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

韓淮楚提了宋襄的頭顱,施展輕功,馬不停蹄,直向安陽奔去。

他料知宋襄的隨從必會回去稟報給宋義,宋義對付項羽與其親信的計劃就會提前動手。只有趕在他們頭裡,才能通知項羽,先發制人。

正在奔逸,只聽身後馬蹄陣陣,那些隨從已策馬追來。

韓淮楚只是叫苦。原來他用了兩個時辰,從安陽一路追趕宋襄直到黃河邊上,真炁消耗已經過劇。要想再用自己的兩條腿與四條腿的馬賽跑,卻是有心無力。

剛纔他爲何不幹掉那二十餘人,不留後患?

以韓淮楚的身手,一對一的廝殺,韓淮楚自是不懼。就算二十幾人同來,韓淮楚也不會落於下風。但那二十餘人皆不是弱手,收拾掉他們要花好一陣氣力。若是這些人眼見不敵,來個四面縱馬逃散,就不能起“全殲”的效果。只要他們一人逃回安陽,項羽等人的處境就十分危險。還有那聖劍門的二老,若是聞聽打鬥之聲突然回來,便會陷入苦鬥之中不得脫身。爲大局作響,故而韓淮楚剛纔是“打得贏也要跑。”

此時馬蹄聲越來越近,也不知封羅二老在不在他們隊伍之中。韓淮楚不由心中焦急,心想這下可大大不妙。

忽然人影一閃,道邊鑽出一人,擋住去路,拱手說道:“韓將軍,久違了。”

韓淮楚一看那人,卻是方纔逃走了的英布。

韓淮楚呵呵一笑,停住腳步,說道:“原來是英將軍。英將軍,沂水一別,將軍一向可好?剛纔你不是逃走了嗎,怎又回來了?”

英布臉上充滿了善意,說道:“我在與那兩個老雜毛兜圈子呢。說來話長,現在不是敘舊的時候。我在這裡替你擋上一擋,韓將軍快回安陽通知我哥項羽,立刻召集人馬,殺了那通敵賣國的宋義。”

韓淮楚也知現在不是嘮嘮叨叨的時候,說一聲:“英將軍迷途知返,能棄暴秦襄助義軍,韓某實感欣慰也。”拱了拱手,一徑而去。

行不了多遠,便聽身後打鬥聲又起,那英布已經與追趕而來的宋襄隨從動上了手。

※※※

韓淮楚有英布斷後,大爲放心。一路疾奔,回到了安陽楚軍大營前。

但又遇上了一點小麻煩。原來他滿身的血水,手提一個人頭,雖然用扯下的衣衫包裹了,但這種樣子如要進營,必會遭來盤查。韓淮楚故而躊躇,不知如何進營。

想到時間不等人,韓淮楚心一橫,提了那包頭顱向營門硬闖。

果然那營前的守衛上前問話:“韓信,你何時出營,怎會滿身是血歸來?”

韓淮楚便胡謅道:“我出營去隨便轉轉,忽然遇到了秦軍斥候。我便仗劍殺了那斥候,欲回營報告給項將軍。”

那守衛一指韓淮楚手中提着的包裹,問道:“這可是那斥候的頭顱?”韓淮楚點頭道:“正是。”守衛將身一讓,說道:“請進。”

韓淮楚混進了營寨,毫不停留,一徑往項羽的帳中奔來。那營中自有認識他的,見他渾身浴血,皆呼喊着詢問。韓淮楚充耳不聞,一路狂奔。

到了帳前,只見那值班的守衛乃是關鴻。關鴻見韓淮楚一身是血,也是吃驚,問道:“韓信,你不是肚子痛起不了牀嗎,這陣子去了哪裡?怎弄成這副模樣?”

韓淮楚道聲:“此事以後再對你說。”將身子一側,進了大帳。

帳內只有項羽一人,正伏在案上打盹。韓淮楚走到他身旁,他也未曾醒來。

韓淮楚眼尖,一眼便看到案頭擺着一冊書簡,簡被攤開。

“項羽最不愛讀書,怎會突然改了性子,讀起書來了。”韓淮楚大奇,拿起那書,只見最右一列刻了兩字:小取。

《小取》乃是墨家祖師墨翟的著作,項羽居然會看墨家的典籍!

“原來項羽不是在讀書,而是在思念着佳人虞芷雅。”韓淮楚驀地心中一陣明瞭。

聽項追說過,項羽曾向虞芷雅學讀書。那佳人教給項羽的,正是這些墨家著作。

如今佳人被封爲長公主,遠在彭城王宮。項羽寂寞難耐之下,一定是心中記掛着佳人,借看書來睹物思人。

韓淮楚心中便是波瀾起伏,百感交集,“自己在投身楚軍之前還將項羽視爲自己的情敵,可如今卻與他妹子心心相印,已全然放棄了對芷雅的追求。”

“是不是小生心中對芷雅再無牽掛,爲何一見到這書簡,便這般心潮狂涌?”

他正想着心事,項羽猛一擡頭,高聲喝道:“是誰?”

韓淮楚將那包頭顱向案頭一放,說道:“少將軍,快快召集衆將,去殺了宋義!”

※※※

項羽聽了韓淮楚的述說,重瞳圓睜,怒道:“吾原以爲這廝是爲了等待齊國援兵這才遲遲不進軍,哪知這廝竟想謀反自己稱王,還要勾結外敵,將我楚國的土地賣給齊人。可恨!可恨!”

“即刻傳令,召集桓楚,周蘭,丁固,蒲耳,范增,季布,季心等人前來帳中議事。”另派人前往那宋城營中,通知龍且狙殺宋城。

少頃,衆將齊至。

項羽高聲道:“我等不遠千里而來,不過爲了救趙攻秦,報我叔叔之仇。今宋義久駐安陽而不思進軍,原來是自己想稱王。如此叛國通敵之人,如何能讓他活在這世上?吾欲除宋義而舉兵攻秦,衆位可願相助?”

諸將羣情激憤,皆道:“願聽少將軍之令!”項羽大喜,乃令桓楚,周蘭,季布等人立刻整兵,殺向中軍大營。

那宋義雖然對項羽一黨刻意排擠打壓,但一時之間還沒有搞定。楚營中統兵的大將,項羽的心腹仍佔了一半以上。等到衆將引兵到來中軍營前,只見旌旗獵獵,火紅一片,竟有五萬人之多。將那營寨前圍得水泄不通。

營前守衛,看了這陣仗大驚,一面飛報宋義,一面派人問話:“爾等爲何提兵到此,所欲何爲?”

范增拿出一卷僞造的楚王旨令,越衆而前,說道:“宋義與齊私通,欲攘楚自立。少將軍奉楚懷王密招,欲誅此奸賊。”

那些守衛將信將疑,問道:“說上將軍謀反,可有證據?”

項羽將宋襄的頭顱用天龍破城戟一挑,高聲喝道:“這便是證據!宋義那廝,派他兒子不是去齊國爲質,而是與齊人密謀,要割讓我楚國將士浴血奮戰得來的土地!吾得悉了他的陰謀,已派人將宋襄殺了!”

他那聲音,洪亮高亢,直聽得中軍營士卒一陣大譁。

“原來上將軍通敵賣國!”“原來宋公子不是去齊國爲質,是要與齊人密謀!”

項羽見時機成熟,大戟一揮,說道:“進營!”衆將齊聲吶喊,領兵隨着項羽蜂擁向營門涌來。

都是楚國的自家兄弟,那營門前的守兵不敢抵擋。其實就算是要抵擋,看項羽那氣焰,也是擋不住。此時他們想到的是,趕緊閃人,要是被狂涌進來的戰馬踏成肉泥,那就死得太冤了。

於是項羽不費吹灰之力,殺入了中軍大營。

一彪人馬迎面而來,領頭的乃是宋族大將宋原。那宋原高聲喝道:“爾等未得宋公之令,強闖中軍大營,可知罪否?趕緊退出去——”

話未說完,項羽催動烏騅寶馬,手舞天龍破城戟,叫一聲:“殺!”一馬當先突到。便見血光一閃,那宋原被項羽一戟刺穿咽喉,翻身下馬,見閻王去了。

一合還未交手,領兵的將軍就被項羽刺翻。餘者見了項羽那凌人的氣焰,哪敢抵擋,掉轉馬頭,紛紛躲閃。

在楚軍中,誰不知道項羽勇猛無敵。除了宋義的心腹,哪個願意爲了那通敵賣國的宋義,無謂地犧牲自己的性命?

又有幾路人馬前來阻截,皆是匆忙中糾集的宋族將領。被項羽領諸將一路砍殺,皆是人仰馬翻,擋者披靡。

※※※

聽說派去阻截項羽的人一個個斃命,士卒皆無戰心。那宋義聞報大驚。而那項羽離中軍帳越來越近。

正惶惶無計,心腹勸道:“今大營不可守,宋城引軍在外,上將軍速去宋城營中暫避,再聯合齊國軍馬,與項羽廝殺。”

宋義點頭道:“只得如此。”於是收拾起上將軍印信,匆匆上馬,欲棄營而逃。

出了營,正行一半,有人來告,宋城已被副將龍且所殺,營中將士聞知宋公叛國,皆從了龍且。

宋義驚惶無措,說道:“如今宋城也死了,吾等能到哪裡去?”心腹道:“宋公與齊相田榮立有盟約,只得去投奔田榮。”

於是宋義改道,又驅馬去向黃河。只想到了黃河,渡河而去,去投奔齊國。

項羽的軍馬還在大營內一陣亂砍亂殺,未及追來。宋義奔馳在道,見無人追趕,心下始安。

突聽一陣炮響,斜刺裡殺出一彪人馬,高聲喝道:“叛國賊子,哪裡逃!”

只見那路人馬,皆是紅衣紅甲的楚軍。正前一將,慄馬長槍,銀甲披風,正是英姿颯爽的項追。而她身邊,並轡一人騎在馬上,卻是斬殺了宋義長子的韓淮楚。

原來韓淮楚對項羽道出了宋襄與田榮密謀之事後,便去找小妮子項追。

項追聽說宋襄被韓淮楚殺了,又驚又喜,說道:“那廝我一看就討厭,還想要本姑娘嫁給他。信哥哥將他斬殺了,真是大快人心。”

韓淮楚問道:“你手中有多少人馬?”項追道:“不多,只有五百。”

項追在季布軍中管的是後勤糧草,手中也有那麼一點兵馬,卻是不多。

韓淮楚便道:“五百人馬是少了點。你哥發動兵變,我料宋義必然無路可去,要去投奔齊國。咱們速去道上埋伏,將他截殺。”

“信哥哥”的話,小妮子自是言聽計從。便點齊手中兵馬,埋伏在道中。

果然,那窮途末路的宋義便撞到了槍口。

五百軍士,圍成一個弧形,將道路堵死。眼看那宋義逃往齊國的計劃,又變成了泡影。

宋義身邊一人向韓淮楚一指,說道:“就是這韓信!是他殺害了公子,讓宋公的計劃遭此失敗。”

宋義眼現悲憤,說道:“今日天要亡我,也是無計可施。在臨死前,諸位可願同宋某一戰,殺了韓信爲我的襄兒報仇?”

衆親信卻面面相覷,無人應聲。

到了這個份上,再跟隨他宋義,還有什麼好處可以撈到?誰都不是傻子,無人願意爲了宋義的什麼“襄兒”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韓淮楚見狀冷冷一笑,高聲喊道:“首惡必死。餘者若能殺了這亂臣賊子投降,可既往不咎。”

這攻心計一喊出,便見宋義身後一人一劍刺出。

那劍從宋義後心刺入,透過胸腹從前胸出來。宋義雙眼怒凸,滿臉的錯愕震怒,萬沒想到未死在項羽與韓信的手中,卻死在自己信任的親信之手。

那親信殺了宋義,高聲喊道:“這亂臣賊子已被斬殺,吾等願意投降,只求能饒過過吾等性命。”

項追對韓淮楚莞爾笑道:“信哥哥,原本想還有一番廝殺,你一句話就要了宋義的命,真是厲害。”韓淮楚淡淡一笑:“有些事情,並不一定要付諸武力的。”

※※※

那宋義的心腹皆下馬扔下兵器投降。項追令人將他們一一綁縛了,準備押往楚軍大營。

韓淮楚從宋義身上搜得上將軍印信,遞給項追,說道:“回到大營,你將這印信交給你哥去。有了這印信,你哥便可名正言順地統帥大軍。”

項追嫣然一笑,說道:“你還是自己交給他吧。你立下如此大功,說不定我哥一高興,就復了你統兵大將之職。”

韓淮楚心知項追是爲他打算,只感到心頭一股甜意。

他忽然想到,“小生真能恢復作統兵大將嗎?”

他搖頭苦笑,因爲他知道自己要把這持戟郎中當到底,只到劉邦封爲漢王爲止。

衆軍士押着俘虜,正準備上路。忽然聽馬蹄陣陣,大隊的騎兵動地而來。聽那聲音,正是來自黃河。

項追花顏失色:“不好,是齊兵來了!他們怎來得這般快法。”

項追的後勤兵,很少配馬,大半皆是步卒。而齊國的騎兵,轉瞬即至,按路程計算,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先他們回到楚軍大營的了。

聽那嘈雜的馬蹄聲,來者人數至少在一萬以上。而項追的人馬只有五百人。以五百步卒,對抗齊國大股騎兵,那還不是以卵擊石?

韓淮楚哈哈一笑:“那田榮與我有舊。咱們就在這裡等他前來。”

項追撲閃着一雙杏眼,愣愣地望着韓淮楚:“信哥哥,你沒說錯吧?齊國與宋義勾結,是咱們的敵人。在這裡等他,豈不是等死?”

韓淮楚篤定地說道:“戰場上沒有絕對的朋友,也沒有絕對的敵人。宋義已死,田榮還有什麼必要與我軍爲敵?”

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十五章 天池真人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四十六章 失魂落魄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七章 好生震驚第三十五章 內部處理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十六章 萬千波瀾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十八章 烏大娘子第二十五章 摩天巨手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五十章 袖裡乾坤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四十九章 望塵莫及第十三章 苦行頭陀第四十五章 天羅地網第四十一章 見面大禮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三十五章 內部處理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五章 無間戰士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二十三章 墮入情網第四章 落井下石第六十五章 送頓大餃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四十五章 無間戰士第四十九章 大將軍印第十八章 退敵兩箭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十九章 持戟郎中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三章 漂母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