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意外之變

公元二零一年夏八月,十日。被連續暴雨阻隔於冀州安平北端的袁軍與遼東軍,忽然發生了突兀的變化,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打破了僵持的局面。

變化來自於袁軍方面。幾乎是在頃刻間,整個袁軍在八月十日這一天,忽然大亂起來。連綿數十里的大營亂成一團,人喊馬嘶,刀槍交迸,慘叫聲、嚎哭聲、咒罵聲、馬嘶聲響成一片,沸反揚天。

劉備在自己大帳中接到消息後,初時驚愕之餘,只恐是袁軍的不知什麼計謀。極爲謹慎的一再傳令,令各部約束部衆,不得擅自亂動。

只是,不久後,在對面袁軍大營,無數士卒開始四面八方的往外奔竄,向後退卻時,劉備才終於確定,對方這次是真的出現了軍中譁變。大喜之餘,急忙傳令升帳,點選將士,趁機撈取勝利果實。

十一日,武邑袁軍先潰。主帥淳于瓊混亂中正迎上大將魏延,只一個照面,便被魏延斬於馬下,所部三萬餘衆,除少部分逃竄,盡數被斬殺殆盡。

當日晚間,遼東軍周倉、裴元紹,冒雨突擊,趁夜晚敵方混亂之中,鼓譟而進。周倉斬了焦觸,裴元紹錘擊張楠,令其吐血敗走,袁軍徹底大潰。

兩人隨後追擊,不多時便迎上袁軍後軍,一鼓作氣之下,生擒後軍掾曹轉運使、裨將軍蔣奇。殺死殺散袁軍數萬,得輜重糧草無數。

連番大勝之後,遼東軍合兵圍了信都。十三日,信都不戰而降,安平一郡平定。

而此同時,冀南趙國、鉅鹿、清河三郡忽然大亂。無數原本是袁軍的士卒,各推首領,舉兵起事,矛頭卻直指向鄴城。整個冀南亂成一鍋粥,到處是流匪劫掠,刀兵遍地,烽火四起。

劉備一時摸不透情況,不敢冒進,便扎於信都,只派麾下各部先穩固周邊。十五日,降將蔣奇引杜遠,詐開安喜城門,遼東軍兵不血刃佔領中山。

隨即,兩日間自北而南,全郡平定。而後,挾大勝之勢,直殺常山。沿途各縣望風而降,至二十日到達真定,真定守將王謙率郡中文武,力戰半日,戰死城頭,真定失陷。

遼東軍得了這兩郡,實力更增。並不急於繼續攻掠,而是就地休整數日,二十八日,大軍一分爲二,令簡雍爲主將,領異族僕從軍五萬,往南皮扎住,佈防浮陽、東光一線,目的自是提防青州方面。

劉備親提大軍十萬,進鉅鹿城以窺魏郡。鄴城,幾乎已是如同脫光了衣服的婦人,再無半點遮掩的暴露在遼東鐵騎的面前。

鄴城,城主府的大廳上,袁譚面色慘白,呆滯的目光,只是哀哀的望着在廳中來回踱步的郭圖,嘴脣顫抖着,張了幾張,終是沒能說出一句話來。

郭圖滿面鐵青,一手扯着頜下鬍鬚,又是憤怒又是驚惶中,不意間竟扯斷一小把,疼的他險險沒掉下淚來,倒也因此將他從紛亂的思緒中疼醒。心疼的看了看手中的斷須,隨後抖手飄落。

自己前番算計,欲要掘開漳水以斷,這樣做有可能會引發前軍之變,他自是早已想到。但是,作爲一直跟隨袁家父子兩代人的他來說,卻也早知憑着那二十萬人,怕是很難將劉備打退。

今時今日,袁家早已是外強中乾,空餘個偌大的名頭唬人罷了。骨子裡,人才凋敝,軍心離散不說,便內政上,經歷了數次大敗,國力積弱到了甚至連日常運轉都難維持的地步了。

這種時候,別說靠袁家自己打退遼東了,就算硬頂下去,糧草都很難維持太久。此時又正值暴雨,戰事拖延日久,等到後方糧草不敷,送不上去時,只怕那二十萬迎敵之軍,便要變成倒轉頭攻伐自身的利器了。

鑑於此點,郭圖這纔有了掘漳水阻斷敵軍的想法。如此一來,最壞的結果,不過是讓本就不很穩定的二十萬大軍提前譁變,但是卻也因此能贏得長久的時間。

郭圖深深明白,二十萬大軍譁變也不可能是全部。因爲一來畢竟有些人忠君之心極深,必然能起到壓制作用;二來,屆時後路已經封死,除了拼死一戰外,他們也再無別路可行。如此一來,反而能挖掘出迎戰士卒最後的潛力。

至於說投敵,郭圖以自身度人,又有誰敢真個在兩軍陣前,一下子接納對方這麼龐大的數量盡降?只要劉備但凡有所提防,必然讓衆軍心中惶然,助力得不了多少,這掣肘之力卻是大增。屆時單隻提防這些降兵,便要耗費其大半精力。那樣的話,要想再如前番般勢如破竹的抵進,便無異於癡人說夢了。

而且,那些bi於無奈而降的人中,又有多少是見風使舵之輩?只要他日得來外援,但要佔得一時上風,稍作招攬,必然會讓這些人再轉投回來。那時候,外有強援攻伐,內有亂軍呼應,遼東此次的來襲,便真個成了有驚無險的作爲了。

他打算的精細極致,至於如此一來,將犧牲數百萬平民之命,卻是半點也不放在心上的。而他心中的強援,正是近在咫尺的許都曹操。

上次求救,曹操藉口拒不發兵,其中意味,郭圖如何能不知。只不過他想的明白,曹操推拒的是袁譚,是袁家,卻不是他郭圖這些袁家部下。

如今袁家已然衰落,再跟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前途。如能借着此次之事,順利搭上曹丞相的戰車,那纔是最明智的選擇。而如果能在這其中,爲曹丞相順利兼併冀州出上一把力,屆時曹丞相又怎麼可能慢待了自己?

既能延緩遼東的攻伐,解除眼下的危機,又能暗中削弱袁家,加快曹丞相吞併冀州的步伐,從而爲自己增加晉身的砝碼,這筆買賣,郭圖的算盤打的嘩啦嘩啦響,早已是成竹在胸。

只是,他想不到的是,自己這一番設計,怎麼就一時疏忽,竟被前軍派來的斥候獲悉。而在自己發現後,於第一時間派出高手追殺,竟爾還能被傳了出去,最終導致成如今這種千鈞一髮的局面。

他此刻還不知道這番謀劃,最終是壞在那個叫劉三兒的斥候卒長,一轉念間怕死的念頭上。只因劉三兒的一年偏差,即爲了保全自己,又不想身入險地,所以,一番思量後,只是派了一個手下往大軍中傳遞消息,自己卻帶着一幫人,早早潛伏下來,躲了起來。

而令劉三兒也未想到的是,自己當時因着心有所思,一個沒囑咐到,讓送信之人注意保密,只將信息報知主帥。

所以,那位送信的仁兄,在鬧明白事情緊急後,風風火火的一路衝進大軍軍營,並在踏入中軍大營時,按照慣例,一路高聲唱報而進,終使得消息外泄,人爲的引發了大軍毫無徵兆的譁變。此中種種,卻非任何人能把握的住的了。

而作爲始作俑者的郭圖,也絕想不到,正是劉三兒這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他此時這一謀劃的推動衍生下,日後將幹出何等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對於郭圖此時來說,最急迫的,便是如何解決眼前的困局。而他此時焦急的在袁譚面前來回踱步,並不是什麼急主公所急,憂主公所憂,對於袁譚,他早已將其打入徹底拋棄的蔽履之中。

如今之所以還保持着面上的恭敬,不過是後面的進程,這袁譚實在還是個必不可少的道具。

他要等的,卻是日前派去許都,帶着特殊任務的辛毗,不知此時這邊的情況,究竟能不能打動曹操的心。

而在此時的許都,宏大的丞相府中,曹操這次終於是親自接見了袁家使者辛毗。

對於眼下整個冀州的種種,曹操早已得報,也知道這個時機委實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爲了冀州之事,他早已和郭嘉、程昱、荀攸、荀彧等衆謀士商議多時。眼下辛毗的到來,正當其時。

只不過好時機歸好時機,曹操在知道眼下機會難得的同時,心中卻也大有顧慮。他所顧慮的不是別個,正是一直以來,沉默的似乎沒了任何聲息的劉璋。

對於曹操來說,眼下宇內只有一人是他的心頭大患,也讓他每每想起就是心驚肉跳,忌憚非常。這個人,就是大漢皇叔劉璋劉季玉。值此河北大亂之時,對他來說是個機會,但對於劉璋來說,又何嘗不是呢?

所以,在還未得到劉璋那邊的確切消息時,曹操怎麼也不肯稍有輕動的。好在麾下密探早已派出去許久,算算時日,應當也該返回了。對於此次時機,青州表現出的沉默,曹操總有種不安的預感。

大殿上,衆人杯來盞往,在哼哼哈哈應對着辛毗的求援後,曹操設宴款待辛毗。這次雖沒承諾出兵的明確日期,但總算是一力應承了救援冀州的請求。這讓辛毗總算是暗暗舒了口氣,至於再想法催促一下,最終確定下發兵的日子,總要找個合適的機會,這事兒卻是急不來的。

他面上浮着恭謹的笑容,一邊和曹氏麾下衆文武應付着,一邊在心中暗暗打算。正自想的糾結時,卻忽見殿外走入一人,小心的繞着衆人席後,挪到了上首曹操的身邊。

隨着那人在曹操耳邊的一番耳語,曹操面上漸漸閃過一抹兒驚喜之色。半響,在揮手令那人下去後,曹操忽然舉杯向他一邀,呵呵笑道:“辛佐治遠來不易,眼下只管放心飲酒好生休息。明日休養好了後,便請回告顯思賢侄,某將即日發兵,以復冀州之地。嘿,且讓他將諸事準備好了就是。”

辛毗聞言,先是一愕,隨即大喜。就席上長跪而謝,一邊卻心中嘀咕:什麼準備云云,還不就是要其低頭,雙手獻上冀州?只是爲何方纔一直不肯明確出兵,這會兒卻突然定下明日了?這事兒,卻要查上一查纔是。

(本章完)

第327章:驚悚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下)第40章:拜師青州(下)請假申請第84章:常山攻略第154章:不謀而合第178章:王允之邀第114章:密謀蜀中第274章:第三方勢力第27章:草原定計(下)第24章:納古咆哮(下)第129章:崩潰第160章:“撿”馬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41章:好大一羣蝦米(上)第196章:李肅的自保之道第54章:單戟換飛刀(上)第257章:大耳朵犀利的出招第111章:中牟縣令第23章:宿怨(上)第233章:田桑,還記得….第42章:比鬥(下)第302章:間第145章:治政青州第56章:再入孔府(下)第303章:百口莫辯第236章:入主徐州第51章:偷雞者說(上)第311章:比比誰人多第224章:盟誓第44章:政論(下)第51章:偷雞者說(下)第399章:絕殺,跨越輪迴之宿命第242章:袁術覆滅(二)第73章:各逞心機(上)第195章:漢中之變第230章:謀父之戰第325章:我來了,我看到了,嗯,我拿走第239章:仲氏第245章:各方之謀第1章:偉大的目標第311章:比比誰人多第125章:制勝之機第348章:終聞噩耗第70章:計取南皮(上)第23章:宿怨(上)第348章:終聞噩耗第367章:看破第257章:大耳朵犀利的出招第2章:我有個想法第279章:汗王之嘯第88章:束鹿之戰(四)第377章:誰偷襲了誰第230章:謀父之戰第51章:偷雞者說(上)第240章:陳登歸來第162章:臨陣換帥第70章:計取南皮(上)第23章:宿怨(上)第22章:危機暗隱(上)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下)第231章:賈詡論勢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33章:順利結盟(上)第73章:各逞心機(下)第314章:身份第316章:不叫紅妝讓鬚眉第180章:你很好色第28章:溫雅端莊的趙小妹(下)第45章:拜師鄭康成(上)第79章:終得消息第341章:通羅之盟(六)第394章:難以改變的宿命第248章:緣,延續還是輪迴第179章:你去殺董卓好不好第344章:通羅之盟(九)第40章:拜師青州(上)第342章:通羅之盟(七)第381章:風起渤海第166章:兄弟重逢第390章:出人意料的變化(二)第39章:山林風火(下)正文_第356章:戰荊州(六)第71章:月夜截殺(上)第160章:“撿”馬第16章:野馬(下)第105章:爬牆頭第383章:攻與退的奧妙第276章:漸露端倪第373章:決堤第166章:兄弟重逢第110章:王芬的鬱悶第8章:終於來了第88章:束鹿之戰(四)第259章:撲朔迷離第52章:賣馬(下)第99章:受封亭侯第287章:麻煩來了第300章:荊南之議第309章:朱儁之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