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架構

尤勇去了定州統軍,石壯被派駐易州,王思禮仍然當着他的鎮州別駕,原鎮州長史袁周去了趙州擔任刺史,翼州刺史曹信便頂上了這個缺.名爲長史,實則統管着整個鎮州事宜.而王明義,則接替曹信成爲了翼州刺史.

與一系列的人事變動早在人們的預料之中不同的是,尤氏,王氏開始了分家的舉動,則更令鎮州,趙州的富紳大戶們震驚.

這個動作裡頭的政治意圖太過於明顯了.

也就是說,本來這些人寄予厚望,希望由這兩人出頭來抵制李澤的土地稅收等一系列政策的希望,已經完全破滅了.

尤勇,王思禮已經向李澤低頭.兩人龐大的家族,在極短的時間裡便被拆分得七零八落,其名下的田地,也歸分到了各家各戶,這一點,那些手眼通天的人,很快便從本地的戶房那裡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一片哀嘆聲中,鎮州,趙州的不少豪紳富戶,再不情願也只能依葫蘆畫瓢,照此辦理了.連尤勇與王思禮都屈服了,他們又算得了什麼.

與尤勇王思禮等人不同的是,成德最大的地主李氏,卻是分無可分.李氏人丁單薄,大房一脈,便只餘下李澤與一個小丫頭李馨,二房一門,在趙州安家落戶,雖然有李波李濤李沅三兄弟,但與他們在趙州所擁有的土地而言,即便三兄弟分家,那也是遠遠地超過了李澤所覈准的那個基準線.

所以李氏,採取的另外一種方法.

李氏所有的土地,除了留下基準線以下的份田之後,剩下的,便由租戶們按着三三制的原則繳納租子,連續租種五年之後,租種的這塊土地,便歸租戶所有.當然,李氏從現在開始,也不再替他們繳納稅賦了,三成租子,算是純得.

這便有點化家爲國的意思了.

李氏二房加在一起,擁有數十萬畝土地,如今保留下來的不過兩萬畝,剩下的在五年之後,等於全部成了官田,而又由官府將這些土地授予了租戶.而這些租戶,也便成爲了自由民.

而授田,此刻正在整個李澤的轄下大規模的進行.

在定州,易州,滅了王灃以及從屬於王灃的利益集團之後,李澤收穫了大批的浮財之餘,也獲得了無數的良田,河澤,大山,在滄州,棣州等亦如是.這些原本歸屬於大地主的土地,被官府收納之後,然後按照戶藉丁冊開始了授田.

每丁五十畝.

以前這些地方,貧困百姓是苦於無田只能租種,不但要承擔各種徭役,還要承擔各種沉重的賦稅,而現在,徭役和賦稅在大幅度的降低的情況之下,還能從官府那裡免費獲得土地,自然是歡呼雀躍.

官府授田的標準備很簡單,第一自然是要納入丁冊,第二要連續耕種五年之上,這些土地才能歸屬你所有,如有拋荒,不但要收回土地,更是有諸多懲罰加身.

這項政策的實施,倒是帶來了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本在定州,易州,滄州,棣州這些地方大量的隱匿戶口,以及一些爲躲避沉重租稅而上山下河的逃戶,紛紛歸來.對於這些人,官府的政策非常寬容,只要你能找到證明你身份的證人,便可以重新納入丁冊,分得土地.

雖是寒冬臘月,但整個李澤治下的區域,卻一個個忙得熱火朝天,腳不沾地,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而他們又必須在這個冬天完成,翻了年,開了春,可就是春播了,一年之計在於春,可萬萬不敢耽擱了春耕.

李澤估摸着,鎮州趙州在年前,能把丁口摸排清楚,將那些隱戶,逃戶重新登記造冊,就算他們的工作效率高了這些地方可不像武邑,信都這些地方,義興社已經滲透到了方方面面,社裡的工作狂從一抓一大把,這些人幹起活來沒白天沒黑夜,典型的狂信徒風格.

而在鎮州趙州等地,得益於自己的老頭子這些年的寬鬆政策,下頭的官員們也一個個適應了慢節奏的生活,也就是這一年的戰爭,才讓他們的辦事效率高了起來.畢竟一打仗,那就是軍法治理了,誰也不想一頭撞在軍法之上觸黴頭.現在仗打完了,成德大獲全勝,歡喜之餘,這些人的老毛病不犯再怪呢?

雖然高層的官員調整已經正在進行之中.像頂層的架構,李澤已經基本完成,而下面的中級官吏,也只有那些重要崗位,李澤纔會伸手,至於最下層的那些吏員,李澤就沒有精力去管了.

但辦事的,恰恰也正是這些低層吏員.別的地方吏員該有的毛病,他們一般也都有.

不過現在李澤還沒有立場也沒有心思來在這些方面進行整改,畢竟他現在是橫海節度使,可不是成德節度使,名不正則言不順.等到他來年上京,搞定了皇帝與朝廷,正式將數鎮合併之後,纔是他全面整頓的時刻.

整治這些吏員,提高底層工作效率,這是李澤必須要做到的.他深知,高層管方向,中層握方法,低層纔是做事的主力軍.這批人不得力,再好的經,他們也能給你唱歪了.

將來整頓吏員,李澤已有了腹案.第一,當然是義興社的大力滲透.現在雖然還不能以自己的名義發號施令,但義興社進入鎮州,趙州等地,在官面之上已經沒有了障礙.從底層瓦解原本已經固化的社會架構,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報,然後再對症下藥.第二嘛,他已經將某個精通所有吏員把戲,堪稱這些吏員中的典範的人物,從翼州又調到了鎮州,在曹信的手下擔任了一個職務.這個人,就是滄海白明理.

以毒攻毒,不怕這些人能玩出什麼新花樣兒來!

在鎮州安排好了一切,李澤便將這些具體事務,全都甩給了曹信等人.自己則帶着公孫長明,閔柔一行人往瀛州而去.

跟隨了李澤十餘年的屠立春,留在了鎮州軍隊之中,暫時輔佐王思禮,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整編鎮州趙州軍隊.

屠立春從李澤還是一個五歲的娃娃的時候就跟在身邊,現在李澤已經年滿十七,而保護了他十二年的屠立春,也從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變成了一箇中年壯男了.依依不捨地出城十里相送,末了在李澤的制止之下還掬了一把老淚,這才勒馬於雪地之中,目送着李澤一行人遠去.

那個需要他呵護的幼苗,如今早已經長成參天大樹,倒過來爲他遮風蔽雨了.

來時還有數千步卒,離開的時候,數千部卒盡數留在了鎮州,他們中的一部分將隨着石壯進入易州,另一部分將隨屠立春駐紮鎮州,這些人,也是李澤滲透鎮州軍的主要力量.隨着李澤前往瀛州的,便只有成德狼騎,一千親衛義從以及李德的一千五百名遊騎兵.

近三千騎兵在雪地之中掀起股股雪龍,十數日功夫,便抵達了瀛州.

作爲新近拿下的一個州,而且還是盧龍人曾經的橋頭堡,李澤自然不敢有絲毫的大意.柳成林率五千甲兵駐紮,接下來,李德的遊騎兵也將留在這裡.

除了視察瀛州之外,李澤當然還要與自己的大舅子談一談柳如煙入京的事情.這件事的難度可不小.

按照長安的意思,是要下旨奪情,讓自己不必再服熱孝,這樣便掃除了與柳如煙完婚的障礙,但這可不是朝廷有什麼好心思,他們是要將李澤最要緊的幾個人全都扣在長安,李澤的母親,李澤的妻子,結婚之後,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李澤的兒子或者女兒,他們自以爲將這些人掌握在手中,李澤便能忠心耿耿地成爲朝廷的爪牙.

就像高駢,一家老小,盡皆在長安.

只不過李澤與高駢還是有着本質區別的.高駢是真正的對朝廷忠心耿耿,所以家人在哪裡,他無所謂.反而會因爲家人不必跟着自己在邊地吃苦,留在長安這樣的花花世界而開心.但李澤,卻是將此做爲自己伸手進長安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李安國胸無大志,當了節度使多少年了,在長安,洛陽這樣的一些關鍵地方,毫無經營,毫無勢力.這對於李澤來說,是不可接受的.要成大事,長安這樣的帝國心臟,如果沒有自己的勢力掌握那裡的風吹草動,簡直就讓他食不知味,睡難安寢.

能提前與柳如煙成婚,柳成林必然是高興的.但要讓柳如煙入長安爲質,只怕柳成林會暴跳如雷.其對柳如煙這唯一的一個妹妹,當真是看得無比珍貴.

李澤必須說服他.

所以,他還特地帶上了公孫長明這位準備入京大展身手的老狐狸.兩張如簧巧嘴,不信不能說服柳成林.

李澤沒有想到,踏進瀛州地界之後,他碰到的第一支隊伍,便是來自於口外的,他用費仲與石毅等人與張仲武換來的契丹悉萬丹部.

這支在嚴寒之下,千里迢迢長途跋涉而來的部族,讓李澤對於窮,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越快越好第三百一十九章:錢,從來都是煩惱第九百零八章:驚愕第六百一十四章:險死還生第九百九十八章:善後第六百三十八章:歸來者第九十六章:紙上學來終覺淺第二百七十章: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第二百八十九章:不同尋常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兩代督撫第一百六十五章:只能相信他第四百二十六章:韓琦的震驚第一百四十三章:尷尬第八百七十九章:絕望第二百四十四章:俘虜第一千零五十四章:人海戰術第四百七十三章:縱然明白,能奈我何第二百二十一章:壞消息第一千零六十三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召見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我要很多的錢第二百六十七章:李澤的困撓第六百七十一章:偷襲第八百一十八章:沮喪第七百七十一章:回家第一千零八十章:封海(2)第四百九十六章:怎一個慘字了得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六百九十五章:想當便當第一千零六十一章:你個瘋婆娘第六百五十一章:交鋒第七百八十一章:如何支援第八百章:老子要幹大事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拼一把第一百三十二章:成德狼騎第五百三十二章:得其所哉第九百六十六章:認祖歸宗第二百零五章:暗涌(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外交官與商人第二百二十一章:壞消息第四百六十章:最後的一次反擊第一百七十三章:煩心的家事第七百一十五章:各有想法第七百四十八章:公共交通第七百七十三章:勸說第三百五十四章:刺激第二百五十八章:架構第五百四十八章:雪原之戰(接着中,會捱罵嗎)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老教官的決定第三百九十章:難得閒遐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難以消化第四十二章:絕望深處迸發希望第一百四十章:升官第三百四十二章:今日回家第一百四十八章:逆轉第二十七章:人面桃花第八百七十七章:這世間,本該是這個樣子的啊第九十一章:青山屯第七十章:乍聞驚雷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變的開端第七十章:乍聞驚雷第九百三十三章:戰鬥吧,兄弟們(6)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交底第七十四章:貪念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沒有妥協的餘地第七百四十二章:糧價第五百九十一章:吐蕃大論第五百六十七章:過年的感覺第二百五十六章:去長安開府建牙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政變(上)第八百二十七章:唯一的方案第一百六十九章:戰爭的紅利第三百八十四章:補兵第二十六章:家有蛟龍第九百七十四章:拼死一搏第九百零七章:省悟第六百四十六章:長遠之計第七百三十六章:三路出擊第五十章:要殺便殺第三百六十七章:大勝第一百九十二章:想繼續投資嗎?第五百六十三章:當勝利成爲一種習慣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出逃第七十二章:通風報信第八百六十五章:安國薨第四百二十九章:耀眼的誘餌第四百零二章:四鎮之會第二百四十三章:留駐兵力其中的深意第五百一十一章:貪腐第四十章:分潤第三百六十九章:賞格第七百五十五章:爭取第一百四十七章:哀兵出城第六百零二章:戰亂河東第一百七十二章:你會是我的第一個第八十四章:反攻倒算第三百零七章:死地第六十一章:彼此相制第三百五十九章:伸手河東第五百八十章:勤奮的許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