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雲中

半月後,楊明所屬別部開拔。

除本部五百五十餘人外,還有隨行役夫近兩千人,自雒陽谷門出,浩浩蕩蕩往北而去。

出城時,谷門送行之人綿延數裡。

天子劉宏與隨侍曹節、蹇碩等出現在城頭。

谷門爲內城北門,但與北宮僅隔一芳林園。

劉宏此時則面露豪邁之情。

此時出城之兵,爲內郡最後一軍,甲堅兵利,旌旗蔽空,盡顯大漢軍威。

恍惚間,他竟有昔日光武帝觀執金吾之感慨。

有此良軍,何愁北伐鮮卑不勝!

“此部爲何人所領?”劉宏開口問道。

“回稟陛下,此爲別部,司馬爲楊明。”蹇碩立馬回稟道。

劉宏聞言皺眉。

楊賜當初奏請他記憶猶新,不曾想短短一月,便能募到此等精兵。

世家豪門之力,已至這等程度?

察覺劉宏神情,蹇碩接着開口道:“奴婢聽聞此部多爲三河良家子,且所用馬匹皆由楊明親家晉陽王氏所供,聞所未聞。”

劉宏愣了一下,接着大笑。

原來是東拼西湊之軍,倒是他誤會了,說來弘農楊氏素以經學聞名,確無那般能力。

“這楊明倒是頗爲聰慧。”他接着感慨道。

先前王甫被殺一事,他雖放過楊明一馬,但之後曹節所言,讓他對楊明心有不滿。

但今日之事,倒是讓那不滿之情又消散大半。

甚至,生出那麼一絲欣賞。

於楊明而言,唯一可用之物便是殺王甫之名望,能以此化無爲有、物盡其用,非有才智者不能爲之。

蹇碩聞言內心竊喜,若楊明此番能有所表現,他在外朝之助力便算真正有了。

曹節則是凝神沉思,越是這般,越是不能讓楊明活着回來。

……

過孟津渡,自河內郡西南角橫穿而過,沿太行陘穿過天開關便入上黨郡,再一路向北過上黨與太原二郡,北出雁門關,經馬邑轉向西北,越過殺胡口,楊明一行人便進入了此行目的地,雲中郡。

行軍月餘,從最初時滿心希冀,到被西北風霜颳得滿面乾裂,那些平日只呆在雒陽的良家子們已是疲態盡顯。

不過一入雲中,往前方綿延草原與天連,疲態旋即一掃而空,竟忍不住歡呼起來。

楊明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景色,也不由心生豪邁。

一陣北風襲來,吹的人神清氣爽。

此時正值夏季,草長最高,風吹過後,竟見不遠處有牛羊在其間吃地下的嫩草。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裡,便是陰山以南,河套平原。

沿着草原往北不多久,就到了定襄城。

定襄古城,歷史風霜,當年衛青便是從這出發,率五萬大軍北進漠北,打的匈奴再無南下之力。

城依託陰山東南支脈蠻漢山建,此時雲中一路近萬大軍都駐紮此處,營帳連片,極爲壯觀。

楊明別部還未近前,已有斥候探得他們,等到時,便有人上前安排駐地。

他們的駐地被安排在最靠北,也是最外圍。

這等待遇早有預料,因無其他安排,待紮營之後,楊明索性領着別部軍士直奔不遠處的荒幹水。

這一路行軍,無暇洗沐,加上正值夏季天氣炎熱,軍士身上早已臭氣難聞。

只待楊明一聲令下,衆人便如餓狼撲食一般躍入水中,如入天堂。

楊明並未一起下去,而是與徐晃,以及一個名爲張義的老兵一起,沿着荒幹水往下游騎行。

“司馬,那邊便是東出河套的出口,因北有秦時長城,無論漢人或是胡人,均由此進出,其內溝壑縱橫,時有岔路。”等往前騎行十餘里,張義指着遠處一個左右寬幾裡的山谷說道。

楊明勒馬遠眺。

谷的北面是陰山,東面是蠻漢山,山谷就位於兩處山脈的東北交匯處,谷兩側多紅石,荒幹水沿谷一直往東。

“此谷無名?”他接着問道。

“本來無名,當地人因此地多紅石,便有紅螺谷的叫法。”張義解釋道。

楊明看了一眼山谷,又回頭望了望。

一般而言,谷窄處築城便爲塞,但此谷口過寬,加之張義所言其內時有岔路,於是漢人便改在出口不遠處築城。

“司馬,那是武泉、北輿、原陽三城。”注意到楊明目光,張義又指道。

他所指三城,爲陰山腳下自北向南,加上定襄共有四城,如同一口袋,將谷口包圍。

胡人若至,無論攻擊哪城,都將身陷重圍,而若棄城不顧直入河套,則又會被前後夾擊。

“谷東面爲何處?”楊明轉頭繼續問道。

“向東三百餘里爲陰南丘陵,那邊無險可守,卻又易於伏兵,漢軍輕易不敢深入。”張義回道。

楊明聞言沉思。

離開雒陽之前,他也曾對地形有過分析。

但漢軍地圖繪製於多年前,這二十多年沒能力深入漠北,自然無法更新,也只能看個大概。

他當時最疑惑的地方,就是檀石槐爲何敢把王庭設在代郡高柳縣北面僅三百里的彈汗山下。

原來是因爲這陰南丘陵。

若換做西漢武帝時期,甚至東漢桓帝以前,漠北勢力必然不敢這麼做,那純屬送人頭行爲。

但如今漢庭內憂外患,無力反擊,唯有被動挨打,那王庭立在那裡,反倒最爲有利。

距離近,又多丘陵,那早上出帳篷,晚上便可劫掠而歸,這是把漢人當地裡莊稼,隨時收割。

而這或許也是劉宏認爲此番可戰的原因之一。

丘陵雖然可設伏兵,但若漢軍集大軍推進,便可逼迫鮮卑決戰,並且三路齊出,使鮮卑顧此失彼或不得不分兵。

若有一路推進至彈汗山下,鮮卑必然大亂,漢軍便可乘勢攻下王庭,一雪前恥。

其實無論是城池佈局,還是戰略部署,都透露出漢軍極高的軍事素養。

但他知道歷史中這場仗是漢軍敗了,且敗得很慘,十不存一。

可惜歷史上只有寥寥數語,他也不知道因何而敗。

“既有陰南,便有陰北?”楊明繼續問道。

張義點頭:“陰山最東端有一平原,其右側便爲陰北丘陵,前漢李廣便由此入漠北之地。”

楊明聞言點頭,接着便提僵回馬,示意先回去。

在定襄城外修整了五日後,田晏召集衆將前往定襄城議事。

楊明此時方纔見到了這位使鮮卑中郎將。

只見此人雖身材高大,但大腹便便,面有橫肉,倒與他腦海中董卓似有幾分相似。

說來田晏此前爲護羌校尉,在涼州任職,倒是與那董卓出自一處。

此時距段熲平羌已有八年,八年涼州均無大戰事,若每日與豪帥飲酒吃肉,倒也不算奇怪。

“楊司馬讓人好等。”議事尚未開始,田晏便皺着眉望向楊明道。

其他將領聞言均望向楊明,多有不悅,他們中最早一月前就已到定襄。

楊明宛然一笑,並未理會。

部隊行軍,自有時限,他並沒有誤了時限,自然無罪可追。

田晏果然也無法再刁難,接着便開始部署。

漠北廣袤,胡人居無定所,漢軍與胡人交戰,向來都是尋殲主力,所以鮮卑王庭必然是此行目標。

關鍵便在於,軍隊何時開拔,三軍如何協同。

按田晏所講,大軍看似三軍,實爲兩路。

右路夏育領代郡一軍爲偏師,繞道馬城從右側牽制,他們今日已經開拔。

左路田晏領的雲中一軍,明日開拔,出紅螺谷於七日後在陰南丘陵左側諸聞澤處,與臧旻和南匈奴單于所領自平城出的匈奴突騎匯合,合兵後越過陰南丘陵,直攻鮮卑王庭。

鮮卑在檀石槐治下,已分東、中、西三部,各有首領管轄,檀石槐居中調令。

若三軍合兵一處,將面臨鮮卑十萬大軍,丘陵又不利於漢軍排兵佈陣,勝算不高。

而如此先出一軍牽制便可令其分兵,左右不可兼顧,再以重兵中心突破,勝率大增。

並且南匈奴只是臣服,要統領他們至少需要同等兵力,加之諸聞澤有提供水源及遲滯鮮卑騎兵作用,這等安排並無不妥。

“楊司馬。”田晏部署妥當,忽然又喊道楊明。

“你可願爲先鋒?”田晏眯眼看向他。

此言一出,帳內諸將皆又望向楊明。

鮮卑強盛,且檀石槐又爲草原梟雄,先鋒軍最爲危險。

楊明倒無半點意外,他甚至能想到如若他遭遇敵襲,向田晏求援必然是有求無應。

不過他昨日已有計劃,此時田晏安排正中下懷。

“領命。”他回覆的相當乾脆。

這讓田晏一下愣住。

不過他反應倒是快,與一旁曹破石對視一眼,便讓諸將回去準備。

自定襄城出來,楊明領着親兵準備回營,不過未走幾步,就見路邊某部大帳有所騷動。

不一會兒,便有人被驅趕出來。

只見此人身高九尺,細腰扎背膀,面似傅粉,鼻如玉柱,威風凜釘,氣宇軒昂。

他見楊明望着他,尷尬一笑,收拾一番,便又往下一處大帳去了。

楊明並非在意,騎馬回到營帳,接着便招來王澤與五屯屯長,商議明日爲先鋒一事。

帶商議完畢,楊明獨自留下徐晃。

“探清楚了嗎?”他直接問道。

五日前沿荒幹水走時帶着徐晃,便是有所安排。

徐晃點頭,接着拿出匕首,以地爲盤畫了起來:“沿紅螺谷行進約八十里,谷勢右轉,往前約二里有一岔路向東北入陰山,再沿此路往前十里、二十里均有岔路往右出陰山,不過兩側山高谷窄,如遇伏擊,九死一生。”

楊明看着徐晃所畫撫頷沉思。

正當此時,賬外忽然一陣騷動。

楊明眉頭皺起,不一會兒便有親兵進來稟報:“外面有人說要見司馬,自稱五原郡九原人士,弓馬嫺熟、驍勇尚武,願爲之效力。”

楊明略有不解,此次出征並未有五原郡所部,怎麼還有人來投軍的?

wWW◆ тt kΛn◆ C ○

不過他卻是忽然想起一人來,便停下思索,讓親兵放人進來。

來人一進來,兩人均是一愣。

不曾想竟是方纔路邊所見之人。

對方也拜下身來,抱拳道:“九原呂布,早聞楊司馬大名,今日特來投拜,望效犬馬之勞!”

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四十章 局第六十章 本初第十六章 孤寡第四十三章 死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九章 雲中第六十二章 不敗之地第三十一章 地獄第十五章 封侯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三十二章 淚目第三十八章 名士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六章 拆招第四十四章 謀定第四十四章 謀定第二十五章 論經第十八章 天子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六章 拆招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五十三章 管鮑之交第十三章 神明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四十九章 郊遊第四十章 局第十八章 天子上架感言第五十七章 天子意第六十三章 論經(上)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第三十一章 地獄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二十八章 瘟疫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四十五章 及冠第三十五章 雙向奔赴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三十三章 攻府第三十九章 遇刺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六十六章 袁紹心裡苦第十三章 神明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十章 抉擇第九章 雲中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八章 成型第一章 死罪第四十八章 王異第二十三章 人間第十五章 封侯第三十七章 遇險第五十二章 未曾設想之路第六章 拆招第五十六章 破局第二十三章 人間第五十八章 只因第十七章 驚喜第二十一章 孟德第十六章 孤寡第二十二章 下策第四十一章 樂極第三十六章 前路第三十四章 殺第十五章 封侯第六十章 本初第十三章 神明第二十七章 鄭學第六十一章 盧植第二十章 三策第四十二章 生悲第九章 雲中第五十章 太學第五十九章 入局第十三章 神明第十章 抉擇第二十六章 王胡第十三章 神明第二章 揚名第二十九章 太平道上架感言第四章 辭賦第六十六章 袁紹心裡苦第五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四十六章 公車徵召第五十九章 入局上架感言第十六章 孤寡第五十四章 小師叔第五章 報復第十一章 初陣第四十二章 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