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奇襲赫拉特

根據當事人描述,身高已有六安娜尺的科勒阿迪歐斯騎色雷斯戰馬,身繫着銅色扎甲,揹負突厥式鹿皮箭筒,頭盔上豎着誇張的貂尾飾物,親自統帶二千名卡林西亞士兵,外加同等數量的鮑格米勒信徒,氣勢洶洶地來到波斯尼亞山崖上的修道院,要求對方做出選擇:

要麼統一納稅給帝國,要麼破滅院落,因爲帝國馬上便不再許可修道院私產的存在。

但那羣靜修會教士也都是桀驁不遜慣的,他們怒吼着衝動起來,擡着各色聖像阻攔卡林西亞軍隊,並稱在山上靜修時得到聖光神啓,獲得與上主對話的資格,上主稱卡林西亞親王和其父的暴虐只能維繫三年又三個月,早晚得毀滅。

科勒阿迪歐斯大怒,持弓飛箭,一箭就把教士裡的執事長給射殺了,教士們許多人還木訥在原地,結果科勒阿迪歐斯又連射七箭,又射殺四人,而後驅馬持劍,上前劈砍驅逐——教士們驚嚇得吶喊着四處跑散,得到親王鼓舞的士兵和鮑格米勒信徒也勇猛跟進,攻入了大修道院,將其劫掠焚燬,而後科勒阿迪歐斯宣佈沒收修道院所有田地資產,所得的聖物和財貨貢獻三分之一給君士坦丁堡,三分之一賞賜給了士兵,三分之一賞賜給鮑格米勒派,讓他們在波斯尼亞修道院廢墟上建立自己的公社團體。

得到彙報的巴塞麗薩生氣於這個毫無教養而粗蠻的親王,“簡直就是頭瓦良格小熊崽子!就算是對付修道院,也要採取穩健長遠的策略,而不是這樣的粗暴武力。”

就在安娜準備下達譴責書時,卻被赫利斯托弗悄悄壓下來,他對母親說,“若是責備兄長,便是否定先前父親的做法,是說父親做錯了,那樣帝國會徹底動盪的。”

正在提筆的安娜只能重新擱置下來。

她兒子說的沒錯,治理這個國家其實無所謂對錯,但絕不能承認自己錯了,因爲“帝王是不會犯錯的”,這句諺語絕不是諷刺帝王的自以爲是,而是指出任何帝王都要顧忌自己的統治基礎。

接着安娜發出了要讓高文安心待在前線的快馬書信,稱帝國局勢已穩定下來。

而書信剛剛度過海峽時,高文便進入到古爾族聚居地區。

皇帝此刻擁有三翼旅團,還有支炮兵特遣隊(以輕型火炮爲主)及幾乎所有騎兵,卡貝阿米婭不放心,便又從小莫夫城下將五千信徒士兵帶回來,擔當高文的一翼。

古爾王伊茲.阿拉丁則帶着五千士兵前來“應戰”。

但所謂的“應戰”不過是掩人耳目的煙霧,實則雙方很快在處山峰下的營地秘密舉行了會晤。

伊茲.阿拉丁誠厚地給羅馬皇帝獻上了本族的特產——鍛造精美堅固的一百副步兵箭手鎧、三十副騎兵鎧和馬鎧,十頭一等一的獵犬,還有一筐珍貴的綠松石。

看到綠松石,高文的眼眶明顯發出了光芒,但他忍下心性,咳嗽兩聲就將其退還給了古爾王,“何必如此?這次我們要聯手起來,對抗東方的侵攻軍隊,你的忠誠道義蘇丹和哈里發都已知道,所以要冊封你爲大埃米爾、赫拉特總督、伽色尼的信士官長外帶哈里發右手。”

古爾王大喜,便主動要求引導高文的軍隊攻陷赫拉特城。

高文便詳細詢問了他,赫拉特的城防、兵員諸多問題,接着便放下心來,毫無芥蒂和懷疑,叫古爾王大膽去做,“未來攻陷伽色尼城,那裡的所有都是你的。”

“我也渴望爲不明不白死去的父親復仇!”古爾王伊茲鬥志昂揚,和高文暢快締結了盟約。

而後伊茲.阿拉丁便假裝抵禦高文失敗,帶着兩千名族人騎兵反手馳往赫拉特城。

若是說尼沙普爾爲鏈接波斯和中亞的門戶,那麼赫拉特便是鏈接波斯和天竺的樞紐,裡面的居民足有十萬餘(蒙古西征,託雷征服此城,號稱屠殺了一百七十萬居民,看來是誇張,但當時中亞各古城絕對比歐陸的大部分城鎮要龐大富庶得多,是不爭的事實。所以質疑中亞無法提供軍隊後勤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當年蒙古直打到歐洲和中東,當然是靠中亞地區提供給養的,不但有糧秣和戰馬,還有大批製造武器器械的工匠和僕從軍隊,不然你真的以爲蒙古人的草原小馬是核動力的?相對應的以中亞爲跳板和基地,也絕不是蒙古人才能做到的專利,任何個古代政權都可以),塔樓和城牆如山,內裡街坊如雲,自來是伽色尼汗國的軍事、財賦重鎮所在,故而伊斯萊爾西征後依舊留下重兵外帶民團駐守,另外還有三千帳蒙古兵也在城內協防。

不過古爾王這時候也展現他狡詐奇譎的一面,居然僞裝了伊斯萊爾的文書,說君士坦丁堡的大軍逼近,君王要求我軍入城助守,當城將還在將信將疑時,古爾王又用許多綠松石賄賂城中的商人和阿訇們,併到處散播假消息,說伊斯萊爾在波斯克爾曼遭到慘敗,其本人生死不明。

很快驚恐和猜疑的惡魔之卵,在人們心中孵化出來,最後他們還是打開了城門,放了古爾王進來。

結果古爾王立即帶騎兵衝入,佔據了一段城牆和數座城門,和城中守將和蒙古兵激烈廝殺。

平明時分,高文的紅手旅團和守衛者旅團趕到,各馳入一門,射擊軍士兵們到處拋擲契丹雪手榴彈,焚燒街坊,火焰和爆裂聲不絕,城中內應**細們也藉機四出,有的帶路,有的則捕殺守兵軍官。

最終蒙古騎兵棄城而走,向伽色尼城的方向逃走。

而伽色尼汗在城中的守衛將官不是投河自殺,就是被古爾王抓捕起來殺死。晌午時分,高文騎馬在安天御傘下,帶着禁衛軍入城,屬下將官多要求皇帝陛下親自指認麾下鎮守此城,但高文卻很大度地說:“這座大城本就應屬於古爾王伊茲.阿拉丁殿下的,朕要信守當初的諾言。”

於是高文祝賀完古爾王后,便命令全軍在城外築營,不得入城滋擾。

伊茲感激涕零,便將城中倉庫裡的所有都拿出來,爲高文提供補給。

第82章 三路第90章 罪孽深重第78章 血之橋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61章 共浴第33章 伯爾納第63章 金門凱旋第99章 何處之雪第1章 阿迪法第22章 復仇的懲戒第87章 奧古斯都第72章 真相?第4章 小安條克堡第39章 最重要“盟友”第101章 抗命第128章 片箭第25章 新的選舉第22章 大牧首被俘第9章 皇子的希冀第64章 尼基弗魯斯.佈雷努斯第52章 城頭大王旗第79章 神秘來客第46章 EGO SUM QUI SUM第66章 趙良嗣第74章 遇敵第77章 崑崙奴第61章 仁愛的阿萊克修斯第71章 一份.雙份第77章 典廄長反正第16章 三十鞭打第20章 踏上征程第12章 小丘(上)第11章 鐵錘第44章 亞吉.西揚第40章 屠龍之劍第57章 沙赫娜美之箭第18章 沃爾特.桑薩瓦爾第43章 對火的計算第59章 “無本買賣”第35章 殘忍的逼迫第86章 塹壕戰第53章 閃電裡的手第46章 虛妄安慰第60章 以水代兵第58章 殿後的功勳第103章 神啓的坑第29章 阿爾蘇第45章 弭亂第98章 推翻許諾第40章 博希蒙德被俘第27章 求婚第48章 屈辱就擒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35章 羽檄交飛第76章 單炮先行第29章 伊斯法罕“狗肉帳”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18章 坦克雷德的恨意第6章 安娜的冊封第8章 卡林西亞親王第8章 大土王伯丁第40章 戈弗雷到來第44章 還是氐惆第44章 還是氐惆第52章 解圍第15章 一往無前第45章 弭亂第55章 卡薩的私鬥第36章 蹶撲第92章 正教教士的刁難第76章 單炮先行第76章 棋逢敵手第52章 新兵支隊與駐屯地第99章 港口光復第44章 城牆爆裂第1章 巨人歌利亞第77章 浸禮第83章 克魯斯塔羅斯的戰功第120章 大帳第83章 大瓦西里與高文第116章 近射.遠射第25章 神鷹第62章 送冠第22章 播種第67章 教唆第38章 活押.死押第98章 九年後第55章 誓章第21章 圖拉真門第41章 老薑第92章 還印戰爭第34章 夫人的慫恿第91章 重臼炮第70章 修正案辯論第49章 耶律大石第60章 以水代兵第90章 紘宇並肩王白赫德第80章 畫營自守第15章 博希蒙德與高文的互答第6章 煙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