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淺談道教 第一節 分支和流派

俺從十六歲時因爲運動呢淡泊了求學走仕途的心,轉而去鑽研宗教,竟至走火入魔,差不點出家做了和尚,要不是俺家老爺子一路追蹤到寺院,把俺揪回來,這世上就能少一個浪蕩操蛋貨了!唉,老爺子真不該把俺弄回來,讓世間多一個修行者該多好!

當和尚沒當成,老老實實上學吧,後來考到北京去了,偶然去了趟白雲觀,得知這就是金庸筆下那嫉惡如仇的長春真人丘處機收藏靈骨的地方,還居然是那位一親小龍女芳澤的尹志平主持修的白雲觀,這下對道教大爲好奇,找了許多的典籍經卷的看。

俺是凡心未死,六根不淨的,出家自然是沒影的事,不過因爲愛好呢,對佛教和道教頗研究了許多年,既然寫小說帶出了道教了,那就不妨說說這道教。

很多人認爲佛教和道教比呢,道教很神奇,比如俺寫的驅邪伏鬼啊啥的,這個沒法說是真的,但是總還是有科學道理的,打個比方,魔術是什麼?是真的嗎?當然不是!那道士抓鬼呢,俺只能說沒法用現代科學去解釋。

比如,90年代俺大學畢業分到企業,住集體宿舍,當時一間宿舍住八個人,俺喜歡清靜,就找了管宿舍的想要個人少的房間,管理員說有間屋子沒人住,就是有點不乾淨,願意住就分給你。

俺那時候年輕氣盛的,當時就捲鋪蓋搬進去了,一大間宿舍就俺一個人,挺滋潤的,可好景不長,沒幾天,夜裡就老做惡夢,老是夢見牆角那蹲着個人捂着臉,要不哭要不就是咳嗽。

當時也沒當回事,逢休息俺去這個城市附近的一處道觀裡遊玩,因爲也研究了點道教的歷史啥的。就和幾位道長交上朋友了,其中一位道長(也叫道清),就看了一會俺,說俺住的地方不乾淨,這叫望氣。

說俺住的是東南角的屋子,牀頭朝南,那屋子門開的不好,不是正中,而是偏西,所以住那屋子的人呼吸道都不好。

還說俺那屋子裡以前準死過人。就死在呼吸系統的病上。勸俺要不搬走。要不就整治下屋子再住。

俺回來後一問管理員和早先進廠的師哥們,果然那屋子前兩年有個小夥子得了肺結核,耽誤了治療,轉成肺癌死了。

這下俺也害怕了。再上道觀呢討教道清師傅,怎麼個解法?後來呢,問了那死去人的生辰八字和姓名,在道觀裡給燒了紙包,做了個小道場,算是超度了。

又用石灰水衝了三遍那屋子,重新粉刷了,自己找的木匠,把大門向中間拓寬了一尺。改成雙開門,別說,俺後來住了四年,惡夢也沒了,身體也啥毛病也沒了。

講故事扯遠了啊。咱先說下現代社會裡,道教的分支和流派,然後再說說俺知道的故事和軼聞啥的。

如今在網絡上,自稱是道教某個門派的很多。其實道教的各個門派是蹤跡清晰,有案可查的。

天下道士半全真,天下全真數龍門。清楚說明了今天中國及世界道教門派的分佈現狀。

道教的內部門派衆多,僅在一座武當山上就聚集着許多名目不同的道教派別,比如武當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以張三丰爲祖師的武當道派有真武玄武門、自然派、三豐祖師自然派、三豐祖師日新派、日新派、三豐祖師蓬萊派、三豐派等。

還有以奉祀玄帝爲主的“榔梅派”,也稱作是武當山的本山派,乃正一支派。此外,武當山還有一新武當派,屬於清微派支派,由元代的武當山道士張守清開創。所以,道教的宗派因分派示準不同而名稱也就各不相同。

如果按照道教學理的劃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這五大類。

如果按照地區的劃分,又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嵛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十個大類。

如果按照歷史上的道家創始人來劃分,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丰)、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十二個大類。

如果按道門來劃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淨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柺)、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丰)、先天派、廣慧派等二十四個大分類。

在中國道教的發展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派的劃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道教派別的劃分法。不僅如此,此外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淨明、玉堂、天心道教八派的說法。

而實際上許多道教的派別力小式微,名存實亡,如今在整個中國尚存的著名道教的派別只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正乙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臺灣的民間道教派別等等。

從對道教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道教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也是它兩個致命的缺點,制約着道教的發展壯大。

一個是道教沒有體現出它是絕對平等、民主的組織,道教對它的上下等級觀念是看得很重,具體執行起來也很嚴格的,從那些道教內部不同的稱謂、不同的待遇上,甚至對神仙的劃分上都可以看出來。當然不能否認,這種等級落差是建立道教組織的牢固基礎之一。

還有一個是道教對於師承關係看得很重,這種嚴格清晰的山頭、門閥的觀念構成了一種等級森嚴、界限清楚的道教秩序,這從道教各個道教派別的劃分上就可以看出來。

這種諸真各派源流的劃分,在譜薄上可以列到八十六個大類,數百上千個細小的分支。在全國各地的道教著名叢林,客堂上也都自備有詳細的宗譜薄,目的就是用來覈查前來遊方掛單的道士,考覈其宗派源流、信仰、子孫輩分順序,是道教各個宗派相互建立聯繫的紐帶和橋樑。

人們自願出家到道教,大都是在世俗社會上對現實生活的失望而嘗試一種新的、與衆不同的人生選擇,毫無疑問,這也是一種避世、遁世的無奈的人生選擇,主要目的是爲了追求一種神仙超脫境界的民主與平等。

當他看到同一座齋堂之內,還有“高竈”、“普竈”的伙食之分,每季所發“單錢”的差別如此之大,會給他造成一個別扭的心理落差。另外,看到一個小小的道教組織之內派別林立,師出各門又都至死效忠各門,這種“小家子氣”的制約,使道教的整體利益,是很難在這種山頭、門閥的狀態下得到圓滿的體現和發揮的。

中國自從49年進入新時期以來,經歷了身邊二十年來破除封建迷信的教育,人們對神仙的信仰不像以前那樣盲目了,從根本上不信神仙的人越來越多,在出家的道士中間也是如此,比如崇元觀的陸青霜,武當山的王凌子都是這樣的人。

隨着科學文化的日益發展和普及,她們不信,或者不是太信神仙,也不相信道教流傳至今的外丹術,可是她們虔誠地信道,信內丹,信修煉會給人帶來根本上的變化,這就足夠了,這個信仰足以使她們成爲優異合格的道教徒。

比如李蓮翠在國外,曾見看見過更多這樣的道教徒,她們信仰道教,是把道教當作自己民族的化身,當作自己祖國的化身,當作自己祖先的化身,當作中華民族流傳幾千年來傳統文化的化身,她們虔誠地敬仰道教,就是敬仰供奉自己的祖先,在對道教的敬仰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託。

一支道派,本質上也是一個以宗教爲聯繫紐帶的文化家族,有共同崇尊的祖師,有共同遵循的代代相繼承延續下去的系譜,有共同的祖庭及文化淵源。

道教原本沒有宗派,道教之所以分成宗派,實際上開始自宋﹑金年間,中國被分割成南北兩大塊相互對立、對抗的政治區域,無法自由的互通往來。宗教屈從於世俗的封建君權勢力,道教的北方全真派和南方的正一派就此產生。

第2節 糧食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一節 反客爲主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三節 天皇的老婆第84章 惱羞成怒 第四節 三板斧第44章 第二節第165章 走西口 第四章 土地公第212章 暗渡秋樹灣 第三節 秋樹灣第34章 第四節第2節 特異功能第35章 第一節第107章 鳩巢鵲佔 第二節 誰更靠譜第198章 淚灑滹沱河 第一節 軍令狀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四節 國共這點事第234章 你中有我 第四節 以亂打亂第126章 聲東擊西 第三節 定點拔毒第98章 放手一搏 第三節 白衣勝雪第38章 第一節第100章 二十八勇士 第二節 劉大屁股的憤怒!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四節 潰圍而出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二節 龍虎山第166章 大川特攻隊 第二節 乾涸的窪地第228章 撞車了 第四節 槓上了第88章 咬人的狗 第三節 去留兩難第208章 一點五公里 第四節 中心開花第189章 二戰銀坊 第二節 魔影出現第111章 八爺泡澡 第二節 關外老客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四節 屬狼獾的第158章 各行其道 第二節 哥哥妹妹滴第57章 三進三出 第三節 定心丸第125章 高人有高招 第二節 龍虎山第38章 第二節第53章 血戰柴劈嶺 第二節 紅旗不倒第183章 苦戰大營 第三節 救還是不救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四節 潰圍而出第140章 大將南征膽氣豪 第四節 再談黃土嶺第33章 第一節第219章 你給老子出來! 第一節 火不能隨便點第118章 螳螂捕蟬 第二節 王八拳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三節 後有追兵第190章 鏖戰小天溝 第一節 誓師贈槍第135章 苦字言不盡 第三節 精銳盡失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二節 借刀殺人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四節 火燒軍馬場第68章 天皇密使 第一節 長期飯票!第91章 三鼓而竭 第二節 捨不得孩子第230章 龜兔賽跑 第二節 借刀殺人第195章 秘密戰線 第四節 血的教訓第220章 說走咱就走第三節 想走走不了第65章 過三招 第二節 燉肉加拉呱第3節 大雪滿弓刀第216章 進退兩難 第一節 反客爲主第105章 國共那點事 第一節 是福不是禍第19章 四十八個 第一節 打草驚蛇第123章 時窮節乃現 第一節 吃飯是大事第106章 撒套子的 第四節 年關不好過!第41章 第二節第151章 可愛的老百姓 第四節 民心所向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四節 火燒峪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二節 成全你的名節第165章 走西口 第三節 喜上加喜第47章 第四節第8章 孫花臉子 第一節 主力第17章 老子也抗日!第一節 碾底溝第69章 特別調查員 第四節 十六菊紋第115章 大鬧聚福班 第四節 煙消雲散第74章 消失的一個營 第三節 一個傷兵第172章 打仗打的是錢 第二節 買路錢第145章 放下屠刀 第一節 一塊紗巾第55章 敬業的鬼子 第四節 一個和十二個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三節 有理說不清第160章 人若犯我 第四節 鬼子是來了第177章 朔風寒刀 第四節 火力優勢論第174章 誰遷就誰? 第四節 人圈第185章 大戰初起 第二節 脣亡齒寒第59章 臺峪村的楊司令 第一節 五路圍攻第239章 四面楚歌 第三節 後有追兵第152章 越亂越好 第三節 緊鑼密鼓第107章 鳩巢鵲佔第四節 大年三十來拜年呢第7章 北上 第二節 鈴木不傻第51章 毛遂自薦 第三節 扛一個拖一個第49章 老子就是神仙!第三節 黃大牙第96章 強弩之末 第四節 全憑一口氣第149章 西馬池 第二節 說回就得回第127章 爆點猛料 第一節 人和槍第173章 惹不起躲得起 第四節 秀才遇見兵第206章 血祭北壇 第三節 最後一槍第81 棒戰羣雄 第二節 八仙過海第131章 鬼使神差 第一節 紙斧子第130章 淺談道教 第一節 分支和流派第180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三節 行家裡手第192章 半部論語 第四節 一本破書第241章 巔峰對決 第三節 踏雪尋路第58章 三天神仙 第一節 玉皇頂第242章 最後一戰 第一節 雪是紅的第141章 用數據來對比 第四節 後勤補給對比補充之一分區紀實挺進敵後1第23章 !第75章 殺進重圍 第二節 八路出了叛徒第50章 如願以償 第四節 老外第215章 以血洗血 第三節 二百發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