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獨一無二

關係到皇帝的生命,沒有一個人馬虎,大臣們擁護着趙匡胤往後退,足足退出一里多路,還有的大臣爲了表現,搶着站在趙匡胤面前。

宋九看着他們,又看了看趙匡義,趙匡義說自己皮厚肉粗,倒底是那些人更不要臉?搖了搖頭,又吩咐兵士清場,主要害怕河洲上一些百姓的孩子,現在普通人家養孩子都是散放着的,大人出去幹活,任其在家裡玩耍。萬一玩到城牆邊,出了事,不大好說話了。讓兵士吩咐這些百姓將孩子一起找回家暫時關起來,以免出了意外。

佈置妥當後,宋九才說:“陛下,你來點。”

與那天不同,這是皇帝親臨,並且過後還要讓趙匡胤取一個名字。

趙匡胤用火舌將引信點燃。

實際火舌宋九也看不習慣,要不停的劃,才能取火。然而這時代悲催,就是想造一個火柴也不容易的,不說火柴頭,一個火柴棒子在這時生產成本也會很高。

引線飛快燃燒,宋九說道:“捂耳朵。”

其實不用他說,已有人在捂耳朵了。

沒有多久,先是巨響傳出,接着一大團泥土沖天而起,可能是搶工,許多城牆磚燒成了僞劣產品,在火藥爆炸的威力下被衝碎,也隨着泥土衝向天空。在天空散成一小朵蘑菇雲,隨着雨點般地落下,散落在一百多步方圓。接着又傳出兩聲響,中間先炸出一個這豁口,接着兩邊城牆一東一西,先後倒了下去,僅剩下殘缺不齊的牆基。

大臣們忍着耳朵嗡嗡聲,嚴肅地看着那些趴下的青磚。

巨大的威力將他們也嚇着了,儘管有了心理準備。然而這是一把雙刃劍,傷人也傷己。用得好能對付敵人,用得不好也能讓敵人對付自己。甚至他們看到一個很不好的後果,那就是城牆將會失去作用。

沒有他們想的嚴重。

宋九玩了一個小心眼,高度很佳,長度卻有問題,長度越長,穩定性與堅固性越好,長度越短反之。十幾米長的城牆如何與幾十里路長的城牆相比?但轟倒城牆力量是夠了。也沒有天塌,若是在城牆裡面挖一道壕溝,最少有七種方法破解。就算攻破城牆,若敵人兇悍,還能打回城外,重新用柵欄堵上缺口。

在黃火藥武器未出現之前,戰爭還是在乎主將的指揮能力,將宋初這支軍隊交給範雍去指揮,三川口悲劇依然會發生,北宋末那羣散兵遊勇農民給岳飛指揮,卻是一支無敵軍隊。物資,天氣,武器,地形,後勤,除了朝廷態度外,都是次要因素。

會有作用,讓敵軍產生一些畏懼心理,有震懾力,再就是宋朝史上用那種極不標準的火藥都研發出許多武器,相信這種火藥研發出來的武器威力更大。但有一個前提,必須要有人去研發。

關係到戰爭,成千上萬人的死活,宋久不敢怠慢,在信中一一交待過趙匡義,如何去做,是朝廷態度,與宋九無關。

此時知道真相的人並不多,塵煙散去,許多人走近,看着地面上那個炸出來的大黑窟窿,表情更嚴肅。陶谷說道:“此大凶器也,不可不防。”

“陶卿,朕知道了。”

宋九的信他也看過,並且明確說了,它的作用非是在軍事上,主要還是在民用,這沒必要馬上就說。

又有人用古怪的眼神看着宋九,宋九正看着不遠處那片樹林。九月快到了,草木都有些昆黃,大雁南飛,荒涼的沙洲上捲起一片蕭瑟。整個河洲上,只有這個小樹林略有些亮色。但趙匡義啞然失笑,小樹林景色似乎是不錯,可裡面還有另外一樣東西,墳墓。

……

隨後趙匡胤派了禁兵對那個小院子日夜看守。

有人提出來將宋九二十個學生一起調到火藥作,意思是怕技術泄露,變相地將二十個學子控制起來。不是對技術重視,而是這個城牆倒了,實打實地危脅到了他們的安全。

趙匡胤沒有同意,宋九信中說得清楚,還畫了圖,儘管看得不大懂,證明它確實有破解方法。再說後面還有好東西,控制了二十名學子,宋九一人怎麼弄出來?象自己做皇帝一樣,未上去之前,上面有人拉着,上去後下面有人擡着,到時候不用自己說,皇袍披上來了。

又開始選撥前去學習的官吏,作風浮浪,嘴巴不嚴實的不要,非京城人氏不要,不是搞排斥,家人在外地,容易被人利用,腦袋瓜子不靈光的不要,似乎與算術有關,算術不好的不要,四十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不要,四十歲以上不易接受新事物,三十歲以下又不穩固,有過惡習的不要,貪婪的不要,家庭背景差的不要……敢情比選大臣還要挑剔。

這才下詔遷墳。

趙匡義悲催來了,大臣這邊沒事,百姓那邊卻有事。我管你城牆倒不倒,祖墳就是不能遷。特別有幾十家子背景好的,帶着老百姓鬧事。重內治嘛,結果只好勸說,講道理,補償,並且承諾一墳一個棺材,重新安葬屍骨,若嫌朝廷備的棺材不好,朝廷可以拿出一筆錢讓他們自己備,甚至還有其他的條件。

仍然不行。

軟的不行,來硬的,軟硬兼逼纔是王道。

硬的也不行,有的百姓就在開封府哭鬧撒潑,朝廷缺理,又不能拖來重杖一百,鬧得開封府一度都無法正常辦公。

趙匡義又踱出來,他這個開封府尹身份非常尋常,後面還有一個皇太弟的身份,想說服大家。其實在一系列措施下,鬧事的百姓漸漸不多。正在說話,看到一個人手中拿着一個麪包,嘴中咬着一個麪包,美味,捨不得吃,慢慢咀嚼。

這個太熟悉了。趙匡義帶了幾個回去,家裡面都喜歡吃。趙匡義就讓家中僕人學着去做,嚐出來,有蜂蜜,糖霜,雞子,奶酪,蘋果汁,少許油,於是廚子去做,結果烤出來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它只出現過兩回,讓趙匡義僥倖遇到一回。據傳那羣衙內們將它帶回家,家人喜歡上了,然後衙內去逼宋九,宋九說沒空。他要辦正事的,諸衙內怏怏不樂地回去。

現在它怎麼出現在一個百姓手中,便問:“你這個果子從哪兒得到的?”

“大王也喜歡啊,它是小人路過相國寺,有人在散發它,得到兩個,是美味,小人捨不得吃,這一個帶回家給孩子吃。”

趙匡義被百姓吵得不行,一聽惡相膽邊生,對衙役說道:“隨我來。”

不是很遠,帶着衙役來到相國寺,正好看到許多人在排着長隊,一大羣學子維持着治安,宋九與玉蘋站在邊上低聲交談,兩個學子站在桌子後面,桌子上放着一排排麪包。

一個排隊的人上去,大約那麼多人看,不大好意思,羞羞答答地說了一句:“天上美味,地上無雙,天上人間,獨一無二。”

大傢伙一起發出噓聲,此人領着一個麪包飛奔而逃。

又一個人上來,其中一個學子問:“臺詞你可記好了?”

這人膽子大,大聲道:“記好了。”

學子說:“那你大聲讀給鄉親們聽。”

“天上美味,地上無雙,天上人間,獨一無二。”

“敢不敢再來一遍?”

這人又大聲讀了一遍,不是讀,是吼出來的,學子道:“不錯不錯,你可以領兩塊果子。”

那人拿着兩塊麪包得意洋洋地衝大家一揮手,下去。下面又是一陣鬨笑。

趙匡義氣得不行,對衙役說道:“去將他的果子一起查沒,將那小子抓過來。”

想想不對,又說道:“他是官員,不能強行抓,押過來。”

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319章 五字第86章 巡察(上)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519章 景德第167章 鏡子(中)第51章 負荊第145章 祭文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217章 歸來(上)第192章 上朝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200章 父親(上)第290章 郭成儀(下)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265章 折騰第207章 遊園(上)第55章 爹爹第157章 勁弩(上)第318章 搖擺第314章 才子(下)第451章 亂戰第146章 桃花第362章 號角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161章 提親(中)第54章 獨一無二第135章 夜戰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第352章 安定第242章 撫桑第301章 高下(上)第55章 爹爹第132章 搶老婆第173章 第一槍第301章 高下(上)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9章 歪才第420章 飄搖(上)第73章 南方(中)第503章 遺言第345章 殺氣第508章 口袋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359章 翻雲覆雨第267章 海貨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497章 鹹平軍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209章 遊園(下)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400章 未卜(下)第245章 獻酒(下)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221章 大婚(中)第111章 送禮第418章 荒誕(上)第192章 上朝第250章 暖冬(中)第283章 春闈(上)第389章 封禪(上)第188章 立必行第100章 大舟第119章 變化(上)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199章 牛(下)第57章 可憐的老師(下)第535章 大結局(三)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405章 鐵血之路(五)第134章 荒野(中)第172章 死(上)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135章 夜戰第462章 前戲(上)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259章 槍桿子第42章 真小人第341章 傲嬌的戰友第306章 不殺人第156章 清明(下)第500章 破騎軍第222章 大婚(下)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291章 大魚第373章 原因第168章 鏡子(下)第158章 勁弩(下)第217章 夜宴(二)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