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淺談道教第二節 道士也革命

這是講出家人的故事。講述出家人隱秘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絕大多數的人們所不熟悉的一個社會領域。

文學寫作的手法與史學不大一樣,從來有實寫,也有虛寫。閒扯些道教故事能讓一小部分人善心萌起,對華夏文明的傳統信仰也有了興趣。畏天命、畏鬼神,實際上就是敬畏人類的良心和良知,啓迪人們逐漸迴歸到人類靈魂中的善良本性,這也是做功德呢。

在人們由來已久的宗教常識中,道教的全真弟子是出家修行的,不得食葷,也不得婚娶嫁配,正一弟子則要隨便一些,可在家修行,飲食上也沒有大的禁忌,可結婚傳宗接代。

所以,中國南北的正一弟子大都是家族傳續,延脈至今,數目不菲,而全真弟子全憑師徒傳續,一代羽化,便少了一代,又要從頭開始,重新接續。

正是因爲沒有家庭傳續,進入到全真弟子的門庭全憑機緣,而沒有家長教化,這也是全真弟子不利的地方,若是不幸趕上師傅呆萎,徒弟愚鈍,這一支全真傳脈便中斷了。這也是中國的全真弟子遠遠要少於正一弟子的主要原因。

全真弟子都是出家弟子嗎?其實不然,在京城,在東北,其實社會上還存在着不少在家修行的全真弟子,或稱爲“俗家弟子”。

由於歷史所造成的各種原因,當然主要還是環境的原因,一些全真弟子還俗回家。從當初的出世現在又入世。回到了社會之中。雖然自己成家立業、傳宗接代了,但是在道觀里長期形成的全真理念並沒有失去,在家中依然供奉三清,修煉長生之道,甚至私下裡招徒傳續,形成全真的支脈。

一旦社會上不管南北、或是城市鄉間,出現羣衆自發籌建的道教小觀,這些全真支脈就會出面執掌道觀的宗教領導權。使這個道觀成爲師徒傳續的全真道觀。

原本出家修行的全真道教,現在像佛教一樣,開始徵收俗家弟子,這可是如今全真道教的一大變革。武漢長春觀住持吳誠真大師自己一個人收的俗家弟子,迄今就超過萬人。

現在爲什麼越來越多的國人涌向宗教,是因爲“迷信”嗎?不是,主要是國人對目前的社會現實和生存現狀感到失望,而宗教圈是迄今爲止最乾淨的地方。

你要問這些宗教出家人的最重要特徵是什麼?就是不貪。任何物質利益的東西都不去爭,所謂“君子之道,爲而不爭。”

這也是許多世俗人最不能理解。也最無法接受的地方。真假出家人不在於他的外觀。剃個光頭,穿身僧袍。任何人都辦得到。可要他“不貪”,就難了。這也是識別真假出家人的最直接方法或唯一的標準。

大家也能看到,如今許多人在宗教圈裡棲身,他(她)並不是一定篤信這門宗教,而只是想找一個相對乾淨許多的地方。就像魚。有些魚可以在環境污染很厲害的水裡生活,有些魚就不行,在被污染的水質裡無法生存。或者在污水裡死亡,或者去尋找相對乾淨的水源生存。

好了,不能講太多了。請諸位靜下心來,少安毋躁,且聽俺爲你講幾個圍繞着道教發生的小故事。

白雲觀是一個在全國各地都久聞盛名的全真大道宮觀,全真龍門派的祖庭,坐落在當時北京城西的真武廟一帶,建於元代,清初時龍門中興,白雲觀一度達到鼎盛,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的那年,白雲觀還有出家道士約二百多人,彙集了十幾個全真道各個教派的傳人。

白雲觀內歷代留下的文化至寶數不勝數,每年社會各界賢達的捐助及香火錢也不在少數,按道理說,宮觀自養,解決這二百多人的吃飯問題本不是什麼難事,但45年把持白雲觀的住持和監院卻不是好人,他們自己大吃大喝,花天酒地,早已不受全真出家齋戒的限制,而且還在外面半公開的包養了幾個情人。

下層道衆則是早晚鹹菜稀粥,僅在中午才能吃上一點乾的。對於年老的和看不上眼的道衆,住持和監院狼狽爲奸,乾脆捏造個罪名趕將出去,哪管你的死與活。聽起來,這哪裡還是個清靜修爲的道觀呢,簡直是個惡霸做主的地盤嗎!

m主席說過:“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和鬥爭。”於是十幾個有反抗精神的道衆在底下秘密串聯,先是合夥向政府有關部門上告住持和監院的無恥不法行爲,用今天改革開放時期的話來說,就是“聚衆上訪”。

當然,無論在什麼時候,不管是在六十多年前還是六十多年後,上訪也不會得到政府及有關司法部門的鼓勵和支持的。上訪沒有結果,反而給自己帶來不可預料的嚴重後果,他們面臨着被掌權的住持和監院徹底趕走的危險,一旦被稱的趕走,下了崗,原來部門的一切就同他們沒有任何的關係了。

既然國法不管,道家還有自己的“家法”,這就是道教的戒律宮規。這十幾個面臨走投無路的出家道士,在一個風高月暗之夜,效仿梁山好漢,鋌而走險,奮勇闖入住持和監院在白雲觀的豪華寢室,一根繩索將住持和監院捆綁了起來,架在柴堆上,大火熊熊,執行了“家法”。

事發之後,以前一直放任不管不問的國法,現在及時出現了,十幾個參與動手的道士受到通緝,大都鋃鐺入獄,只有極個別的漏網道士流落到民間,改頭換面隱藏了起來。

1946年的北平城裡,當年最大的事宜莫過於國共談判,北平城裡一直在吵吵鬧鬧,北平城外始終在打打殺殺,面臨亂世之秋,北平的司法機構還有處置漢奸、戰犯這樣的許多重大事項忙不過來,於是,這些道士們被關在大獄之中,再無人過問,當年的這一段社會插曲也很快被人們拋到腦後,棄之不理了。

其實,白雲觀的下層道士餓飯,在歷史上是很平常的事情,在抗戰期間的亂世之時,惡人很容易當道,加上全真戒律荒廢,既無法自律也無法監督,造成白雲觀內的全真道士兩極分化,上層掌權的道士**墮落,下層道士就只能苟延殘喘聽天由命了。但有本事、有技術、有謀生技能的一些下層道士不在其內。

那十多個革命的道士裡就有一位漏網逃脫的師傅名叫申得合,山東即墨縣人,抗戰期間山東大亂,就流落到了北平白雲觀,幾年間一直住在那裡。

申得合有些拳腳武功,爲人仗義,在那十幾個密謀動手的全真道士“上訪”期間,作爲文化不高,知之不多的粗人,他一直都沒有介入,在忙於自己餬口安身的事情。

直到那十幾個密謀的道士最終選擇了武力解決,臨到要動手了,才發覺自己這一夥道士大都是瘦弱之士,只有一顆充滿仇恨的心和密謀的頭腦,沒有動手的膽略和那把子力氣,這才拉進了有行俠仗義氣質的申得合,作爲自己一夥的幫手。

說到底,申得合是屬於聽別人的吩咐,然後動手的主要帶頭人,用當年法院判決的言詞,他屬於漏網的“首惡”,一經發現就要被緝拿歸案,坐大牢的。

當年的天橋是三不管的謀生之地,雲集着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三教九流,亂世之中,白雲觀最底層的一些窮苦道士在這裡擺攤賣藝、看病賣藥,混一頓飽飯吃,也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

申得合自幼習武,那些來自山東的師兄弟在天橋一帶賣藝授徒的也有幾個,反正世道不好,白雲觀齋醮事務幾近荒廢,申得合閒來無事,白天在天橋幫助師兄弟們料理場子,教授徒弟,活動一下筋骨,自己也能衣食無憂的每日混上三餐飽飯。

等到下晚掌燈,在天橋賣藝的場子都收了,晚飯過後,他仍回到白雲觀寮房去住宿,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來了。若不是打抱不平,攪進了那十幾個鬧事的道士中去,原本他還能得個善終,終老在白雲觀的。

那一次,漏網之魚的申得合無路可去,依舊返回到自己比較熟悉的天橋,向師兄弟們講明原委,山東人是仗義的漢子,沒有一個人想去報案,反而都支持他隱藏起來,他過去的師兄弟之中,一位居住在留學路的師兄收留了他。

被通緝之人,不敢再在天橋明目張膽的拋頭露面,只能以拉板車爲生。間歇時候,申得合也悄悄的帶幾個徒弟,一來補貼家用,二來爲多交幾個朋友,多幾個立足之地。不久之後,師兄說服了申得合,在自己那個大雜院裡找了一箇中年的寡婦,讓他們成了家。

寡婦的弟弟是個北平人說的“臭腳巡”,即派出所的管片警察,留學路正在他的管轄區之內,由他出主意,申得合改了一個字,改名爲申得江,趁着戰亂,大批的難民流入北平,他在北平警察局的南城分局報上了戶口。

寡婦原來的婆家姓李,還留下有一個拖油瓶的兒子,1946年那年已經七歲了,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名叫李虎娃,爲了混碗飯吃,也爲了在流氓地痞成羣的天橋能站住腳,這個李姓的兒子拜後爹申得江爲師,學習武藝。

這申得江和李虎娃可都是老北平天橋下鼎鼎大名之人,可沒幾個人知道這山東漢子竟然是白雲觀裡革了主持命的道士出身!

第217章 左衝右突 第四節 秀武器死得快第48章 第二節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三節 二漢奸第184章 咋也要吃頓餃子 第二節 特戰聯隊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一節 玉皇頂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三節 有良心第30章 一公里 第一節 人多不好抓第3章 第28個 第二節 老五子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三節 啥叫猛人?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一節 有點譜成嗎?第148章 火中取栗 第四節 燙手的山芋第35章 第二節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一節 人貨交易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二節 虛晃一槍第221章 進退維谷 第二節 住的問題第82章 夜襲 第一節 講信用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三節 黃大牙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四節 煙消雲散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三節 鬼子就在前面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二節 八路的狗第133章 通幽之法 第四節 轉移開始第222章 小打小鬧 第二節 八路的狗第146章 無心插柳 第一節 捉五魁第110章 武工隊是啥?第三節 六安瓜片第157章 春天來了 第一節 地盤的問題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四節 煙消雲散第34章 第三節第81 棒戰羣雄 第二節 八仙過海第163章 殺一儆百 第二節 殺馬給馬看第103章 少了兩! 第二節 公祭大會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一節 火不能隨便點第9章 郭家堡子 第三節 流氓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二節 金鼓連天第124章 冤有頭債有主 第二節 出乎意料第204章 磨盤戰術 第二節 老槐樹第46章 第四季第56章 常家渠 第二節 囉嗦兩句第47章 第二節第114章 羣英會 第四節 大幕拉開第91章 三鼓而竭 第一節 行家出手第129章 因緣巧合第三節 驅鬼不是鬧着玩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一節 挨炸了!第165章 走西口 第三節 喜上加喜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一節 沒有更好只有更糟第128章 運動那點事 第二節 啥叫“特情”第213章 矢石之難 第四節 爲白刃戰正正名第129章 因緣巧合第三節 驅鬼不是鬧着玩第27章 獨立大隊 第一節 打劫第147章 最缺的是啥?第三節 各有各的道第214章 白刃相連 第四節 傾力一搏第48章 第二節第62章 圍魏救趙 第四節 針尖對麥芒第155章 誰也不欠誰的 第一節 倒回來的火車第85章 兵無常形 第二節 收緊圈子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二節 四個村子第183章 苦戰大營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四節 一個和十二個第33章 第四節第227章 攻心爲上 第三節 還是自己人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 第二節 區別對待第169章 斷臂求生 第三節 不是哥們不仗義!第42章 第二節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二節 五百發炮彈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一節 神鬼莫測第8章 孫花臉子 第一節 主力第110章 武工隊是啥? 第二節 趕上這撥了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四節 屬狼獾的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一節 給個理由先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三節 楊姥姥第61章 猛人是怎麼煉成的? 第三節 啥叫猛人?第188章 水往東流 第二節 窮寇莫追第187章 動如脫兔第三節 膽大心細第2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 第二節 六十發子彈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二節 禍事連連第84章 惱羞成怒第一節 瞧稀罕嘍!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四節 光躲着的不叫八路第2節 白屁股第3章 第28個 第一節 誰領導誰第4節 黑槍第114章 羣英會 第一節 軍統叛將第238章 最後五分鐘 第四節 屍山血海第7章 鈴木支隊 第一節 五比十六第2節 老鷹嘴第183章 苦戰大營 第一節 就地取材第5章 通天河 第三節 娘子神村第142章 文學的良心 第一節 爲八路軍說句公道話第2節 青龍溝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二節 圍而不打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三節 卑劣的鬼子第149章 西馬池 第四節 新仇舊恨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三節 行家裡手第191章 空城計 第四節 坐唱空城第161章 打蛇要打七寸 第四節 小插曲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一節 反客爲主第118章 螳螂捕蟬 第三節 袖裡藏針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三節 一個傷兵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一節 送死你去第47章 第三節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二節 乾涸的窪地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四節 真話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