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保護(上)

玉蘋將兩種酸技術全部交給朝廷。

並且讓秦娃子寫了具體的原理說明,畫了詳細的圖紙,獻給三司,非是中書,但看朝廷如何理解,若是當作軍事用途的,那會轉到西府李崇矩手中,若是看成醫療作用的就會轉入東府趙普手中。楚昭輔與趙普不合適,不過趙普若要,楚昭輔只能給。

前面獻出,後面衙內們一起到了河洲吵鬧起來。

之所以燒酒技與琉璃技術一直沒有得讓人得到,燒酒蒸餾設備太複雜,原先還有些簡單,後來宋九與學子陸續研究,做了數次修改,變得更精密,當然也更復雜。若宋九與他學子不說,就是照這個設備模仿,也未必能成功。琉璃技術一爐二酸,那個爐雖複雜,還遠遠不及酸技術與蒸餾技術,說不定此時各種流程與工藝加上這個爐子的技術早到了趙承宗手中。所差的就是酸,會製造酸了,河北不久後就能製造琉璃了。工匠還少嗎?只是兩個琉璃不一樣罷了,但不缺手巧的工匠。

交出酸技術,等於交出琉璃技術。

玉蘋無奈,一個琉璃爲河洲帶來多少收入?

衙內們急,她也理解,於是將衙內聚集,先施了一個大禮,氣憤之下,也無人還她的禮,玉蘋又徐徐說道:“從琉璃到酸幾乎都是官人一手拿出本金研究,朝廷要麼支援了一些材料,交是我家的事,不過各位反對,奴家也要將一些道理解釋清楚。至少當初就有一協議。無論是誰,若損害河洲利益。必須將其契股剝奪,好讓大家團結。”

符昭壽賊喊捉賊。大聲嚷道:“那你爲何將酸技術交出來!”

大家一起翻白眼,看樣子趙普對宋九做了不少小動作,你家姐夫地位危險,這時不乘機拉攏,還在搗亂,真是不識相。

玉蘋是小妾,有的話不能說的,只好再欠身說道:“二郎,且聽奴家將話說完。這個酸是官人答應朝廷必須交出來的。但有一個前提,必須能量產能低成本,若是按照官人的要求,十年二十年也不行。若是能將就,去年前年就可以交出。這裡有一個賬薄,你們看一看。”

玉蘋將一本小冊子遞給大家。

趙匡義讓她交琉璃技術,玉蘋明白,因爲當初宋九有過承諾,早交遲交必然是交。並且這個琉璃讓大家一起眼紅。不如早點交。不僅是趙普,還有其他人。

潘美這次南下有功,神一般的戰績,神一般的民心所向。許多人也嫉妒,再加上河洲的收益,眼紅的人更多。潘美與宋九又在南方,早晚必成禍害。交出來。河洲是正版,宋九花了無數錢帛研究。不大好說。可她將技術交給朝廷,再轉到趙承宗手中,那是盜版,你能盜爲何不分一點給我們,事兒就越來越多。但與河洲無關了。

想了半天,她才揣測着趙匡義的心思。

潘憐兒爲何與她關係好,不僅是性子軟,在宋家確實有很大作用,年長,又見識過許多風風雨雨。這不象宮中的小宋皇后,實際若趙匡胤不顧大家議論,真將徐氏放到宮中,說不定就沒有後來的故事……

想通了,上交了。

大家看着賬薄,一筆筆支出很清楚,包括相關的研發,這筆賬很糊塗,有的研究是相連在一起的,或者是酸,後面酸試驗規模大起來,但非是爲琉璃研究,酸能量產,未來不知會產生何等影響,卻讓玉蘋放在一起計算,那樣就厲害了,前後花掉宋九十幾萬緡錢。

大家一起無言。難怪宋九在南方要錢用時,都逼得這個美妾向人借錢,這樣燒法,什麼樣的家產也用光了。符昭壽在鬧,韓慶雄說道:“二郎,你不用吵了,這是九郎的東西,交不交給朝廷,我們無權過問,你也要聽聽玉娘子解釋一番。”

“謝過韓二郎,奴家再往下說,它可以交,也可以不交。爲何不交,主要還是爲大家着想,琉璃一多利潤就會下跌,那一年蔬菜大家也許記憶猶新。我家只種了二十畝,又拿了許多送給別人。第二年種了幾百畝,實際利潤還不及我家二十畝的五倍。因爲多了,它不值錢了。但奴家交,有兩個原因,官人不在,擔任廣州通判,又不知何時才能回京,也許一年,也許兩年三年。時間久了,就沒有了約束力。這兩樣技術也不是不得到,還有一些學子,將他們聚集,依然可以得利。他們能放心,可他們有家人,父母妻兒,若是撕下臉皮對付,他們如何處之?”

大部分人低下頭,趙承宗真強行來,他們敢說話嗎?

“也許你們不相信,再給你們看一樣東西,”玉蘋又遞出一個卷宗。

衣作坊沒事,材料在河洲各商鋪就能買到,而且很便宜。燒酒作坊問題不大,一糧食二酒麴,麴院屬於三司,無論楚昭輔,或者宋九在三司的一段經歷,麴院不會爲難。

可是琉璃作坊需要許多材料,建築也需要更多的材料。

還有其他產業的維修,扇作坊的一些材料來源,皆有一些官吏似有似無的變相刁難。

這個卷宗就是記錄,包括水泥作坊幾個小吏公開貪墨。

將它們一起甄別,就能感到一張無形的大網向河洲撒來。

與趙普無關,不值。也未必是趙承宗授使,但只要他努一努嘴,以趙普現在的權焰,自動有官員爲了奉誠,而主動去做。

高處恭憤怒地站了起來。

大家一起望着他,沒用,二大王都鬥趴了,你那個後媽更不行。高處恭大喝一聲:“豈有此理。”

“大郎,請勿生氣,宋平家慘案發生。奴家那天正好在船上,就在奴家的眼前發生的……”

韓慶雄說道:“玉娘子。我們錯怪你了,九郎納了你。是九郎的福氣,也是我們大家的福氣。”

他父親韓令坤去世了,韓家也不似以前那麼威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高處恭還是氣不過,沒有找他父親高懷德,高懷德早就明哲保身了,於是找他後媽,燕國公主膝下無子,對他們兄弟倆還是很關愛的。將情況一說,燕國公主也氣不過。要命的是高家股份還比較多,這些年稀釋了一部分,然而宋九那邊稀釋得更嚴重。今年爲何開發西河洲,一部分是想賣房屋,一部分就是想稀釋宋九契股。從原來的百分之三十九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七。大家一起稀釋那就沒話說了。但就是稀釋了,這是指總契股比,總資產卻在不斷地增漲,總收入更是逐年上升。今年宋九從南方弄來一個大訂單。雖大多數必須在嶺南留上兩年。不管賺不賺錢,兩年後就能收回來。並且留的只有一半,還有一半當成本錢與少許分紅返回的。錢在哪兒,應當不會少。對於宋九信譽大家是百分之百地放心。那麼賺的會更多。

琉璃是主要收入之一,燕國公主一想到琉璃象大棚蔬菜一樣,最終也賣成菘菜價。不由地打起哆嗦,說道:“恭兒。你放心,我這就進宮討公道去。”

結果讓她很失望。趙匡胤肯定聽聞了。

他想法沒有一人能猜到,河北種種他認爲主要是利潤不行,因此給的僕役待遇不能與河洲相比,爲此他刻意暗中派人調查,也不能說太低,京城有的作坊待遇比河北的還要低。交不交稅問題不大,劉鋹一把火不知道燒去多少稅務。但河北現在百姓越來越密集,不能讓他們出事兒。河洲錢賺得也太狠了,交出來就交出來吧,平衡一下。河北有利潤可以提高僕役待遇,河洲也不會讓他人眼紅。

實際前面宋九學子將技術獻給三司,趙匡胤知道楚昭輔與趙普不大和睦,於是主動要來,轉到了中書。

可自己這個姐姐不知天高地厚的哭鬧,趙匡胤還真無輒,說道:“二姐,你別吵,我會下旨,查辦這些不法小吏。再說,你家錢帛不夠用嗎?”。

想到這裡,不由又想起宋九。

誰都想過好日子,可得有一個度,趙普無度,二姐無度,諸官員無度,得多少錢帛才能滿足你們?

燕國公主大鬧:“這是我兒該得的錢帛。”

“二姐,你捫心自問,若無宋九,高家能分到這麼多錢嗎?”。別說什麼該得的,朕不聽。

燕國公主辨不過又大哭起來,訴說以前種種,趙匡胤不能急了,俺們可是讓你們臊得在家呆不下去,才離家出走的,不過終是他姐姐,能怎麼辦,難道也貶到汝州做牙校?

再三保證,到此爲止,纔將燕國公主打發下去。剛發生第二天,趙普就來找他,說一件事:“陛下,老臣得到圖紙與說明,可太過複雜,甚至工匠們都看不懂,還望陛下准許老臣將書院一些學子召集,讓他們過來指導。”

趙匡胤以爲有了槍桿子就能出政權,但不知道就是沒有槍桿子,同樣也能出政權,沒有槍桿子,野心照樣會高高騰起。因此看錯了最重要的兩人,先是趙普,後是趙匡義。

但他也不是傻子。

臉色一陰,說道:“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還有,知足常樂,昨天燕國長公主來到宮中大鬧,吾很不開心。”

“是,”趙普徐徐退下,略有些失望。

趙匡胤看了看來上茶的王繼恩,說道:“王卿,你出去替朕問一問。”

“喏。”

他當然不會想到爲何是王繼恩過來上茶,反正是侍奉的親信太監,於是順便讓王繼恩出去查一查。

第二天王繼恩才小心地過來會報:“陛下,奴婢聽到好幾件事。”

“說。”

“第一件事是趙相公下了堂帖(以中書名義頒發的命令)到書院,書院諸學子未聽,趙相公這才進宮請求陛下。”

“堂帖?”趙匡胤喃喃道,不能說趙普做得不對,國家事務多,小事就在中書決斷了,也就是堂帖。嚴格意義西府與能稱爲堂帖。只有三司還不能獨立,必須接到詔書或堂帖,纔能有權進一步決策。

僅是一個酸,趙普能用堂帖通知,不過這個堂帖權利很模糊,書院學子也能不聽。這兩者都沒有做錯。不過宋九曾經解釋,趙匡胤說書院交給你,朕放心。宋九不會當真,甚至主動替趙匡胤辨駁。就說到一件事,無論是進士,進士就是官員,或者書院,畢竟將來有許多書院學子擔任小吏,也會進化成官員,他們只能是天子門生。不能象太乙書院那樣玩,那叫假清高,不爲國家謀劃出力,又有什麼資格稱爲夫子學子?但它必須獨立於所有人之外,包括宰相,包括微臣我,若影響,只能陛下一人影響。若陛下看得輕,開學時去一趟,若陛下看得重,一年最好去三四次,這樣學子才能感謝陛下恩賜,爲陛下所用。

趙匡胤在抹去宋九印記,宋九也在主動抹去自己印記。

這事兒趙普是知道的,但趙普卻試圖用堂帖號召學子,略略讓趙匡胤不悅。

“繼續說。”

“有沒有官員附媚,奴婢不知,只聽到一件事,趙相公堂帖到了書院,宋九那個小妾十分緊張,又跑到水泥作坊去,將幾個學子與工匠呵責了一頓,意欲讓他們早點研發出來獻功陛下。但奴婢也不解,趙相公乃是國家棟梁,豈如此不知輕重,是不是宋九那個小妾對趙相公產生了誤會?”(未完待續……)

第434章 神的黃昏(二)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134章 荒野(下)第208章 遊園(中)第57章 可憐的老師(下)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219章 夜宴(四)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171章 死(上)第283章 春闈(上)第60章 關健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72章 南方(上)第308章 碩麥(上)第284章 春闈(下)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421章 飄搖(下)第488章 要翻天第424章 定(下)第134章 荒野(中)第66章 懸賞第338章 坦白第306章 不殺人第26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上)第221章 大婚(中)第214章 肥羊(下)第16章 約戰(上)第114章 教材(下)第50章 火花四射第425章 上位(上)第425章 上位(上)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三百九十章 封禪下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40章 挖祖墳(上)第3章 好戲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207章 遊園(上)第44章 燙手的承務郎(下)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69章 神奇(上)第457章 我非張說,彼非姚崇第503章 遺言第449章 風起第495章 第一權臣第193章 朝會第510章 膠着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364章 棄子(下)第419章 荒誕(下)第263章 辭戟(下)第9章 歪才第527章 好鄰居(下)第165章 有約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181章 功名(上)第242章 撫桑第492章 疏忽第497章 鹹平軍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202章 停修第73章 南方(中)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499章 示弱第60章 關健第295章 詛咒的國家第52章 比較(上)第81章 誘、惑(中)第457章 我非張說,彼非姚崇第193章 朝會第10章 製造標準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469章 均貧富(下)第214章 肥羊(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333章 入相(下)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421章 飄搖(下)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41章 挖祖墳(下)第514章 三憂第485章 南方(上)第202章 停修第282章 可怕的誤會(下)第292章 小魚(上)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149章 背後(下)第462章 前戲(上)第384章 雁歸來第42章 真小人第472章 驅(下)第423章 定(中)第25章 殺傷力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