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

蕭長經入帳後,先給周繹行了大禮。

周繹自然不受。

“文遠君乃是人傑,更是周繹長輩,繹不敢受此大禮。”

怎料蕭長經堅持要拜。

“此禮二公子受得。”蕭長經道,“長經此番前來,雖有故友之情在前,又有兄長之命在上,卻也是長經所願。長經不是那搖擺不定之人,既然來二公子帳中,自然是心中有了決斷。勞二公子高看一眼,雖不知憑這拙舌能否說服燕國新皇,卻少不得要爲公子盡一番力,雖死不敢稍悔。”

周繹爽朗一笑,果真不論輩分,執了蕭長經的手道:“能得文遠君效力,繹愧不敢當。奈何形勢緊迫,百姓又實在可憐,只得勞文遠君走這一遭。無論成敗,文遠君爲蒼生涉險之功,跋千里伯助之情,繹必銘記於心,終吾一生不敢或忘。”

蕭長經大笑,贊周繹道:

“二公子合該掌這萬里江山!”

周繹謙道:“此話言之尚早。所幸有文遠君在,燕國覆滅,也是指日可待之事了。”

二人說了許久的話,直到夜深方各自歇下。

次日一早,周繹才睜眼,便讓自己的親兵去服侍蕭長經梳洗,想着今日梳洗過後,便該送他往臨水去了。

親兵應“是”,自去蕭長經帳外呼喚。

然而親兵喚了許久也沒聽見有人答覆,掀開簾子往裡瞧時,才發現那蕭長經並不在帳內。

因蕭長經此行隱秘,魏軍兵將幾乎都不知來的是何人,見蕭長經仙風道骨,以爲是周繹哪裡來的朋友,也便沒太在意。因此親兵打聽一番才得知,原來天還沒亮蕭長經便起身,將自己收拾得十分利落,獨自一人騎馬往臨水城方向去了。

“聽守着貴人營帳的衛兵說,貴人臨走前留下一句話給二公子。”親兵跪地稟告。

“是什麼話?”周繹嘴上問着,心裡大抵有了答案。

“那位貴人說,五日後若他不回,且沒有別的消息傳來,教二公子早做準備。”

周繹聞言點頭,心中十分感慨。

這蕭長經倒真自信,周繹原以爲要十來天,他自己竟留下話說止需再等五天。

若不是周繹知道他的本事,只怕要當蕭長經是個狂妄之徒了。

難怪他至今未娶,等閒之人怕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罷。

翌日,估摸着蕭長經已入了臨水城,早遞了摺子求見武承肅,周繹纔將蕭長經前來相助的事告訴魏軍將領們。

衆將聽了無不歡欣鼓舞,彷彿明日他們便要勝了一般。

且說蕭長經一路騎馬而行,午前便到了臨水城。

這一路看得他觸目驚心。

雖然魏軍沒攻城,可京畿一帶能跑的人早都跑了,餘下的不是老弱婦孺,就是趁火打劫的流氓無賴,若非他有要事在身,真怕耐不住脾氣,早提着劍“路見不平”去了。

離臨水城近了,情況也便好了許多。

臨水城門如今依舊大開。

畢竟魏軍真要攻城,也要先攻下京畿一帶,確實不用急着閉門封城。

好歹前頭還有寧王當着。

寧王雖謹慎,不敢主動出兵,卻時刻提防着周繹,斷不會輕易便讓魏軍攻到城下。

可城門即便開着,也極少有人出入,想必是城裡人早知京畿一帶不太平,而城外的人都跑遠了吧。

守城的士兵攔下蕭長經,正準備細細盤問一番,蕭長經便拿出樑國國主的手書。

“尊使請入城。”領頭的將官確認了手書,立即教人放行。

蕭長經就這麼騎着馬一路到了皇宮門口。

聽說樑國來了人,宮裡便有各種各樣的猜測。

樑國與魏國交好,這事大家多少知曉一些,加上總有人聽說過蕭長經的“事蹟”,如此一傳十、十傳百,不過才半個時辰的工夫,武承肅與蕭長經還沒結束客套時,宮裡便人盡皆知了。

有人內心盼着蕭長經說服武承肅投降,好歹讓他們這些宮人能有個活路。

有人卻暗暗罵樑國落井下石,直言蕭長經不是個好東西。

陽筠與段氏恰好在一處。

水華來回稟時,陽筠正抱着瑄哥兒看池子裡的荷花骨朵,待水華把話說了一遍,陽筠還是指着打着卷的嫩葉與立在上頭的蜻蜓給武存瑄唸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武存瑄跟着認真念。

段氏愛憐地看着她,默默走過去將瑄哥兒接過來抱着。

墜兒過去,扶着陽筠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了。

陽筠也不說話,纔剛坐下便拿起茶盅來,似乎要喝茶。

“茶涼了,讓她們換了熱的再喝。”段氏說着,將武存瑄又遞給芙蕖,自己則親自過去奪了陽筠手中的杯子。

陽筠便由着她奪去,依舊不肯言語。

段氏重重嘆了口氣,終還是忍不住開口:

“蕭文遠是怎樣的人,娘娘也聽到過。他這時候過來,分明是要幫着魏國了。只不知陛下會作何反應,妾身想早些打算打算,竟也不能的。”

“你且打算你的,盡力而爲罷了,真要不成也不必傷心,好歹試過。”陽筠忽然開口。

段氏咬了咬牙,終究還是覺得無力,嘆道:

“早先並沒想過會有今日,以爲宮裡孤苦寂寞的日子總是看不到頭的,不想竟這般容易就教人看到盡頭。

“可也就是到了如今妾身才終於明白,一切打算都是無用,誰知道老天願不願意給你這條出路呢?

“說真的,有時妾身真羨慕從前的姚良媛,一早便看得通透,把身後的大事也安排妥當,直接尋了死了,也省得這會子在這裡提心吊膽,來日也免得受苦、受辱。”

陽筠抿了抿嘴,眸子黯了下來。

姚氏當真通透麼?

那爲何還要把武存琰託付與她?

且不說周道昭與沈夫人容不下她,便是現如今的武承肅,看她也是百般的不順眼。

她自保尚且困難,又如何能保住孩子?

想到這裡,陽筠忍不住苦笑一聲。

段氏立即發覺失言,知道自己是碰了陽筠的痛處了。

說來也是奇怪,不知武承肅爲何忽然就不待見陽筠,連她身邊的人也被他找藉口一個個打死了。

竟像是陽筠與他有仇,非要拿幾個陪嫁泄氣一般。

墜兒見陽筠動氣,忙上前勸說,請陽筠回仁明殿歇息。

段氏見狀,心中不禁一動。

第三零一回 分明語第二八五回 引線針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二二回 先自欺(三更)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二九九回 留戀處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一九二回 量進退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三三七回 情淺深第一一七回 嗜詭殊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一九二回 量進退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二四八回 敬如賓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十三回 推八字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一零七回 綺羅叢(三更)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七十八回 情可憫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四十二回 長遠計第三二三回 瞻君子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一四八回 強支撐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二四六回 寒徹骨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八十二回 遠千里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二六零回 悲往事第二一二回 惱無情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十回 蓄陰謀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九十四回 淺輒止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一三五回 踏春行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二九四回 費思量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十二回 遣妾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