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比較(上)

衝乾淨了,但個個成了落湯雞,於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大笑。這一刻十分溫馨,再也沒有皇弟、衙內與普通學子之間的區別。

宋九做麪包。

所有人全部雀躍。

上次二十幾個衙內吃得好,但宋九沒時間了,隨後去了河北,接着又研發黑火藥,他忙得團團轉,一羣衙內無所事事,找吃的找樂的,古代有古代的美食,例如飯,有二紅飯,蟠桃飯,脫粟飯,烏米飯,嶺南的盤遊飯,用煎蝦、炙魚、雞、鵝、豬羊肉灌腸等食材,再配以姜、桂、鹽、豉爲調料,燒好後澆在飯糰上,是不是很熟悉,它就是蓋澆飯,不過花色沒有後世的多。

粥的種類更多,早點也有各色麪條,餛飩,湯餅,饅頭包子,麪餅,薄脆餅,糖榧餅,蒸餅,廣寒糕,五香糕,如果要一一羅列細分,能分出幾百個品種。比不上後世的繁榮,但遠超過唐朝時各種食點。

一羣衙內到處轉,看有沒有類似的果子,從正店轉到酒樓,到各色小吃店,包括大姐家的小酒肆都有人“刺探”了兩回,就是沒有找到。物以稀爲貴,況且它本來就是一種美味,便傳得比較邪乎。

早有準備,符昭壽將兩個博士拉到一邊,說:“燕博士,張博士,麻煩借紙給我們用一下。”

“不行。”兩個博士想都不想,立即拒絕。

“是借,不是討要,我們借一張以後還十張。”

“你們借紙做什麼?”

要帶麪包回去,這個衣袖是溼的,怎麼往裡面塞?借紙包麪包,再裝到衣袖裡。燕博士道:“不行,成何體統。”

慕容德豐終於從喪父悲痛中清醒過來,今天也隨着衙內大隊人馬來到河洲,聽燕博士不同意,說道:“燕博士,真不行,我們借一張紙補償二十張,你記賬。”

“補三十張。”

現在一張紙若不切割出來,是很大的,足夠包很多面包了,三十張紙雖有些貴,對於這些衙內來說,也不算什麼,慕容德豐道:“行。”

燕博士打開教室邊上的小庫房,讓衙內進去拿紙,然後記賬。學子也不反對,反而高興,甚至希望他們拿得越多越好,以後就發更多紙寫真正的毛筆字。

趙匡義看不下去了,連這個方正的燕博士也似乎有漸漸被宋九帶壞的趨勢。

他走到廚房。

宋九正帶着四個畫家、朱三,以及三個會做一些菜的學子,玉蘋與翠兒在做麪包。人多,沒辦法。幸好宋九父親在的時候,一度家中僕役不少,廚房面積大,宋九又提前做了兩個特大號的烤鍋。不然到子夜這羣人也未必能吃飽。

趙匡義說道:“宋九,它就是物格學。”

“二大王,是啊,許多人認爲它是小道,奇技淫技,二大王,捫心自問,這種學問能否算是奇技淫巧?”

趙匡義搖了搖頭,真不能算。

“夫子說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何爲先,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

“宋九,你不要曲解聖人言,”趙匡義哭笑不得道:“我問你,它的成本是幾何?”

看到它威力,趙匡義喜出望外,現在纔想到它的成本,若昂貴無比,那麼實用性又不大。

“二大王,它用的材料簡單,硝土、硫磺與木炭末,一斤原始成本不足五文錢,不過要經過一系列的提純工藝,以及人工,還有加工成本,提純成本與加工成本要看用量多少,數量越大,成本越低,效率越高,成本越之,否則反之。人工成本得看朝廷付匠戶多少薪酬,這個過程有些危險。”

趙匡義想了想那個爆炸場面,點點頭。

“切記,不能帶一點火星進去,也不能帶任何易燃物進去,但臣認爲操作此項工作的匠戶薪酬也不能太低,所以它的成本臣估計會達到一斤十五文到二十五文之間浮動。究竟如何,臣無法預測,能預測的只有火藥作的官吏。再者,現在硫磺用量很少,一旦朝廷廣備,硫磺一定不足,必須備海船去東海琉求島購買琉磺,哪裡到處都是,帶一些布帛瓷器陶器,就可以換回一船。不過海上風大浪高,成本高,危險性大,又會增加其成本。臣就打算一斤二十文錢。剛纔那個木箱裝了八十斤,近兩貫錢。但它的爆炸量太大,不能作常例,若用來開礦,數量應當更小一點,否則會引發大面積的塌方事件。就拿剛纔木箱作比,使用得當,它的一次爆炸量能相當三四百坑戶用原始工具開採的礦石數量,可能還會超過。”

這個就容易計算了。

宋朝普通百姓一天收入往後去能有一百文到兩百文,那是後來,就是一百文還不能度日,現在物價低,工薪也低,河中苦力累了一天,也不過一百文,有時還不足。那些礦坑上客戶更可憐,一天只有五六十文錢。但也可觀了,一人五十文錢,一百人就是五千文錢,三百人就是一萬五千文錢。成本大肆節約。這都是次要的,關健是速度,有了它,整個開礦速度都跟了上去。甚至全國普及使用,一年能使宋朝礦產增加三倍四倍五倍!並且可以大面積的採礦,而不是象現在,不是開礦,是在挖地道,整成了一條條蚯蚓在裡面爬,九成礦石浪費。

“二大王,那個墳……”

“知道了,本官承諾過的,難道不實現嗎?小子,你知道接下來本官會有多頭痛。”

玉蘋已經知道一些情況,吃吃地笑。

“你這個傻丫頭,笑什麼,他連本官與陛下都敢計算,你以後有苦日子過,快快另尋找一個好人家吧。”

“二大王,奴家可沒有得罪你。”

宋九卻岔開話題,道:“二大王,你不會委屈,現在只是解決了開礦問題,還有鐵還有鋼。”

“放心,本官不會少你的鐵鋼。”

“不是啊,二大王,那個鋼不能用,估計橋未造起來就倒了,百鍊鋼我用不起,我是說冶鐵技術與冶鋼技術都得要改進,這纔是我去河北察看後頭痛的地方。”

“你也想交給朝廷。”

“國家有私戶冶鐵鍊鋼,可這是新技術,國家怎能讓私人掌控,我研發出來不交也得交了。人要知足的。”

趙匡義一想就明白了,宋九有的話別聽,聽了也得想,大約他那個外國老師說過一些西方冶鐵鍊鋼技術,當然說歸說,做歸做,想要將聽的化爲實際,還要試驗,而那個橋與那個房子之所以能做起來,必須要大量好鋼。正是因爲這個,所以宋九苦惱了,不研發不行。想到此節,他終於大笑起來。這個賭打得好啊,不然怎能來的黑火藥,以及未來的好鐵好鋼。就憑這三樣,大哥這個賭約打得太值。不過看宋九愁眉苦臉的樣子,估計很難。這個好,這個好。

玉蘋看他笑,也是一笑。

趙匡義是第二次看到她,覺得這個少女溫婉到了極點,拍拍宋九肩膀道:“不管未來你如何,要善待玉娘子。”

但他也沒有想一件事,宋九說好鐵好鋼,這次他居然沒有懷疑。有得就有失,挖人家的祖墳是不大好,可想想三樣好東西,挖就挖吧。跑到大槐樹下,往石椅上一坐,在想如何挖人家的祖墳,得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不然麻煩會很大的。

第一鍋麪包做上來,學子還好,也不敢搶,這些衙內背景太雄厚,衙內們不管,一邊吃一邊用紙包,往袖子裡裝。張博士急了:“你們不能這樣,裝可以,先讓學子們吃飽吧。”

未必能聽得進去,但趙匡義坐在這裡,不亞於一頭老虎。第二鍋才分給學生,趙匡義拿了一個吃,味道是不錯。現在宋九又增加了一種食材,肉鬆。還有,黃油,果醬等等,時間來不及,也沒有空,只弄出肉鬆。香滑潤口,趙匡義居然吃出感覺,又拿第二個放在嘴中咀嚼。難怪這小子要開正店。不行啊,這一身才能不能想着發財大計,得逼他將才能放在國家上,於是趙匡義邊吃邊胡思亂想起來。正想着,宮中太監帶着侍衛找他,趙匡義低聲將事情經過一交待,讓他回宮稟報。複雜的事太監也許不懂,但這件事比較簡單,說道:“這是大宋之喜啊。”

“恩,當時皇兄看到這個名字就說了一句,宋九,宋久,久啊,是好名字。”趙匡義低聲說,不能讓宋九聽到,不然他會很蹭臉的。又道:“這幾個果子不錯,帶給皇兄嚐嚐。”

說完趙匡義神情複雜,這個宋九太膽大,敢情大哥想吃一個果子,還要靠自己偷拿過去。

“是,”老太監飛快回宮報告喜訊。

宋九在裡面一鍋一鍋地做,但做了一鍋出來,馬上就消失不見。眼看太陽落山,一石多的中種都快烤完了,端到外面還是飛快不見。最後兩鍋,不能再消失下去,還要留一些給自己兩個姐姐孩子吃呢。他跑了出來,問道:“你們是怎麼吃的?”

一石多中種,等於一百多斤優質麪粉,兩百個雞子,好幾斤肉鬆,以及其他食材與調料,就算有武松的肚子,也早餵飽了。

學子不敢說話,幾十個衙內竊笑。宋九掃了一眼他們的衣袖,甚至發現趙匡義衣袖也裝得滿滿的,宋九無語地指着他們說道:“你們知道它以後會賣多少錢一個嗎?”

朱三問:“多少錢?”

“差的五百文錢,好的一貫錢。”

朱三一哆嗦,這一晚吃了多少錢?燕博士道:“宋九,你太黑心了吧。”

都在裝,連他也裝了,只有一干學子害怕,僅吃了幾個,不敢攜帶。

“燕博士,它美味,你可知道它用了多少食材,並且還用了許多糖霜。”

宋朝糖製品主要有五種,第一是糖水,將甘蔗運來,榨成汁出售,有季節性制約,甘蔗又是產自南方,非宋九選擇糖品。還有唐朝從天竺帶來的製糖技術,石蜜,那也不行,另外就是砂糖,也就是紅糖,因爲甘蔗產地一是吳越,一是後蜀,國與國的隔閡,北宋經濟還不那麼發達,好的砂糖很難看到,劣制砂糖會敗麪包的味,湊合也行,但會讓麪包檔次下降,宋九也沒有用。還有一種小吃,一文錢一個,飴糖,也就是麥芽糖,顯然更不能用。最後就是糖霜,不是白色砂糖,而是一種落後的冰糖,製作工藝複雜,產量也低。但有一個優點,可以從色澤來區別質量好壞,然而好的糖霜太貴了,一塊幾斤重的上等紫色糖霜能售價幾貫錢。一斤糖霜能買呂蒙正那所一平方米的豪宅!

若全是上等糖霜,那是值這個價,但問題是能用多少糖霜?

貴不貴,也沒有人理他,一起使鄙視的眼神,隨後笑咪咪地回去。

……

來的人都有收穫,人越多收穫越大。

收穫最大的人去了皇宮,宋九不提技術要保密,趙匡義也想到了,難怪那個新房屋弄得如此奇怪。但問題是它終是要民用的,怎麼辦,宋九未想,這兄弟倆卻要想。

餘下的收穫就是一大堆麪包。

潘家來了三個人,收穫不小,興沖沖地回到家中,田夫人怒道:“你們兄弟倆出去廝混,還帶着惟正不學好。”

惟德急得用麪包往母親嘴中塞。

兒子能帶吃食回來,孝心也有的,田氏吃着麪包,說:“這個果子味道不錯,從哪兒買的。”

弟兄三全部語塞,若能買到貴一點買就買吧,那怕少買幾個,關健是現在宋九根本不可能賣,他說了價錢,多半是嚇唬大家。就憑藉他做出那個物事,前程似錦,還會靠賣麪包度日?又不敢答,母親最反對他們與宋九裹在一起。

兄弟三齊聲唱喏,丟下面包逃出客廳。出了客廳,潘憐兒又將他們堵上,問:“那個猴子後來怎麼了?”

兄弟三人一起無言以對,先打獵,後是火藥,又回到宋九家等麪包,那個猴子,早丟到爪哇島了。

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102章 好東西第493章 原因第79章 勇退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284章 春闈(下)第54章 獨一無二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104章 太不現實了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250章 暖冬(中)第224章 皇后(下)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204章 老韓第291章 大魚第81章 誘、惑(中)第507章 求和第386章 禮物第121章 變化(下)第129章 雪話(下)第215章 踢第363章 棄子(上)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21章 麻煩來了(上)第104章 太不現實了第133章 荒野(上)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131章 詰問(下)第455章 熱愛和平第219章 弄錯了第425章 上位(上)第111章 送禮第160章 提親(上)第262章 辭戟(上)第482章 天堂第295章 詛咒的國家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175章 聘禮第9章 歪才第180章 開業(下)第25章 殺傷力第100章 大舟第236章 三槐王第79章 勇退第329章 毒狐第178章 開業(上)第92章 地圖(下)第400章 未卜(下)第374章 交鋒(上)第344章 矯正(下)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473章 真相第456章 忠心第386章 禮物第507章 求和第414章 鐵血之路(十四)第218章 夜宴(三)第275章 反擊(下)第471章 驅(上)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12章 從此醉(上)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333章 入相(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423章 定(中)第279章 二敲第288章 春行(下)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131章 詰問(下)第134章 荒野(下)第518章 皇對皇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39章 信(下)第133章 荒野(上)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4章 打賭第500章 破騎軍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447章 野望(下)第102章 好東西第279章 二敲第270章 危機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345章 殺氣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515章 捉貓貓第350章 狐狸第346章 輕敵第387章 好人第159章 核心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76章 卷(中)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