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朝代更替

人族的大變終於拉開了序幕!

人族中對禹傳位於伯益反響最大的要屬禹的兒子啓,而其部落中大多數人也都支持啓,伯益雖然繼位人皇,但禹當年手下的大臣都並不看好益,反而更看好堅強果斷的啓。

而大禹的兒子啓,在聽說大禹要將共主之位傳給外人之後,積極聯絡大禹手下的的大臣們,準備在大禹離去後以武力奪取帝位。

伯益繼任了共主之位,其後不久,啓在經過了一番的準備後,成功地拉攏了人族大多數部落的支持,迅速架空了人皇伯益的權力,成爲人族的實際領袖。

再後來,啓在衆大臣的支持下掀起叛亂。

伯益對於政務雖是精通無比,但又如何是經過精心準備的啓的對手,當下他的軍隊被殺的大敗,伯益自己也被俘虜,最後被殺。

啓雖然通過武力登上了帝位,卻有不少支持禪讓制的部族起來反抗他的統治,其中就以有扈氏爲代表。

他以“堯舜舉賢,禹獨與之”爲名反對啓的統治。

啓發兵討伐有扈氏,大戰於甘,戰前,啓作《甘誓》稱“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

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

最後有扈氏戰敗被滅,其部衆被罰爲奴隸,各部落不敢再有異議。

啓的統治得以確認鞏固,在此時啓也正式宣佈,自立爲王,建立大夏王朝,家天下的世襲制終於正式取代了禪讓。

人族自此結束禪讓制度,進入世襲制。

啓這次的叛變可謂十分成功,讓諸聖感到人族的春天即將來臨,天庭之上的玉皇大帝也對此十分興奮,盤算自己該如何行動方能從人族中得到更大的好處。

可惜的是,啓在建立大夏王朝之後,也怕聖人阻止,於是在他在位其間,雖然他並不制止三清的傳道,但也並不認同三清及天庭的存在。

啓怕天庭及各大教派會干涉到人族的內政,影響到自己的統治地位,所以天庭及各大教派並有在啓在位其間,並沒有在人族得到充分的發展。

反倒是一直以來,毫無動靜的逍遙一脈受到啓的大力推崇。

啓在位人族,算得上是得到了發展,民心思定,民心所向即使是聖人對啓有所不滿,也奈何不得啓,只能靜待時機。

可是,啓死後,他的兒子繼承王位,也就是太康,太康繼位後聖人便開始對夏朝有所試探,東夷族開始叛亂,太康在東夷族的進攻下也逐漸喪失了部分的權力,不過當時民心還是偏向夏朝,所以東夷族也無法滅掉夏朝。

後來,夏朝經過三代大王的努力,直到少康繼位以後夏朝的權威終於得以鞏固穩定。

這就是後來所說的‘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的過程。以後的統治者都善於控制東夷,或是同東夷搞好關係。

夏朝當發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不來朝賀了,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國進一步衰落。

至桀時,延續了四百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敗,民不聊生,危機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驕奢自恣。

桀統治夏朝,一味地討伐邊國,耗費了大量財力。而且,桀是一個昏庸無能、貪圖享受的暴君,殘害百姓,重用奸佞。

桀即位後的第三十三年,發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擋不住,進貢給他一個美女,名叫妺喜。

桀十分寵愛妹喜,特地爲她造了富麗堂皇的瓊室、象廊、瑤臺和玉牀,這一切的負擔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異常,敢怒而不敢言。

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個名叫趙樑的小人,專門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樂,如何勒索,殘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寵信。

桀即位後的第三十七年,東方商部落的首領湯將一個德才兼備的賢人伊尹引見給桀。

伊尹是湯的妻子的陪嫁奴隸,湯差使他在廚房幹活。伊尹很有才能,爲了讓湯發現自己,故意有時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時卻或鹹或淡。

有一次,湯就此事責問他,他就乘機向湯談論了自己對治理國政的見解。湯大爲驚奇,知道他是一個賢才,就免除他奴隸的身份,任爲右相。

伊尹以唐堯、虞舜的仁政來勸說桀,希望桀體諒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聽不進去,伊尹只得離去。

到了晚年,桀更加荒無度,竟命人造了一個大池,稱爲夜宮,他帶着一大羣男女雜處在池內,一個月不上朝。

太史令終古哭着進諫,桀反而很不耐煩,斥責終古多管閒事,終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藥,就投奔了商湯。

夏桀手下有個叫關龍逄的臣子,聽到老百性的憤怒聲音,便對桀進諫說:“天子謙恭而講究信義,節儉又愛護賢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穩固。

哪今陛下奢侈無度,嗜殺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滅亡。

陛下已經失去了民心,只有趕快改正過錯,才能挽回人心。”

桀聽了又怒罵關龍逄,最後更下令將他殺死。

夏桀認爲,他的統治,永遠不會滅亡。

他說:“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百姓一樣,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纔會滅亡。”

他還召集所屬各部動討伐其他部落的戰爭,桀日益失去人心,弄得衆叛親離。

這時候,商部落在湯的領導下日益興旺了起來。桀擔心商湯會危及自己,就藉故將他囚禁在夏臺,商族又送桀以重金,並賄賂桀的親信,使湯獲釋歸商。

商湯迴歸之後,以仁厚收攬人心,爭取人民的支持。

有一次,他外出遊玩,看見一人在樹上掛起一張網,然後喃喃自語說:“不論天上來的,還是地面來的,凡是從四面八方來的鳥,都飛進網裡來。”

湯對他說:“你太過分了吧,怎麼可以這樣網盡殺絕呢!你撤掉一面,留下三面的網就可以了。”

農民依言照辦。湯祝告道:“鳥兒啊,你們願意往左的就往左,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聽我話的鳥兒,才飛進網裡來。”

湯網開一面,恩及禽獸的事傳開後,人民都稱讚他對待百姓寬厚仁慈,紛紛擁護,湯的勢力進一步壯大。

而此時,早已按耐不住的截教,率先加盟商湯,商湯在截教的支持下,終於對夏朝進行了討伐。

湯歷數夏桀的暴虐無道,號召夏的附屬小國背棄桀,歸附商,對不聽他勸告者,就先後出兵攻滅。

如葛、韋、顧等夏朝屬國,以剪除桀的羽翼。

商湯越戰越強,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夏桀陷於孤立的境地,湯還遷都於毫,以此爲前進的據點,準備最後攻滅夏朝。

湯還採納伊尹的建議,停止朝貢夏朝以試夏桀的實力。

桀命令九夷族發兵征討商,這說明桀還能調動九夷族的兵力,湯和伊尹見天下人還沒有完全對桀失望就馬上請罪,恢復向夏桀的進貢,而桀竟然也原諒了商湯。

一年後,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殘暴統治,紛紛叛離,使桀的力量大爲減弱,湯和伊尹見時機成熟,就由湯召集部衆,出兵伐夏,桀得到消息,帶兵趕到鳴條。

兩軍交戰,夏軍將士原來就不願爲桀賣命,乘機紛紛逃散。

夏桀制止不住,只得倉皇逃入城內。

商軍在後緊追,桀匆忙攜帶妹喜和珍寶,渡江逃到南巢後又被成湯追上俘獲,放逐在此。

後諸侯大會,湯退而就諸侯之位。諸侯皆推湯爲天子。

於是湯始即位,都於亳,史稱商朝。

至此,自啓至桀凡十三代,十六傳,長達五百年的夏王朝結束。

另一方面,截教也一炮而紅。

因大力助商伐桀而順利的入主人族,截教終於成爲了人族毫無疑問的第一大教,擠兌得其他教派日益艱難。

其門下諸仙多入朝爲官或迷戀紅塵,與商朝的命運緊緊的扣在一起。

歷史的車輪就這樣緩緩的滾動着。

人族落幕,封神大劫拉開序幕..........

第四十一章 人族之劫第三十八章 萬仙陣啓第三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十二章 帝嚳施政第四十六章 逍遙謀劃第二章盤古開天第八十二章天竺國第四十七章離開車遲第四十六章雙猴鬥牛第一章 人皇之爭第四十章 戰!戰!戰!第二十九章 封印白起第三十九章 三清成聖第十八章幕後瑣事第四十章 西方雙聖第二章 洪荒大能第十七章 人族初戰第七章危機降臨第十六章雙雙謀劃第十三章 禍端之始第三章寶物爭端第三十七章 青蓮三分第四章加入鳳族第十六章蜀山八仙,靈童再現第三十七章 戰紅孩兒第十三章動亂再起第三十四章 天地分隔第八章 飛熊之象第十二章 佛入陰司第三十二章 巫戰四海第十一章魔威蓋天第五十九章 衆聖爭寶第三十章 人族動盪第五章佛教大興第二十八章 再次鬥妖第五十四章玄都勝出第十八章 白起勾陳第七十章臨碧波潭第三十七章 戰紅孩兒第十一章我本少年第三章南柯一夢第七章危機降臨第六十八章舍利失竊第十章詭異突破第八十三章兔女,公主第二十八章 師徒分裂第十章 雙雙西遊第六章殺戮之蕩第八章 神農百草第四十七章 后土化輪迴第二十八章天道號召第十五章 炎黃之戰第二十四章 白骨精謀第三十章 逍遙離去第五十九章火焰山源第六十章鐵扇公主第七十三章小雷音寺第三十三章 焚書坑儒第六章 二聖謀劃第五十六章悟空發瘋?第二十九章 人族發展2第十八章萬佛陣破第二十一章 巫妖始戰第五章陰雲瀰漫第十七章 紫霞下界第二十五章戰之不休第十二章 佛入陰司第十章 哪吒劫數第四十一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章 逍遙離去第十六章 大巫再現第四十八章 祖巫入魔第十章天庭淪陷第三章唐太宗第四十章 因果因緣第五十四章玄都勝出第六十五章技高一籌第六章 鵬入紫霄第四十五章 后土有感第四十八章金魚精現第十五章 炎黃之戰第三十八章 萬仙陣啓第三十七章 戰紅孩兒第五十八章真假猴王2第三十三章 焚書坑儒第四章 封神殺劫第十章 雙雙西遊第三十三章烏雞國緣第四十三章獨角青牛第九章 哪吒現世第七十四章黃眉逞兇第一章 蟠桃大會第二十九章天下無聖第十六章魔祖現身第十五章 洪荒局勢第一章 觀音東渡第十七章大戰落幕第二十六章 女媧造人第二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四十章 戰!戰!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