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陳登歸來

袁術想不通的地方很多。比如爲什麼劉璋這麼快的就到了,孫策爲什麼能說轉身打他就打他,劉表就那麼肯放過他?還有,這劉璋就算算計他,又怎麼能從東邊大海上而來?

時間退回數月前,青州議事廳上,賈詡陰冷的聲音迴盪着……..

“……今曹操欲要羈縻我也好,挑撥袁術與我爲敵也好,圍繞着的,不過都是一個徐州。若要破解,便只需抓到關鍵就是了。將徐州棄之!無徐州之累,青州便可輕裝上陣,或主動出擊,或退而自己,皆在主公之心罷了。”

棄之?!

衆人聞聽都是一愣。

“我等才領了徐州,這如何說棄就能棄的?傳將出去,豈不有污主公之名?”田豐微微皺眉道。

賈詡沒有表情的目光在田豐面上一轉,淡然道:“驅四方盜賊以入徐州,隔絕道路便可。”

田豐大驚,起身驚怒道:“若此,豈非是出賣百姓而換之?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與曹操何異?”

賈詡淡淡的看他一眼,抿了抿嘴脣,不再多言。堂上戲志才、沮授等人都是面現苦笑,微微搖頭不語。

田豐剛來,尚不瞭解這位賈詡先生的xing子,其人用計,只問結果,犧牲些許百姓,何曾顧忌過。只是這話卻不好說,不由都把眼看向劉璋。

田豐見賈詡不說話,漲紅了臉,轉頭望向劉璋,怒道:“主公…….”

劉璋輕輕一嘆,對他擺擺手,自己起身在廳內慢慢踱步。賈詡此計雖毒,但卻提醒了他。

後世領袖曾有句很經典的戰術術語,那就是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爲重。賈詡此計,倒也頗和其意。只不過,卻需要改進下來用纔是。

他在廳內踱步良久,漸漸嘴角終是微微勾起,笑道:“元皓勿憂,此計雖毒,但若操作好了,自可最大限度免去百姓之苦,反而利於戰局的拓展。”

田豐將信將疑,不肯放鬆,追問道:“計將安出?”

劉璋笑道:“可使人先散佈袁術將犯徐州的消息,徐州經了兩番戰火,所餘百姓本已不多。只要佈置得當,可令剩餘百姓儘量先遷出徐州,若只剩一個空城,再驅四方之賊填充,豈不是好?賊人多有財物,我放開徐州,屆時讓袁術自己去取,既幫了咱們剿賊,又不傷我青州根本,更可迷惑袁術與曹操。我只將兵佈於徐州外圍,號稱剿賊,誰人能說出個什麼來?

如此,我以盜匪之人、物充實徐州,袁術徵集全爲盜匪所有,卻不傷徐州之民。待到袁術退去,我再以大軍進駐,圍而迫之,便原來之匪,也可轉爲民。

而且,如我所料不錯,袁術其人野心極大,一旦拿下吳揚,必然起不臣之心,只要咱們給他加吧火,他若真的有篡逆之舉,屆時,咱們自後尾隨襲之,不但可拿他俘獲充實徐州,更可趁他新取之地不穩,一戰而定。如此,等若有他給咱打頭陣,出苦力,你我坐享其成,豈不開心的很?

這樣,一不傷徐州之民,二不用費我青州之力,三能安曹操之心,四可避袁術之鋒,一石數鳥,元皓、文和,諸位先生,以爲此計可行否?”

衆人大汗,這位主公佔人便宜

的心思果然極快,雖嫌刁毒,但對眼前之事卻是好計,當即紛紛贊同。賈詡目中閃過讚歎,也是微微點頭不語。田豐也是面色緩和,想了想,這才點頭道:“主公此計大妙。”

劉璋見衆人一致通過,這才大喜。吩咐下去,按計而行。隨後,親自跑到海事局,與太史慈、甘寧、徐盛一起,督造戰船,訓練水軍。

他當日從雒陽拐帶無數大工巧匠,又搜刮了宮中歷代所藏船舶圖紙等物,今日終是派上用場。青州臨東海之處,日夜繁忙不休,工程進展極速。

劉璋又使人尋來海邊老人,詳細詢問海流、氣候、諸般航海問題,雖所獲不多,卻也大體心中有數。

這一日,正一點點比對數日來繪出的海圖,細細分析,忽聞有人來報,道是一個自稱陳登的人在外求見。

劉璋先是一愣,隨即由不得的狂喜,站起身來,撒腿就往外跑,竟連鞋子都顧不得穿上。旁邊從人大驚,連忙給他拎着鞋子,從後急追。

劉璋一路狂奔,待得竄到府外,一眼看去,身子微震之餘,不由的已是熱淚盈眶。

外面站着三人,當先一人,面膛黑紅,身子瘦削,一張臉上滿是風塵侵蝕之色,只是那眉眼間不是當日陳登又是哪個?但眼前這模樣,卻又哪還有昔日半分青州名士的風采,整個一海上老漁民的形象,其在外吃了多少苦,不問可知了。

“元龍…….你……終是回來了……”劉璋心情激盪,上前一步,先陳登拜下之前,一把拉住,眼淚竟是有些忍不住要落下來。

陳登也是心情激盪,尤其見劉璋身後跑出的僕從,竟然拎着一雙鞋子,再往劉璋腳下一看,心中感動如何抑制的住?

當即哭拜道:“是,主公,陳登愚魯,當日一別,至今纔有小成,有負主公之託,還勞主公如此相待,登…..登…..慚愧。”

劉璋兩手扶住,那容他下拜,轉身拉着往裡去,歡喜道:“不負不負,今日回來,卻是正好。這些年來,你一人在外,其中不易,我如何不知,快快隨我進去,青州海軍但有寸功,皆出元龍之手矣。”

陳登得了劉璋如此言語,只覺這些年的苦楚,再沒了半分。悄然抹去眼角淚水,回身招呼着一同跟隨而來的兩個人,一齊往廳上來坐。

待到幾人坐下,陳登這才爲劉璋引薦。這兩人一個漢人,另一個卻是個外族人。漢人叫常五,乃是遼東人氏,因早年不堪境內郡吏逼迫,又逢烏桓戰事,便與人冒險私造船隻,往近海討生活。幾年下來,儼然竟是一個近海航行的好手。

這個年代,人們對於海洋的認識極少,多存畏懼之心,似常五這等熟悉海事的,可謂鳳毛麟角。陳登當日受劉璋所託,遍尋通曉海事之人,勾畫沿海海圖、島嶼、暗礁分佈之事,遇上常五,哪有放過之理?當即許以重金,做爲自己臂助。

至於那個外族人,名字叫那和連祈,劉璋細細詢問之下,竟是後世所謂的滿洲人。

那和一族生活極其艱苦,此時尚處於刀耕火種,結繩記事的階段。平日了除了靠漁獵爲生,再就是下海捕撈珍珠,以向周邊其他種族換取生活物資爲生。

讓劉璋

驚喜的是,這人不但熟悉海事洋流,更是對遼東山川、地形極爲熟悉,更懂得訓鷹之術。所謂的訓鷹,便是後世萬金難買的海東青。

這海東青是一種生於東北苦寒之地的鷹類,個頭不大,卻生xing猛惡。但是一旦被訓練出來,不但可幫助主人捕獲獵物,更可成爲高空偵察,往來傳遞情報的工具。在這個時代,能有這麼一隻空中力量,劉璋如何能不心花怒放?

當即傳令,擺下盛宴,就筵席上,以陳登爲海事顧問,以常五爲從事,封那和連祈爲伏波校尉。常五、那和連祈皆大喜,再三而拜。

席間,劉璋問起那和連祈,可能多提供幾隻海東青,並加以訓練爲軍中所用之事。那和連祈面色大變,滿面爲難之色。

陳登在旁解釋道,這海東青極爲兇猛,便如今這一隻,也是那和族人付出數人性命才得,如劉璋期望,只怕搭上那和全族人的性命,也是難能爲之。倒不是訓練難,委實是太難抓獲了。

劉璋方悟,眼見那和連祈面有懼色,知他怕自己怪罪,連忙好生安撫,並許諾待青州大船造好,可北上引導其族人往青州或者內陸安置,再不必受那苦寒無食之苦。

那和連祈聽後,先是呆愣,隨即滿面激動,跪倒不停叩頭。激動之餘,滿嘴極快的說着什麼,接着又是砰砰砰的叩頭不已。

劉璋愕然,一邊令人扶起,一邊看向陳登。陳登苦笑解釋道:“主公許他族人入中原居住,使其族人再沒了時時面對死亡的威脅,他這是代族人感謝主公,並願意奉主公爲之人,自甘世世代代爲主公奴僕之意。若主公就是喜歡那海東青,他也願回去告知族長,傾全族青壯之力,再爲主公去捕捉。”

劉璋這才恍然,由此聯想到後世女真建國,以金、清兩朝之力,給華夏帶來的無數災難,不由心中微動。也不知今時的那和連祈一族,跟之後那些崛起於白山黑水間的人有沒關聯。若是有,自己今天這番舉措,可不知能不能就此改變日後局勢,便此化解了那未來的苦難。

只是想想往後將有上千年的變遷,自己不由的又是苦笑。便只自己有生之年所能改變的,都不過寥寥,又何期於千年?當下,放開心思,不再多想。只好言安撫那和連祈,也不需再去拼命捕捉那海東青,眼前既有一隻,便好好用着,也是能起到極大作用的。

那和連祈見主人愛惜自己族人,更是感動,暗暗發誓,必要爲主人再去捉來一隻,這番心意,卻是不必再去多說,只管做了就是。

有了陳登和常五、那和連祈數年來對海事的詳盡描述補充,劉璋終是掌握了這個時代對近海的瞭解。待到袁術稱帝,青州海事督造的樓船、艨艟也已初步完成。

劉璋大喜,一邊按照原計劃從陸路分派攻擊收復吳揚,一邊又分別令人給劉表和孫策傳信,國賊在前,當先放棄雙方私怨。請劉表可趁虛而拔南陽,孫策自後而擊袁術,兩方遂罷兵。

至此,整個南方戰略局勢,皆按劉璋設計而到位。在劉表、孫策各自撤兵而動之際,劉璋也率海軍,登上樓船,親自參與了這大漢時代的首次跨海攻擊。

大漢的戰略史上,海軍,閃亮登場了。

(本章完)

第228章:終未得見第89章:三士爭功第44章:政論(下)第257章:大耳朵犀利的出招第302章:間第208章:南鄭決議第183章:絕世美嬌娘第118章:襲殺第72章:袁氏中人(上)第35章:有女吳莧(上)第38章:勵軍(上)第317章:王者歸來第163章:靈帝崩第75章:勝利大逃亡第344章:通羅之盟(九)第397章:受傷的曹操第64章:秘辛(一下)第295章:諸葛初顯露第156章:歸心第42章:比鬥(下)第66章:秘辛(三下)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上)第167章:初上朝堂第52章:賣馬(上)第186章:再宴第262章:變起第27章:草原定計(下)第260章:要挾第200章:毒士說謀第7章:授槍第342章:通羅之盟(七)第260章:要挾第328章:煙殺第376章:冀州爭鋒第296章:劉焉之死第287章:麻煩來了第330章:震懾效應第134章:軍動第178章:王允之邀第114章:密謀蜀中第386章:空中奇兵正文_第358章:鬼手第35章:有女吳莧(下)第9章:兄弟第60章:血修羅(下)第39章:山林風火(下)第104章:黑馬有木有第51章:偷雞者說(上)第28章:溫雅端莊的趙小妹(下)第53章:被陰了(上)第390章:出人意料的變化(二)第400章:誰與爭鋒(上)第301章:樂安攻防第317章:王者歸來第274章:第三方勢力第338章:通羅之盟(三)第237章:袁術的野望第2章:我有個想法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上)第316章:不叫紅妝讓鬚眉第11章:神駒第267章:向左走向右走第17章:安琪兒的心事(上)第155章:驚現紅臉人第240章:陳登歸來第244章:河北風雲起第304章:乘雪破袁軍第17章:安琪兒的心事(上)第163章:靈帝崩第377章:誰偷襲了誰第361章:咱家的東西不給別人看第54章:單戟換飛刀(下)第29章:劉焉升官了(上)第186章:再宴第109章:變異了的張飛第145章:治政青州第345章:通羅之盟(十)第67章:旗揚(下)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下)第126章:七裡坪第330章:震懾效應第120章:你太壞了第342章:通羅之盟(七)第48章:梁父吟(上)第3章:劉璋的謝禮第329章:雞犬不留第288章:提親第5章:清韻居第163章:靈帝崩第357章:程、郭論謀第146章:蒲州來人第355章:戰荊州(五)第39章:山林風火(下)第242章:袁術覆滅(二)第81章:喜得人才第4章:爲難第335章:聯合商會第393章:魯肅來信第195章:漢中之變第92章:御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