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

又是黎明前的黑暗,月色之下,天空如同潑墨。燕軍大營,死一般的沉寂。

時到初秋,凜冽的朔風將一頂頂灰色的帳篷吹得嗚嗚直響。在行軍褥中酣睡的燕國士兵,好夢不時被那從帳縫滲入的寒風攪醒,又不耐煩地緊了緊褥子,聚一聚褥中的熱氣,繼續酣睡。

也不是所有人都在睡覺,必要的警惕還是要有的。轅門內,一排穿着兩重皮襖的燕兵,仍睜大眼睛注視着周圍,嚴防敵人的突然偷襲。

敵人?好像不可能有敵人。明日辰時邯鄲城就要開關投降,城中的士兵也會納入燕國的兵馬,成爲他們的“自家兄弟”。

爲了士兵們不萌生“同室操戈”之想,在戰場上不心慈手軟,這批士兵均是從白山黑水地廣人稀的苦寒之地——燕、代兩境募來,連統兵元帥臧荼也是燕人。

對於邯鄲的富庶,他們早就聽說。到了城中,雖然上峰命令不可燒殺姦淫,但這年頭誰還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說說而已。那邯鄲城滿地的資財,嫵媚的趙女擺在眼前,又怎能禁得住士兵們飢餓與貪婪的本性。

一陣嘹亮的號角,將這批值守的士兵從進城後劫掠姦淫的遐想中驚醒。

“這是怎麼回事?何人會吹響號角?”

一匹快馬箭一般從營外馳來,卻是一燕軍斥候。衆人高聲喊道:“老秦,發生了何事?”那斥候老秦急匆匆道:“不好!有大批趙國士兵,從邯鄲城南面進城。”衆人詫異道:“老秦,你是不是說錯了?這當口哪裡來的大批趙軍?難道是從天而降?”

那斥候也顧不上回答,急衝衝從衆人讓出的道中馳了進去。

鳴號,挑燈,起牀,集合,召集衆將,一連串的忙碌過後,中軍大帳內聚滿了人。

坐在正中虎皮帥椅上的,是一個高大魁梧的壯漢,胸腹開闊幾乎有常人的兩倍,一雙健碩的臂膀有巨碗粗細,面孔黑黝黝如同鍋底,亂髮披散,一雙厲眼透出能將人撕碎的咄咄氣焰。

上將軍臧荼,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名字,一個能在十三歲力搏猛虎的望而生畏的野人!

臧荼乃是地地道道的燕國人,本是山中獵戶,因其勇猛過人聞名燕代。韓廣循燕時招入麾下,一路戰功赫赫,成了韓廣軍中最驍勇的統帥。

那臧荼似乎對軍師蒯通十分尊敬,在帥椅旁另闢一椅。頭髮凌亂,鬍鬚蓬鬆的蒯通便坐在那椅上。看來軍情緊急,那不修邊幅的蒯通接到號令後,更顧不得收拾頭臉了。

燕趙尚武,燕趙兩地多悍勇之徒。除了那軍師蒯通,在這帳中的哪一個不是剽悍過人?

最瞻目的乃是四個小將,其身軀比那臧荼還高出一尺,渾身黝黑髮亮,肌肉虯結,堵在那裡好似四尊鐵塔。

這便是臧荼之子,臧家四虎:臧擒龍,臧擒虎,臧擒熊,臧擒豹。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自從投身行伍一來,臧家父子橫掃燕代,所向披靡,還未吃過一場敗仗。

臧荼端坐在帥椅之上,慢慢聽着那斥候的稟告——一批近乎兩萬的趙國士卒,兵甲鮮亮,旗幟整齊地從南面開進了邯鄲城。

“啪”的一聲,蒯通在桌上重重一拍,臉脹得通紅:“可惡!吾等中了趙人的緩兵之計。”

昨日邯鄲城派來上大夫程及,送來受降書,雲今日一早便開關受降,正在清理府庫,準備肉食美酒來犒勞三軍,原來竟是詐降。

蒯通盛怒之下,忽然想到一人,此時那人面孔彷彿就在眼前。

“韓信!一定是他,只有他纔想得出這主意。”

在鬼穀道場,衆所周知,兵法學得最好的不是李左車,而是這位後來居上的小師弟。師傅鬼谷懸策對他最是青睞,要不然怎會將門中至寶《鬼谷子十四篇》傳了給他。

在龍武坡一役,韓信那指揮若定,運籌帷幄的帥才展露無遺。蒯通竊地裡暗歎不如。若非如此,怎會將他推薦給趙王武臣。

蒯通終於明白,要面對的對手不是那些邯鄲城中的一羣弱智,而是自己的師弟,有經天緯地之才的韓信。換手如換刀,那韓信文韜武略,焉知這小師弟出手,那趙國上郡邯鄲還能不能攻克得下?蒯通不由對邯鄲城志在必得的信心產生了一絲動搖。

在蒯通的眼裡,亂世諸侯中只有武臣能夠實現它爭霸天下的理想。而伴隨着武臣的被弒,他那理想彷彿瞬間破滅。

燕地,北臨匈奴,地廣人稀。燕國,在戰國史上一直碌碌無爲,除了那曇花一現的樂毅破齊之外,其餘大部分時間乏善可陳。待到人口衆多,人才濟濟的齊人醒來,田單火牛陷陣,又將燕軍逐出國門。

靠燕國這塊地盤,蒯通深知是無法爭雄於諸侯的。能夠苟安一隅便算不錯了。他唆掇韓廣攻打邯鄲,雖打的是爲武臣報仇的旗號,真實的目的是能打開燕國的門戶——趙國。只有拿下趙國那廣袤的土地,才能繼而與天下諸侯一較雄長。

自薊城興師以來,一路高歌奏凱,勢如破竹,一日之間能連下數城。這也難怪,韓廣北略燕代,趙人把他當成了自家人,這一線的防守幾近真空。而韓廣突然自立爲王,又有姬風之亂,哪裡還來得及佈防?外加蒯通搬弄三寸不爛之舌,沿途寥寥無幾的守軍,哪裡還敢直攖其鋒?還不乖乖投降?

可惜前日遇到了仙道弟子姬風,那蓋世武功委實令人膽寒,蒯通幾乎要打退堂鼓了。只是在韓廣面前曾說下大話要踏平邯鄲,面子上過不去罷了。

忽然喜訊傳來——那姬風失蹤了,邯鄲無主,民心大亂。蒯通簡直喜出望外,急忙催師劍指邯鄲。爲了免遭傷亡,一盡全功,故勒令大軍就城郊紮營,送出勸降書一封。

對方臨陣易帥,韓信行緩兵之計,一支接近兩萬的士兵開進了邯鄲,這一連串的意外完全打亂了今日進軍邯鄲的計劃。

只是這一支軍隊是如何來的?卻令蒯通百思不得其解。據報離這最近的陳餘部還在三百里外,難道能插上翅膀飛過來?

他卻不知,這些士兵均是邯鄲城平民所扮。

經過鋪天蓋地的輿論宣傳,邯鄲城中已掀起了一股空前的愛國熱潮。爲保家衛國,丁壯們紛紛踊躍報名。

在今日月黑風高的子時,從邯鄲城南面城樓,忽然墜下數百條繩索。一大羣臨時招募來的壯丁,穿着府庫中存放的趙軍的軍服,從城樓攀了下去。又偃旗息鼓伏在郊外。直等黎明前的這一刻,來個“大軍入城秀”,給燕軍一個巨大的震撼。

自然這一切均是韓淮楚安排。他要導演的空城計,當然不能與諸葛亮的一模一樣。

其實這“入城秀”內中藏有一個破綻,一直爲韓淮楚擔憂,那便是這羣“士兵”中沒有騎兵。試想倉促之間,如何籌得恁多馬匹武裝一個兩萬人的“部隊”?而且從城樓上墜下馬匹,難度難以想象。

幸而當時馬匹奇缺,馬價貴得驚人。在此亂世之中,暴徒橫擊,徒具步兵沒有騎兵的草寇比比皆是,又夜色如墨看不清楚,故而那燕軍斥候沒有在意。

當然靠一羣臨時招募來的平民還不能完全達到韓淮楚的要求,至少那行軍的隊列姿態便不像正規軍人。於是韓淮楚派了一名軍侯,投入了一千名衛戍士兵,作爲這批人的領隊。其餘人只需跟在這些職業軍人後面有樣學樣,倒也成行成列,一絲不亂。

※※※

中軍大帳內,爭論的焦點便集中在這羣士兵的來歷。

“難道消息有誤,斥候未偵查到這支人馬,還是李良部突然殺了回來?”

蒯通忽問道:“欒布都尉可有消息?”一人答道:“欒將軍自昨日放出飛鴿,便音訊全無。”

“難道那欒布遭遇到什麼意外?”蒯通聞言一怔。

臧荼乾咳一聲,說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一支兩萬人的軍隊進城,實力不容小視。爲今之計,我軍該當如何?”

在出兵之前燕王韓廣叮囑,遇到疑難皆憑軍師之意。臧荼歷練沙場,對這行軍打仗的事雖說不一竅不通,可在這縱橫家第二大弟子面前,還是謙虛得很。

蒯通高聲道:“趁敵立足未穩,趕快召集人馬,準備攻城。”

臧荼臉現困惑,說道:“軍師不待辰時再攻城麼?”蒯通像看白癡地望了臧荼一眼,冷笑道:“敵人使詐,吾等還守什麼信用?快趁敵援軍剛至,打他個措手不及。”

臧荼道聲好,剛下令埋鍋造飯,蒯通阻止道:“兵貴神速,諸位就不要吃飯貽誤戰機了。”臧荼惑道:“如此一來,士兵會不會沒力氣打仗?”蒯通現出一個冷酷的表情:“我軍存糧不多,戰死者徒費糧食。傳諭三軍,待吾軍拿下邯鄲城,允劫掠三日。”

這邯鄲城中,金銀財寶無數,美女如雲。允劫掠三日,士兵們還不像發瘋了一般攻城?那一幫燕將一聽,眼珠子都直了,無不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刻拿下邯鄲。

臧荼會意一笑,即傳令:“事不宜遲,衆將聽令!臧擒虎領一萬人留守大營,其餘諸將隨本帥出征,踏平他邯鄲城!”

衆將轟然叫好,欣然領命。

※※※

“咔咔咔咔”步伐整齊有力,槍戈掩映,寒光簇簇。弩兵,盾手,戰車,騎兵,輕兵,重甲,攻城雲梯。撞城轒轀車,攻城塔,縱橫交錯,依次從燕軍大營殺出,浩浩蕩蕩,殺氣騰騰。

除了守營寨的臧擒虎一萬人馬,此次燕軍共出動了四萬人馬,可謂志在必得。

就算真來了援兵,兩萬人馬路途勞頓,投入防區也不是一會的工夫,至少要一個時辰吧。這一個時辰看似不長,卻是令對方致命的良機。

趁敵陣勢未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對方沉重的一擊,這便是縱橫家高弟蒯通的手段!

在鬼穀道場,蒯通雖學的是詭辯之術,但耳濡目染之下,未嘗不通兵事。

他懊悔痛失昨日攻城良機之餘,哪裡還容這一機會從手中溜走。

此時正是寅卯之交,天光初現,大多數人還沉浸在睡夢之中。遠遠望去,這四萬燕軍,籠罩在一層朝霧之下,朦朦朧朧好似一大團黃雲在地面上滾動。

只待燕軍的大旗插上城頭,那韓信縱有萬般能耐,這一次也要載在這個師兄手下。在蒯通的字典裡,絕沒有心慈手軟這個詞。就算是同門兄弟,若能擒獲,也會定斬不饒。

※※※

霧色朦朧中,遠遠望見前方有一團黑影。走到近前,只見原來是一輛馬車駐在路中。那馬車身後,栓了十頭肥牛,兀自“嗼嗼”只叫。

一位老者,身着紫袍,頭頂峨冠,老態龍鍾駐杖站在車旁,面對那殺氣騰騰而來的燕軍,神情絲毫不見慌亂。

走在前的弩兵高聲喝道:“你乃何人,敢擋我大軍去路?”那老者不慌不忙答道:“吾乃趙國太史馮簡,欲見你家元帥與軍師。”

只見士兵紛紛讓道,一羣悍將簇擁着一人飛馳而至,那人正是燕軍軍師蒯通。蒯通一揚馬鞭,指向馮簡,喝問:“馮太史找我爲何?”

馮簡拖着老腔責備道:“蒯軍師,你我曾同殿爲臣,說話怎這般不客氣?”蒯通倨傲道:“如今兩國交戰,休拿舊日交情攀吾。汝等冥頑不靈拒不投降,便是吾蒯通之敵。快說!爲何擋住我軍去路?”

馮簡哈哈一笑:“韓將軍早已料到爾等會於此刻攻城,特派老夫在此等候。備下汾酒十壇,肥牛十口來犒勞貴軍。”

“對手果然是韓信!他竟然料到吾會於此刻攻城!看來自己心中盤算他了如指掌。”蒯通心中一震。

他不露聲色道:“吾師弟還說什麼?”馮簡笑道:“韓將軍說,已在邯鄲城中佈下天羅地網,正等候貴軍前來送死。”

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二十六章 何方神聖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賊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三十八章 鐵索橫江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一章 相提並論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十一章 征戰之音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三十八章 對牛彈琴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十章 海市蜃樓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四十六章 失魂落魄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二十三章 又有陰謀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