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要麼不出手,出手就得狠

李沐嫌惡地用兩隻手指,拎起李師在自己肩膀上的手,甩到一邊,蹩着眉頭揮揮手道:“你妹的,離我遠點。”

李師奇怪地說道:“我沒妹妹。再說了,這事又不是我乾的,我看了一眼就受不了,跑出來吐了。”

李沐翻了翻白眼,“草,不早說。”

李師一副無辜狀,“你也沒問我啊?”

“快說,他們招了什麼?”

“京兆韋家。”李師緩緩吐出這四個字。

“韋家?”李沐聞聽着實驚了,“原來韋貴妃省親,打得是這主意。”

“他們招認,是韋家家主韋匡伯的長子韋思言指使他們行刺殿下的。”

李沐皺眉道:“會不會是有人故意嫁禍,換作是我指使,肯定不會讓刺客知道我的存在。”

李師道:“應該不會有錯,據他們招供,他們是從小被韋家豢養的死士,一直待在韋家,最短的也有十年了,最長的已經十八年。”

李沐沉默了,這說明韋貴妃很有可能參與此事,而省親的時間點正好巧合,很可能是韋貴妃受了李世民的指使,李世民連最陰暗的刺殺手段都用上了,這麼說來,雙方要魚死網破了。

韋家是外戚,不但是韋貴妃的孃家,還是晉安公主的夫家。

自己真要與李世民面對面地對抗上一場嗎?

李師道:“殿下不能再猶豫了,若陛下再次動手,恐怕你就沒有那麼好運氣了。”

李沐眼神一凝,道:“請衛國公李靖、英國公李勣、鄭國公魏徵、民部尚書韓仲良、工部尚書馬周、神機衛大將軍蘇定方六人,過府一敘。”

李師道:“我這就去安排。”

一個時辰之後,六人應召而來。

安正殿中。

李沐開口道:“孤雖無傷虎意,但虎有傷人心。此次孤在含光門外遇刺,李師已經查明,乃京兆韋家指使豢養死士所爲,不知道諸公有何教我?”

此言一出,六人皆臉色劇變。

他們自然明白其中奧妙,京兆韋家敢動手,那麼肯定與韋貴妃省親有關。

而韋貴妃身後之人,誰都知道。

蘇定方幽幽說道:“有仇報仇,有怨報怨,誰做下的事,就該由誰來承擔。殿下儘管下令,臣與神機衛無有不從。”

與其餘四人不同,馬周可謂是了無牽掛,他起身道:“殿下可有人證?”

李沐看了一眼李師,李師答道:“有六個活口,皆指認是韋家家主韋匡伯長子韋思言指使。”

馬周道:“既然有人證,殿下當立即奏請朝廷,派兵緝拿韋思言一應人等,待審問之後,再作定奪。”

韓仲良卻是心疼未來女婿,顫抖着手道:“君視臣如土芥,臣視君爲寇仇。既然已到了這般境地,殿下還須自保爲妥。”

魏徵略一遲疑,道:“僅憑殺手指證,難以定韋家之罪,打蛇不死反受其噬,此事還須斟酌再三,否則一旦有誤,殿下怕是要承擔欺君、謀逆之名。”

李勣同樣在猶豫,但他與李靖不同,李勣在事實上已經有了謀反之舉。

蕭關南下,李勣率部與尉遲恭、程咬金所部一戰,其實與李沐已經分無可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所以,李勣在短暫猶豫之後,起身道:“若殺手指認都成不了實證,莫非要等殿下真有個三長兩短,發生不忍言之事,方纔能稱實證嗎?殿下,臣願陪同殿下進宮面聖。”

魏徵老臉有些微紅,“英國公所言有理,老臣也願陪殿下入宮。”

李靖喟嘆一聲,“此時殿下進宮,究竟想得到什麼?是逼陛下拿韋貴妃下獄問罪,還是逼陛下退位呢?”

李沐的眼神一縮,“李帥的意思,是讓孤依舊忍下此事,等陛下策劃再一次刺殺?”

李靖道:“殿下誤會了,臣想說得是,殺手指證的只是韋思言,就算殿下要擴大誅連,也只是京兆韋家,恐怕還牽扯不到宮中韋貴妃,更牽扯不到陛下。既然如此,以殺手的指證加上殿下掌握的實力,緝拿韋思言無須事先知會陛下,直接派兵前往洛陽拿人就是,待拿到人之後立即審問,有了結果再稟報陛下也不遲啊。”

李靖的表態,讓李沐的心頭一鬆。

李沐知道,李靖對李世民有着一和難以表敘的親近,不,準確地說,是一種覺得心中有所愧欠的心理。

李沐能理解,能體諒,擁有這種心理的大臣,在朝堂上不是個例。

甚至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貞觀朝臣。

養只貓、狗,時間長了也會有感情,何況是人?

李世民登基十七年了,一刀兩斷的決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李靖如此,李勣、魏徵等人又何嘗不是?

但在這種你死我活的鬥爭中,這種心理會害了自己和隊友。

這一點,李沐吃過虧,記憶深刻。

政鬥,你給對方一條活路,就等於給自己挖了個坑,大坑。

李沐心中深知這一點,但沒得選擇。

隨自己的那一羣新臣,還不夠資歷立於朝堂之上,能幫上自己的只有這批舊臣。

兩害相權取其輕,李沐選擇了舊臣。

所以,聽到李靖做出如此的表態,李沐是感動的。

李靖的表態雖然沒有直接走到李世民的對立面,但誰都清楚,京兆韋家的後面就是李世民。

李沐“霍”地起身,“既然諸公都是如此建議,那就這麼辦吧。”

“李師。”

“屬下在。”

“集結神機衛一營,立即啓程,三日後,孤要在李家莊看到韋家所有男丁。記住,要快、準、狠,拿到人之後,送回李家莊秘密審訊。”

“喏。”

“且慢。”魏徵突然出言阻止道。

李沐轉頭問道:“魏公還有何事?”

“殿下,韋匡伯的四子韋思安現任嵐州刺史,且尚了晉安公主,乃當朝駙馬都尉。無旨緝拿朝廷四品命官,況且還是當朝駙馬。這恐怕……不妥吧?以臣私見,不如先不緝拿此人,待審問韋匡伯諸人之後,有了證據,再捉拿不遲。”

魏徵的話確實有理,可李沐聽了卻不以爲然。

如果自己這次死了呢?

誰爲自己來審冤?

第二百八十七章 魏徵的懺悔第六百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一)第四十四章 身世之謎(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拜會秦瓊(一)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八百零二章 內閣第二百八十七章 魏徵的懺悔第九百四十四章 唐人果然狡詐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就是息王之子第五百章 一命換滿門第八百零三章 軍機處第五百三十章 長孫無忌密會樑仲業第七百零二章 推拉高手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麥地那第四百零五章 所圖者,大海第六百二十九章 蓋棺定論第一百十三章 女俠?(第八更 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敲打楊務廉第八百二十二章 李慎、李恪的選擇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沐遇刺(二)第八十六章 破繭第五百五十一章 瓜州會師第九百六十七章 孫華,你可有聽見?第八百三十八章 結局往往是意外第九百二十四章 圖窮匕現第五百八十六章 李沂來得正是時候第三十三章 暮年的李淵第四百五十八章 女兒紅第九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八百八十章 桃李滿天下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輔臣之一第七十章 李泰情急第四百八十九章 據堅而守第三百九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九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六百二十四章 長孫無忌的演技第六百四十四章 崔尚醉翁之意第三百零三章 鄭觀音(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二個兒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改道李家莊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不象第六百五十章 眼光……眼光啊第三百二十三章 孫福回來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好問寶寶李治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二十章 江南交易所第七百六十九章 新羅王的貪念第五百五十七章 長孫無忌起復第五百三十章 長孫無忌密會樑仲業第一百三十七章 良臣第二百四十一章 孤聽舅舅的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六百六十三章 韓仲良脫離險境第六十八章 莊子被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京兆韋家第七百六十二章 突破鴨綠江第七十九章 兵發越王府?第六百零七章 再次和談(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拿朕當婚託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仁軌的小算盤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世民救場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邊海水一邊火焰第六百五十章 眼光……眼光啊第八百零八章 房喬怕了第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一百零六章 侯君集出征(第一更 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四章 國中之國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沂、李師的小動作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三百三十章 你一定會被射成刺蝟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沐遇刺(二)第八十五章 籌劃第八百十一章 甘露殿君臣奏對(二)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食趁火打劫第三百十二章 人心怕是要散了第三百零二章 鄭觀音(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六百九十章 可憐的史暕第八百十二章 再遇催婚第八百九十一章 那就捏捏吧第七十五章 妙人聞香第五百五十六章 信口雌黃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口是戰略問題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羅女王不甘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親衛常寶第三百五十八章 如此結果最合適不過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八百零二章 內閣第三百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百零二章 鄭觀音(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圓桌會議(三)第九百二十三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義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長孫無忌真會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