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變化(中)

趙匡胤又仔細地觀察着。

百姓先是過來伏拜,不過趙匡胤讓他們各自散去,各人又幹各人的事去了,呂端說了表情,能看到表情,不是每一個人都很快樂的,有的人家中失去親人,還帶着一縷淡淡的憂傷。但還有一些小娘子們在快樂地唱着歌。

一個老翁翁在遠處招呼着一大羣孩子,不讓他們到處遠玩,一個孩子不知因爲什麼哭了,老翁翁走過去哄他,一會兒這個孩子破啼爲笑。

場面十分溫馨。

李崇矩撓頭,說:“若災民都會出現這種情,那是多好啊。”

說漏了嘴,再好也是災民,還能期盼災民多多出現?

趙匡胤與趙匡義、趙普在深思。

背後的東西太複雜了,趙匡胤道:“則平,你說說你心中的想法。”

“臣以爲不易,此乃在陛下腳底下,看的人多,韓將軍與宋九不敢馬虎。宋九本身就需要大量勞力,對別人來說流民是負擔,對他來說反而是一件幸事。”

呂端摸了摸鬍子,趙相公說得太腹黑了,一件大善事啊,說得硬是一點功勞也沒有了。

“但爲是沒有借鑑之功,我朝設廂兵,一是安置流民,二是用他們做勞役,減少百姓力役負擔,三是詮選禁兵,甚至禁兵訓練不合格者降爲廂兵,用此督促禁兵訓練。但大規模的水利、道路以及其他工程,僅是廂兵肯定不足,又必須發動力役。力役多就是勞民。或者僱民,一旦僱民。財帛吃緊。各州各縣都有一些工程這個原因不得設施,若是用此法安置流民。一使流民生活有保障,甚至災後馬上就能有錢帛返回家園重新過上正常生活,二也是使一些積重不能施工的水利道路等得以功。不過問題多多,一是值不值得施工,二是無良官良吏。河洲京畿,無人敢少災民的工錢,各州縣未必不敢剋扣。並且與僱來的民夫不同,這些民夫就是周邊各縣的百姓,官吏雖會剋扣不敢過份。但這些災民是無根浮萍。兩川降兵事件就會發生。往往大災過後,流民數量也不會少,動輒上萬人計算。激起暴亂,那非是善舉,反成了災難。”

提到了兩川,趙匡胤蹙起眉頭,正是趙普提議將十幾萬降兵遷於京畿。本來是一件好事,相對於巴蜀,北方百姓人口密度很少的。還有許多地區是寡婦村,這些降兵遷過來了,一能解決各州縣壯年勞力問題,二能引除巴蜀的後患。

就是因爲王全斌與手下的剋扣。引起兩川大規模的動盪。

王全斌敢剋扣這份錢,那麼其他官吏更敢剋扣災民的錢。

“吏治與用心哪!”趙匡胤說道。

一是要好官,二是要用心。宋九那麼多事。然而用心了,那麼就與秦再雄結爲兄弟。甚至讓辰州自己要求辦書院,聽說那個書院規模還可以。十幾個先生,包括宋九的兩個學生,三百多個學子,大半是各酋長的孩子。也用心了,於是流民纔有這份溫馨的場面。

難道宋九吏治能力整個大宋無人能敵嗎?

忽然他想到宋九與他打的那個賭,若輸了,微臣將全身心效勞陛下,說得多明白哪,現在雖用心,但只拿出一兩份力量效勞自己的。

他笑了笑,道:“則平,你多想一想。”

“喏。”

趙普道,兩川那邊的事不能多提,宋軍能迅速得蜀,那是孟昶無能,不容易得的,前段時間是呂翰反叛,若逼得緊,王全斌學習孟知祥,那將是一場災難。可是宋朝北方分去了四萬兵馬,近六萬兵馬去了兩川,還能調動多少軍馬?因此對王全斌只能暫時安撫,讓他儘快將四川叛亂平息,這才能將他與他的軍隊調回京城來。

宋九現在也知道了一些內幕,王全斌這麼玩,不僅害了巴蜀百姓,還害苦了整個宋朝,使得宋朝政策一點一滴地向另一個不好的方向滑行。

趙匡胤說道:“我們去那試驗室看看。”

在宋九帶動下,宋朝出現了一些新名詞。

趙匡義忽然哆嗦了一下,說道:“皇兄,若看,最後將宋九喊來。”

侍衛將宋九帶來。

此時宋九正在教書,眼下教書似乎纔是他的正業。

趙匡胤要召他,不敢不來,將一羣人帶到試驗室,也不能說是試驗室,規模越來越大。邊緣就是石棉瓦小作坊,趙匡胤饒有興趣地看着它們,問:“宋九,試驗成功了?”

“基本成功了,但有一些不足,它的造價依然貴,只能說比瓦要好一點,可也有弊端。”

“弊在何處?”

“微臣看了朝廷諸倉,多用泥牆砌垛,茅草上頂。雖說茅草一年一換,泥牆也要維修,可是造價便宜。面積不大,可以用數量來彌補。但它缺點更多,需要派人防火,一旦發生火災,眨眼之間便化爲灰燼。其次是損耗,它的體積決定了它很擁擠,容易生黴,容易引起鼠耗,又要不停翻曬又引來雀鳥,這種損耗無法統計,無法統計的損耗會招來另外一些更碩大的老鼠。”

“是啊,這個碩鼠危害太大了,”趙匡胤樂道。

“如用磚瓦代替,建倉成本太高,它們能建大,那成本更高,僅是支撐的粗大梁柱更是無法估算。有了石棉瓦這些問題能得到大部分改善,它的重量輕,可以建造更多的大倉庫,倉庫大就能透風,降低黴變速度。地面又用了水泥地,鼠耗問題也能得到大部分改善。就是有了鼠耗,來次徹底翻曬,鼠耗也無法生根了。損耗減少,碩鼠就是貪,也不敢貪多,這纔是損耗的大部分。”

“說得好。”趙匡胤道,實際內心五味雜陳,這是用官哪,還是用賊哪?

“最後一個好處若是以後課鐵量激增,鋼監增加,可以用鋼材代替木樑,還能防火。一倉起火,火勢蔓延不會太快,能及時將火情撲滅。可是缺點同樣明顯,首先它輕,陛下,你來看看,這是微臣刻意增加成本加厚的。不然更輕。一輕風起來了,便會有起伏。現在它還沒有鋪上屋頂,不過微臣畫上也有,四周建造水泥檐壓瓦,又用部分長木條在中間壓瓦。不過它還會容易損壞,幾年就要輪換一次。不然一損壞,雨水必進入倉中。”

趙匡胤點了點頭,這確實是一個缺點。

“其次就是造價,因爲它輕,朝廷可以量力而行,大倉用磚牆或石牆,小倉可以用泥土牆,實際就是泥土牆,只要壘得厚,同樣可以建大倉。頂多在下面建一層防鼠石牆。然而它本身就會有一些成本。現在造價不及瓦片,大規模生產,技術逐步改進,成本還會能下降一點。然而兩條制約,一是運費,二是官家的。官吏來運,運費會變得很高,或者苛民。交給商賈來運,有能力經營官家生意都是大商賈,本來一貫運費,到了他們手中就會賣成三貫運費。這個成本無論怎麼減,還是減不下去。要麼就是和買,全部交給百姓經營,和買本身就是一個弊病,受傷害的還是中小商人作坊主,貧富懸差大了,國家同樣不會穩定。因此微臣以爲想要大批量使用它,也要考慮這個成本,用它來與原來倉庫的損耗做一個比較,量力而行。等諸倉建好後,微臣將成本計算,寫一篇札子遞給陛下觀閱。”

其實還是可行的,別以爲宋朝倉庫建造成本不大,但倉儲損耗太驚人了,往往一年下來能達到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甚至百姓之五十。

然而趙匡胤喃喃道:“吏治啊。”

趙普說的還是吏治問題,宋九說的根本還是吏治。

然而宋九在心中好笑,只要繼續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這個吏治永遠不能解決,那怕是朱元璋那種扒貪官皮做聞登鼓。

韓重贇也聞訊迎駕。

趙匡胤又問道:“宋九,爲何這裡不鋪水泥路?”

“陛下,它是暫時性的,未來這裡會是居民區,大部分試驗會轉移到書院,一小部分轉移到作坊。”

“帶朕進去看一看。”

趙匡胤也不敢涉險,這裡面有火藥,有能讓羊肉變成焦炭的物事,太過危險了。先是讓宋九帶着,進了前院,看到許多礦石,宋九深情地撫摸着它們,說道:“陛下,臣的學問還不行,不然這大半礦石會發揮極大的作用。就包括未來那種糧食增加的肥料,都需要礦石。”

“對了,你那個三肥土呢?”

宋九將幾塊礦石找了出來,遞給趙匡胤。趙匡胤看了看珍珠岩道:“它們很漂亮。”

“與漂亮無關,只要能用上的,管它是黑貓白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不能捉老鼠就不是好貓,就象這個泥炭,在三肥土中作用更大。”

“太粗俗了,太粗俗了,”呂端忍不住說,多富有哲理的一句話哪,然而從宋九嘴中冒出來不是那麼一回事。宋九看了看呂端,心想說這個原話的人腦袋瓜子,就是你也不如他。

趙匡胤也搖頭,宋九又說道:“若陛下有空,臣帶你去河南看一看,說具體地說一說三肥土。”

“行,”趙匡胤道,正在奇怪此事,順便看一看吧。

又看到一些古古怪怪的東西,宋九說道:“有的是研究防鏽漆的,課鐵產量激增,鐵使用會廣泛,必須有它,還有的是微臣靈感,有的在繼續研究,有的覺得不行,放棄了。時間太緊。”

說到這裡,宋九很想說一句,我時間那麼緊張,你老人家讓我去四川做什麼?(未完待續。。)

第85章 內幕第343章 矯正(上)第356章 無敵第91章 地圖(上)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468章 均貧富(上)第113章 教材(上)第77章 卷(下)第392章 打臉(下)第315章 脫變(上)第241章 金貴第227章 雙子星第136章 夜審第446章 野望(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194章 快樂第493章 原因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425章 上位(上)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272章 伐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514章 三憂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55章 爹爹第303章 打獵(上)第12章 從此醉(上)第507章 求和第507章 求和第328章 憐奴第392章 打臉(下)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第463章 前戲(中)第70章 神奇(中)第284章 春闈(下)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114章 教材(下)第65章 溫度第282章 可怕的誤會(下)第132章 搶老婆第270章 危機第473章 真相第518章 皇對皇第356章 無敵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484章 奇葩(下)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241章 金貴第184章 求實(下)第242章 撫桑第360章 小把戲第46章 正八品第264章 人才第432章 神的黃昏(一)第51章 負荊第293章 小魚(中)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214章 肥羊(下)第215章 賀禮第214章 肥羊(下)第90章 又玩大了第424章 定(下)第66章 懸賞第48章 後院第127章 廟還小第273章 中傷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419章 荒誕(下)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26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上)第461章 走馬燈第60章 關健第419章 荒誕(下)第193章 朝會第510章 膠着第423章 定(中)第413章 鐵血之路(十三)第223章 皇后(上)第291章 大魚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113章 教材(上)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167章 鏡子(中)第37章 果子(下)第148章 背後(上)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264章 人才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367章 相才第405章 鐵血之路(五)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159章 核心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220章 大婚(上)第13章 從此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