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四人幫(下)

馬周,便是李世民朝的一個名臣,甚至在李世民星光閃爍的賢臣中能排進前七八位。

意思你唐朝名臣馬周復出也。

翟馬周開始行動,胡旦代筆,馬周抄寫,第二天來到聞鼓院,敲響登聞鼓,訟狀首相李昉身爲國家首宰,北方多警時,不憂邊思職,但賦詩飲酒並置女樂歡樂。

聞鼓院官員一看傻了眼,只好向趙匡義稟報。

趙匡義便將這份訟狀看了一下。

那不是馬周寫的,而是胡旦代筆的,言論確鑿,文理通暢。

其實享樂是宋朝官員的主流,趙普,呂蒙正,後來的寇準,就包括宋九在內也是。

去年李益案發生之前,還發生了範杲的事。

範杲據說欠人數百萬利息,當然,這個利息不是高利貸的那種,應當是很輕的利息,也沒有誰敢向他放高利貸。

有人說範杲是好同志,這個官當得不虧,不然也不可能借那麼錢。

範杲是不錯,可有幾個人想過,身爲知制誥的範杲一年有多少薪酬?爲什麼還借了錢?

也就是大手大腳花慣了,薪酬都不夠花了。他有一個哥哥叫範晞,致仕後定居長安,會經營,家中有很多錢,但生性吝嗇。有一個認識他們兄弟的人從長安來到開封便忽悠範杲,說你哥哥現在在錢財方面變得很大氣。

哥哥變大氣啦,家裡又有錢。範杲便動了心思,請求趙匡義讓他爲知京兆府知府。趙匡義還真的同意了,讓他以知制誥工部郎中身份任京兆府尹。範二興沖沖來到長安。結果他哥哥還是一毛不撥。

範二傻了眼,哥哥一毛不撥,俺來長安幹嘛?話說京兆府有一個大盜叫劉渥,怎麼都抓不到。範二心中有事,做事就失去了分寸,亂下命令。以至京兆府官吏一看到範二,便以爲劉大俠又在搞事。結果他自己搞得快瘋了。長安小吏士卒也快給他搞瘋了。得,這樣下去不行,咱還是回京城吧。主動要求去史館擔任修撰的清閒工作。

範二原來那是連宋九都推崇的人物,結果就讓這幾百萬欠條弄得晚節不保。

都是大手大腳惹得禍。

因此宋朝馬周訟狀上說的其實真的不重要,然而李昉能力確實很差。

趙匡義便讓翰林學士賈黃中草制以右僕射罷李昉相位,並且言語痛責。

這件事似乎與趙普沒有關係……似乎……

趙匡義將宋九喊到宮中。說道:“朕欲以趙普爲平章事。卿以爲如何?”

“陛下用何人爲相,臣豈敢幹涉?”李昉下去了,宋九早就料到。

“卿以坦蕩聞名,爲何不說真言?”

“陛下,若讓臣說真言,臣就說一二。臣說西府首相難選,必須要文武兼備,爲何太祖朝西府數相多能稱其職。軍務沒有出現失誤。正是因爲西府數相多出于軍中,乃是軍吏起家。然而國家重心還是東府首相。東府首相得人,國家即榮,東府首相不得人,僅是陛下一人操勞,國家還不會榮,若是陛下能力不足,那不但是不榮,而是辱。東府首相未必需要文武兼備,然挑選人選更難。趙普才幹足夠了,可是臣卻很懷疑。”

趙匡義緘默。

宋九未說,但說得夠清楚了,趙普做宰相,才幹上是沒有問題的,資歷上更沒有問題。

可是趙普權利心極重,只要他一上臺,必然拼命打壓政敵,首先宋九就是他頭號政敵,那麼宋九難道默讓趙普打壓?然而國家這時候危機重重,東西兩府不和,對國家有沒有利?這個弊病甚至大於趙普才幹能力所帶來的益處。

不過宋九心中也在迷糊,趙普有沒有插手?

回到家中,將情況說了說。

實際趙普三度上位,宋九早就看到。如果宋九到了東府,趙普是不會上來的。可是宋九暫時不想去東府,而且到了東府,萬人矚目,會成爲衆人打擊的目標。於其最後灰頭灰臉從東府下位,不如呆在西府看熱鬧。

宋九不去東府,李昉不稱職,呂蒙正又不知道能不能挑起這個大梁,那麼最後人選只能是趙普。

去年趙普上十事,趙匡義便讓他來朝,見上感咽,趙匡義爲之動容。

但就在這時候,開封府尹趙元僖上了一道疏折,臣見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齡,杜如晦,明皇有姚宋,魏知古,皆任以輔弼,委之心腹,才成帝道,康濟九區……

這裡出現了一個錯誤,魏知古可不是在李隆基手上重用的。

總之,國家有能臣,就要放心地去用,不能有猜疑。

據說趙匡義覽疏,嘉納之。

然後趙普就回去了。

所以宋九說趙元僖急着想上位,宋九從岐溝關回來,趙元僖的妻子是宋朝邊將,趙匡胤兒時好友李謙溥的女兒,與潘家親套親,有那麼一點兒關係,李氏便邀請潘憐兒去王府做客。

因爲趙元僖的身份,潘憐兒問宋九。

宋九說了一句話:“無論如何,我想做官,誰不用我?”

夠了,何必往裡面卷,趙匡義正是壯年的時候,趙元僖想上位,還早着呢。這中間天知道有什麼變數,況且宋九知道最後並不是這個趙元僖上位的。

但這封奏摺與趙普沒關係,趙普同樣沒那麼傻,至於要巴結趙元僖嗎,除非趙匡義現在身體不行了。

然而趙匡義難免會有些想入非非。不然去年趙普就會重新進入中書。

趙匡義便將趙普喊來,對他說:“卿勿以位高自縱,勿以權勢自嬌,但能謹賞罰,舉賢能。弭愛憎,何憂軍國之不治?朕若有過,卿勿面從。古人恥其君不爲堯舜,卿其念哉!”

沒有說白,但什麼也都說了。

朕重新起用你,但不能再象以前那麼幹!

並且說這句話時,是在政事堂說的,有宋九,有呂蒙正。有王顯。

“臣銘記在心。”趙普恭敬地說道。

趙匡義下詔書,以趙普爲太保兼侍中,呂蒙正爲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並同平章事。下完詔書。看了宋九一眼,不是用人要看宋九臉色,主要宋九與趙普是死對頭,宋九替國家出生入死。如今再度用趙普。對宋九未免有些不公平。

宋九臉色很平靜。

然後過了幾天,宋九將同三司使職務辭退,原因簡單,他兼顧西府與三司,吃不消,陳恕來到三司,才幹顯著,能將三司接手。不需要宋九兩邊跑。

趙匡義遲疑了半晌,最終同意。

但問題就來了。

宋九現在肯定耐打壓了。趙普想動宋九,恐怕不容易。然而不是所有人是宋九,雷德驤聽聞趙普再度爲相,嚇得手中牙笏掉在地上都不知道。最後想了想,俺們於其最後讓趙普整得死去活來,不如自己辭職吧。

趙匡義勸說,老雷,這回老趙會是好同志,你不要害怕。

雷德驤心想,趙普是好同志纔怪呢,俺不相信,俺必須辭職。

趙匡義勸了大半天,雷德驤堅決辭職,趙匡義苦笑,確實站在雷德驤角度,誰不害怕趙普,最後准許致,並特賜白金三千兩,以慰其心。

胡旦閃亮登場。

胡旦攻擊李昉,若是趙普暗中許諾什麼,授意他攻擊,那麼這一回他的做法能理解。

若趙普沒有授意,只能說胡旦想上位想瘋了。小先生,你都是知制誥了,還想怎麼樣?不行啊,知制誥那有兩府宰執風光?

胡旦性格激烈,許多老派大臣十分不喜,比如王祜。然而胡旦不這樣想,他認爲自己是出身寒門,沒有背景,這纔始終不入權貴法眼。包括宋九在內,都是京城的權貴。這些人一起抱成團,在打壓寒門。

一次陳象輿在三司議論這件事,恰巧被宋九聽到,他問了一句:“我的外子鍾勳是什麼人家的權貴?”

陳象輿語塞。

但宋九也沒有多說,某些角度,他就是權貴,而且因爲利益的合作,以及親戚關係,與許多權貴攪在一起。

面對這種情況,胡旦怎麼辦,於是聯絡三個同樣沒有背景的同年,一個是大嘴巴田錫,一個是何士宗。田錫也想上位啊,以前他以清廉敢言著稱,但一直沒有上起來,於是急了,去年看到國家太平,光景也好,也不反對封禪了,反而蠱惑趙匡義去封禪。

信到了他們手中,三人同志,以振吾道。將橫擺筆陣,銛淬辭鋒,張雄文以遏其勢,鼓大名以挫其氣。吾子擊其前,何公刺其後,僕則左掎右角。彼入我出,拔旗挾輈,斬將折首,英聲一振,京師動搖。

三個稍有一些本事的人臉面一抹,然後不顧一切,共同向前衝,踏着敵人的屍體,一道上位,即爲同志。

也能說是一種悲哀吧,雖然比唐朝好得多,趙匡義主動給寒門子弟更多機會,但想上位,寒門子弟明顯比權貴子弟更困難。

這終是在古代。

田錫與何士宗沒有表態。

不過胡旦很快找到新的戰權,御史中丞趙昌言。這個傢伙想上位才叫想上瘋了。另外還有趙昌言的好朋友鹽鐵副使陳象輿,他們同年度支副使董儼。宋九離開三司,本是一次機會,然而宋九提議,讓陳恕上來,沒他們上位的份,因此同樣不平。胡旦相邀,立即同意。這就是趙匡義朝的四人幫。

還有,趙昌言在大名府的下屬右正言新進士樑灝,以及大宋的馬周。

按照四人幫的想法,趙普進入東府,兩府成員至少要動一動,例如西府的張宏有什麼本領,要爲趙昌言挪挪窩吧。再如東府的王沔,又有什麼本領,要爲胡旦挪挪窩吧。

但是讓他們很失望,東西兩府半點動靜也沒有。

這怎麼辦?

那麼只有趕走趙普,這劑猛藥下去後,朝堂動盪,纔會有上位的機會。於是到了三更半夜,趙昌言家裡還亮着燈光,燈光下面晃着幾個同志的腦袋。這種精神讓京城百姓萬分敬佩,呼之陳三更,董半夜。

然後趙昌言利用他是言臣之首,上達“民意”,攻擊趙普。

趙普也慫了,這次他終於再次上位,可未授命前,皇上便說了那番話,趙普心中清楚的。雖是首相,但這個首相與趙匡胤時首相,甚至與太平興國七八年時的首相份量截然大不相同。

而是趙昌言是御史中丞,就有權彈劾兩府宰相錯誤過失。

這樣弄下去,會讓他早晚悲催的。

但沒關係,他是什麼人,趙普,整個大宋權謀術無雙的趙普。

想了大半天,想到一個人,趙元僖,這個小子也想早點脫穎而出,俺給他一個機會吧。於是悄悄遞了一句話。趙元僖會意,便進了皇宮講了一段開封四人幫的傳說。

趙匡義啼笑皆非,讓開封判官張去華審問,馬周俱伏。趙匡義大怒,詔決仗流海島。昌言爲崇信節度行軍司馬,象輿復州團練副使,儼海州、旦坊州、顥虢州司戶參軍。

大宋寒門四人幫上位史眨眼灰飛煙滅。

趙普矛頭又對準了那個會幻術的候莫陳利用,兩人有過節,這次上位後,趙普再也不會放過他。於是蒐羅證據。然後對趙匡義說道:“此巨蠹犯死罪十數。陛下不誅,則亂天下法。法可惜,此一豎子,何足惜哉。”

其實說明了,候莫陳利用也就是一個玩臣,然而趙普上綱上線,趙匡義無奈,只好同意賜死於商州。不過隨後後悔,下使追回詔書,然而已讓趙普命使磔於市。

趙匡義沒有辦法,想用趙普,就要容讓他這個缺點。

看到候莫陳利用被自己磔死,趙匡義沒有反應,趙普動作又稍大了一點,於中書接見羣官時,必問朝堂中有沒有大臣說過他什麼壞話。既退,讓書吏將這些聽到的壞話記錄在案,然後以此爲證,處罰官員。由是羣臣悚息,無人敢言。有很多人不服氣,便看着西府。

宋九也在注意着。

實際前面趙普一上位,後面宋九就果斷退出三司,正是趙普這種權利心,趙普上位後,三司會成爲趙普的奶酪,自己以西府首相兼任三司,趙普會不會容忍?那麼必然發生嚴重的衝突。但現在宋九暫時不想與趙普火拼,無他,河北也。

趙普眼看又要手眼通天,可東西兩府卻詭奇地平靜。就在這時候,河北戰事終於打響。

趙匡義外加潘美vs耶律休哥,大敗。

曹彬外加崔彥進米信vs耶律休哥,大敗。

劉延讓外加田重進李繼隆vs耶律休哥,大敗。

三戰下來,宋朝共損失兵士幾乎達到二十餘萬,同時附送着二十幾萬百姓民夫遭到殺害或者擄到北境。

這一回是李繼隆爲主將外加袁繼忠vs耶律休哥。(未完待續。。)

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338章 坦白第139章 派系第208章 遊園(中)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267章 海貨第339章 遙遠的地方(上)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343章 矯正(上)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263章 辭戟(下)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245章 獻酒(下)第42章 真小人第139章 派系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269章 謀劃第483章 奇葩(上)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208章 遊園(中)第168章 鏡子(下)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304章 打獵(下)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72章 南方(上)第367章 相才第25章 殺傷力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40章 挖祖墳(上)第194章 快樂第201章 父親(下)第1章 狗血的劇情第267章 海貨第332章 入相(上)第314章 才子(下)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451章 亂戰第52章 地震第302章 高下(下)第514章 三憂第282章 可怕的誤會(下)第215章 賀禮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247章 官家的妙算(中)第76章 卷(中)第497章 鹹平軍第111章 送禮第382章 中策(上)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3章 始識第454章 燕南歸第23章 父輩(上)三百九十章 封禪下第170章 巫蠱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204章 老韓第18章 君子第434章 神的黃昏(二)第413章 鐵血之路(十三)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202章 停修第276章 良臣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462章 前戲(上)第419章 荒誕(下)第53章 比較(下)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67章 高第419章 荒誕(下)第136章 夜審第282章 可怕的誤會(下)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328章 憐奴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302章 高下(下)第104章 太不現實了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136章 夜審第168章 鏡子(下)第287章 春行(上)第486章 南方(下)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502章 黎明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108章 走後門第483章 奇葩(上)第37章 果子(下)第18章 君子第257章 神仙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19章 分岐第136章 夜審第519章 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