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9章 【秦王后招】

江南水密,眼見雨勢又大,在秦王行舟外奉命等候的丘福、朱能、鄭和三人正自焦急,朱能幾次三番要闖進去卻都被丘福制止。

想着朱能莽撞的性子,丘福暗暗擔心,若是燕王再不出來怕自己是彈壓不住的了。

正想着,卻見紅幔一閃,朱棣已是從裡面的大踏步地走了出來。三人不禁都鬆了一口氣,正想要問,擡眼卻見朱棣臉色陰沉得可怕,暗覺不好,便又住了口,只緊跟在朱棣身後。四人冒雨離開秦王船隊飄然而去。

回到仍舊泊在邗溝洪水中的燕王船隊,丘福也不歇息,立刻便招呼各船兵卒、船工忙着加固船尾抵住岸邊的竹篙來。眼見着兵士們都在暗暗生疑,朱能也招架不過兵士們幾次三番的來問,便悄然尋到了丘福。

見丘福兀自鐵着臉在那兒忙碌,朱能想了想,還是踱了過去,故作輕鬆地哈哈笑道:“哈哈哈,大哥好生謹慎啊,我瞧着這竹篙撐個一天兩天是不成問題的,何須忙不迭地就加固起來了?惹得那羣兵蛋子們都在懷疑咱們要泊在這水中過大年似的,軍心動搖可是了不得的事啊!”

丘福埋頭絞着手中的長繩,擡頭瞥了朱能一眼,冷哼道:“哼,軍心動搖?燕王殿下帶的兵何曾軍心動搖過?沒事你像個娘們一樣在這兒大驚小怪的作甚?”

朱能其實只是想要來找丘福討個實情,哪兒料到丘福如此揶揄自己,不禁漲得滿臉通紅,卻礙於丘福是自己頂頭上司,不能發作,只氣呼呼道:“哼,我大驚小怪?你一回來便忙着加固竹篙,我瞧你纔是大驚小怪!”

丘福見朱能像個孩子一樣動了意氣,不禁氣急而笑,停了手中的活兒,四下瞧了瞧,見沒有其他人,這才悄聲道:“你不見殿下從秦王行舟出來時的臉色麼?”

“見了呀,不就陰沉了些麼?”

丘福見他兀自癡迷,不禁無奈地搖了搖頭,又問:“那我且問你,殿下爲何從秦王那裡出來便臉色陰沉?”

朱能被問得一呆,皺眉道:“殿下的心事我哪兒知道?我又不是他肚裡的蛔蟲!”

“嘿嘿”,丘福不禁忍俊不禁,敲了敲他的腦門,笑道:“我瞧着啊,你便是殿下肚裡的蛔蟲,憑你這榆木腦袋也是弄不明白殿下的心思的!”

朱能不禁白了丘福一眼,不服氣道:“我榆木腦袋不知道,那你是什麼腦袋?你知道你說說啊!”

丘福眨着眼一笑,反問道:“你說咱們去尋秦王是做什麼的?”

“秦王船隊擋了咱們去路,去尋他自然是要他讓道兒啊”

丘福嘿嘿笑了笑,盯着朱能:“可是咱們殿下去尋了秦王之後便臉色陰沉,這又說明什麼?”

“哦”,朱能拍着自己腦門,已是恍然,卻又怒道:“嘿嘿,這秦王小兒竟然如此蠻橫,哼哼,要不是瞧着咱殿下的面子,我手起刀落”,說着朱能做了一個劈砍的手勢。

丘福大驚失色,連忙制止,見四下無人這才放下心來,搖頭無奈道:“你呀,兀自魯莽。這些話是說不得的,說出去你自己掉腦袋就算了,可莫要拖累燕王殿下!”

朱能自覺失言,卻仍是氣不過,呼呼地喘着粗氣,想了想冷哼了一聲:“哼,真他孃的憋屈,老子幹活去。誰他孃的再敢嘰嘰歪歪,老子大嘴巴扇他”,言罷掉頭就走,只留下丘福愣在當地哭笑不得!

燕王船隊共二十幾艘船連夜加固起了支撐船尾的竹篙,想着再撐個十天半個月也是無恙,一行人這才歇息下來。

朱棣瞧在眼裡,卻並不制止。惹得王妃徐儀華也是納悶,不禁問道:“殿下,您不是說秦王他們必會讓道麼?怎的丘福還領着護衛在那兒忙活?明日秦王船隊一讓,咱們不就走了麼?那今夜他們豈不是白忙活了?”

朱棣早已換了一聲乾淨的袍卦,也不披披風,只就着窗口坐在徐氏身邊望着外面出神,此時聽徐氏相問,不禁沉吟了半響,搖着頭道:“哼哼,以本王對二哥的瞭解,他決不會如此輕易地讓咱們過去的。本王擡出父皇來可以壓一壓他們,只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二哥答應得如此爽快,在那兒做好人,反倒令我更加疑心。”

徐儀華對秦王朱樉的做派也有所耳聞,知道是最不好沾惹的一個角色,此時聽朱棣如此說也是一呆,想了想,旋即安慰道:“殿下且好好安歇,莫要杞人憂天。說不準明兒一大早咱們便可以啓程了也是說不定的”。

朱棣一笑,也不再多言。

次日燕王船隊方纔用過早飯,巳時還不到,前方便有護衛來報:秦王船隊往上□□進,與晉王船隊連成一線,已是讓出了北邊水道,燕王船隊已是可以通行的了。

朱能、丘福二人先是一愣,隨後便高興起來,匆匆趕來稟告朱棣。

王妃徐儀華眼見不用跟秦、晉二王做耗,頓時喜形於色,笑道:“殿下,臣妾就說事情沒有想的那般艱險不是?這倒好,白操心了一夜!”

朱棣皺着眉擺了擺手,絲毫不見喜色,沉吟了片刻,吩咐丘福、朱能道:“要走淮水還需什麼?船隊此時便能出發了麼?”

丘福不妨朱棣有次一問,呆了呆,旋即回道:“此行淮水乃是逆流,旱時淮水太淺容易擱淺,如今淮水水勢又太大,萬難直接通行,需有縴夫才行。咱們船隊行船太多,沒有千餘名縴夫來拉船是走不了的。”

朱棣眼中波光一閃,斷然道:“吩咐船隊先不要出邗溝,纜繩不解。你們且帶人去尋些縴夫來再說!”

丘福、朱能對望了一眼,雖覺朱棣似乎有些過於謹慎,卻也不敢違拗,得令應聲匆匆去了,直至日過正午方苦着臉回來。

朱棣見他二人模樣,心知自己所料不錯。

只聽丘福慘然稟道:“殿下,咱們走遍了附近的村落,都說......都說......這一帶的縴夫已經被秦王和晉王徵召了,剩下的都......都是一些孤兒寡母的,留在村裡看家呢。”

雖心中早有準備,可朱棣仍不禁頭疼發愁,撫了撫額頭又問:“那山陽縣的其他地面的呢,可有人願意來賺這份工錢?”

丘福不禁苦笑:“咱們也去了山陽縣,縣裡到處都是四面八方的災民,不混跡鬧事便已不錯,聽說是給官家當縴夫,嘿嘿,都......都不願前來。況且......況且這山陽地界,只有邗溝附近的村民祖祖輩輩都做縴夫,對淮水也熟識,若是換了其他人,怕......怕也接不下這差事來。”

至此,衆人都覺陷入窘境絕地,一時沒了言語!

四卷27章 【齷齪不堪】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三卷36章 【據爲己有】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五卷54章 【設計擒王】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三卷22章 【宦海老吏】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三卷31章 【甕中捉鱉】三卷14章 【佐證之人】二卷33章 【金石彌音】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二卷4章 【硬闖行舟】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三卷32章 【大功得成】四卷28章 【計議離京】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五卷32章 【宮外雪人】二卷45章 【再襲朝陽】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四卷30章 【太廟遴選】第十九章 【名聲大震】三卷7章 【風月秦淮】四卷33章 【敕立世子】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四卷24章 【皇子座師】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二卷7章 【行舟奇人】三卷53章 【太子搶功】二卷18章 【奇招解困】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五卷53章 【謀奪九門】四卷20章 【大戰前夕】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五卷33章 【秦王出局】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三卷12章 【才能出衆】四卷44章 【大慶壽寺】第七章 【利誘御史】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三卷4章 【父子重逢】四卷48章 【收攏民心】五卷55章 【一舉兩得】三卷8章 【飄雪居內】第二十七章 【客棧惡鬥】二卷3章 【單刀赴會】二卷3章 【借力打力】二卷3章 【借力打力】三卷50章 【暗度陳倉】五卷45章 【許以周公】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三卷41章 【鬥謀用詐】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五卷33章 【秦王出局】四卷32章 【同門情重】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二卷10章 【慈雲禪寺】三卷5章 【奉旨查案】三卷23章 【口舌之爭】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四卷21章 【北征大捷】第二章 【剖析造化】五卷55章 【一舉兩得】四卷45章 【貪墨真相】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二卷27章 【巧言設謀】第九章 【於皇寺內】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二卷45章 【再襲朝陽】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二卷35章 【降職疑雲】四卷39章 【御醫華中】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24章 【大變在即】五卷16章 【忍辱負重】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三卷25章 【功敗垂成】三卷41章 【鬥謀用詐】第六章 【丞相當朝】五卷19章 【太子回宮】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三卷14章 【佐證之人】第九章 【於皇寺內】三卷第一章 【暗潮涌動】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二卷41章 【計議用兵】三卷18章 【監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