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裂痕

一秒記住

陝西道監察御史劉廷元是浙黨黨魁,經歷了三次京察,在波譎雲詭的李三才案、熊廷弼案、韓敬狀元案中,可謂久經考驗,黨爭經驗豐富,對人性、世情看得很透,說道:“張原現在名聲正佳,甫入京就爲山東災民請命,又在科舉舞弊案中博得了京城士庶的普遍同情,裡坊中人都說本來會元也是張原的,被舞弊案搞沒了,張六元只剩張五元,使得本朝少了一祥瑞,讓人遺憾,現今玉河北橋之風波已經傳揚出去,世人大多先入爲主,若我們辯駁,在張原名聲氣勢正盛之時,只會反污了自己,這種事已經說不清了,只會把自己越抹越黑,又不能把張原下到刑部嚴刑拷打讓他招供——”

鄭養性惱道:“如此說我們就眼睜睜看着姚給事受屈,卻拿張原毫無辦法了嗎!”

劉廷元道:“辦法當然有,那就是轉移視線,這也是張原在橋頭使用的,我們現在還施彼身,明日聯合幾名給事中、御史再次彈劾吳道南,這吳道南臉皮也真是厚,前次劉文炳、周師旦、李嵩等臺垣官輪番彈劾,他卻只在家蟄居了兩日就又入閣辦事了,會試兩樁舞弊案,還有以前的順天府舞弊案,吳道南身爲總裁,豈能責任,定要逼得他致仕,吳道南是東林黨人最後的倚仗,也是張原的座師,只要他一走,那姚兄這事也就不算什麼了,彈劾吳道南正可爲姚兄解圍,至於張原,可借冰河說彈劾他,這是蔑視天命和禮法、致君主怠政、讓羣臣推諉罪責的歪理邪說。方閣老對張原的冰河說就很不滿——”

禮科都給事中周永春點頭道:“方閣老曾讓張原刊刻廷策時把冰河說刪去,張原竟然拒絕了。”

刑部郎中胡士相道:“方閣老對冰河說不滿,但皇帝顯然很欣賞冰河說,不然也不會欽點張原爲狀元,以此來彈劾張原歪理邪說只怕根本沒用。皇帝來個留中不發,我們是無可奈何。”

劉廷元道:“不要指望一彈劾就能讓張原免官解職,張原是新科進士,自太祖高皇帝以來,朝堂對新科進士比較優容。張原雖已授官,但與那些觀政進士也還是一樣的,觀政進士的主要職責是學習各種律令條例、熟悉政務、協助官員辦理庶務,卻不用僉署文案,也就是說不必對行政失誤負責,現在彈劾張原起不到實際作用,他有擋箭牌——”

鄭養性插話道:“既然沒用。爲何又說要彈劾他?”

劉廷元道:“張原在翰林院是養望,詞林官最重聲譽,以冰河說爲歪理邪說來彈劾他,不管皇帝是下詔溫慰張原還是留中不發,都可坐實張原冰河說是蔑視天命、諂媚君上。乃是佞臣,一旦形成輿論,張原在京中就待不下去,到明年就可借京察之機將其貶出京城。”

姚宗文補充道:“張原去年在杭州還曾訛詐了徽州富商汪汝謙的一座園子,這事亦可彈劾。”

劉廷元皺眉道:“據我所知,那園子是張原向汪氏典來的。汪氏賠償給張原的銀子也被張原捐給了杭州養濟院,這事不好指責。”又道:“不要急着打擊對手,要抓住真正的破綻。不然易被對手反擊。”

姚宗文臉色剛有點正常,被劉廷元這麼一說,臉又漲紅了,說道:“張原那是以勢壓人,不然汪氏怎會賠銀又典園。”

劉廷元道:“先專攻一點,看事態進展再決定下一步。”

齊黨首領周永春一直沒怎麼說話。從姚府出來後連夜又去見禮科給事中亓詩教,這兩位山東老鄉談得當然更交心。亓詩教是方從哲的門生,是反東林的急先鋒,萬曆四十一年曾上疏抨擊顧憲成“大開奔競之門,廣佈招搖之令,橫行籠罩之術”,使得“無識者誤墜其術中,不肖者願歸其幕下”,更“依附名流,交納要津,夤緣權貴,佈散黨與。羽翼置之言路,爪牙列在諸曹,機關通於大內,內閣任其指揮,冢宰聽其愚弄,總憲繇其提掇”,攻擊東林黨爲了獨掌朝廷大權排除異己,使得朝野上下“但知有東林而不知有皇上”,措詞極其嚴厲,難免誇大其詞,與東林人是水火不容,但亓詩教這個人有個優點,對鄉梓十分照顧,去年山東旱災,他特意回了一趟山東,看到家鄉嚴重的災情他是心急如焚,回來接連上書請求皇帝下旨蠲賦賑災——

聽了周永春說了姚府之行的經過,亓詩教道:“我一直對張原去年聯絡諸生上書爲山東六郡請求賑災心存好感,那個繪《饑民圖》的青州舉子陳其猷曾來拜訪我,說起張原其人,陳其猷很是敬佩,說張原博學多才、關心民生疾苦,陳其猷與張原同行半個多月,張原談論的最多不是如何科舉高中,而是各地災情和流民的困苦,張原不是空談泛論,每到一地就上岸詢問,並作筆記——”

說到這裡,亓詩教目視周永春:“——我等把這樣一個人作爲對手是很可惜的,張原浙黨烙印極深,東林人現在是沒掌權,若掌權,比如趙南星輩,不見得能容得下張原,前次吏部文選司王郎中就曾對我言,張原可以拉攏,張原的翰社氣候已成。”

周永春緩緩點頭,卻道:“只是現在姚宗文、鄭養性等人與張原怨隙已深,無法化解,這該當如何?”

亓詩教語氣不滿道:“姚宗文因爲其族弟之故就與張原勢不兩立,這不是把張原往東林那邊推嗎,甚是不智。”

以亓詩教爲首的齊黨與浙黨結盟其實也是情非得已,前幾年東林黨人壓迫得他們太狠了,不與浙、楚聯手就無法在朝中立足,但齊黨與浙黨的政治理念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浙黨至今與之福王、鄭貴妃一系有密切關係,而齊黨見國本已定。還是支持太子朱常洛的,亓詩教就曾上書請求萬曆帝讓太子出閣讀書,所以說三黨在有強大外力壓迫之下會團結對外,而現在卻是東林式微之時,三黨裂痕也就顯現——

周永春道:“劉廷元、姚宗文已決定要猛烈彈劾吳道南。並斥張原的冰河說爲歪理邪說,我們難道還能置身事外?”

亓詩教道:“我以爲冰河說是很有道理的,張原提出此論並非爲了向皇帝獻媚,而是基於實際災情考慮,因爲張原有應對之策。他的興修水利、推廣耐旱的農作物是可行的,而所謂天人感應,把災患說成是君主不德所致,雖有警惕君主之意,但往往被臣下利用來互相攻擊和爭訐,反而不能顧及真正的災情,就如目下。山東災情依然嚴重,若無實際應對之策,就是讓深宮的皇帝整日吃齋修身又有何益!”

周永春是禮科都給事中,亓詩教是禮科給事中,但周永春往往以亓詩教馬首是瞻。問:“那我等又當如何?”

亓詩教道:“我想約張原長談一回,看看此人到底是何心術,能否結交,若不能,那時再作打算。”

周永春道:“若能結交,那我們與姚、劉諸人豈不是要生嫌隙?”

亓詩教蹙眉道:“這的確棘手啊。是友是敵,只在轉念之間,不管怎樣。這個張原我是要與他談一談的,秘密交談一回吧。”

……

五月十四,就是玉河北橋風波的次日,張原作的《庶吉士儲養培訓疏》經郭淐簽署用印後送呈內閣,午後,吳道南看到了這份奏疏。向方從哲通報了一聲,方從哲道:“會甫兄票擬吧。”方從哲此時頗爲煩惱。姚宗文竟然在都察院、通政司、太常寺諸位官員面前出那麼個大丑,簡直是聲譽掃地,東林黨人反映亦是極快,戶科給事中楊漣、工科給事中何士晉彈劾的奏疏已經送到他案前,這讓他票擬很爲難,對於這兩份奏章他倒是很願意皇帝會留中不發,但聖意難測,而他作爲首輔必須先票擬,方從哲躊躇再三,還是決定明日再票擬這兩份奏疏,明日,浙黨的反擊應該就會到來——

吳道南便擬了對《庶吉士儲養培訓疏》的處理意見,不用說是支持的,傍晚時與其他奏章一起送到司禮監,司禮監原掌印太監盧受因爲年老多病,萬曆皇帝命其退養,由原秉筆太監李恩升任掌印,這些奏章有的三、五日就能批覆下來,有的要等十天、半月,另有很大一部分奏章如石沉大海再無音訊,很多朝臣認爲十萬火急的事萬曆皇帝照樣樣拖,好象天也沒塌下來,大明帝國照常運轉——

這日傍晚,張原與大兄張岱出了翰林院,經過玉河北橋時,張岱笑道:“介子昨日是有意激怒姚訟棍的堂兄吧。”

張原笑笑,說道:“還是大兄知我。”

張岱讚道:“妙計,姚訟棍的堂兄這回是倒了大黴,我們庶吉士都在取笑他,這人已經身敗名裂了。”

張原道:“哪有這麼容易,大兄拭目以待,姚的反擊會很兇猛。”

張岱道:“我們新科進士有免責的慣例,怕什麼,而且介子你也沒有什麼把柄在他們手上。”

張原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們總會找到我的所謂罪狀的,昨日姚宗文就說了,我結社議政、聚衆鬧事,簡直罪行累累。”

張岱笑道:“這是衆人皆知的事,讓他們彈劾去。”

說話間,走到西長安街中段,張岱往南,張原往北,跟着張原的是穆真真和武陵,武陵十八歲了,前兩年一直不長個,就是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猛躥了五、六寸上來,雖然還比張原矮了半個頭,但看着總象是成年男子了,武陵問:“少爺,少奶奶她們大約何時從山陰動身,要不要這邊派個人去接?”

張原側頭看了武陵一眼,笑道:“怎麼,小武這麼急着見雲錦嗎。”

被少爺識破了用心,武陵“嘿嘿”的笑。

張原道:“回去接就不必了,來回八千里,行路難啊,我爾弢叔會送她們來京,大約七月末啓程。”

爾弢叔就是張岱之父張耀芳,已有書信來說要親自送張岱之妻劉氏來京,澹然自然與劉氏同行——

主僕三人行至東四牌樓西坊門,卻有一輛馬車從後追上,一人探頭出車窗笑道:“張修撰,多日不見,李閣老胡同的宅子還沒住進去嗎。”

張原看時,卻是吏部文選司郎中王大智,趕忙見禮。

馬車停下,王大智下車向張原拱手道:“我們雖在京中爲官,卻也難得一見,今日幸會,定要請張修撰喝杯酒。”

張原道:“慚愧慚愧,上回承了王大人的情,一直想請王大人喝杯酒道個謝,卻一直未有機會,今日好時機,王大人,大隆福寺那邊有家酒樓,烹製的魚極美味,讓學生請王大人一回,聊表心意吧。”

王大智笑道:“那就叨擾了,在下也想與狀元公敘談一番。”

張原讓武陵先趕去鶴壽酒樓預訂雅座,他與王大智邊走邊談,穆真真跟在張原身後,再後面是王大智的馬車和僕人。

又有一輛馬車駛來,一人招呼道:“王郎中,哪裡去?”

王大智轉頭一看,拱手道:“亓給事,幸會幸會,張修撰說欠我一頓酒,定有請我。”對張原道:“這位是禮科給事中亓大人。”

張原心知不會這麼巧,先遇楚黨王大智,再遇齊黨亓詩教,拱手道:“亓大人,幸會幸會,若亓大人肯賞臉,就一起到那邊酒樓喝一杯如何?”

王大智也道:“亓給事,一起去吧。”

亓詩教便下了車,這位山東人個子卻不高,長眉長鬚,容貌高古,年近六旬,身體矯健,當即與王大智、張原上了鶴壽酒樓,酒菜很快端了上來,起先只說一些閒話,王大智問張原爲何沒住在李閣老胡同,莫非是那宅子不好?

張原道:“等拙荊九月間來京再搬過去住。”

亓詩教開始說起山東災情,說山東六郡的旱情至今未得緩解,百姓流離載道,死傷遍野,易子而食,慘不忍睹,御史過庭訓奉旨賑災,直似杯水車薪——

在救災方面,張原與亓詩教很有共同語言,越說越相投。

————————————————————

十點更新,每天堅持,求鼓勵。

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414章 說死第374章 冰河說與萬言書第447章 除夕煙火第455章 誓言與喜事第118章 米芾雲山第55章 湖心亭看蘿莉第177章 姐妹錯認第60章 澹然心亂第211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92章 大宗師到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460章 勇氣第187章 居然草堂面試第424章 口福第356章 點石成金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97章 春夢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414章 說死第506章 稍縱即逝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65章 看騾吃草第240章 有我之境第95章 菊花之約第404章 雄辯與強記轉兩篇誇小道誇雅騷的帖子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224章 頂缸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184章 九字訣第284章 思君如流水第458章 痛打禿驢第499章 風狂雨急能立定第273章 女花榮第256章 波心蕩第292章 驚才絕豔弄清寒mm論春夢及其他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414章 說死第30章 草繩少女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214章 高士邪僧房中術第13章 蜀道難第293章 流水千里四封推感言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387章 落水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206章 一招鮮吃遍天第237章 花瓶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15章 將遊園第331章 鹿鳴宴第444章 又見方鴻漸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237章 花瓶第312章 欲寄彩箋兼尺素第27章 靜夜思第137章 襲胸第287章 潔癖之累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172章 生而知之第175章 樂不可極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237章 花瓶第306章 醜不醜問介子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368章 一石二鳥第369章 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308章 女人心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226章 怒雨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48章 真真認主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60章 澹然心亂第393章 大風圈外第407章 慈母心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133章 敢送太監春宮冊第180章 及時雨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25章 煙鎖池塘柳第222章 吳龍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