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公主(下)

“怕不行,朝廷派出中使詢問你丈人糧米數量了。”

“有的人手還伸不到廣南去,我也料到了,王枕去廣州帶信,信上已經說了,讓我丈人不回答,只說能湊多少是多少。也無法回答,時間緊,能有多少餘糧不知,能湊出多少餘糧不知,船隻數量不知,有多少船隻願意來北方也不知。”

“哈哈哈,這個老小子,總有一天天怨人怒。”

“楚司使,非也,就說我朝,官員開始冗雜,兵士也漸漸多,冗費現象也有了,你主管三司,應當對比出來以前國家稅務與現在國家稅務數量。但有幾個前提,一是疆域增加,稅務分攤,從今年起,廣南又能替朝廷鬆壓,二是吳越與南唐部分進貢,三是百姓由亂入治,渴望這份和平,人口稀少,土地也沒那麼緊張。因此在民間趙相公名聲還是很好的。故開國多出名相,但再過一百年後,百姓增加,兼併嚴重,矛盾激化,就不那麼好治理了。房杜姚宋在唐初,開元初,但放在天寶末,未必就是名相,不動國家危機重,一動矛盾多,說不定會遺臭萬年。陛下那麼地勤政愛民,稅務均攤,趙相公沒有達到房杜蕭曹的名氣,確實某些方面,私心太重,才能欠缺,當然,權謀四人沒有一人及之!但在百姓心中,他不惡……”

宋九評價有失偏頗。

蕭何等名相肯定將趙普甩開十萬八千里,但也沒有宋九那樣說得一無是處,最少在治國上趙普肯定勝過只會喝茶聊天的楚昭輔。也勝過了權謀術同樣厲害的盧多遜。

楚昭輔卻十分開心,道:“這個評價最爲公正矣。”

“你回去後對陛下將這些情況說出。三司還是不行,沒有陛下支持。糧食就是到了密州,依然不能及時運到災區。必須陛下下嚴令,而且從現在起,就要準備車輛與船隻,五丈河通航能力有限,船小,需要的船多更多,好在災區多在京東。還有幾百裡的陸上道路,其中部分是山區道路。這要準備押運的民夫與車輛,爲了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還是可以採納那一年我隨陛下徵太原的辦法,板橋到高密一站,高密到維州一站,維州到壽光一站,壽光到千乘一站,千乘到博興一站。從博興上船。”

“是啊,速度得快。”

“楚司使來了,我再說一件事,黃河是無輒了。但汴水有策。”

“宋九,這是中書的責任,我不會管的。”

“錯。這是中書的失職,爲何不管?”

“那你就說說吧。”

“來。你看看這兩者的水。”宋九先是打開廁所的土製龍頭,放水。再將楚昭輔帶到汴堤上看汴水,道:“爲何廁房裡的水那麼清?”

“沉澱過……宋九你是說汴水……”

“就是汴水,汴水多次河決,性質與黃河一樣,一是少量泥沙沉澱,二是黃河汛期到來,大量河水衝入汴水,汴水不及黃河寬廣,於是多處河決。其實想治理並不難,河汴會合處設一堰,再設船的陡門,與放水陡門。只要讓河水有一個平靜的時間,泥沙就會在水堰裡沉澱,注入汴水就是清水。其二在一些險峻的河堤處用石堤代替土堤,勿全部用石堤,只是少量險竣河段用它,這個用費國家能掏得起。再將低窪地區河堤挑高加厚,必須要加厚,才能抗住水壓。原理不復雜,書院也授到這個學問。那麼汴水危機就會減少一半。而且以後人口越來越多,水泥技術成熟了,也到大肆修飛橋的時候,使汴水船隻增大,加強運輸速度。”

“這個堰得多大?”

“不用太大,若是河沙漸漸淤平,再挖一條引河,重新挖一堰,原堰有許多黃河淤泥,設一堤就是上等的圍田,幾十年或幾百年後浮泥消失,下鹼性沙壤出現,又可以將河道改回來,重新沖刷積淤。”

宋九說的策略並不是太高明,也就是他前世的治淮策略一部分,在宋朝也有類似的事例,治理三白渠就用過類似的辦法,不過現在還沒有出現,算是一個新奇高明的想法。

楚昭輔興沖沖地回去,立即去了皇宮。

這個糧食壓得他這半年幾乎氣都喘不過來。

將宋九的想法,再加上他自己補充的一些想法逐一說出。

趙匡胤走了幾步,問:“是何人教你的?”

“陛下知道啊。”

“你若有這等才幹,都不會發生這件事。”

“老臣有罪。”

“你確實有罪,若不辜念你隨我多年有功的份上,去年朕就將你棄市了。”

“是,是。”

“說說,是誰教你的,沒想到三司居然有這等人才,朕想見見他。”

楚昭輔摸不清楚趙匡胤態度,支吾着不敢說。

“爲什麼不說!”

“是,那個老臣去了宋九家,問一問廣南能湊多少糧食,與宋九談了起來,宋九說的。”

“宋九,爲什麼不敢說,朕也不會吃了宋九。”

“是。”

“治汴來不及了,先將糧食解決,然後再想想汴水。”

“是,那詔書呢?”

“明天朕會讓盧多遜草擬詔書,頒發到京東各州府。”

主意是宋九想出來的,趙匡胤就沒那麼高興了,不是對宋九反感,而是人才,國家渴望更多人才,而非是幾個人才。而且宋九用意不良……不過若沒有朕將你調到廣南磨勘幾年,大興水利,你懂嗎?想到這裡不由地搖了搖頭,又好氣又好笑。

……

宋九這才姍姍去了鋼監。

這些年做了很多微調,主要是水泥強度與耐高溫性能差。宋九不敢讓步子邁得太大。宋九離開京城去了廣南,微調幾乎停下。總體來說。它除了給宋九提供了一些有參考價值的研究數據外,進步不大。還是現代高爐與十七世紀那種豎式高爐結合體的怪胎,有許多缺陷。最大缺陷就是高爐太大,水車鼓風風力仍十分不足。

到了廣南,耐火磚技術的進步與耐火水泥出現後,高爐完全改變了,這完全是復古式的蓄熱式熱風爐的翻版。高爐不高,但是附加的輔助設備更多。包括爐頂成了封閉式。但它卻是一次跨越式的進步。

不過那終是小型高爐,這裡是大型化高爐,因此更復雜,於是宋九索性下令將高爐熄火。反正快拆了,也不怕它趴下去。熄火後,對整個高爐進行大規模的改造。

這個過程會持續大半年時間,甚至更長時間。最少經過十次以上的大型改造,進一步提高耐火磚的質量,才能定型。這些陸續的改造調整研發,將會爲另一種冶銅的爐積累着經驗與技術,更復雜的反射爐。

爲了維持國家所需鋼鐵,在一起不方便運輸鐵礦石地區可以推廣廣南那種小高爐。冶出成品熟鐵運出來,再加工成鋼。

對此沒有人敢反對,鋼鐵多重要,每人都知道。這將是成型試驗了,一旦試驗成功,可以推廣到全國。那麼整個冶鐵史將會徹底改變。

但宋九一不上朝。二不當真,三不教書。幫手也越來越多,小日子過得倒也逍遙自在。

⊙ ттκan⊙ ¢○

就是糧食讓他頭痛。

不愁僱不到勞力。至少在這個春天裡想多少勞力都可以,聞聽河洲大量僱傭勞力,四面八方的逃荒饑民一起擁了過來。這次動工規模大,可再大也用不了這麼多人。而且幾萬百姓每天要吃多少糧食?宋九也在派人買着高達近百文錢一斗的昂貴糧米,再加上人太多了,反而擠在一起,效率不高,浪費無比的嚴重。

這一天很晚回到家中。

家裡來了一個貴客,一個小小少婦坐在家中,兩個太監恭敬地站在邊上。宋九一看就知道這個小少婦的身份,就不知道她是那位公主,太監喝道:“還不見過公主殿下。”

“參見公主殿下。”

宋九公主不值錢,可禮儀上得表示一下尊重。小公主長得不算太漂亮,但也不算太醜,基因在緩慢改造着,以後公主會越來越漂亮,無他故,皇宮妃子長相能差嗎?因此史冊上宋朝幾個皇帝往後去一個比一個清秀。從仁宗時起,就漸漸變成美男子。

小公主歲數不大,十四五歲,這個不管的,十三歲也能成親。

就不知道是那個公主。

小公主揉揉鼻子,看着宋九,問:“你就是那個宋九啊。”

“是啊。”

“也不是太好看。”

宋九暈,再不好看,比你老子長得好。

“我問你,你爲何非難河北,說河北衙內不好,難道駙馬不好嗎?”。

這一回知道了,趙匡胤的小女兒,永慶公主,嫁給魏仁浦兒子魏咸信的那個主。但她真鬧起來,宋九還真那她沒辦法。不過一個小屁孩子也容易對付,從玉蘋手中將宋玉抱過來,說道:“殿下,我會不會害他?”

“他是你的長子,爲什麼要害他?”

“就是,陛下會不會害你?”

“父皇爲什麼要害我?”

“原因我不能說,但陛下會對你說的,你問一問陛下,陛下就能替你解答了。”

“這點小事,我爲什麼要問父皇。”

“河洲有多大,有沒有天下大?”

“你是什麼意思?”

“我意思是河洲能有多大點的地方?騎馬一眨眼功夫從東到西,但我從嶺南迴來,騎馬騎了近一個月,路上還沒有停過。只有沒出息的人才將眼睛放在這點大的地方。”

“那你還爭什麼?”

“我之所以爭,那是它能養活很多人,不能讓它無序,還有我需要錢,但這個錢不是替我掙的,可又急需要,因此不能放。殿下,你手中缺錢嗎?”。

“不缺。”

“不缺何必爭一時,想要爲後代多留一些錢,你問過陛下了,我教你好辦法,而且若我沒有猜錯,我送了一件好東西給陛下,他手中現在還有,快點向你父皇討要。”

“什麼東西?”

“好東西啊好東西,天機不可泄露。”

小小公主好奇地回去,主要小,再者趙匡胤爲人,教出來的子女應當不惡,而且宋九還聽說了一件事。這個上公主曾穿一件翠羽短襖入宮,趙匡胤對她說,你當將這件衣服給我,以後勿用此爲飾?這個小公主不服氣地說,不過就是幾根翠羽,能值幾何?趙匡胤說道,不然,你是朕的女兒,服此,宮闈戚里必相效仿,京城翠羽價高,小民逐利,輾轉販易,傷生寢廣。那就是你的過錯。你生長在富貴之家,當念惜福,豈可造此惡業之端?

說明趙匡胤還是信佛的。

也說明趙匡胤生活樸素,宋皇后勸他以黃金做肩輿,他也說過一句,我以四海之富,宮殿全部用金銀爲飾也可以辦到,但我替天下守財,豈可妄用?古人說以一人治天下,不能以天下奉養一人。我若存在以天下奉養之意,天下人何以對朕抑慕?

因此讓宋九輕易地打發走了。

玉蘋長鬆了一口氣。

宋九笑了一笑道:“不用怕,公主不惡,所以古人云,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公主不惡,就不用怕她。”(未完待續……)

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第130章 詰問(上)第129章 雪話(下)第8章 神奇第329章 毒狐第10章 製造標準第196章 國舅(下)第138章 草芥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440章 妖星(上)第156章 清明(下)第122章 吃肉第303章 打獵(上)第47章 玩大了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201章 父親(下)第447章 野望(下)第144章 事了(下)第104章 太不現實了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387章 好人第490章 大秘密第464章 前戲(下)第349章 王氣第45章 摺紙第71章 神奇(下)第284章 春闈(下)第25章 殺傷力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294章 小魚(下)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199章 牛(下)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266章 太狠了第108章 最危險的職業(上)第279章 二敲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137章 對峙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139章 派系第159章 核心第210章 錢啊第130章 詰問(上)第133章 荒野(上)第165章 有約第74章 南方(下)第216章 懲戒第99章 加碼第223章 皇后(上)第472章 驅(下)第363章 棄子(上)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442章 妖星(下)第454章 燕南歸第265章 折騰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83章 夜郎(上)第294章 小魚(下)第100章 大舟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303章 打獵(上)第277章 公主(上)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344章 矯正(下)第175章 聘禮第442章 妖星(下)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219章 夜宴(四)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167章 鏡子(中)第465章 很短的飆風(上)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517章 養豬第174章 嘉禾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172章 死(上)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34章 快樂島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364章 棄子(下)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482章 天堂第211章 思念第25章 殺傷力第393章 持續性的打臉(上)第37章 果子(下)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450章 良機第48章 後院第335章 契丹惡夢之始(下)第342章 親事第250章 暖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