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雪色大紀

“陳先生,且入休息。”

得到陳家橋的信息之後,徐牧驀然起身。

“東家又要出去?止不住這幾日內,要有大雪。”

“顧不得了。”

若非是大雪不停,早在前兩日,他便想着去一趟了。

按着劉武所言,內城西南面四百里外,會有一個苦村子。村子裡,至少有上百個善射的山獵。

千人的私兵公證,如今還未湊齊,這幫子的好人馬,他不想錯過。

“衛豐,點三十人,帶多些乾糧,跟着我出莊。”

“風將軍!”

一聲馬兒長嘶,風將軍直接躍出了馬廊,踏着蹄子奔襲而來,停在徐牧面前。

徐牧臉色歡喜,伸出手摸了摸風將軍的馬脖,又從兜裡取出一截苞谷,喂入馬嘴裡。

等風將軍歡快地吃完,又要屈下馬膝。

“莫跪莫跪,往後起,你我便是兄弟,兄弟不得互跪的。”

灰馬似是一下子聽懂,抖了抖鬃毛之後,重新挺直了馬身。

徐牧這才一笑,踏着馬鐙翻身而上。

“東家,人數齊了,乾糧也多帶了幾份。。”

“好!西南四百里,隨本東家奔襲!”

朵朵的雪絨之下,徐牧打起繮繩,風將軍風馳電掣般地呼嘯而去,不多時,已經離了二里之外。

只餘衛豐三十人,怔了怔後,這纔跟着打起繮繩,呼嘯着往前趕。

……

長陽城,皚皚的一片雪色,壓垮了討不到生意的酒鋪,壓垮了水榭書院的習讀之聲,也壓垮了許多人的脊樑。

袁陶披着一件大氅,在雪小之時,難得出來走了幾步。並非是想賞雪景,純粹是胸膛裡的情緒,一時難以將息,巴不得多看兩眼大紀的雪色江山。

顧鷹拿着一個手爐,小心地跟隨在旁。

“那具北狄人的屍體,如何處理了。”

“主子,聽說朝堂動用了王公禮葬,一番好生收斂之後,送去了北面。但在路上……又被許多俠兒堵了,屍體被砍成了肉醬。”

“解氣。”袁陶呼出一口氣,不知覺間,又輕輕咳了幾聲。

“主子,你說會不會是小東家……”

袁陶轉了頭,蒼白的臉面上,露出些許笑容。

“切不可亂說,那日小東家在湯江城吃花酒,許多人都看到了。四大戶的盧子鍾,也第二次被抽成了爛糉。”

“主子,我只是懷疑的。這事兒,我總覺得,好像是小東家的手段。”

袁陶笑了笑,不再答話,邁着微微趔趄的腳步,繼續往前踱着。

“明年開春,霜雪一去,北狄人又想作叩城之舉了。強盜來了不打不趕,偏想着把家裡的富貴相贈。”

“狼子野心,喂不飽的。”

“顧鷹,我聽了一句話,說……大紀打不過北狄,是我等這些紀人心中,早已經沒有了長城。”

“朝堂爲何不動用民夫砌城?”

“是心中的長城。”

“心有長城,可護山河萬里。”

顧鷹還是沒聽明白,索性不再問了,只知提着手爐,跟隨自家主子的腳步,慢慢往前。

“對了,小東家呢?”

“主子,這般的霜雪天寒,該在莊子裡吧。”

袁陶垂了頭。

“我這盤棋,小東家可是一枚殺子。”

顧鷹懵懂地附和了聲,再擡頭時,發現那一襲白衣勝雪,已經轉了身,咳着往侯府走去。

……

二日過去,慶幸大雪沒有鋪下。只有官道邊的光禿老木,延伸的枯枝上,壓了厚厚一層。

待有馬蹄踏過,便被震得“梭梭”地落。

“籲。”

徐牧停了馬,撫了兩下馬脖之後,才沉默擡了頭,辨認着前進的方向。

“東家,再走官道的話,便要去暮雲州那邊了。”

“走小路。”

徐牧凝聲開口,這二日來,他一路聽說,當陽郡那邊的萬人起義,僅支撐了不到一天,便被暮雲州的大軍破了城,死傷者逾萬。

偶爾還有逃難的人,循着官道,從暮雲州方向出逃,死難者的屍體鋪了一路。

“東家,前方有處小路。”兩個青龍營的好漢,急急拍馬而回。

“風將軍,起行。”

三十餘騎的人影,只稍待了會,便又踏着馬蹄,沉沉往前趕路。

“東家,入了這道小路,便無鎮子休整了。”

這二日,臨近天黑之時,他們都是尋附近鎮子過夜,否則的話,極有可能凍死在外頭。

“無事,附近都是林子,大不了搭木棚。”

馳行之下,清晨到黃昏,直至面前的小道,差不多到了盡頭。一行三十人,這纔看見了前方的人煙氣。

“東家,這要到晚食的時間了,說不得能買些熱湯炊餅。”衛豐歡喜地笑出聲。

“衛豐,你似是忘了,也只有在徐家莊,纔有一日三食。”

古人一日之內,即便是不缺糧食,也只吃二頓,早上出門幹農活,朝食一頓,在下午申時左右,差不多傍晚的時分,吃第二頓。

再者說,這等的亂世,自家都無餘糧,哪裡還想着去賣給路人。

“東家,這兒有凍屍。”

徐牧頓了頓,擡頭一看,發現是五六個人,縮在一株禿木下,盡皆凍僵了。

約莫是一家子的人,其中的一個婦人,衣裳單薄,面露出絕望的神情,還緊緊抱着懷裡的孩子。

最邊上的位置,另有一箇中年漢子在盡孝,保持着躬身的動作,替一個老嫗暖着腿腳。

細想之下,那二三日的大風雪,這家子的人無了生路,想去內城一帶討命,卻不想凍死在半路。

若是天下太平,這家子的人,該有一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非眼前的慘景,絕命於風雪之中。

沒等徐牧吩咐,衛豐已經嘆息一聲,帶着幾個好手,把這家子的苦命人,葬在了樹下。

“去吧,這幾年莫投胎了,投不到富貴老爺,哪兒都是苦的,苦死人了。”

徐牧一時不語。只覺得面前的莽漢衛豐,一下子說到了心坎。遙遙想起了死在邊關的田鬆,時常怪在嘴角的那一句。

寧做太平一隻犬,莫做亂世行路人。

“入村。”

等衛豐幾人走回,徐牧才揮散了惱人的思緒,三十騎的人影,在霜寒的天時裡,往前方不遠的小荒村奔襲而去。

第三百三十七章 蜀辭第一百四十四章 邊關的第二封信第二百七十四章 三座新墳第八十九章 富貴李府第三百三十三章 遙想公瑾當年第二百四十二章 這盛世,當有一日如侯爺所願第二百八十七章 河州城前的孝豐營第三百零一章 河州外的中原騎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廉將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山河萬里無袁君第五百六十六章 蜀騎平槍第四十三章 登徒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這盛世,當有一日如侯爺所願第四十七章 生無所生,死無所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事不休第一百八十八章 背道相馳的老友第五百六十八章 涼人敗退第四百七十六章 滄州四鷹第二百七十四章 三座新墳第二百八十六章 戰略撤退第五百一十六章 募軍第五百三十章 逃出涼州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李逍遙舵主第四百三十六章 燕王帶來的消息第三百零七章 孤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鯉州八俠第四百一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事不休第一百八十二章 良人不知歸期第三百零一章 河州外的中原騎軍第五百零一章 雲城大捷第四百四十二章 古之霸王第三十章 老馬當騎第一百零四章 抓壯丁第九十九章 玉面小郎君第四百四十九章 斬三張(一)第六百一十五章 故人第二百零六章 雪色大紀第三百六十三章 討賊令第二百九十六章 士可亡,我中原河山不可亡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鶚沒死第八十八章 且當我是故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募軍第九十三章 常家鎮第三百九十二章 恭迎天下布衣入蜀第二百四十五章 便叫徐家軍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族之害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心似箭第四百九十八章 滄州的情報第三百七十章 蜀人橋第五百八十五章 只等開春第一百七十二章 六萬老兵戶第一百四十八章 私兵公證第四百六十七章 儒龍入涼第一百三十六章 加長型劈馬刀第八十章 暮雲州黑燕子第一百八十二章 良人不知歸期第二十三章 抱虎第四百九十一章 白衣白第二百九十七章 飛火槍第四百四十七章 點將第二百二十七章 姑奶奶不是個雛兒了第五百七十七章 狼箭百里熊第二百二十六章 李大碗姑娘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蜀王第九十七章 河母的信使第二百四十六章 顧鷹,取我指虎與戰甲第五百八十一章 五百步內,我見人必殺第四百六十三章 “三十州俠兒聚義”第四十九章 大紀關軍第九哨,筒字營!第五百八十七章 改良第四百九十五章 狼營第一百五十四章 百騎入邊關第三百七十一章 甕聽第一百五十六章 敬拜青龍營三千虎士第三百四十三章 敵強我弱第一百六十四章 夜色下的三百騎第三百二十九章 破江匪第十二章 最出彩的棍夫第四百四十七章 點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青龍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五百步內,我見人必殺第七十章 小東家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騎槍所指第九十一章 我爹喜歡第二百三十三章 請主公入蜀州第五十七章 驚弓第五百六十一章 廬城之前第五百七十六章 於文則第二百五十六章 定江山第二十二章 老虎伏草第三百三十二章 盾船第二百一十六章 袁陶的託付第一百零四章 抓壯丁第四百七十二章 天下仁名第六百零七章 涼地並無此果,叫柑橘第五十六章 七人殺二百騎?第六十章 山河萬里,我等亦是一場故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三十州舵主第六十五章 生來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