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養豬場事宜(1)

老張頭這兩天有些忙;

自打那天搭了村裡的農用車去縣城裡賣了菜,回來就遭了張媽一頓埋怨,順帶着把他賣菜的六百來塊錢給沒收了。

留給他留了幾十塊錢,這錢沒到老張頭的口袋裡呆多久,就變成油錢了。

搭了人家的車去縣城,油錢總得給些,一陣例行的你塞我推之後,最終還是收了三十塊錢。

十幾公里,這麼多東西還帶個人,還真就是收了個油錢...

然後,老張頭就是每天在家裡的生產線旁忙裡忙外....

地裡的瓜也不愁賣,老張家的瓜特別好吃的事在村裡一下子傳開了;

每天都有人來家裡買瓜,甚至有人自己跑地裡摘了瓜,再把錢到他家裡來;

老張頭可開心了,這麼一折騰,地裡就剩那麼百來個瓜了....

至於蔬菜,更不用擔心,家裡吃不完還能送些給鄰里,也可以拿來喂院子裡的雞。

驗瓜神器的熱賣有點太過於出人意料,一天能賣上千個,王北北他爸都幫着來拉貨了,發貨那邊都忙不過來了....

老張頭看着賣家後臺的金額,不免有些感嘆,科技果然是第一生產力,兒子倒騰幾天的驗瓜器,比自己養幾年豬還掙錢。

多虧當初捨得讓兒子去念職業技術學院!

張一帆:你讓我去驗的是汽修!汽車維修!

爲了激勵員工,張媽拍板給員工們付了第一天的工資,其實就沒多少,因爲用的是計時;

一個人一個小時十五塊錢,跟工廠的差不多,但是每天工作的時間其實並沒有多長,所以每個人拿到手的就幾十塊錢。

但是,對於在家裡一直沒有收入的人羣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意外收穫,於是當晚幾乎每家餐桌上都加了些肉菜....

令老張頭覺得有點可惜的是,兒子說了這就是一票子買賣,賣完這一萬套之後,後面再賣,也賣不了多少了;

不然,這生意可比開什麼養豬場好得太多了。

讓老張頭窩心的事也有,鄉里打電話過來,說縣畜牧局要下來檢查小規模養豬場被取滯的進度....

老張頭接完電話後,臉都是板着的;

鼓勵建的是你們,當年還掛紅花,送獎狀,後來還出了什麼補貼...

補貼的錢不多,一頭豬百把幾十塊,但是重要的是表現出來的一種態度,扶持啊!

然後沒兩年,就要關停了。

趕情你們就是想讓開就開,想讓關就關....

老張頭抱怨了幾句,然後壓根就沒打算去理那些幹部,在他眼裡,這些人屁用沒有,盡是做秀。

除了每年過年前來到所謂的貧困戶家裡,送些油米麪,再拍幾張照片;

再或者站到哪些田間地頭,做個指點江山的模樣,然後,拍個幾張照片;

還不如鎮獸醫站的那些技術員,不時還來指導一下,幫豬打打針什麼的.....

張媽可不是這樣想,從縣裡來的,不管怎麼樣都是個官,自己家又沒什麼出去的門路,還得在這地頭上刨吃的;

要是被那些官兒把自己家當成剌頭了,那將來想做什麼都不好辦了,畢竟縣裡來的人,肯定會有鎮上和村裡的幹部陪同....

不過,她也不想讓老張頭去陪同,等下這老伴倔脾氣來了,非得把這些人給罵個狗血淋頭。

於是,把張一帆給使喚上了。

——————,

張一帆好不容易清閒了下來,洗水線總算是正常運作了起來;

經過一兩天的訓練,老媽相當於一個線長或者拉長,然後老爸充當助理拉長,外帶後勤加搬運,哪個要離開了就到哪裡頂位。

而且開線變得有點怪怪的,有時候,一羣人吃完晚飯,跑到家裡來串門,老媽看着人差不多了,就來上一句:“大家反正閒着都是閒着,看着人也差不多了,要不咱們開線幹兩個鐘的活?”

這話幾乎是一呼百應,不管是在打着牌的,還是看着電視嗑着瓜子,甚至在院裡逗狗的,聽到這話後,都開始忙起來。

擡桌子的擡桌子,搬椅子的搬椅子,然後大家都樂呵呵地在那裡幹起了活,當然,邊幹邊聊天....

然後,老媽又會一句:唉呀,忘了看時間,瞧我這記性,大家都做得超了快半個鍾了,這樣吧,我去給大夥煮個霄夜,咱們今晚就做夠三個鍾.....

霄夜,其實也就是下些麪條,剁些瘦肉下到面裡,起鍋時撒上把蔥,再煎上十幾個雞蛋....

但是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一個晚上還真能多生產出來上千個產品...

老媽算帳可精着呢,一個產品能賺二十來塊錢,這一千來個,那就是兩萬多了....

而張小帆他自己都是躲在房間裡,研究着他的撿破爛機器人。

最近設計的進展很大,因爲張小帆在網上看了一部叫做機器人瓦力的電影,瓦力的形象給了他很多的靈感;

他覺得瓦力的設計和他的初衷有一些共同點,但是差距又有點大;

他要做的只是一個能把有價值的可回收垃圾弄回來的機器人,而瓦力這種,基本上可以取代清潔工這個職業。

張一帆認真計算過,自己完全可以用瓦力這樣的體積和結構完成行走,拖行等等功能,但是,辨認垃圾的難點,還有待解決。

使用光學拍照對比,那麼無論時長還是損耗都是個大數字;

很簡單一個比方,一個人拿起一團紙,無論是它被疊成什麼型狀,甚至是揉成一團,除非材質和做工很特殊,否則其實一兩秒鐘就可以判斷它是不是紙質。

而機器不行,要麼對比形狀,要麼對比力回饋,總之,必須要一些可量化的東西;

不可能說一張廢紙,被人疊了幾次,或者揉成團,就認爲它不是紙了.....

而啤酒瓶之類的反而容易,完全可以通過光學來判斷是否完整;

易拉罐和塑料瓶類的就更容易,多采集一些相關的照片和握感數據,判定正確之後,直接壓縮以減少佔用的空間。

要節約成本還要有利可圖,多拉快跑是必須的....動力還要繼續研究,如何進一步節省成本....

只不過,這個時候,沉浸在研究中的張一帆接到了個任務:下午去陪同那些領導檢查養豬場關停的進度。

我家的豬場都被關了,你們來檢查就檢查了,還要我陪同?

這感覺,怎麼就像自己家孩子被叉叉圈圈了,然後還要跟人去看叉叉圈圈的效果和現場?

違和感十足啊!

張一帆對此很是反感,要不是自己老媽下了硬指令,他直接就想罵:去他媽的!

第209章:慶功宴第三章:我讓你上學,你卻要餵豬第126章:試產(1)第249章:李磊的朋友圈(2)第217章:那釐村的沙塘桔第227章:自行沙發的誕生第一百零九章:張一帆的想法(票,我要各種票票)第261章:豬場,又是養豬場第196章:腰帶第256章:走地機定型第165章:華強北(2)第218章:果蠅問題(1)第六十五章:交待第155章:間諜的活不好做第206章:劉玲的矛盾第一章:老張家的懶兒子第155章:間諜的活不好做第195章:凌志的業務員第247章:人力的選擇第220章:候剛的想法第三十四章:落草第三十七章:第一票(2)第八章:驗瓜盒第135章:北兵的測試結果第五章:多吃點第131章:凍結的銀行卡引發的第207章:溫和減肥第228章:唱紅歌第三章:我讓你上學,你卻要餵豬第一章:預備老鴇第158章:代工廠的春天第164章:華強北(1)第183章:要走高端路線第268章:扶貧明星第181章:泡茶機第175章:王北北買車(2)第七章:公告與直播第六十四章:武裝部的高勇第117章:快腰斬的項目第七十二章:招待(1)第十一章:部隊進駐第216章:倆北水果第181章:泡茶機第十六章:矛盾的激化(3)第155章:間諜的活不好做第二十四章:新來的策劃第223章:年會地點第275章:和諧褲(1)第十五章:矛盾的激化(2)第四十章:自由軍團(2)第二十二章:王北北家的困局第九章:崩潰的王北北第256章:走地機定型第188章:戒菸神器(3)第十五章:矛盾的激化(2)第252章:影視城和玉龍雪山第八十七章:被帶偏的凌志第三十章:怪物攻城(2)第211章:財務會議(求票票)第237章:張瑩的直播(2)第214章:王北北的錢(1)第二章:張一帆的煩惱第八十三章:來客(2)第一百零五章:凌志的泉城之行“2”第118章:電鰻(1)第142章:實習生與矛盾第184章:二帆科技?第八章:醞釀發酵第143章:投產(1)第十三章:水果攤的陳立第132章:審廠第226章:無腳輪椅第二十六章:這是成年人用品第二十一章:遊戲那點事第三十章:怪物攻城(2)第146章:迷茫第180章:老張頭第五十五章:夜宵(求推薦票)第215章:王北北的錢(2)第八十四章:周達與凌志(1)第五十三章:張一帆的想法第267章:扶貧工作(3)第十六章:矛盾的激化(3)第269章:新聞與質疑第三十六章:第一票(1)第四十九章:水蜈蚣的啓發(求推薦票)第三十章:養豬場事宜(2)第三十四章:落草第六十章:掃地機的想法第八十九章:黑馬,一羣。第149章:軍屬(1)第187章:戒菸神器(2)第268章:扶貧明星第123章:釣魚比賽(2)第113章:一張名片帶來的第183章:要走高端路線第三十九章:自由軍團(1)第246章:大理的晚餐第七十一章:會面,演示(求推薦票)第九十章: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