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誠信友愛,堅韌敢死

PS:和尚向書友們作揖了,新書《漢明》正在試水推,求點擊收藏推薦票。

李師說得沒錯。

朱邪克勒已經陷入了一種自我欺騙,自我強化的循環。

三十萬大軍,到玉門關時,除去傷兵,能戰的只剩下十六萬餘人。

這絕對是出乎朱邪克勒意料的。

這種戰損失,照理肯定需要撤退、休整,至少也該原地駐囤下來。

但朱邪克勒不準備休整,這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突厥大軍的編制和構成與唐軍有所區別。

他們是許多部落或者被征服小國一支支小軍隊集合起來形成的。

除了聽從朱邪克勒由上至下的命令之外,相互間互不統屬。

仗打到現在,這剩下的十六萬人,很多連一次戰鬥都沒有參加過。

前軍的失利,除了在士氣上有些影響,其它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其二,前軍和朱邪克勒所率五萬中軍的覆沒,是在一個特定的,幾乎沒有與後軍聯繫的區域,後軍甚至還不知道當時的情況。

朱邪克勒已經在大言不慚地宣揚他此戰的勝利。

他是這麼宣揚的,從龜茲一路逃竄的大唐精銳神機衛近二萬人,被自己追上之後,雙方暴發了激烈的戰鬥,而後,唐軍援兵至少有五萬人,由玉門關方向而來。

在經過殊死拼殺之後,自己全殲了敵軍五萬精銳,只有少部分援兵逃回玉門關。

蒼天爲證,這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只要再打這麼一場勝仗,玉門關就會洞開,涼州就在我軍的兵鋒之下。

飲馬黃河的日子就在眼前……!

突厥大軍被朱邪克勒煽乎地如癡如醉。

完全忽略了被朱邪克勒收攏的殘部和傷兵。

大軍在向玉門關進發之時,朱邪克勒向碎葉城派出了使者,勒令駐防碎葉城的五萬大軍,迅速趕往玉門關,與自己會合。

這五萬人,是朱邪克勒最後的家當。

朱邪克勒這是打算孤注一擲了。

……。

見到李師,李沐的眼睛一熱。

一腳踹出,生生將李師踹倒在地。

“二萬人,你就這麼給丟在了伊州?”

“他們跟了我多少年,你不知道?”

“你就這麼想得到軍功?伊州城外那一萬條人命,什麼樣的軍功能抵償?五萬突厥人嗎?”

李師被一腳腳地踹着,默不作聲。

他希望李沐踹得更重一些。

心裡對那些死去的人的愧疚,在他的心裡已經成爲一種沉重的負擔。

縱然不悔,但,痛!

李沐終於累了,他狠狠地瞪着李師。

上前去,擁抱着他,“能回來,就好!”

是啊,能回來,就好!

李師的淚終於落下,那上萬條人命,卻回不來了。

雖說戰爭總會有人死,但如果真是從自己的手上送走,任憑再合理的理由,都是一種心理負擔和創痛。

李師的哭聲響起,漸漸聲大,以至於侍衛紛紛探頭,以爲裡面發生了不測之事。

李沐看着李師嚎嚎大哭,沒有阻止。

這種心情,李沐有過。

當年百濟的夜裡遭遇戰,李沐到今日依舊記憶猶新。

這世上沒有戰神,戰場的形勢,千變萬化。

沒有人可以掌控一切。

在很多時候,主帥只能憑着本能和猜測,去指揮軍隊。

數萬條人命,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什麼都可能發生,什麼都沒有絕對。

李沐在聽聞這場伏擊戰時,一直擔心李師緩不過來。

能哭出來,就好。

李沐心裡很痛,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一股能護佑自己、護佑大唐的中堅力量。

那麼非神機衛莫屬。

十年了。

當年追隨自己的三百護衛營士兵,活着的已經不多了。

時光就如大浪淘沙,總會有新陳代謝。

可當年護衛營的軍魂卻一直在。

這個魂,是當年李沐親手種下的。

那就是誠信、友愛、堅韌、敢死八個字。

當年護衛營剛剛成立,將士們對李沐這個主帥並不看好。

如果不是李沐有錢,出手大方,好肉好飯地招呼着這羣大爺,或許那三百人中,很多人都跑了。

發生第一次轉變,是李沐給了他們上戰場、立軍功的承諾。

之後,鬆州之戰。

李沐兌現了承諾,帶着護衛營和當時的禁軍騎兵,在鬆州以西一處無名峽谷,以少擊寡,完勝了党項人,並擒獲了敵酋拓跋赤辭。士兵心中,有了第二次轉變。

但真正讓士兵能對李沐產生信任,是李沐將鬆州之戰的首功,拱手讓於了當時以六千人死守鬆州近月之久的韓威所部。

這讓士兵知道了,李沐是個可以託付之人。

一個能對素不相識的同袍都坦誠的人,怎麼可能對自己人不好呢?

這是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而讓士兵真正領悟到敢死二字,還是百濟的那場遭遇戰。

從那樣一場地獄般地惡戰中倖存下來,讓他們明白了,敢死才能不死的道理。

這隻隊伍一直秉承着這種軍魂。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只要一人尚在,軍魂不死。

李沐可以將自己的後背,交於神機衛。

可現在,一戰就是近乎於全滅。

李沐的心焉能不痛?

他有心責罰李師,可他明白,李師絕對不會比他好受。

李師是從三百護衛營時,就追隨自己的。

李沐還清楚的記得,當年李靖帶着李師來到自己家裡的情形。

清楚地記得,李師稱自己爲主將的窘迫。

清楚記得李師將李靖數十年作戰心得交給自己的情景。

這是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就算距離相隔再遠,彼此都一樣心有靈犀。

……。

李大亮確實沒有想到,朱邪克勒會來得這麼快。

任何人都想不到。

剛剛折損了五萬精銳的朱邪克勒,居然連一日都不休整,行軍數百里,兵臨城下。

李大亮對李師的判斷,產生了一絲佩服。

或許將與將,帥與帥之間的彼此瞭解,纔是成爲一代名將的基礎吧?

突厥大軍的進攻很瘋狂。

李大亮抵抗得很累。

雖說雙方如今的兵力相差並不多。

李大亮麾下西北軍團還有五萬多人,加上還有三萬神機衛。

加起來,尚有八九萬人。

而城外突厥,此時也不過十六萬人。

可李大亮明顯感受到這次的壓力,甚於龜茲城。

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世民善使美人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子送的大禮第六十四章 再立新功第九百七十八章 難辯雌雄第八百四十二章 匹夫有勇,士不如斯!第四百七十章 李沐的底牌第三百五十五章 彈指一揮,生死之間第九百六十章 家的溫暖第三十五章 練兵第三百零九章 私底下的交換第二十章 一代賢后第四十五章 身世之謎(二)第八百五十二章 蘇定方復仇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第三百五十章 劍履上殿?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十五章 班師杭州第二百九十七章 嗣王府(一)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四百五十八章 女兒紅第六百七十四章 滎陽之行(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氣勢第五百十六章 李婉順的婚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許國公是個明白人啊第三百五十六章 哀兵必勝第七十四章 小四出昏招第二百零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八百四十七章 這廝還有什麼不想要的?第七百六十二章 突破鴨綠江第六百四十八章 新年第一朝落幕(加更)第九百七十六章 飲勝第九百四十章 惜字如金第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內亂第四十章 李泰的怨念第六百二十七章 坐而論道(二)第九百八十六章 連畜生都不如第一百六十一章 試探軍心(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遊?!第三百五十六章 哀兵必勝第七百零九章 除惡務盡第七百八十七章 崩潰的不只是內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圍城(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紅袖添香伴讀書第六百十六章 棄如弊履第四百九十章 圍城(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捨棄底線(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孫無忌認罪第六十一章 女孩的心思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寶藏第八百十六章 子承父職第八百二十五章 絕計第五百五十六章 信口雌黃第一百十六章 鬧除夕(一)第七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勝利嗎?第七百五十七章 圓桌會議(一)第八十五章 籌劃第一百七十三章 結案第八百三十一章 殺尉遲者李恪第五章 吐谷渾來襲第四百七十九章 李祐反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三百八十五章 借糧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誰的叛?第八百七十四章 夜色,是離愁第九百四十五章 李沂可安好?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麥地那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駁調息令?第六百十七章 以其道還其身(加更)第二百二十八章 慾望無底限第四十八章 李道彥慘敗第七百零八章 要麼不出手,出手就得狠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靖送來三將第六百零四章 李沐的戰術(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即興演說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城危急第八百三十七章 靈犀一閃的速度第一百十八章 祥瑞(一)第四十五章 身世之謎(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圓桌會議(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綸第二百九十一章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四百五十六章 擠兌潮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羅王換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淳風的預言沒錯第七百五十九章 圓桌會議(三)第九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李師第一百九十九章 五姓異動(三)第七百十三章 京兆韋家沒落(四)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明達第五十五章 誓師出征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擴股就是搶錢第四十章 李泰的怨念第四百六十六章 什麼女子不好娶第八百七十五章 你若安好,我便安好第一百十七章 鬧除夕(二)第九百九十三章 彼此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