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妙君救母

卻說蟠桃大會之後,昊天瑤池沒了衆位聖人的麪皮,一時天庭聲威大跌,人心渙散,洪荒上越來越多的修道人士不把它放在眼裡。

而這件事過後,每屆蟠桃大會聖人都不會參加,就是因此而起。

此次蟠桃大會,天庭與聖人之間結下因果,這因果卻是落到了玉帝的妹妹華瑤身上。

玉帝和王母本體是紫宵宮門口經九陰九陽而成的玉石,被鴻鈞道祖點化成人形,成爲紫宵宮中的童子。

兩人跟隨鴻鈞多年,到也跟鴻鈞有了一定的感情。

因此鴻鈞重立天庭後,童男被賜名爲昊天,爲昊天玉皇大帝,童女被賜名瑤池,當爲昊天之妻,既爲瑤池王母娘娘。

當初鴻鈞點化他們時,昊天身上掉下一塊玉石殘片,在昊天成爲玉皇大帝之後,那玉石殘片分得昊天部分功德修成人形,化爲一女子,玉帝知道後爲其取名華瑤,她應此成爲玉帝的妹妹。

玉帝對這個妹妹很是疼愛,連昊天鏡這樣的重寶,也給她掌管。

這華瑤天天住在冷冷清清的天宮,又見蟠桃大會上衆人送的形形**的禮物,一時好奇,每天用昊天鏡望着人間美景,卻不過癮,就想親自見識人間美景風情。

於是凡心大動,拿了昊天鏡,偷偷下了人間。

華瑤下凡到人間,不料其在下界遇上一名爲楊天佑的凡夫,卻也是今生的孽緣,雲華仙子卻是戀上了楊天佑,並不顧天規與其成婚,且誕下兩男一女。

大的叫楊蛟,老二叫楊妙君,老三叫楊蓮花,也就是後來的三聖母。

俗話說天上一日,人間一年。

雲華仙子在人間雖已然十餘年,天上不過才十餘日光景。

但就這十餘日光景昊天上帝發覺,雲華仙子每日來去匆匆,神色不對,便命人跟蹤雲華仙子,不料卻發現雲華仙子私配凡夫,玉帝不由大怒。

仙凡不得通婚是他定下的規矩,沒想到這第一個犯戒的竟是他的妹妹,這不是要遭衆人恥笑嘛,再加上最近諸事不利,於是派下神將下凡,欲將雲華仙子抓回嚴懲。

華瑤提前得知玉帝派人前來捉拿於她,想要一家人遠逃而去。可是已然遲了,昊天上帝派來捉拿雲華仙子的天兵已然到了,雲華仙子忙衝上前去擋住天兵讓楊天佑父子速速逃命去。

可惜雙拳難敵四手,且雲華仙子道行也不是甚高,卻是無法攔住所有的天兵。

被天兵分出一半將其攔住,其餘一衆卻是去追殺楊天佑父子。

那楊天佑不過是一凡人,駕不得雲、騰不得霧,楊蛟雖習得些許神通。

但有父親、弟妹拖累卻也未曾逃脫,與其父楊天佑同時被殺,只有楊妙君與其妹被兩道不知其所的靈光救走,一衆天兵無法只好收兵迴天庭覆命。

昊天上帝自派人去下界捉拿妹子云華仙子便坐在通明殿等候,不多時便見天兵將雲華仙子押上殿來,昊天上帝罵道:“賤婢,好不知羞恥,私配凡夫,將我臉面丟盡。”

雲華仙子卻只是垂頭不語。

昊天上帝見狀亦不在說話,只對殿外天兵說道:“將這賤婢押出,壓在桃山之下萬年以示懲處。”

說完便轉身退出通明殿,衆天兵轟然應諾,將雲華仙子押出通明殿,一路來到桃山,將其壓在山下,命土地看管,便返回天庭。

卻說那雲華仙子之次子楊妙君與**被人暗中施法救走,這裡且不說那救走未來華山三聖母之人是誰,單說那楊妙君被一陣金光裹着逃離天兵的追殺。

不一會便來到一山洞,裡面放着一部道書,一個蒲團,那陣金光將楊妙君裹來放在洞內便消失不見。

那楊妙君不過一不足三載的嬰兒,卻是不知自己和父兄已然天人相隔,依然熟睡。

在那陣金光退走之後有一隻渾身白毛的猿猴進入洞中,那猿猴乃是混世四猴之中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的通臂猿猴。

這通臂猿猴乃是天生神物,自不願百年後化爲一堆白骨,自成年之後便四處尋仙訪道,以求超脫輪迴,卻是一直未曾遇上仙緣。

於是四處爲家,不曾有過固定的住址。

這一日他無意來到這無名山洞,卻是發現洞內有一嬰孩,還有一個蒲團、***書,不由一驚、忙上前觀看。

卻見那嬰孩正在熟睡,便拿起那本道書觀看。

那通臂猿猴卻是天生異種,見那道書上寫着四個篆字《九轉玄功》,通臂猿猴翻看道書,只見那道書上寫的都是玄功變化之法,練到深處也是極爲厲害。到最後修成九轉金身便可肉身成聖。

通臂猿猴看到此處不由大笑道:“不想我袁洪拜師不成卻有此緣法,有此功法我定能成就仙道。”

說完便欲將那本《九轉玄功》帶走,轉念又一想。

“這九轉玄功不知是那位大神通者放於此處的,看樣子是要讓那嬰孩修習的,若是被我拿走,這嬰孩就無法修習了,若是被那傳功的大神通者知道,我豈不是會被打得魂飛魄散?還是將原本留下,我抄一本副本帶走吧。”

想到此處袁洪忙找來紙筆,將那九轉玄功抄錄一份副本,將原本放在原地便退出洞外,向遠處奔去。

待遠離那石洞之後,便是一陣哈哈大笑:“有此道書,我袁洪定能揚名三界。哈哈哈!”說完,袁洪遠遁而去。

··········

雲華仙子之次子楊妙君,自被救出放在無名洞府內之後,便在那洞府內慢慢長大,不得不說那仙人血脈確實不凡。

雖年不足三載,卻已然能夠自己過活,稍稍長大後便能自己修行,那九轉玄功卻也是被其練得頭頭是道,不差絲毫。

加上有背後之人,留下的一葫蘆金丹,短短百年時間,卻已是將那九轉玄功練成,雖道行不深,一身法力卻也是不凡。

這楊妙君一身法力雖然不凡,可畢竟獨自生活了百年,心中依然猶如赤子一般,及是耐不住寂寞,自幼年時便收留了一隻細犬、經楊妙君喂之數粒仙丹之後,卻也漸漸有了神通,修煉成妖。

這日楊妙君突然起了心思,想到凡人之中廝混數日,便帶着細犬向人族部落行去,一路遊玩卻也快活。

遊玩日久楊妙君卻是發現,那凡人皆有父母,自己卻是不知父母是誰?

身在何方?

一時意興闌珊,也無心遊玩,便回了洞府。

自回到洞府之後那楊妙君越想越是難耐,不由想道:“這人皆有父母,想來我也是爹生娘養,卻是不知爹孃身在何方。

心中不由興起尋找爹孃的念頭,這念頭興起之後,楊妙君卻是怎麼也安不下來,只想儘快找到自己的爹孃。

想到此處便帶着細犬,離開洞府四處打聽父母的下落。

世間一衆高明的修士,雖算出楊妙君乃是昊天上帝的外甥,雲華仙子和楊天佑之子,卻是懼怕昊天上帝之威,不敢將之告訴楊妙君。

楊妙君也看出衆人心中有顧慮,便知自己父母之事並不簡單,便也不強求,只繼續尋找願意告訴自己之人。

在各地找尋數年最後在玉泉山金霞洞遇上玉鼎真人,玉鼎真人乃是闡教十二金仙之一,乃是聖人弟子,卻是並不懼怕昊天上帝,且二人乃是命中註定的師徒,玉鼎真人一見楊妙君便甚爲喜歡。

又見楊妙君一片赤誠,便將其父楊天佑與雲華仙子之事告之楊妙君,楊妙君聽後卻是一言不發。

只對玉鼎真人叩首一拜說道:“真人之恩弟子不敢忘懷,日後必有所報。”

說完,便帶着細犬,向桃山行去。

不多時,楊妙君便來到桃山,那看守雲華仙子的山神、土地法力低微,卻是不敢阻攔。

楊妙君跪在桃山下拜道:“不孝兒楊妙君今日始知母親在此受難,此時纔來拜見,還望母親恕罪,兒定當救母親出來。”

說完,便使出法天相地的神通,抖撒神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兩隻手,好便似華山頂上之峰,青臉獠牙,硃紅頭髮,甚爲可怖。

那楊妙君用雙手將桃山一圍,便欲將桃山抱起,將母親雲華仙子從中放出,楊妙君用盡了力氣,可那桃山卻是紋絲不動。

楊妙君思忖道:“我自習練這九轉玄功以來便是力大無窮,如今就是崑崙山我也可搖它晃動一下,這桃山不過一尋常小山,卻怎的抱不起來。”

這時只聽從山內,傳出一個聲音“妙君吾兒,我乃你母雲華,這桃山被你舅舅昊天上帝下了禁制,如沒有大法力之人相助,

或是開山之法寶,卻是無法劈開此山,爲娘知道你平安長大已是很高興了,不用管爲娘了,你走吧,只要你平安,爲娘也就心安了。

若不快走讓你舅舅知道,卻是連你也走不了了。當年你妹妹也被人就走,此時也不知流落何方,望你能將妹妹找回來。”

楊妙君聞言說道:“母親大人放心,孩兒定會尋的開山之法寶將這桃山劈開,救母親出來。

妹妹我也會去找的,等找到開山的法寶我就來救出母親,救出母親後我們一同去尋找妹妹。”

說完便對着桃山叩首後,不顧母親雲華仙子的呼叫,駕雲離去,找尋那開山之法寶去了。

只聽被壓在桃山內的雲華仙子喃喃說道:“兒啊!爲孃的只求你和妹妹平安,你若是救出爲娘定會惡了你舅舅昊天上帝,到時定會殺你,若是你身死叫爲娘如何受得了。

你爹與你大哥已然身死,爲娘再也不想看到你和妹妹也……

只要你和妹妹平安,爲娘不要說被壓在山下萬年,就是十萬年、百萬年又有何妨。”

轉念又想到能破除,昊天上帝封印的大神通者也就那麼幾位,楊妙君碰上的機會也不大,那開山之寶更是稀少,想來楊妙君要破除這桃山封印幾乎不可能,便也不再着急。

楊妙君離開桃山後,便四處打聽何處有開山之寶,卻是一直未曾打聽到。

楊妙君不由想到了,告訴自己母親下落的玉鼎真人,想到玉鼎真人乃是闡教弟子,神通廣大,想來會知道何處有開山之寶,遂駕雲向玉泉山金霞洞飛去。

楊妙君進了金霞洞見玉鼎真人,端坐於蒲團之上打坐,便上前叩首道:“弟子楊妙君參見真人,還望真人憐憫,告知弟子何處有那開山之寶,以便弟子能劈開桃山就出生母,弟子深感真人大恩,日後必有厚報。”

玉鼎真人睜開雙眼說道:“楊妙君,你真的決定要劈開桃山,就出雲華仙子?昊天上帝不過將雲華仙子壓在桃山之下萬年。

在我等修士看來,萬年時間不過一瞬而已,眨眼間就過去了,你修道有成,日後母子相見自有其時,又何必私自劈開桃山違反天條,惹得昊天上帝不悅,惹來殺身之禍?”

楊妙君說道:“禽獸尚且有反哺之時,何況人乎?我身爲人子眼見生母受難,怎能不救。那豈不是禽獸不如?

我身在外萬年時間確實易過,但我母被壓在山下,每想起母親尚要受苦萬年,弟子心中便深爲不安。

且我母在桃山下受苦,弟子怎能安心在外修煉?還請真人慈悲,告知弟子何處有那開山之寶。”

玉鼎真人輕嘆一口氣說道:“雲華仙子被昊天上帝降旨壓在山下受苦萬年,若是你將其救出,便是落了昊天上帝的面子,昊天上帝定不會與你甘休,你可能會有輪迴之苦,甚至可能會魂飛魄散消失在天地之間,連輪迴都不得入,你可要想清楚了。”

楊妙君答道:“只要能救出母親,弟子就是輪迴萬世、永世不得超生又有何妨!就算真的被打得魂飛魄散,只要母親平安弟子也是心甘情願。”

玉鼎真人見楊妙君救人之心已堅,便輕嘆口氣不不再相勸。

但他又不想如此一個孝子就平白身死,思及老師原始天尊讓自己師兄弟幾人在人間傳下道統,而自己此時卻是還未曾有弟子,見楊妙君根骨不凡欲讓其傳下自己玉泉山道統。

便對楊妙君說道:“楊妙君,你可願拜我爲師,傳我玉泉山道統?”

楊妙君一聽大喜,立時上前叩首拜道:“弟子楊妙君拜見老師。”

玉鼎真人捋須含笑受了楊妙君一禮說道:“起來吧。”

碧雲童子笑着上前,稽首一禮說道:“碧雲見過師兄。”

楊妙君忙扶起碧雲童子說道:“師弟不必多禮。”

玉鼎真人待楊妙君與碧雲童子二人見過禮後說道:“妙君,你既爲我弟子,入我闡教,救母之事,爲師當爲你謀劃一二。”

楊妙君忙稽首道:“弟子謝過老師。”

玉鼎真人將楊妙君扶起說道:“你母雲華仙子被壓在桃山之下,那桃山之上有昊天上帝所下之封印,若要救你母出來有二法。

其一,讓一有大法力之人破開昊天封印,放出你母。可這有大法力之人世間本就不多,自巫妖大戰之後多隱居避世,輕易尋不着。

即使尋到,因果循環之下怕是如後你要以命相報,故此策不可取。

只有找到開山之寶劈開桃山救出你母。

這世間以你的法力御使能攻破昊天上帝的禁制劈開桃山的法寶也就那麼幾件,但大多數在聖人手中,不在聖人手中的只有東皇鍾,刑天的大斧以及奇寶開山斧,那東皇鍾本是妖族東皇太一之物,但自巫妖大戰之後便不知所蹤。

刑天已是大羅金仙頂峰快要登上準教主之境的人,就是爲師也不是對手,所以此寶也是無望,只有開山斧有可能得到。”

楊妙君聞言忙問道:“那不知這開山斧現在何方?”

玉鼎真人說道:“爲師曾聽你師祖元始天尊說過,這開山斧自大禹隱居火雲洞之後,便一直留在須彌山中,不過具體在須彌山何方就需要你自己去找了。”

楊妙君回道:“就算是把須彌山翻個個,弟子也要將開山斧找出來。”

說完,便告別玉鼎真人,帶着細犬向須彌山飛去。

須彌山又稱須彌樓、曼陀羅、妙高山,須彌山由金、銀、琉璃和玻瓈四寶而成,每一由旬合萬丈,其山直上無有阿曲,生種種樹,樹出種香,香遍山林。

其山四面有四埵出,高七百由旬雜色間廁,七寶所成,四埵斜低。

位於西牛賀洲,自不周山被共工撞到之後便爲世間第一高山,楊妙君駕雲來到須彌山不由一陣傻眼,如此大的山,一把斧子又到何處去尋?

那楊妙君一發狠道:“我爲救母而來,豈能因一點挫折而退縮!”

說完,便開始在須彌山尋找那開山斧。

這一找就是百年光景,楊妙君卻是依然未曾找到開山斧。

這一日楊妙君在搜尋了一日後停了下來,靠在山石上撫着細犬脖子說道:“嘯天,我都找了百年了,還沒找到開山斧,母親又在桃山下受了百年的苦,我真是沒用。”

嘯天犬將頭在楊妙君懷中蹭了蹭,以示安慰。

楊妙君歇息片刻,便又再次站起身來說道:“母親還在桃山下受苦,我怎能停下來,一定要繼續找直到找到開山斧爲止,一定要將母親從桃山下救出來。”

說完,便準備繼續搜尋那開山斧。

就在此時,只聽一聲炸雷響,一道霹靂閃過,楊妙君面前的山體裂開一道口子,一把黑乎乎的斧子從裂縫中緩緩升起。

楊妙君看的是目瞪口呆,那斧子升起之後,便飄到楊妙君手中。

原來是上天感楊妙君之誠,爲救生母百年時間不曾間斷,一直在尋找開山斧,故上天將這奇寶開山斧,賜予楊妙君以供其開山救母。

楊妙君得到開山斧之後,喜極而泣,向四方叩首,以謝蒼天賜寶,接着便急急的前去,金霞洞尋找玉鼎真人。

第十九章代父贖罪第十三章 蚩尤請巫第五章 鴻鈞成聖第四十一章 人族之劫第六十四章牛魔王出第二十五章 紅雲因果第三十六章 亂戰再起第十三章 蚩尤請巫第四十章 西方雙聖第七章 伏羲道成第三十九章 魔佛相剋第三十五章 寶物爭端第二十三章 四海皆服第四十七章 楚漢爭霸第一章 鯤啓妖文第四十八章 祖巫入魔第三十二章 帝嚳施政第七十九章兄弟反目第五章 伏羲治世第三十三章 唐堯繼位第二十七章二戰開始第七十五章黃眉敗退第七十九章兄弟反目第四章洪荒之戰第二十四章 替死鬼儡第十一章 地府爭鬥第二十七章如來回歸第四十四章意外斬屍第八十三章兔女,公主第二十五章戰之不休第三十章 逍遙離去第六十四章牛魔王出第七十一章殺九頭蟲第一章八景宮相談第六十四章牛魔王出第六十九章白龍回憶第六十八章舍利失竊第十章 講道結束第三十三章諸仙殞落第十三章狼妖進村第十一章 紂王進香第十四章諸教中計第二十章 截闡之爭第十八章幕後瑣事第四十八章金魚精現第十二章河伯顯靈第三十二章 收服雙角第二十九章 封印白起第八十三章兔女,公主第二十二章 妖族整頓第一章書生孟銘第五章佛教大興第四十章車遲爭端第十四章 無法無天第三章 伏羲轉世第十章 哪吒劫數第三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四十七章 楚漢爭霸第十三章 禍端之始第六十九章白龍回憶第一章八景宮相談第四十四章意外斬屍第九章 哪吒現世第四章瀟瀟暮雨第十七章 人族初戰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十五章 洪荒局勢第十二章 佛入陰司第八章殺伐不止第十章詭異突破第四十四章意外斬屍第二章迷影重重第十二章如來轉世第三十三章 雙陣對決第三十四章 大禹治水第十三章動亂再起第八十三章兔女,公主第六章遊方道士第三章 猴王出世第三十四章 大禹治水第五章 化身爲佛第十二章爭鬥不休第十章 講道結束第三十九章 魔佛相剋第四十八章金魚精現第四十一章車遲比鬥第六十二章兩人再,見第三十章 三方對立第九章 精衛填海第五章佛教大興第十二章 永不朝商第二章祖巫出世第七十三章小雷音寺第二十三章 四海皆服第四十七章 后土化輪迴第七十一章殺九頭蟲第十五章 殺神白起第六章遊方道士第一章洪荒萬物第五十五章 劉邦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