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

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

宋九在城中看百姓,一名士兵過來說道:“潘將軍請你回去。”

“郭大,小枕子,擡胡牀。”宋九喝道。得到賀州,大軍停下,開始大修戰艦,揚言攻打廣州。這次會議宋九參加了,不是真去打廣州的,而是將南漢兵力到處調動,減少宋軍征伐難度。南漢那邊亂了,這個敗得太快,計無所出,只好請潘崇徹,終於意思意思,拜爲內太師與馬步軍都統。然而此一時彼一時……

賀州大捷之後,兩軍士氣已經不一樣了,儘管同樣姓潘,同樣是名將,所率的兵因爲士氣之故,成爲天壤之別。潘崇徹知道,但他沒有表態,同意出山,將諸州兵力召集,屯於賀江。

當然,潘美用意也達到了。

還在等,等潘崇徹將四周兵州漸漸抽空,他才能行軍,同時後勤也要跟上,拉得太遠,沒有充足的後勤,始終不讓人放心。

潘美負責迷惑敵人,訓練軍隊,士氣是跟上來,他們終是雜牌軍,必須練一練。賀州事務交給了宋九與王明。王明是良吏,甚至比宋九還要高明一點。不過宋九也不差,多年三司的磨勘,以及太原一行的錘練,至少與王明配合還是可以的。

其實沒有做什麼,還是老一套,以不折騰爲主,將南漢苛令苛稅一一廢除,其他沒有多大動靜,讓百姓自發地恢復。要麼就是廢除了一些銀祀,特別是一些巫婆們爲了騙錢,迷惑百姓不讓他們看大夫,而去拜亂七八糟的鬼神。宋九將這些巫婆神棍們一起召集過來,給他們講西門豹治鄴的故事,你們搞祭祀我不管,但不能害百姓。特別是一些邪惡歹毒的祭祀,抓一個殺一個。另外不是阻止百姓看病,百姓是官家的命根子,不容你們傷害,誰阻止我就會殺誰!

又帶着軍醫到處替百姓看病,或者讓兵士替他們修房屋,或者派一些有經驗的民夫,指導百姓耕種。不學也不會強迫,總之強迫爲輔,威壓爲輔,以減少爭議爲主,引導爲主。

不過他的傷口讓王枕砍得太深,宋九也怕留下後遺症,吩咐人將外面伍彥柔的胡牀取來,躺在胡牀上指揮察看。一痛時就會罵王枕,而且讓他在前面擡胡牀,後面讓郭大郭二輪流擡。這小子先是戰戰兢兢,不過他很機靈,不久便看出這個是一個心慈手善的主,慢慢不害怕了。甚至宋九若一天不罵他,他反而感到難受。

有時候百姓也罵他,你怎麼捨得砍這一刀的。

但也就使百姓安心了,連砍他的人都能放過,況且自己這些百姓。很快賀州城與富州一樣,軍民一家人。

擡着胡牀來到府衙。

潘美說道:“王都監要見你。”

此王繼勳非是那個王繼勳,武勇過人,連他的兵器都與衆不同,三樣兵器,鐵鞭鐵槊鐵楇,軍中號稱王三鐵。宋九初行軍時,王繼勳那時病還不重,與宋九開玩笑,你小子,偏偏與我作對。宋九三次與王繼勳作對,一次是譏諷劉溫叟不彈刻王繼勳,二次是勒股,三次直接將他捆起來送到開封府,因爲王繼勳作惡太多,百姓提起這件事揚眉吐氣,也傳到湖南,這個王繼勳聽後哭笑不得。宋九與關係不惡,曾經還將他的兵器拿到手上試一試,很沉,得提得起來,但絕對舞不動。

宋九坐在病牀前,王繼勳說道:“小九,若是王全斌帶着你就沒事了。”

說完樂了起來。

這小子胡搞八搞的,但還真管用,他也多次攻城陷陣,絕對沒有眼下的景象。

“王將軍,不然,若無三位將軍海涵,我也不敢多事。”

“倒也是,我快不行了。”

“不會的。”

“無妨,作將士的馬革裹屍乃是榮幸,伐漢吾志也,今天得伸,我感到很欣慰,死在賀州乃死得其所。不過我就擔心我那幾個犬子。”

“王將軍放心,此次我回去,無論如何,也將他們拉到河洲中,讓他們以後衣食無憂。若同意,我還讓他們進入書院學習。”

“那就謝過你,也不妨你將我名聲敗壞。”王繼勳又大笑道。

當晚王繼勳去世,含笑而去的。

他笑着走了,潘美一邊派人打造靈柩,同時也愁腸百結,王繼勳一去,等於軍中少了一員重要的得力大將。只好繼續,他自己率領主力軍隊南下開建寨。從陸地走的,若是潘崇徹敢渡過賀水,說不定會鏖戰一場。沒有讓他失望,潘崇徹三萬大軍在賀水河畔坐望之。實際南漢真正門戶非是賀水,而是韶關。

他相信南漢這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將領派被草木驚兵地派到賀水,心情會有多惡劣。兩軍隔着一條賀水,隔着幾十裡的山道擦肩而過,一是動的,一是靜的。宋軍來到開建寨下。南漢大將勒暉試圖反抗,無數勁弩石彈象飛雨一般地下,僅是兩天,開建寨的南漢兵卒就產生了慌亂,要麼投降要麼被殺。這是一個關健的位置,開建寨在宋朝後來置開建縣,又改爲封州,也就是後來的西江邊的封開縣。宋軍得到它,等於將南漢一切兩半,東西切開,南北切開!

西邊還有一路軍隊,尹崇珂帶着宋九攻向昭州。這一路兵馬很忙,跑累死了。宋軍在賀州呆了一段時間,足以讓戰俘們將消息帶回去,聞聽好人宋九來了,昭州百姓熱烈歡呼。昭州刺史田行稠感到不對,想棄城逃跑,剛到城外就被老百姓捉了起來,然後涌到城中,派人迎接宋軍。尹崇珂一聽也傻眼了,還未打呢,老百姓就替俺們將昭州奪下?

那麼只好快吧。

宋軍跑到昭州城,南漢很殘忍的,將城中所有百姓一起攆出去,不讓百姓住在城中。宋九下令讓百姓進城,派小吏管理着分配房屋,讓兵士替他們整修房屋。其中還有宋九三個學子,由他們帶動,小吏們個個做得不錯,城裡城外一片歡天喜地。當然,這個模式不大好複製,主要還是劉鋹作的孽。

宋軍跑得氣喘吁吁,也要休息兩天,喘一口氣。桂州那邊也有了消息。李承進聽到前方的消息,他手中的兵力又抽走了,開建寨眼看也要切斷,特別是田行稠讓百姓生擒活捉,讓他慼慼,他壞事做得也不少,於是撥腿就逃。百姓早盯着他,看到他帶着一隊兵馬要逃,一起拿着鋤頭圍上來,兵士們自己兒將武器放下。又將李承進活捉,派人通知昭州。那隻好再起撥軍而起,在老百姓熱烈歡送中,宋軍又跑,跑到桂州將桂州接受。接着潯州藤州梧州又來。跑到梧州,尹崇珂說道:“宋九不能再跑了,戰線拉得太長,影響後面行動。”

也跑不動了,仗一場未打,所有兵士跑得筋疲力盡。只有王枕興高采烈,所到之處,許多人問,是不是你砍的宋都監?

然後各種各樣的說法,王枕得意地說,宋都監都沒有怪我,你們抱怨什麼!

宋九不敢再跑了,接收暫時還是次要的,接收得越多,兵力越分散,真正的是在東南……

……

消息迅速傳到京城。

趙匡胤龍顏大悅,實際這一戰他也不能說是十成把握,就看潘美能不能打好,能打好那點軍隊足夠用了,若打不好,再添兩萬軍隊也未必夠用。直到此時,他可以斷定,嶺南大局已定。

又一個國家落入宋朝囊中,趙匡胤十分歡喜,下詔以宋九爲宣恩候行營馬步軍都監,代替王繼勳,但有不同之處,王繼勳只是馬軍都監,宋九多了一個步軍,也就是有總監全軍之權。監軍之權不會當真,他敢監督他老岳父?這是對前線將士釋放的一個信號,宋九做得對,因此有賞,你們不得違抗。又讓郴州刺史朱憲擔任行營副都監,實際朱憲纔是真正的都監,他與潘美無親無故,用些監督。而且也是一個老官員,在柴榮時就是成州刺史,曾替柴榮帶了五十匹絹與三十斤茶葉,賜給華山陳摶。與王明一樣,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官員。派中使立即將詔書送到前線,不然整個大軍沒有都監也不象話。

趙匡胤十分喜歡,不但南嶺可定,還不會象巴蜀與湖南那樣,會整成一個爛攤子。於是又將羣臣召入宮中宮宴,對趙匡義說道:“二弟,當初你說宋九年少,又無規矩,怕去了大軍反會壞國家大事。你再看如何?”

“皇兄,臣弟不解也。”

“不難,漢主暴,我施以仁,漢主酷,我施以慈,必須派一個心軟之人前去南方。二弟,你說何人心軟也?”

宋九未必心軟到他們想像的地步,不過時代看法不同,對人命看法也不同,反正打敗了,又何必要造下殺孽呢?

“婦人之仁。”

“是啊,是婦人之仁了,我也不大喜歡宋卿這一點,不過用之南漢,卻是恰到好處。此子一去,當抵一萬精兵也。”

“皇兄英明。”

實際宋九搞的那一套僞劣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也讓趙匡胤雲裡霧裡,但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管效了,就是好的。不但他,消息傳來,所有官員瞠目結舌,特別是宋九帶着宋軍跑着才能接受地盤,讓許多官員無語。

趙匡胤高興的不是這一點,最高興的是宋九到處宣傳趙匡胤說吾將解救此方百姓於水火也,官家以官家自居,不以陛下自居,是長者之心,最怕的就是百姓受罪,慘死,人命關天,等等。怕前線的消息傳來,有遺老望着北方失聲痛哭,然後呼喊聖天子。

宋九搞的這一套,能不讓他高興嗎?

花花轎子大家一起擡,於是宣恩候也弄出來。候爵不當真,滿朝公爵多得是,意思是你替朕宣揚聖恩,朕很歡喜。而且趙匡胤或多或少將宋九看到他親手培養的大臣。

但趙匡胤也做了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宋九說賞酒,是朕的兵力,勿用你來賞,從酒作坊買來十幾萬斤酒,用船送向南方。可這個酒是和買方式買來的。

河洲諸衙內哀鴻一片,這得損失多少錢哪。

聽着二趙對話,趙普在邊上深思。

他派人下去查,不易查,宋家賬目出納太複雜了,又有一筆錢到賬,然後玉蘋代替宋九到處散錢,水泥試驗的費用,以及試驗室裡費用,還有其他的開支,查不起來。除非抄家,將宋家總賬找出來。但就是抄家,若是宋家沒有總賬,這筆賬目還是無法查清。然後又查郭氏兄弟這條線,那更亂,郭家兄弟結交的朋友都是瓦子裡的武藝人,來去無影蹤,並且因爲作坊,宋九又從瓦子裡請來許多文藝人,包括說書的,繪畫的,譜曲的,寫字的,這一查更復雜。

只查出來一點,巫蠱案發作時,符昭壽去了宋九家。然而能將符昭壽抓來審問嗎?並且他也是河洲大股之一,四個副領事人。去宋九家頗爲正常,就象高懷德的孩子一度鬧得很不開心,然而雙方爲了河洲的事,仍然有交往。後來大約是高懷德化解了,才一笑抿恩仇。

還查出一件事,玉蘋的身世。

不過這個作用不大,玉蘋父親擄到契丹,人人皆知,有的活着,有的死了,這是國,可他們畢竟是父女,有書信往來,豈不是很正常。難道憑藉這一點就斷定她是叛徒,誰相信,以玉蘋如今身份,給一個貧困知縣也未必能換得。她能背叛宋朝,或者說能背叛宋九嗎?

要麼宋九與呂端關係很好,可那樣更讓人茫然,呂端與趙匡義相互很少來往,倒是與趙匡美感情一直不錯。趙匡美是趙匡義的二弟,是兄弟,可兩人能是一路子人?那更不可能,趙匡胤能容忍老二老三走到一起,那他這個大哥怎麼辦?

因此越查趙普越糊塗。

這個小動作趙匡胤並不知曉,也不能讓他知曉,那麼趙匡胤必然大大的不快,趙匡胤拍拍手道:“諸卿,今天朕給大家品嚐一樣好東西。”(未完待續。)

第391章 打臉(上)第23章 父輩(上)第36章 果子(上)第153章 燒酒會(下)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87章 巡察(下)第82章 誘、惑(下)第308章 碩麥(上)第130章 詰問(上)第309章 碩麥(中)第446章 野望(上)第222章 大婚(下)第371章 那一年第11章 師規第298章 飛虹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325章 拜第42章 真小人第45章 摺紙第130章 詰問(上)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169章 寒瓜第392章 打臉(下)第142章 又是豪賭(下)第294章 小魚(下)第192章 上朝第223章 皇后(上)第208章 遊園(中)第276章 良臣第100章 大舟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217章 歸來(上)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252章 寶寶第460章 小寇纔是禍第165章 有約第462章 前戲(上)第413章 鐵血之路(十三)第41章 挖祖墳(下)第177章 夜探第479章 不動如山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77章 卷(下)第37章 果子(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448章 南方有風第515章 捉貓貓第116章 流民(下)第9章 歪才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264章 人才第426章 上位(中)第17章 約戰(下)第420章 飄搖(上)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202章 停修第344章 矯正(下)第67章 高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154章 清明(上)第41章 挖祖墳(下)第419章 荒誕(下)第24章 父輩(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209章 遊園(下)第341章 傲嬌的戰友第366章 幕後者第60章 關健第149章 背後(下)第78章 孤家寡人第131章 詰問(下)第47章 玩大了第283章 春闈(上)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527章 好鄰居(下)第39章 信(下)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168章 鏡子(下)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267章 海貨第178章 開業(上)第80章 **(上)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267章 海貨第384章 雁歸來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319章 五字第192章 上朝第356章 無敵第314章 才子(下)第210章 錢啊第200章 父親(上)第182章 功名(下)第264章 人才第344章 矯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