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

前線屢屢大捷,又漸漸喚起君臣的信心。

實際到第三年夏天宋九回來時,才說出真正原因。

並且提出一種新的戰術,那將是加強版的章楶淺攻戰術。

隨後宋九又推出一種戰術,那是一種鏈式具有進攻性質的淺攻戰術延伸版。

現在宋九還沒有這個能力,東北這兩年多給了宋九成長空間,又從經濟,民生上的考慮,最後軍事思想才漸漸成熟。

然而現在宋九在遼東……

爲什麼宋朝這幾戰會勝利,也許其他人會說趙延進與李繼隆敢擔當,幾員主將完美的配合,潘揚是一流名將。但不是根本所在。

第一條它發生在邊境上,天時地形人和,宋朝不佔劣勢。

第二條它動用的兵力就是當地的駐兵,不需要後方提供糧草物資,更不需要押運糧草的民夫,頂多朝廷付出一些賞賜撫卹錢,作戰成本小,不會嚴重傷害到民生。

第三條因爲動用的是當地駐兵,對地形熟悉,對天氣熟悉,所以戰鬥力更強。

但與宋朝守兵相比,契丹人恰恰相反。與邊境防禦戰相比,高梁河宋朝大軍也恰恰相反。若是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下可以忽視它,但在兩國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不能忽視。如接下來的耶律休哥。

正是這種前提,害苦了一個人,一個想家的人。

候仁寶大半生命比較好,首先他有一個好父親。他父親候益本是武人。因作戰勇敢,成爲後唐大將。候益先後背叛後晉,後漢,靠敏銳的政治眼光,每次皆看準主子,最後投入後周懷抱,獲得了顯赫的政治地位。

其後致仕,可江湖地位不淺。包括趙匡胤也給予他宰相地位。候仁寶命運好,還有一個好舅子。趙普發跡後。候仁寶娶了趙普的小妹爲妻。從此他幸福時光到來。

然而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

隨着趙普失勢,盧多遜得到趙匡胤信任,經盧多遜提議,候仁寶出任邕州知州。

放在前一世歷史,也不是太悲催,經過範昱治理,邕州成了廣南西路最繁華的所在。還勝過了桂州。它還有一個名字,南寧,成了後來廣西的首府。

這一世就更不悲催了,在宋九的治理下,這幾年整個廣南日新月異。

但是北方人到了南方,總有些不適應。

一兩年。三四年也就罷了。

這幾年候仁寶做得還不錯,至少不能算是一個昏官,然而他一直成了被遺忘的角落,一呆就是九年時光。

眼看他要奔七了,想家了。實際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辭職告老還鄉。那麼就是盧多遜也無輒了。人家六十多歲,完全好退休。這是宋朝,不是黑暗的明朝。

但候仁寶又不想這樣退出官場,因此苦思良策。

機會便來了。

正好交州節度使丁璉死去,黎恆掌權,候仁寶便向趙匡義寫了一道奏摺,陛下,交州現狀混亂不堪,朝廷出動少量軍隊即可征服交州,我希望乘坐驛車迅速趕回京城,當面向您描述具體方略,以保萬無一失。

再來說說交州的情況。

當時宋九撤出,潘美也同意了,自有原因。那時廣南兵力比較少,又因爲一些蠻部不服叛亂,必須分兵鎮壓。若是交州平靜,可能宋九與潘美也就將交趾佔下。但當地百姓反抗激烈,再加上地形複雜,有許多熱帶雨林地形。還是好佔有的,不用朝廷援助,就可以將交州佔下來,可是潘美與宋九都有猶豫。想佔領,必須進行很長時間的鎮壓,劉鋹將國庫燒掉,再加上趙普當權,與宋九有些小矛盾。朝廷不可能會支持。那麼必須從廣南征用兵力,動用物資。整個廣南不是仁政了,而變成苛政廣南。而且這一打,最少好幾年,由於趙普,變數太大。

於是草草收兵。

還是有變化的,削弱了交州力量,使得交州更貧困,同時又在諒山地區扶持了幾個親近宋朝的大部族,導致交州至今未拿下西北山區。

然而它終是一個國家,如果那麼容易佔領下來,當時潘美也就佔下來了,況且還有尹崇珂、王明等文武雙全的名將在廣南,何必等到今天。

當然,現在廣南情況變好了,無論經濟或者百姓數量,能動用的兵力,皆不是當初的廣南可以相比的。然而廣南能拿得出手的大將在哪兒?候仁寶?

再說各州縣奏摺情況,除了關係不錯的大臣密奏摺,第一步到達的地方是在中書,而非是皇宮。

候仁寶奏摺到了中書,幾位宰相將它呈給趙匡義,趙匡義很高興,決定火速召候仁寶回京。

但只要他回來了,能不能讓六十多歲的老人再去廣南?

看樣子候仁寶回家在望了。

然而朝中處理政務的不是宋九,若是宋九頂多詼諧的嘲諷一句,汝年數漸高,欲回中原以養天年,明語即可,何苦置國事於不利?

那麼候仁寶會回來,頂多貶官,朝廷也不會倉促地討伐交州。但宋九不在。還有一個人明白,潘美。可潘美在河東,無權干涉國政。

這時盧多遜發話:“陛下,交州內亂確是天賜良機,朝廷應出其不意,率兵突襲,若先召仁寶,交州必測得風吹草動,做好準備,那時我們難以攻佔交州。不如任仁寶爲交州轉運使,預先準備糧草,同時選派將領,率一二萬屯荊湖兵一同前往,如此一來,征討交州如同摧枯拉朽。”

趙匡義同意了盧多遜請求,以候仁寶爲交州水陸轉運使,孫全興自邕州從陸路發起進攻,劉澄從廣州出發。從水路發起進攻。想複製宋九與潘美的那次戰術……

這一戰還要準備幾個月,然而候仁寶接到詔書後整傻了眼。

此戰勝了宋朝也佔領不了交州。兵力太少,又無名將。敗了宋朝也不會傷筋動骨,不過後來會有些麻煩。實際還是北方,若無北方牽制,甚至只要不給李繼遷崛起機會,交州算不上什麼。

然而這道詔書影響深遠,最終讓趙普抹下了臉面、良心,也成了盧多遜的葬禮。但交州並沒有放在趙匡義心上。詔書下達後,沒有再過問了。

一個國家強大,不僅是軍事,還有文治。

自討伐太原後,兵事不斷,然民不怨,這就是治理的功勞。

先是治衛、澶、濮三州河堤。再治濟、貝、鄭三州河堤。然後鑿尉氏縣界新河九十里,數旬而畢,居民利之。

程能上書,諸州府民事徭役未嘗分等,慮有不均,望分九等。上四等戶令充役,下五等戶並與免。也就是將原來的五等劃爲九等,明確規訂五等以下的貧困戶免役。它不可能真全面執行的,但在封建國家能提出來這一條,無疑有着積極意義。趙匡義準之。

諸州馬多死。殿直李諤坐監牧許州,盜官菽二百五十石。馬死者千五百匹,械繫送闕下,與內侍樑守忠以及主吏三人斬於市。斬宦官馮彥琛,坐部修軍壘擅沒入官瓦木。陽武縣令張希永坐與主榷酤吏趙贊前後盜取羨餘官錢二百三十四貫入己,查證得實,二人皆杖殺。

第一例可能是死了一千五百匹馬,第二例是悲催的太監,第三例那可就正宗的士大夫了。僅是貪污了二百三十四貫,就斬首示衆。事後得知,宋九茫然,趙大殺貪官,趙二殺貪官,那麼趙大的刑不上士大夫從何而來的?

但對趙二的做法宋九很欣賞。

高薪養廉可以,但高薪了再貪了,那就必須得殺。

八段使段仁誨主修天駟監,築院牆,侵景陽門街與民居,百姓告發,這是爲公家辦事的,然而趙匡義怒,決杖段仁誨,貶爲崇儀副使。

三司使王仁贍密奏,近臣戚里多派親信市竹木秦隴間,聯巨筏至京城,所過並渡又不納稅,至達京城又厚結執事者,悉官市之,多取其真。

趙匡義派人調查,三司副使同時又是趙匡義的親信大臣之一名臣範昱貶房州,戶部判官杜載貶爲歸州,判四方館事程德玄、武德使劉知信、翰林使杜彥珪、內侍武德副使竇仁寶、日騎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趙延溥、左衛上將軍祁廷訓皆坐責降。駙馬都尉王承衍、石保吉、魏咸信各罰俸一年。劉知信還是杜太后妹妹的兒子,杜彥珪是杜審瓊的兒子。趙匡義的親信大臣名臣程能因爲坐縱程德玄私販竹林不告,貶爲將作監丞。

還有一個人,呂端,他曾爲趙延美親信喬璉請託執事,更悲催,不但安置於商州,還給他戴上重枷,一千多裡的路走到商州去。

呂端的不算,那是沾到了趙延美,其他則是趙二對官場風氣的重視。

但莫要忘記了,在這些良政的背後,還有一個人,盧多遜。

若無候仁寶,或者真能重新對盧多遜審視。

宋遼再次交戰。

雁門關大敗後,遼景宗大怒,但這次報復來得有些慢,直到冬月。

之所以如此,因爲契丹的兵力與兵制造成的結果。

宋朝兵制說複雜也不復雜,禁廂兵制度,將節度使實權拿掉之後,禁軍輪戍,廂兵完全成爲輔助兵種,押運兩稅,修橋鋪路,看管牢城……

然而隨着宋朝疆域擴大,戰爭規模變大,禁軍輪戍制度滿足不了要求,於是各地又出現了鄉兵,蕃兵,土兵,以及壯丁、弓箭手等兵種或變相的兵役。

契丹兵制說簡單也複雜,核心力量就是斡魯朵制度,其次是各以常駐兵,以及大戰來臨,從各部族抽調的臨時兵力。

斡魯朵主要散於中上京一帶,各地常駐兵力又分爲五大戰區,燕雲戰區,以漢兵爲主,隨着宋遼局勢惡化,它變得越來越重要。

西北招撫司,主要是對付烏古、敵烈以韃靼人的,這些部族時叛時服,戰事不斷,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震懾。

西南路都招撫司,主要是對付党項的,現在它還不大重要,主要是看管大同軍。

東京統軍司,防禦高麗,大約有一萬多名駐兵,

還有看管東北生女真,這支軍隊分爲兩處,黃龍府與鹹州。黃龍府廢后改爲通州。這支兵力不多,大約五六千兵馬。

這些兵力合在一起,不超過三十萬兵馬。

但契丹人人皆兵,從理論上又可以立即籌得一百多萬兵馬,如後來完顏阿骨打崛起,遼國拼命了,先後幾乎聚集了近百萬兵馬惡鬥。

然而這僅是一種理論,若真是人人皆兵,龐大的供給費用,不要說是遼國,就是宋朝也會被拖垮而亡國。

雁門關大敗,遼景宗看到想報復宋朝十萬兵馬是不足了,於是徵調了二十萬兵馬。

這幾乎是契丹攻打宋朝兵力的極限,所以運作起來十分困難,一直拖到冬月,二十萬兵馬才集結起來,從幽州出發,直直趨瓦橋關。

並且二十萬大軍裡還有名將耶律休哥,一時間河北上空陰雲密佈。(未完待續)

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339章 遙遠的地方(上)第316章 脫變(下)第329章 毒狐第446章 野望(上)第183章 求實(上)第172章 死(上)第352章 安定第318章 搖擺第383章 中策(下)第44章 燙手的承務郎(下)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37章 果子(下)第414章 鐵血之路(十四)第174章 嘉禾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360章 小把戲第8章 神奇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92章 地圖(下)第513章 寓言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104章 太不現實了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337章 窅娘第272章 伐第393章 持續性的打臉(上)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220章 大婚(上)第491章 狼來了第62章 我的地盤第468章 均貧富(上)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229章 石嶺關第450章 良機第343章 矯正(上)第440章 妖星(上)第335章 契丹惡夢之始(下)第387章 好人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389章 封禪(上)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413章 鐵血之路(十三)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387章 好人第134章 荒野(中)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482章 天堂第17章 約戰(下)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85章 內幕第134章 荒野(中)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337章 窅娘第173章 第一槍第275章 反擊(下)第126章 影響第535章 大結局(三)第328章 憐奴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484章 奇葩(下)第187章 用(下)第324章 棋子第60章 關健第215章 賀禮第424章 定(下)第321章 大江(下)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66章 懸賞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178章 開業(上)第55章 爹爹第495章 第一權臣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425章 上位(上)第120章 變化(中)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301章 高下(上)第250章 暖冬(中)第12章 從此醉(上)第126章 影響第425章 上位(上)第176章 真是他第515章 捉貓貓第219章 弄錯了第38章 信(上)第446章 野望(上)第415章 一地雞毛(上)第285章 論語第13章 從此醉(下)第79章 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