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24章 【大變在即】

太子暴斃,北平燕王府後花園的吟風樓內,道衍卻提醒朱棣,若是沒有朝廷明旨,萬不可貿然回京。

朱棣彷彿不認識似的盯着跟前這位胖大和尚:“大哥去了,難道我這個做弟弟的不該回去奔喪麼?傳揚出去,別人會怎麼看本王?又會怎麼看我們的兄弟情分?而且......他畢竟是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論起君臣忠義,本王也是應當回去奔喪纔對啊?”

道衍目光灼灼地在朱棣臉上掃了一掃,搖了搖頭:“太子薨逝,朝局動盪。如今萬歲心裡只怕想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這江山應該傳給誰了?依着貧僧看來,萬歲近年來年歲日高,顯見是有些倦政了,而且也絕了換太子的念頭,只是一心想着給太子鋪路。嘿嘿,豈料造化弄人,臨到晚年,最後的關頭,居然白髮人送黑髮人,一國之儲君竟然在一夜之間就沒了。說起來,萬歲也真是苦命啊。”

眼見着這和尚長吁短嘆地感嘆了一番天命,朱棣仍沒有聽出爲何自己不能回京奔喪的緣由來。顯見的這和尚雖說是出家人,但旁觀了這件大事,也是心中多有感慨,已是跑題了的,便也不打斷,只是耐着性子聽下去。

果見道衍閉眼捻珠默唸了幾聲佛,已是回到這冷冰冰的世界來,閃眼看了看始終不動聲色的燕王,彷彿很是疲倦似的,淡淡地說道:“如今朝局如此動盪,是個極易惹出是非的時候。況且......說句不恭敬的話,萬歲晚年可是個多疑克忌的主兒。如今太子薨逝,原本沒有的事萬歲都免不了會想三分,有點影兒的事便會往十分去想。哼哼,太子新喪,藩王不得旨意就夤夜進京。說是奔喪,可誰又能保不是進京奪嫡呢?甚或者,會不會是看着皇上老邁、朝局動盪,進京逼宮也不是不可能啊。”

“這......”,朱棣原想着如今儲君之位空虛,正該砥礪精神,入京奔喪是一回事,其實陪伴皇上身邊準備待選才是主要,只是這個心思卻不便說出來,現在聽了道衍一番剖析,才覺貿然進京不是良策。

道衍似乎看透了燕王的心思,擺了擺手,一笑道:“殿下不需着急!太子薨逝的信兒,只怕沒幾日便要傳遍天下,幾個藩王定然會有不少擅自進京、自投羅網的。這些人,嘿嘿,心中的念想越切,實際上反而越不討好,會成爲被萬歲最先淘汰掉的一批人,嘿嘿嘿。殿下只需安坐燕山,上表悼念,撫慰萬歲喪子之痛即可。待看完這一出好戲,想來萬歲定有旨意下來的。此佛家所謂‘爭是不爭,不爭是爭’。”

朱棣想了想,看着信心滿滿、神情神秘的道衍和尚,卻仍有些擔心太子寶位讓人捷足先登了,不禁又沉吟着問:“那......可是發生了這天大的事兒,難道要本王甩開手、萬事不管麼?”

“殿下如今倒來着急了。還記得十年前楊懷寧滅門案時,貧僧便建言殿下將擒獲的楊府管家楊英審上一審、關起來,大可以收歸己用,作爲一根金箍棒,一舉將太子和秦王打落下馬。嘿嘿,那時候殿下怎麼不着急?非得將楊英交給了太子。哎,當時貧僧便斷言,值此一事,殿下便還需多等上十年。如今果然不出貧僧所料,十年之期剛到,就出了這天大的事。不知殿下還記得麼?”

道衍不無得意地笑了笑:“只是如今天變在即,卻還不見天意如何,所以,現在還不是着急的時候。免得一招下錯,招招錯,想挽回局勢就難了。”

道衍所說之事,朱棣自然記得。那是洪武十四年,燕王大婚在即,都御使楊懷寧一家卻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殺,人人原本都在懷疑是太子支使楊懷寧舉發空印案,如今空印案剛過,又發生了這殺人滅口的事,那太子自然是身背最大的嫌疑了。

不想楊懷寧滅門案中唯一的人證、楊府管家楊英在機緣巧合之下卻落入了燕王的手中。道衍原本建言燕王順藤摸瓜,順着這楊英的線索,定然能將太子和空印案的幕後黑手秦王朱樉一舉牽制、甚至打落馬下,則太子嫡位空缺,以燕王剛在空印案中收攏百官人心的義舉,是極有可能取太子之位而代之的。

怎奈燕王朱棣一時不忍,不願背後放太子冷箭。道衍無奈之下只有取了中策,即將楊英送與太子,引出太子與秦王二虎相鬥的局面來。不想這一局面竟持續了十年之久。如今太子暴斃,秦王失寵。局面總算又出現了回寰!

正想着,道衍沉吟着又問:“殿下,好像聽您說起過,皇后大喪時您曾遇到了當年的皇子座師李希顏,不知是也不是?”

“嗯?”朱棣不想這個和尚怎麼又會想起這檔子事來,詫異地道:“哦,確有這麼回事。本王原先讀書時倒是沒少惹他操心。原以爲他平頂山隱居、不問世事的,不想那一日聽他說起我們幾個皇子來,竟似乎都還知曉不少情由。哎,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他愛重的幾個兄弟竟都不中他的意,倒是我這麼一個調皮搗蛋、不會舞文弄墨的皇子得了他一番愛重。世間事,真是不好說啊。嗯?你怎麼說起他來了?”

“他是當今天下碩儒嘛,與皇室宗親也有淵源,嘿嘿嘿,這麼一個人的一句話,只怕頂得別人千句萬句”,道衍詭異地笑了起來:“如今太子薨逝,接下來最重要的,天下人都在巴巴兒地看着的,只有一件大事——那就是重立太子。嘿嘿嘿,太子的人選,該選誰,不該選誰,除了萬歲爺聖心默定之外,不還得聽聽人言嘛。既然這位碩儒愛重殿下,若是他能出來替殿下說上一句話,那......”

道衍話沒說完就悠然住了口,朱棣卻已是明白了他的意思,臉上都放出光來,起身來回踱了兩步:“那......本王這幾日便去郟縣走一遭?”

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三卷29章 【分頭行事】三卷4章 【父子重逢】二卷41章 【計議用兵】二卷45章 【再襲朝陽】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四卷43章 【通州尋主】二卷1章 【邗溝遇阻】四卷13章 【灰白錦囊】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三卷27章 【巧遇熟人】四卷32章 【同門情重】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二卷21章 【燕王入城】第五章 【空印案起】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三卷32章 【大功得成】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三卷52章 【私邸被破】四卷第7章 【北征軍至】四卷36章 【疑案重重】五卷20章 【夤夜陛見】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三卷42章 【鬼話連篇】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四章 【兄弟相爭】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三卷32章 【大功得成】四卷35章 【暴雨前夕】四卷12章 【深謀遠慮】第三章 【笑算姻緣】三卷10章 【慧眼識主】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三卷43章 【大雪紛飛】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四卷34章 【重回北平】二卷20章 【老將爭雄】第十章 【殺伐工匠】第五章 【空印案起】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二卷33章 【金石彌音】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五卷34章 【二王選一】五卷14章 【不似人間】五卷24章 【大變在即】四卷41章 【郭恆案發】四卷41章 【郭恆案發】四卷第4章 【朝廷邸報】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二卷42章 【角山設關】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32章 【同門情重】第十九章 【名聲大震】三卷5章 【奉旨查案】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五卷41章 【燕王謁陵】四卷33章 【敕立世子】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三卷19章 【道貌岸然】四卷第7章 【北征軍至】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三卷8章 【飄雪居內】第三十五章 【無端蒙冤】三卷25章 【功敗垂成】二卷31章 【繞道昌平】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三十六章 【劈破旁門】四卷36章 【疑案重重】二卷19章 【天德將臺】三卷17章 【督察山陽】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第二十九章 【燕王大婚】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16章 【啓用舊將】第一章 【古寺奇遇】三卷27章 【巧遇熟人】四卷28章 【計議離京】二卷1章 【邗溝遇阻】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二卷11章 【書生意氣】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二卷29章 【瘋癲道士】第五章 【空印案起】二卷38章 【關城翹楚】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三卷25章 【功敗垂成】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二卷23章 【宮殿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