣在奏摺上寫了經過。”

“印象如何?”

“氣度讓微臣悵然若失。”

“唐國也有人才的。”

“陛下,臣以爲不然。韓熙載雖氣度好,文學更好,但遠不及淳于髡與伍舉。且微臣以爲文學僅起教化之功,善長文學未必就能善長治國。象王知州那樣既飽讀詩書會善長吏治的大臣終是少數,大多數文學之士也不過是讀死書。如微臣斗膽與趙相公相比,微臣自幼讀書,讀的書未必比趙相公少,但微臣在趙相公面前算什麼?甚至不及趙相公的一根頭髮。”

趙普無動於衷,只有趙匡義在暗處額首,暗示宋九這句話說得好,但這個暗示讓宋九感覺很不好,難道這老小子真惦念上自己?

“你也是讀死書,非伍舉與淳于髡之功,而是威王與莊王迫於形勢需要,故作昏庸,二人看到時機成熟,才藉機進諫。”

宋九想了一下,不得不承認:“陛下英明,唐主豈能與此二人相比。”

“用人難啊,譬如軍隊裡,有的擔任偏將衝鋒陷陣可以,但不能擔任主帥,有的能擔任主帥,未必能衝鋒陷陣。有的在地方上做得很好,不亞於西漢第一良吏黃霸,進入中樞卻一樣的平庸。”

這個話題太大了,宋九能有什麼資格說馭臣之道,默默地聽着。

趙匡胤接着又問了許多問題,湖南打來打去,打得連百姓都沒有了,自然也沒有多少財富。巴蜀乃天府之國,遭受的戰火又少。這次王全彬入蜀收穫頗豐,若非趙匡胤那道錯誤的詔書,以及全師雄反叛,收穫更豐。呂餘慶入蜀後看到國庫如此,不顧趙匡胤那道詔書了,強行將蜀國國庫封起來,然後大一船小船往京城運錢金銀錢帛。

王祜沒有贊同宋九所有的想法,大部分是認可的,宋九認爲不會花費多少錢帛,但一動手,動作很大,積少成多,用錢也不會少。正好看到從成都大船小船地裝錢帛到京城,他便上書,請求朝廷截留幾艘船錢帛運到潭州。有了錢才能辦事,不然還是辦不成。

趙匡胤不是捨不得這些錢,但動作很大,必須要詳細瞭解,於是一一詢問宋九。

談了好一會,宋九才離開皇宮。

南下苦了一回,但也不錯,終於結出第一綴,變成承事郎開國男。

然而宋九在路上卻在想一個嚴重的問題,趙匡胤的兩道詔書。

第一道詔書是下給周保權的,何爲反拒王師,自取塗炭。若不認真想,只是一封警告詔書,但認真想呢?周保權已經毀去所有橋樑與碼頭,還害怕一道詔書?這道詔書不會對周保權產生任何影響,相反的李處耘看到塗炭二字,會怎麼想?

真的生靈塗炭了。

若第一道詔書是失誤,那麼王全彬入蜀前,又來了第二道詔書,凡克城寨,止籍其器甲、芻糧,悉以錢帛分給戰士,吾所欲得者,其土地耳。

也就是除了糧草與兵器盔甲外,蜀國各州各縣所有金銀錢帛都歸你們瓜分了。也可以能明白趙匡胤的良苦用心,宋朝此時禁兵很少,只有十幾萬人,六萬人入蜀,還要分四萬人由韓令坤、郭進、李漢超、李繼勳、王彥升、董遵誨帶向北方,防止北漢與契丹。所以入蜀後必須速戰速決,用此來激勵士氣。

但趙匡胤當真未想過一件事。

後蜀天府之國,又未受戰爭創傷,就沒有這道詔書,一旦收蜀成功,按照以往的軍中慣例,上交朝廷一部分,餘下的會由將士瓜分,這足夠西征將士狠撈一把了。宋朝前期禁兵待遇還是很差的,打仗不是與北方或者西方的胡人羌人打杖,一打仗必有收穫,所以一個個象餓極了的野狼一樣。再有了這道詔書,將士會變成什麼?

還有一個疑點,呂餘慶都急得入蜀滅火,也下詔嘉獎曹彬,夔峽路軍劉光義與曹彬做得很好,無論軍事能力,或者親信度,並不亞於王全斌與崔彥進,爲何不讓他們取代之,繼續將王全斌留在四川?

趙匡胤肯定不是有意先殺,立了威後才易治理,他還不是這麼殘暴的人。剛纔也看了,宮中的簾幕僅是用青布包邊作飾,陳飾用具十分簡單樸素,幾次所見,龍袍下面的裡衣布料同樣很差,據說皇宮裡只用了三百幾十個宦官與宮人。說句不中聽的,有的權貴家僕役與婢女都能有三百多人。

然而對手下十分優厚,自己那次不算,是給自己做資本的,以後要償還幾百倍給朝廷。如範質生病,一次賞賜金器200兩、銀器千兩、絹2000匹、錢200萬,相當於八千多緡錢。以及其他種種。

爲何有這兩道極不合理的詔書?是趙匡胤的失誤,或者是幕後有人在推動,或者是更復雜的原因?或者是自己胡思亂想?

宋九想不明白。

正是三月下旬,陽春三月,街上有許多百姓在閒逛着,宋九沒有看的心情,騎馬回家。南下什麼未學到,就是一個騎術,現在宋九終於敢騎馬狂奔,也能在馬背上做一些難度不高的小動作。當然,讓他在馬背上張弓搭箭,還是做不到。

到了家門口,將馬系在草料房裡,宋九在鄂州買的那匹南馬看到大黑馬過來,伸出嘴要親熱,被大黑狠卟了一口氣,一摞蹄子,那匹小青嚇退回去了。

宋九不由呵呵樂了起來。

趙匡義說不能搞大河中,但地域性是永遠存在的,比如各州各州的差異,南北的差異,漢人與蠻人的差異,馬都如此,況且是人。自己想得還是有點簡單了。

但有的是聰明人,與自己無關。

七姐抱着孩子走出來,道:“小九,你現在做官了,架子也大了,回家也不來看我,還要我上門來看你。”

七姐夫說道:“七娘,不能怪小九,他忙到現在還沒有吃飯呢。”

“還是七姐夫好。”宋九跑進家中吃飯。

人又多了,玉蘋一家三口,張媼媼一家三口,三個工匠,還有朱三,青衣,變成了十二個人吃飯。還好,現在宋九手頭不缺錢用,否則僅憑那點收入,想養活十二個人也不容易,難怪那些縣尉要叫苦,他們家包括僕役人更多!

“皇上也是,這麼晚還喊你進宮。”

“七姐,皇上那是擔心南方有沒有平定,喊我進宮問一問。”

“聽說巴蜀那邊也開始吃人肉。這些兵哥子怎麼了,劉家蘇家那兩個孩子也在禁軍裡,平時老實巴交的,怎麼一到了外邊就不象人呢。”

“七姐,別胡說。”宋九。但他也茫然,好象這些宋軍到了四川后就是搶劫擄奪,這一回沒有吃人肉吧。可他也不大好說。這時代太讓人悲催了,連宋軍都吃人肉,又怎能怪那些蠻酋?難怪水滸裡孫二孃夫妻倆專門用人肉做包子賣。

玉蘋的媽媽端上來飯菜,她做菜手藝還可以,除了不會宋九那些新奇的食物,不亞於宋九與大姐,這讓張媼媼很自卑。不過這個老鴇人不惡,自己無兒無女,然後將玉蘋買回來,說是買,實際也當成了自己女兒。不然玉蘋清白也早就壞了。玉蘋搬來了,也將她帶過來。對這個宋九不排斥,那怕是士大夫也有無惡不作的,那是是乞丐,也有品德高尚的,不能以職業看人。

宋九將七姐的胖小子交還給七姐夫,去皇宮前吃了幾塊肉餅,他塊頭大,未吃飽,又扒了兩碗飯,才放下碗筷。七姐與玉蘋說話,翠兒與青衣說話,張家兩個孩子在逗着馬玩,兩個老婦人在收拾桌碗,三個工匠早進房去休息,七姐夫抱着兒子,低聲問宋九:“小九,玉娘子也搬過來了,你打算怎麼辦?”

第273章 中傷第79章 勇退第216章 夜宴(一)第476章 一(下)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62章 我的地盤第66章 懸賞第346章 輕敵第192章 上朝第257章 神仙第347章 必死(上)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92章 地圖(下)第464章 前戲(下)第321章 大江(下)第198章 牛(上)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361章 黑遼河第14章 陌生的小蘋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72章 南方(上)第216章 懲戒第229章 石嶺關第91章 地圖(上)第3章 好戲第108章 走後門第424章 定(下)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184章 求實(下)第243章 插花第60章 關健第134章 荒野(下)第474章 背嵬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160章 提親(上)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387章 好人第70章 神奇(中)第188章 立必行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83章 夜郎(上)第23章 父輩(上)第153章 燒酒會(下)第454章 燕南歸第521章 無恥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267章 海貨第240章 脫變第54章 獨一無二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389章 封禪(上)第119章 變化(上)第288章 春行(下)第169章 寒瓜第258章 天堂的**第428章 烏鴉嘴(上)第288章 春行(下)第333章 入相(下)第283章 春闈(上)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269章 謀劃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133章 荒野(上)第272章 伐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284章 春闈(下)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516章 持中與未來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212章 哥哥第119章 變化(上)第183章 求實(上)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465章 很短的飆風(上)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497章 鹹平軍第361章 黑遼河第275章 反擊(下)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260章 保護(上)第16章 約戰(上)第367章 相才第19章 分岐第413章 鐵血之路(十三)第293章 小魚(中)第449章 風起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174章 嘉禾第278章 公主(下)第213章 肥羊(上)第202章 停修第6章 金子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216章 夜宴(一)第75章 卷(上)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11章 師規第361章 黑遼河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337章 窅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