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袁術覆滅(三)

袁術投入在海邊灘塗之戰中的兵力是八千,幾乎接近他剩餘部隊的三分之一。

這一戰,在最後關頭,青州軍依仗着強大的遠程力量,終於將其全數殲滅,幾乎沒有俘虜。青州軍這一戰,也付出了三千多人的陣亡,傷者卻不多,不過數百人,可見期間之慘烈。

海邊積屍焚燒,兩日多方纔燒完,空氣中到處都是一股子怪味,浮着朦朦的黑塵。好在海風強勁,比之在其他地方,倒是好受了許多。

尹大目的屍體劉璋下令不許糟踐,兩陣相交,各爲其主,當日死戰不退,戰死沙場,也稱的上是一個好男兒。好生下葬他,也是對晏明的一種尊重。

海邊豎起一座大冢,所有此次戰死者皆埋在其中,當然,只是青州軍方面的。

劉璋親自命名爲英雄冢。設幡招魂,對海祭拜。晏明的屍首最後下葬的。選了上好的棺木,以青州軍旗覆蓋棺身。

下葬之日,所有船隻落半旗,衆青州士卒單腿跪地,一手扶膝一手拄着兵器,低頭默默相送。劉璋親自與太史慈、甘寧、潘鳳三人擡棺,送入英雄冢內。

是日,天空陰霾不雨,怒浪激滔。將棺木送入坑底,劉璋取刀劃破手掌,讓自己鮮血滴落旗子上,這才退後,讓人上土。

“以後,我將建紀念碑一座,以記我青州將士英魂爲國爲民而戰的功績。也令天下百姓知曉、永記他們今日的犧牲。我亦將以吾血與長眠的烈士共溶,以彰其榮。”劉璋立在英雄冢前,朗聲向衆軍大喊道。

“袁術逆賊,叛漢篡立,今傷我將士三千餘,害死晏明將軍。此恨不消,誓不罷休!晏明將軍忠魂不遠,且慢行一些,看我將士爲你報仇!誓以敵血慰忠魂!”劉璋雙目發赤,嘶聲大叫。

“誓以敵血慰忠魂!”

“誓以敵血慰忠魂!”

“爲晏明將軍報仇啊!”

衆青州軍士不約而同的流下淚來,同時嘶聲大叫着。能得主公如此相待,便是死後亦能留名豐碑,好男兒沙場鏖戰,便身死更有何求?青州軍士氣如虹。

三日後,兩萬登陸大軍越過外圍高地,猛撲餘姚城,殺氣激的天地變色,數日不晴。

餘姚城頭,袁軍氣勢早泄,哪能抵擋的住這些哀兵?袁術手足抖顫,他手中之兵本就大部分派出去,如今灘塗一戰,已去三分之一。眼瞅着青州軍如狼似虎,狀若瘋癲,只守了半日,便趁夜色,倉惶逃回會稽。

主將一跑,守軍更是兵無戰心,是夜城破,青州軍蜂擁而入,但見士卒打扮的,一概不留俘虜,盡數誅絕。袁術軍卒,聞之膽落,會稽城中,幾日內,已是逃兵不斷。

袁術眼見抵擋不住,連夜收拾車馬乘攆,帶着剩餘萬人,在青州軍合圍之前,好歹逃出會稽。

如今,北邊有關羽,西邊有孫策,東邊劉璋親率大軍逼迫的緊,袁術無奈,只得一路南下,往交州而去。

劉璋進了會稽城,傳令發榜安民,分置屬官,一邊派出使者分往各處。一路往西給張勳,一路往北給紀靈,這兩路自是招降文書。敕令但

降者,自當免其從逆之罪。

袁術西路軍張勳得報,在陳紀勸說下,全軍不戰而降。劉璋大喜,進其忠武將軍之職,便令暫歸於孫策麾下聽令。

北路紀靈卻是極忠心,決死不從,在神亭擺開陣勢,擋住關羽大軍,欲要以死決之。

關羽大怒,令張飛領一軍,繞過太湖,奇襲吳郡,盡佔附近郡縣。而後揮軍南北夾擊,將紀靈團團圍在神亭嶺上。紀靈依仗地勢死守,倉促之間難以急下,兩方對峙起來。

劉璋得報,傳令關羽不必進bi,只管四下圍住,斷其劫掠。自夏至秋,數月之後,紀靈糧絕,手下兵士逃竄死傷無數,自刎而死。北路遂平。

劉璋令關羽分派衆將,守把險隘,不過旬日,吳揚皆平。又使人設置招賢館,廣招吳地英傑,投者無數。其中多有後世劉璋記憶中人物,文臣武將,皆一時之選,劉璋心中喜悅。

吳地初定,軍卒跨海越湖而來,長途奔襲疲憊,又見冬季將至,劉璋遂暫時坐鎮會稽,修養士卒,督命海港建造,只命人通牒交州士燮,令其擒拿袁術。

此時的交州,並非後世那般繁華,整片地區,多爲原始森林、蒼茫叢山。其中,瘴癘橫行,沼澤遍佈,毒蟲蛇蟻出沒,更有蠻族穿越其中,與漢家言語不通,時有相互攻擊之事。

劉璋早知其地兇險,也知道交州刺史士燮一家一直以來,雖表面臣服大漢,卻以道路險阻,難通使驛爲由,名雖漢地,實則割據。

此次袁術既竄入其地,傳檄而令,也存了趁機收復其地的念頭。只是道路艱澀,就算士燮聽調,也非短時可得消息,便安下心來,耐心等待。

孫策那邊驟然得了張勳五萬軍士,一時也需要消化。早些時候,他聽劉璋之命,已成功請出周瑜、魯肅二人。

有了這兩人輔佐,當下也駐紮柴桑,一邊積蓄糧秣物資,一邊演練士卒,等待時機,再次對荊州發動攻勢。

對於自家那位叔父,忽然如天將軍一般,竟能跨滄海而至,終使得袁術勢力覆滅,孫策雖也驚奇,但畢竟當日在青州見多了諸般其人手段,倒也算淡定。

但對於周瑜、魯肅二人來說,其中震撼,卻是極大。他二人本是好友,周瑜又是與孫策自幼論交。故而,雖知二人出仕,皆由劉璋囑咐孫策而爲之,但心中,未嘗沒有隻以孫策爲主,進而圖謀天下之念。

但餘姚一戰傳出後,兩人面面相覷,只覺劉季玉其人果然非人所不能,日後所圖,只怕將千難萬難,不由都是暗暗憂慮。

劉璋、孫策兩邊既然暫且休兵,便先暫時不表。回頭卻來說當日北方之勢。

其時,劉璋以開門揖盜之計,表面上令曹操的戰略目的達到,曹操心喜。爲解除後顧之憂,當即發兵北上。

令曹仁、荀彧坐鎮雒陽,隨即兵分兩路。一路以大將於禁爲帥,李典、樂進爲輔出幷州,牽制呂布部。

一路由他親自率領,以夏侯惇爲先鋒,徐晃、夏侯淵、曹洪、許褚爲將,郭嘉爲行軍司馬,荀攸爲參謀從事,劉曄爲主簿,呂虜、滿寵爲合後

,出太行,兩路大軍共計二十萬,一邊隱隱壓制袁紹,兵鋒直指公孫瓚本軍。

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本濟北相鮑信麾下。昔日鮑信進討董卓大敗,殘兵敗卒與曹操合兵一處,不久鮑信悲鬱而死,所部盡歸於曹操,于禁也附於麾下。

于禁武藝精熟,擅曉兵事,自歸於曹操,極受曹操器重。此番出兵,便存了立功爭先之念。

麾下李典、樂進二將,也都是初生之犢。更兼此次出兵,隱隱有親族與外臣之分,是以,三人心思相通,得令後,一路倍道而進,存了比個高地上下之心。

當日出的關來,三人湊在一起計議。此次北上,雖負偏軍牽制之責,但也未必沒有建功之機。只是呂布武勇,當世無雙,若要有所建樹,卻要先想法子對付了此人才是。

樂進奮然道:“呂布再勇,不過一人耳。豈有爲一人而踟躕不前乎?進不才,願先趨兵擊之,以寒敵膽。”

于禁大喜,慨然道:“文謙敢死戰,某豈能落後?今日便叫呂布小兒,見識下我軍風範。”

三人中,李典最是精細,此刻雖也血脈賁張,但卻攔阻道:“二位將軍勇烈,自是大善。不過此乃我軍首戰,戰則必勝,當好生算計一番,以免萬一有失,挫動我軍銳氣。”

于禁、樂進深以爲然,點頭道:“曼成有何想法?”

李典微微一笑,上前低低說了起來。

這邊曹軍三將,奮勇準備破敵,消息報到呂布寨中,旁邊李肅獻計道:“曹軍遠來,可趁其疲憊而擊之,必獲大勝。”

呂布不聽,搖頭道:“曹操狡猾,豈有遠來疲兵不防之理?此非穩妥之策。況以某武藝,便容他扎住,又何懼哉?只待來日對決,叫你看我如何破之!”

李肅心中不樂,回帳後,思來想去,自當日兩人相見,呂布一路升遷,無論是在董卓處還是後來算計董卓,自己在其中皆多有動作。只是結果,偏好處都落入呂布袋中,自家卻並無多少實惠。

上次李傕、郭汜亂政,bi殺衆人,李肅慌張,也隨呂布跑出來。及至後來關中平定,才知不過虛驚一場,李傕、郭汜要殺之人,不過王允、呂布兩人罷了。

李肅當時便大是後悔,按理說,自己護着獻帝先走,只要隱瞞得當,可不反成了擎天保駕之功?只是如今到了這個地步,後悔藥卻是沒的買,也只能過的一天是一天。

今個兒,眼見呂布又一意孤行,狂妄自大,暗思此人早晚必死於非命,思量再三,當下暗暗喚過親衛,囑咐一番。

是夜二更,月色晦暗,李肅使人悄悄取了財物,搬開營門鹿角,一行人趁着月色而走。行不多遠,猛然撞上一彪軍馬,兩下里都是措手不及,要待避開已是不及。

李肅還待要問,卻不料對方竟是狠角色,便在當先一人揮手令下,衆馬奔騰而上,刀槍齊舉,不過一個照面,李肅並衆親衛便盡數倒下。

是曹軍!他們竟敢先來偷營!

這是李肅腦袋飛上半空,終於瞅到旗子上的大字,腦中最後閃過的念頭。

(本章完)

第294章:連鎖反應第66章:秘辛(三上)第27章:草原定計(上)第199章:我愛吃豬頭肉第51章:偷雞者說(上)第266章:計取令支城第175章:不見了第335章:聯合商會第367章:看破第229章:中原風雲第336章:通羅之盟(一)第289章:被拋棄了第163章:靈帝崩第373章:決堤第242章:袁術覆滅(二)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上)第26章:戰鬥吧,阿巴爾(上)第340章:通羅之盟(五)第54章:單戟換飛刀(下)第194章:毒士來訪第35章:有女吳莧(下)第276章:漸露端倪第65章:秘辛(二上)第400章:誰與爭鋒(上)第265章:人心鬼蜮第266章:計取令支城第50章:提前畢業(下)第326章:封殺第278章:烈焰第47章:牛逼大發了(下)第138章:挖角第343章:通羅之盟(八)第223章:夜謀天下局第324章:東渡第367章:看破拜年帖子和對相關本書的一些話第87章:束鹿之戰(三)第389章:出人意料的變化(一)第104章:黑馬有木有對近期章節的一些說明第376章:冀州爭鋒第246章:巡視徐州第21章:降伏(下)第319章:奇怪的甬道第20章:火雲駒(下)第209章:草菇石拜年帖子和對相關本書的一些話第284章:馬、驢子、騾子第135章:張角之死第181章:所謂貂蟬第134章:軍動第11章:神駒第246章:巡視徐州第237章:袁術的野望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下)第45章:拜師鄭康成(上)第55章:計賺太史慈(上)第58章:嫁人一定要嫁給我(下)第174章:廢立第257章:大耳朵犀利的出招第208章:南鄭決議第65章:秘辛(二下)第67章:旗揚(下)第43章:象棋(上)第156章:歸心第70章:計取南皮(下)第86章:束鹿之戰(二)第29章:劉焉升官了(下)第234章:陶謙之痛第195章:漢中之變第27章:草原定計(上)第62章:神話般的潰敗(下)第88章:束鹿之戰(四)第249章:公孫瓚的邀約第260章:要挾第308章:朱儁之死(二)第111章:中牟縣令第205章:被阻第227章:壞消息第243章:袁術覆滅(三)第20章:火雲駒(上)第105章:爬牆頭第28章:溫雅端莊的趙小妹(上)第61章:劉璋的鄙視(上)第204章:計賺陽平關(二)第190章:鷓鴣飛第247章:似曾相識第49章:終去(上)第305章:袁紹的委屈第124章:陳宮之謀第284章:馬、驢子、騾子第330章:震懾效應第3章:劉璋的謝禮第28章:溫雅端莊的趙小妹(下)第142章:決戰廣宗(一)第259章:撲朔迷離第306章:完敗第16章:野馬(下)第100章:刺史與州牧第167章:初上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