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福禍相隨

還沒等朱顯波兒子滿月,禮部來報,安南宣佈脫離我大明的支配,今後同爲君王,不再朝貢。緊接着朝鮮效仿安南,宣佈脫離明朝歸順大清。

真是老虎不發威,當我是病貓啊,氣死我了。朱顯波的心情完全被攪亂,本來君臣們都想着給小皇子辦滿月酒呢。這安南、朝鮮也太不懂事了,不來賀喜也就算了,還添亂。

“皇上,兩廣總督上書建議出兵南征,給安南以懲戒。”李承宗也犯糊塗了,這個時候再樹敵人對大明絕無好處,何況朝鮮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歸順大清。東北更加形勢微妙了。

“南征之事以後再議,你通知下去,京郊的軍心新兵進入臨戰狀態,朕可能隨時會調動軍隊應對突發的戰爭。”

“微臣遵旨。”

“微臣建議冊立太子,以立我大明天威,使朝鮮、安南重新來朝。”朱顯波深夜把李明德招進宮來就出這麼個主意,看來這個首相早晚要換,庸才啊。

“就算朕有十個二十個皇子,國力不強盛,鄰邦照樣不會理會我們的。先想想朝政吧,今年的收成怎麼樣啊?

“微臣聽說今年陝西又是大旱,甚至超過前年的河南、山東。”

“那陝甘總督爲何不報。這下可好,農民軍隊伍肯定會越來越大。可惡啊。";

“皇上息怒,微臣這就去查問此事。";

";來人啊,去把王拓叫來。";

“皇上,這太晚了,還是明天吧?”當值太監有點猶豫。

“明天起義軍打到京城來了怎麼辦?快去。”

“陝西的情況怎麼樣?”

";陝西連年大旱,人民無法生活。連續多年鬧災荒,土地都被皇親貴族、地主豪紳霸佔了。千百萬農民身上無衣,口中無食遂參加起義,陝北巡撫得報後,因怕受到朝廷怪罪,充耳不聞,起義隊伍乘機迅速擴大。陝甘總督楊鶴採用“剿撫兼施、以撫爲主”的戰略。去年,王嘉胤、王大梁、高迎祥和王左卦等紛紛起兵響應。李自成、張獻忠也先後後也加入了起義軍的隊伍。現在只怕有五萬餘衆.";

“什麼,這麼多起義軍一夜之間來的嗎?他們的主要訴求是什麼?”

“均田免賦,現在到處流傳‘迎闖王,不納糧’的歌謠,無依靠的農民紛紛加入了起義軍.已經連克數城。”

“這些混蛋,都幹什麼吃的,招洪承疇回來。”

“皇上,那東邊邊防怎麼辦?”

“先一件一件解決。”

洪承疇飛馬奔回京師,連夜參見皇上,這也是君臣兩人第一次謀面,朱顯波在歷史書中知道洪承疇是個能幹人,不想被大玉兒拐跑了,正好陝西有戰士讓他發揮下。這洪承疇也是聽朝廷重臣們說起皇上少年老成、英武神明。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你常年在外守備邊關,不比拘禮,朕這次召你回來,一是瞭解下東北形勢,二是讓你去陝西平叛的。你先說說東北情況吧。”

“回皇上,山海及以東袁崇煥將軍經營多年,現在城池堅固,民心向政。滿清八旗雖然號稱英勇無敵,一時半會應該很難攻克我山海關。”

“那就好,那你替朕暫時去守候西北,起義軍能剿滅最好,不能剿滅也不能讓他們往西往南逃竄,要始終牽住他們,讓他們再朝廷的控制範圍內。”

“微臣謹遵皇上教誨。”

“洪承疇,朕命你爲陝甘總督,即刻上任,你去了之後要以剿堅撫,先剿後撫,先控制起義軍的規模,不能再讓各地連成一片。”

“微臣領旨。謝皇上隆恩。”洪承疇顯然沒想到,自己從山海關一個副總兵,一下調任陝甘總督,那可是封疆大吏,可見皇上對自己的重視。

“你先別急着謝恩,你的前任朕正準備派錦衣衛去押解回京,你要是辦不好,京城的牢房也給你預備着。”

“微臣明白。”

“朕也不是無理之人,現在朝廷稍微寬裕些,如果當地救災需要,儘管向朝廷開口,朝廷力所能及的幫助你們救災。要人要錢都可以,重要的是搞好民生,穩固邊防。袁崇煥將軍的那一套,你要活學活用。”朱顯波當然希望朝廷有十個袁崇煥,那每個放一個,豈不是天下太平。還好這洪承疇也不遜。

“臣替陝西災民謝謝皇上。”

“不用你謝,天下百姓都是朕的子民,只要顧得過來,朕一定要顧。這是朕的責任,你們做將軍的做大臣的就是要保一方平安,保護一方老百姓。爲朝廷爲朕守護皇土。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給百姓製造困難。”

“臣明白。”

本來依着朱顯波,還想把洪承疇留在身邊強化訓練幾個月,但時間不等人,只能讓其先到陝西上任將來再慢慢教化。“洪將軍,到山西后如果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遣使或者寫信來詢問朕,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能親面皇上,受皇上教誨一時臣三聲有幸。”

“別跟朕來虛得,朕將來要幹很多大事,你和周圍的人肯定會有不少疑問的,真要你不要隱瞞自己的意見,到時候都大膽的提出來,這樣對朝廷對朕的決策都有好處。”

“微臣幾下了。”

“那你剋日到陝西上任吧,面臨的是一副爛攤子,難爲你了。”

“爲朝廷爲皇上分憂,臣義不容辭。”

送走了洪承疇,朱顯波心中才稍微安寧一會,但願洪承疇能制服起義軍,實在不行最起碼能控制住局面,不讓讓起義軍入川或者逃竄到西北,只怕將來剿滅起來困難更大。

還得雙管齊下,由於剛登基時有了河南、山東大旱,朱顯波立即吩咐各部門參與救災,尤其是強調原地救援的原則。

“張瑞圖,組織人員救災,沒發生起義的州縣要儘快落實,穩定人心。王拓,把楊鶴那個混蛋給我押回京來。”

“皇上,反民只不過烏合之衆,洪將軍前去定能馬到功成。皇上不必太過焦急。”李承宗見我心浮氣躁,不禁好言相勸。

“皇上,山海關那邊也應早做打算,據說皇太極蠢蠢欲動。”王拓也添亂。

朱顯波鬱悶啊,我得個皇子,不見天下來賀,倒是朝鮮,安南先後脫離。這兩個欠打的孩子,待我有空一定好好教訓。

好不容易整了點新兵,解決了火槍的問題,這農民軍眼見快超過陝甘總兵的規模了。該是剿滅的時候了,朝廷花這麼大力氣救災,他們卻知道一味的反抗,誰知道是不是衝着自己的皇位來的,全然不顧百姓死活。

福兮禍兮??看來是騾子是馬得拉出去練練了,不然還會有更多的人欺侮大明少年皇帝和脆弱得朝廷。

——————————————————

兄弟姐妹們,朋友們給力支持下!收藏、紅票!什麼都行!

你們的鼓勵就是我碼字的最大動力!

魔力在這裡拜謝了!

第316章 奔襲第123章 寶劍贈美女第42章 剪除閹黨(2)第276章 公主駕到第398章 異域迷情第505章 失算第215章 日本人造反了第479章 盜取寶第72章 研製大殺器第12章 學武防身第386章 遇到麻煩第201章 欲蓋彌彰第402章 尾隨第404 血腥亞丁灣第274章 遠景規劃第464章 這是我的甜心第474章 西班牙人攪局第76章 視察新兵營第40章 平定叛亂第480章 皇子被無視第412章 公務員加薪第12章 學武防身第332章 叢林游擊戰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402章 尾隨第246章 準備種菜第189章 談婚論嫁第118章 集權第271章 俄羅斯美女第154章 皇恩浩蕩第112章 大戰前夕第204章 香消玉殞第376章 又是全殲第204章 香消玉殞第174章 換相風波第358章 世家亂(2)第69章 升格錦衣衛第296章 分封計劃第71章 降伏周濤第197章 賜婚第350章 林中飄血第466章 亂象叢生第342章 三權分立?第234章 燙手山芋第164章 攻佔馬尼拉(1)第129章 多管齊下第390章 幹掉赫姆茲總督第489章 商業明星第250章 嫁禍他人第500章 成立海軍學院第238章 發明煤球第103章 江湖救急第302章 勸退第257章 皇上家宴第322章 中央軍委第159章 文武雙全第12章 學武防身第265章 遠征莫斯科第146章 後宮易主第29章 霸王弓第462章 爲伊人擋風第61章 鄭和傳人第493章 勸退海雷丁第205章 撞沉它第257章 皇上家宴第79章 喜得皇子第469章 購買直布羅陀海峽第339章 攻陷議會大廈第75章 火槍列裝第467章 馬德拉會戰第96章 暗渡陳倉第277章 恩愛夫妻第139章 東征(3)第230章 來了工程師第250章 嫁禍他人第158章 欲立儲君第338章 倫敦事件第129章 多管齊下第76章 視察新兵營第197章 賜婚第148章 皇上吃醋第200章 未雨綢繆第471章 馬德拉激戰第232章 三缺一第176章 換相風波(3)第191章 進軍葉爾羌(2)第6章 賣箱置業第247章 引蛇出洞第106章 武林大會(2)第144章 收復臺灣(3)第119章 集權(2)第148章 皇上吃醋第283 文武合力第81章 虎視眈眈第34章 潛回京師第40章 平定叛亂第16章 手槍再顯威第194章 平定新疆第253章 農家樂第381章 峰迴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