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湖上新亭好

“等倒閉的話,來皇宮找朕,朕可以幫你清償一次欠債,不管多大的數額。”皇帝的應答激起一片笑聲,

而後高文騎上了阿格硫斯,繫着紫色的披風、綬帶,穿着銀灰色的鎧甲,將磷火之劍佩戴齊整,和自己緩緩推進的軍陣伴同在一起,趕赴到野地的戰場當中......

前進當中,正在另外處高地架起短筒望遠鏡的內宮侍衛們,站在那裡,等待着皇帝策馬上來,讓他親自觀測敵軍的陣容和配置。

這也是高文最關心的——大公平王的嫡系武裝終於出陣來戰了!

而同時,全體堡寨裡的宋軍士兵的軍官虞侯們,都在前夜得到了相同的“人皆畏炎熱,湖上新亭好”的名遞。

這是軍隊裡的密文,內容翻譯過來就很簡單了,“全軍上下,除去守堡寨和守馬樁的外,全體出營,列大陣,破大敵!”

號角聲如怒濤鯨波般,迴盪在莫夫城的堡寨羣裡,一股股皇宋的軍隊,以指揮爲單位,馬步車炮等兵種列着整齊的隊形,魚貫而出,瞬間就鋪滿了半個原野。

高文的短筒望遠鏡首先看到的是立在青色傘蓋之下,處在督戰位置的一名衣着威武華麗的武將。

此君正是總督六軍,大公平王親自賦予最高指揮權力的童貫,但見其面容微黑,鬍鬚飄飄,脖頸閃現着古銅色的光輝,眉目極度猙獰威嚴,腰帶上懸着把虎尾鐵鞭,身着黑漆金紋狻猊甲,騎着駿馬來回疾馳,手舉權杖左右從容指揮佈陣事宜。

高文眯縫雙眼,繼續望遠而去,但見宋軍堡寨的三合土牆和棱形的臺基上,都用皮革和戰棚隱藏着遠射的武器,堡寨外支起的長列步兵旁牌、排刀障車後,也似乎藏着士兵或武器。

而在西區堡寨的中央,豎起如船桅之高的一處望樓,下設八條粗大的繩索固定,其上的旗幟已經放平:標誌着敵寇逼近,我軍需出戰。

接着他將目光移往沖天陣雲和塵土裡,步出的大公平王嫡系之控鶴軍、虎翼左右軍——共三軍一萬五千人。

結果高文見到的是一萬五千名移動的“甲人”。

前部中央位置的控鶴軍,舉着的全是藍旗,清一水的朱漆右掩等身犀皮甲,頭頂皮笠子,笠子上綴着彩色的馬鬃毛,下無吊腿甲,快捷如飛,前數排肩膀上扛着的全是長短合一的火銃,機頭和銃口閃着無數銅色的光芒,後數排則每人人手一把蹶張弩、神臂弓、克敵弓,此軍共四千人,是單獨成軍的“皇宋版射擊軍”;

虎翼左右軍就在稍後的二線滾滾跟進,其高舉着的是繪着猛虎的甲旗,旗幟上的杆首即“耀篦”全爲純銀製就,其下的團團士兵如行走的“鐵城”,幾乎全披着順水山字鐵步人甲,頭頂鉢般的兜鍪,脖子後披着長長的頓項,左右肩覆着虎頭形的披膊,前有鎖子胸甲,束帶下又有裙腿甲和鶻尾甲,前首虎翼步兵皆手持鳳嘴長柄刀、大斧、銀槍、狼牙蒺藜長棒,後首似乎扛在肩膀上的爲火銃、釘錘炮(前端爲九孔連射銃頭,後端爲鐵柄)。

高文不由得倒吸口涼氣。

他先是視線離開了短筒望遠鏡會兒,接着又貼上去,發覺敵方的左翼,是五千舉着皁旗的靖西軍,其步騎合一,同樣身着鎧甲,但不比虎翼左右軍那般沉重,行動起來更爲輕便迅速,甲冑精光閃閃,其士兵同樣混有大批的火銃手和弓弩手,並有各種冷兵器駐陣,“莫非這就是葉得臣所言的,橫山諸部改編的軍隊?”

倒是宋軍的右翼,全是清一水的蠻騎士兵,輕裝氈帽,揹負着弓箭、套索和短矛梭鏢,看起來不足爲懼。

“怪不得大公平王一路西進,沿途的蠻族部落乃至耶律大石這樣的人物,都甘心爲其效力呢?原來靠得就是這區區兩三萬人的嫡系武裝。”高文咋舌暗自道。

蒼黑色的雲越聚越多,僅剩的太陽殘塊還滲下不詳的紅色的光芒:皇帝離開了短筒望遠鏡,但依舊站立在那塊高阜上,觀看着他的中央陣線謹慎而嚴整地往前推移着。

而另外面,皇宋中央的三個軍,也作着相同的動作。

這片曠野可謂是兵書裡所言的“衢地”,高文越不過莫夫城的堡寨羣,而大公平王也同樣打不穿尼沙普爾高文的防禦線,爲今之計只能在此地做一場宛如“鬥獸”的決戰了!

這時,高文聽到背後響起了炮聲。

一陣呼喝裡,野營高處炮壘上,穿着輕皮革甲帶着鐵盔的炮手,舉着點火杆,打着了一門長重炮——那炮猛地轉動輪子,往後倒退,閃出道火光,冒出團白煙,打出一顆劃空的炮彈,帶着呲呲叫的聲音,幾秒鐘後,在兩軍對壘線間的土地上,掀起團飛起的塵土,很快揚起來,隨着寒風。

依次爲訊號,野營裡的火炮接二連三地開始發射起來,轟鳴聲不絕於耳,硝煙和塵土捲動着,地面上被砸出一個個冒着煙的坑,很快一發炮彈準確地擊中了隊正在前移的皇宋控鶴軍行伍——高文和所有將官看到,幾名控鶴士兵像被球擊飛的柱子般倒伏到了數尺外的地方。

“很好。”一名皇宮侍衛將胳膊擱在土筐上,滿意地說到。

結果他話音未落,“嘭嘭嘭”一連串沉悶的聲音,但卻是自遠而近的,呼嘯而來——也即是說,從皇宋的堡寨裡射出來的,劈頭蓋臉,在高文所在的土阜邊,兩顆射來的石丸,掀起了水柱般的泥土四濺,幾匹御廄裡的馬匹驚叫着四散奔跑起來。

高文推開掩護自己的侍衛,迅速重新貼在了短筒望遠鏡上,他很清楚看到,果然在對面堡寨土壘的木柵和戰棚裡,冒出嫋嫋的青煙,這景象他再熟悉不過,是鑄造出來的火炮特有的。

耶律大石沒火炮,郭藥師沒火炮(後來有了,但卻被俘獲,由此高文斷定皇宋軍隊是有火炮的,但是還沒有製造出輕便的輪子,應該是固定在炮壘裡發射的),看來炮全都集中在大公平王嫡系軍隊的手裡,但也可認定——公平王的火炮數量不是很多。

第74章 說服的理由第54章 高文新戰術第46章 泰提修斯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53章 科布哈進逼第16章 尼什城的選擇第64章 死屍.靴子第89章 波斯塔和藏兵洞第85章 行政區與革幣第25章 人形閘室第65章 輕砲車第95章 福音聖俸第20章 教宗密信第32章 調停仲裁者(下)第28章 血毯和“魚皮油”第14章 喬模喬樣第74章 遇敵第21章 奧克蘇斯河的過往第13章 修羅場第114章 海倫娜第6章 安娜的冊封第90章 貓和隼第33章 東谷之戰(中)第59章 達拉賽娜第68章 蔭子地第10章 君士坦絲第63章 急迫第11章 拋劍第55章 蛇第43章 處刑第52章 聖尼古拉之地第105章 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8章 出戰第77章 半身凱旋第60章 馬克亞尼阿斯第69章 四教宗第58章 舊合約第41章 解乏第36章 皇帝重振雄風第50章 父子的愛第54章 留在都拉佐的人第96章 皇帝大軍陣(上)第33章 聖西里爾.突擊!第2章 雪中的黑色武士第14章 皇帝的執拗第97章 圍三缺一第2章 雪中的黑色武士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47章 預言者高文第52章 默契第8章 新月戰術第63章 常勝大陣第97章 圍三缺一第52章 提醒第105章 五月十八(下)第32章 普里文蘇斯河第48章 卡斯托里亞山脊第37章 紅手分隊第100章 禍水引流第28章 索權第129章 兔遜第86章 阿德萊德第110章 阿塔利亞灣第14章 排水第52章 下水第11章 阿斯巴反逆第91章 重臼炮第16章 車壘山第7章 出征的算籌第18章 背後第29章 阿爾蘇第62章 普拉西狄絲第49章 僞報第24章 圍城伊始第70章 伊科尼烏姆第84章 扎哈斯再現第50章 死守的安格拉斯第15章 尼布甲尼撒王將毀壞推羅(上)第96章 聖母前的誓願第21章 初戰第18章 爵位之爭(上)第99章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三)第25章 伊薩克降服第22章 大牧首被俘第43章 莫利亞新軍第51章 斷髮第105章 博希蒙德的部署第48章 屈辱就擒第68章 來回談判第95章 君士坦丁堡的日常(下)第17章 皇帝的想法第32章 東谷之戰(上)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50章 戰前犒賞第43章 萊斯沃諾要塞第80章 最終的雷聲第39章 海關所的夫婦第61章 圓亭前的離別第52章 琺琅盒第84章 海盜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