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

此製爲朝廷施政旨意,由皇帝用璽封,然後由門下印重封。

與漢代的制書不同之處在於,漢代制書是由皇帝用璽封,再由尚書令印重封。

大唐卻因李世民曾任尚書令,避諱,不設尚書令之位,這一職權便轉於門下省。

聖旨正式頒佈之後,錢莊這個新興事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由長安向全國幅射。

徵用世家原有的店鋪,經過簡單的改頭換面,一家家錢莊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大唐州郡冒了出來。

這天,新羅使者團到達長安。

新羅使團在長安,可以說已經駕輕就熟。

自從新羅首例女王聖祖皇姑金德曼登基以來,與大唐的往來已經十分頻繁。

聖祖皇姑金德曼也就是後世的“善德女王”。

只是現在她還沒有善德的諡號罷了。

金德曼一直奉行親唐的政策。

單長安國子監中就有數十在讀的官派“遣唐生”。

這些“遣唐生”由大唐朝廷供給食宿,由新羅供給學費。

而其中相當一部分學成之後,成績優秀的會充當質子,留在長安,稱爲“宿衛闕庭”。

這與平常所言的“質子”不同,這個質子不僅僅是人質的意義了,而更是一種待遇和榮耀。

如果朝廷出使新羅,則必選派這些“遣唐生”做爲副使,做爲翻譯。

也有一些直接在大唐入仕的。

而返回新羅的學子,必定是官途通暢。

新羅實行的是“骨品制度”。

所謂“骨品制度”本質就是血統制度。

樸、昔、金三家王族地位最高,稱爲“聖骨”,大小貴族依次分爲“真骨”、六頭品、五頭品、四頭品等四個等級。

“聖骨”、“真骨”貴族能繼承王位。各骨品都自我封閉,互不通婚。

還有三頭品、二頭品、一頭品、平民、奴隸等各個低級階層,這些階層屬於非骨品。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按照“骨品制度”,朝政一直把持在聖骨真骨手中,中小貴族出身的少年很難謀取出身,除非成爲“花郎”(武士集團)。

但是隻要有從唐朝學成歸來,就必然有官位可享。

這也是新羅打破密封骨品制度邁出的第一步。

就象上世紀八十年代,只要是留學鍍金歸國的“海歸”,被國人追捧一般。

當然,這已是後話了。

新羅使團的到來,是李世民施行李沐諫言“輸出戰爭”的第一步。

李世民下旨,由鴻臚寺負責接待,禮部尚書李孝恭、民部尚書韓仲良、給事中馬周負責談判。

李沐則是奉旨參與談判,也就是列席會議。

這個陣容已經超出規制。

Wωω¸ Tтka n¸ ¢ ○

按律,象新羅這種小國,本只須鴻臚寺典客署官員接洽即可。

但這次與往日不同,李世民要施行李沐“輸出戰爭”的策略,主動派使者前往新羅。

隨之而來的新羅使者團,都擔負了貿易談判的重任。

不過李沐並未參與接待,正如他所說,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談判扯皮的事,自問是比不過朝中那些老油條了。

李沐打算在最後談判時把把關,所以他一早便去了莊子裡。

莊子外,依舊擠滿了前來提貨的車輛。

不同的是,以前是長孫氏的,現在是五姓世家的。

在這個時代,生產力相對落後。

有錢並不能買到足夠的貨物或者資源。

這也是朝廷徵收賦稅,需要用糧食和絲帛的原因。

李沂的臉色顯然變得鬆快許多。

貨物順利賣了出去,而且是先錢後貨,這解決了擴編神機衛引起的燃眉之急。

神機衛擴編之事,進展也非常順利。

長安近三百萬的人口,徵募幾千人,不算個事。

再加上神機衛的待遇優厚,不管是想養家餬口的、還是想光宗耀祖的,莫不聞風而止。

不過李沐此來,並非爲得是徵募之事。

他是來安撫被長孫無忌遣回的各店鋪掌櫃。

當李沐站在這批學子面前,感受到的是火熱的眼神。

這是一種視李沐爲聖人的眼神,包含着崇拜和無條件服從。

他們今日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李沐給的,三個月日日夜夜、朝夕相處,李沐與他們同吃同睡,傾囊相授,對於這批人,說是嫡系,不容置疑。

“諸位用不着悲觀。被長孫氏遣散,這只是開始,並非結局。”李沐寬慰道。

“相信諸位也已經聽聞,朝廷已經詔告天下,即日起設立錢莊。你們,將被派往各州錢莊支號,擔任掌櫃。不久之後,你們每一個都會掌管各縣十幾個,甚至數十個分號。我希望,你們能竭盡全力,將錢莊管理好。”

李沐的話音一落,學子們的臉上便綻放在喜悅的笑容。

確實,對他們來說,做爲李沐的親傳弟子,被長孫氏遣回這是一種恥辱。

如今聽到李沐將他們派往朝廷各州錢莊,獨掌一方,自然有一種如釋重負地解脫感。

“弟子必不辱先生期望。”近百人的呼喝聲讓李沐動容。

這批人,是自己手把手教出來的,他們擁有了這個時代所沒有的初級財會技能。

加上在長孫氏店鋪超過半年的實際操作,李沐有理由相信,他們已經可以獨當一面。

“不過,你們中有二十人需要留下,我另有任用。其餘人準備一下,明日前往交通監,找馬週報到。”

“是。”

李沐挑選了二十人,這是交與崔尚安插進世家錢莊的。在密室與這些人面授機宜之後,李沐派人將他們送去崔尚處。

安排完這些,李沐去看望了兩個妹妹。

出乎李沐意料的是,僅幾天的時間,李秀林和李雲都已經掌握了阿拉伯數字的簡單運算。

李沐慰勉一番之後,便帶着常綠雲離開了。

路上,李沐問道:“綠雲,樑先生離開京城已逾半年。他其間可有與狼牙衛聯繫。”

“有。不過軍師行蹤不定,說是在聯絡各州舊日同袍。如果需要,我可傳信各地狼牙衛分支,聯絡軍師。”

“好。傳令讓樑先生安排人手,準備進入各州錢莊應募,我會想法通融,讓他們成爲各州錢莊護衛。”

“喏。”

“你也需要安排些人手,安插進京城錢莊總號。”

“不知道需要多少人?”

“五十人吧。”

“喏。”

第八百二十八章 韓威很瘋狂第九百四十二章 我沒錯第四章 別樣的父愛第十八章 勝在狡辯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駁調息令?第五百九十章 據理力爭(加更)第四百七十章 李沐的底牌第八百九十八章 養寇自重?第九百二十九章 出奇兵第八百七十三章 何必呢?何苦呢?第七十二章 祭奠李淵第四百三十章 玉佩的秘密第二百四十九章 要人(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二百零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七百七十七章 李沂的怨念第七百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七章 本該是歡樂的夜晚啊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四百零三章 徵收商稅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第三百十四章 反而歪打正着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又一次宮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王者的霸氣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恃身份的李麗質第四十九章 趨利避害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七百八十五章 太囂張了第七百八十三章 相打無好手,相罵無好口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口是戰略問題第九百八十二章 騷亂第六百六十九章 私唔長孫渙第二百八十三章 敢與李沐說項者與其同罪第四百七十六章 血腥的資本第八百四十章 你若善終,天理何在?!第九百六十二章 功成身退第七百七十六章 兩衛虎牢關遭遇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情起復第四百五十四章 錢莊之爭第四百零三章 徵收商稅第三百六十八章 秦心的安置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聞達第三百零八章 三千神機衛第二十八章 被彈劾第五百零七章 武水縣伯常何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周的野望第二百七十二章 坑舅的長孫無忌第六百八十五章 閉關結束(加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二十一章 皇莊的秘密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定方的底細第二百八十五章 身世謎霧重重第二百三十章 人生的真諦是妥協第三百三十五章 反擊(二)第六百六十章 打不過就跑?第四百八十六章 在商言商第四百五十九章 敲竹槓?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羅王換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舉棋不定第五百十六章 李婉順的婚事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羅女王不甘心第八百十五章 出乎意料第七百九十六章 河東獅吼第六百七十七章 飲鳩止渴第九百七十四章 少年名臣第二十九章 指鹿爲馬第四百九十八章 長孫明月替父求情第九百四十七章 活着回來!第六百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四)第七百五十章 鬼天氣第五十九章 忌憚第五百二十七章 袒護第三百零二章 鄭觀音(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良臣第八百六十九章 我有兒子了第四十章 李泰的怨念第一百八十九章 妙人秦心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五百九十章 據理力爭(加更)第九百五十六章 那麼,再來!第五百二十九章 房玄齡淡出朝堂第七百十三章 京兆韋家沒落(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五百零一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的已經到達第三百零七章 這只是利息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孝恭的瘋狂第六百五十八章 選妃第三百四十章 仇恨可以讓人記一輩子第九百五十八章 勝利第四百九十五章 圍城(六)第五百十九章 李靖祖孫第三百二十八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氣勢第九百七十五章 時政之爭第七百九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七百五十章 鬼天氣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