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不想受制於人

雖然也沒到三十歲,但是侯剛絕不是一個喜歡事非的人。

在地裡摘瓜,養豬場裡的熱鬧場面,侯剛自然是看在眼中,不過,與他無關,他只是來買西瓜的。

那些人都不認識,畢竟康樂酒樓不是什麼政府人員定點接待的地方,就連鄉鎮的公務人員到縣城裡,大多也不會去他那裡消費,所以不認識也很正常....

他只是見到那個給自己帶路過來的小夥子,甚至連跟那羣人合影也有點不夠格,不是被排到最後,就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甚至還被支開。

最後,當侯剛抱着兩個瓜去到電子稱那裡放下的時候,看到了一出精彩的鬧劇:

那羣人突然被幾個自動噴水的水槍淋了個措手不及,用雞飛狗跳來形容也不爲過....

不過短短几秒鐘,這羣人便一個個像落湯雞一般,唯一倖免的就是那個騎着摩托車來的小夥子,此時正在那裡抓着半截黃瓜,目瞪口呆。

若不是開着個酒樓,侯剛真想在現場拍個照片,然後發朋友圈去....

但是現在,他只能憋着笑,繼續自己的摘瓜大業....天知道自己的微信好友有沒有認識這些人的,萬一照片傳出去,那自己就把人得罪大發了。

雖然這些來檢查豬圈的人也拿自己沒什麼辦法,不過:

開門做生意的,不怕事,但也沒必要惹事,沒準一點小事可能就推掉了一個潛在的客戶——這年頭,賺到錢才最重要。

摘二三十個瓜帶回去,然後區分開來使用,儘量不用在餐後果點上面;

當然,一些熟客,該關照的還是要關照,大部分的人都能吃得出味道的差異;

至於蔬菜,只能徐徐而圖之,

侯剛也明白,就這點產量,哪怕自己和這個小老闆,或者那個有點倔,一分錢不肯降的阿伯去磨,最多也就能弄個百來斤的量;

對酒樓其實並沒什麼大用。

反而,吃刁了味口的顧客,在吃到普通蔬菜的時候,那反應就夠自己喝一大壺,這事前天就嘗試過了。

最理想的辦法,就是有自己的種植基地,能生產出足夠供應自己酒樓日常使用的蔬菜,而且品質要優於市場上的蔬菜,至於成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至於這個小老闆說的有機肥,侯剛也是有點想法,他甚至趁着那小老闆不注意,在瓜田裡撿了塊相對比較完整的有機肥餅....

這東西也不要去問那小老闆到底是哪裡買的,有時候,話是講多錯多;

要是讓他知道自己打了他這方面的主意,可能就什麼都打聽不到了。

畢竟是做生意的,很多信息進入到侯剛的腦裡之後,總會進行一些分析;

比如,那個村口的小賣店阿姨就說了,她們家也是種瓜的,然後,還要在這個什麼老張家這裡買瓜。

這說明什麼?就是這裡產的瓜好嘛,不然誰幹這蠢事?

要真是一般的討好,更不必跟外人說了。

再然後,說到蔬菜,那個小老闆也沒說他家蔬菜好或者不好,而是直接不賣,也就是說他早就有那個信心,甚至那個阿伯拿到縣城賣得這麼便宜,在家裡估計也受了不少埋怨。

這些都是腦補的,但是侯剛覺得和真相八九不離十....

一個農民,就種那麼一片瓜田,結果別人要包了他的瓜田,換作別人,肯定是自己跟着過來,討價還價或者就地漲價,那都是正常的商業行爲;

直接扔給他兒子全權處理?

這可不是什麼收破爛或者別的小事情。

一家人忙活幾個月的東西,到了收穫的時候,然後,別人還上門來求貨了,簡直就是種植戶的福音...

這可是幾個月的心血,還有什麼比這個重要的?

交給一個小夥子全權處理,然後這小夥子還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

這說明什麼?

有持無恐!

就算不賣給他侯剛,他也可以賣給任何別的人,小賣部的老闆娘,那個阿姨不是說了,她家種瓜的,但是還是承認這一家的瓜好吃,連她自己都買。

一般的人,都是見不得別人家好,哪怕是在縣城,對面開個小賣店,看到熟人去對方那裡買東西而不來自己這裡買,心裡都會有些怨氣。

這是人之常情。

這個事情很簡單,但是也很複雜,比如說,自己出門想買包煙,但是懶得過馬路,直接就近買了,但是對面那邊,是自己朋友家的.....

明明沒什麼,但是偏偏就又有些什麼....

也許大度點的,自己去到了,沒自己想要的東西,說句沒貨了,你去對面買吧,這已經是很大度了,一般的就是給你介紹差不多檔次的東西...

因爲熟人,不好意思,所以買了,心裡也許還會有點不舒服,明明我只想要我最熟悉的。

但是!

很少有個小賣店老闆,或者早餐店老闆會承認,自己的東西不如人家,而且,自己家有的東西,自己吃的還是在別人家裡買的。

這在哪裡都是大忌。

但是這種奇疤的事情,偏偏又在這個小村子裡發生了。

說明的只有兩個原因,第一,那一家的東西是真的好;

第二,他在村子裡還是有些威望,別人不敢亂貶低他。

否則,以侯剛對農村的瞭解,問路的時候,小賣部的阿姨應該是主動推銷她家的西瓜;

其實,有時候誤會的產生很簡單,因爲獲得信息的不平等;

小賣部趙姨家確實種了瓜,但是除了地裡留的十幾個半生的瓜,早就賣沒了,都包給瓜販了。

然後,老張頭家的瓜確實好吃,但是也不至於讓趙姨主動宣傳,主要是他們家招了村裡那麼多人去做工;

說白了,但凡一句閒話從她這裡傳出,可能有些人就不賣帳了,都受了老張家的好;

村裡可不止一家小賣店,雖然另一家在村裡面,而且生意比趙姨這邊差好多,只靠一些親戚支持維持着.....

可是趙姨有着很強的競爭意識,賣誰家的好,也不如賣老張家的好——村裡就他家地裡的瓜還有很多,當時嬌情,硬是不肯賣給瓜販的,瓜確實好吃,但是十塊錢一個這樣賣給鄉親,可虧了....

侯剛這外鄉人不知情,知情了其實也無所謂,一般的瓜他也沒必要親自來買,縣城市場裡大把普通的貨色,便宜得讓人....

侯剛覺得自己撿到了個天大的好處!

僅從那個小賣店的阿姨的表現來看,說明這個村,不敢說整個村,至少大部分的瓜農,種不出這種高品質的西瓜,否則她不可能一句話就知道自己找誰家。

那就相當於是公認的王牌,誰都鬥不過的那種。

而這個村都不知道的決竅,那個小老闆不經意就告訴了自己。

十塊錢三個的有機肥,看起來確實很貴,但是對於酒樓的菜價來說,這完全就不是個事。

大不了漲價,好吃的,天然的,有機的食物,和化肥的,作個價格區分,擺明姿態,做生意的就是要賺錢。

口感完全不一樣,是誰都會作出選擇。

抹着汗摘瓜的侯剛同志心裡無比憋屈,心想着,若是能有自己的蔬菜基地,那就不受人制約了。

那個所謂的有機肥料餅,他決定了要死死藏着,如果買到了,拿一些找塊地做試驗;

沒什麼效果,就當自己被打眼一回,反正也虧不了多少,再回來跟這位爺談合作;

這要是成了,誰他媽的會來這破山溝裡受這種連生意都不會做的小年輕的氣?

讓老子自己到地裡摘瓜,老子怎麼說也是一個縣城裡堂堂的酒樓的老闆,手底下二十幾號人要養....

而且,還不賣給老子蔬菜.....

但是,誰叫你年輕沒經驗啊,本來可以拿捏老子的,竟然把家底都露出來了....

這個,給你上上課....回頭就找這有機肥去,當然,這之前還是不能斷了聯繫,先得保持討好人家,萬一那是哄自己的呢?

侯剛打着個如意算盤,看這個小夥子是越來越可愛。

嗯,有機肥。

——————,

眼前發生這事要說和養豬場張大伯的兒子沒關係,陳智立是打死都不會信的。

但是,說是他乾的,也抓不到什麼證據。

人家在那菜地裡吃着黃瓜呢,還分了自己一大截,主要是根本就沒靠近豬圈那邊。

而且,他不願意去合影也是情理之中,人家又沒做什麼,也沒哪點違背上頭的條令,好端端的活路就給人家斷掉了,有點情緒也是正常。

真是樂呵呵跑去跟那些傢伙合影,那纔是傻逼——反正他連養殖都不想搞了,估計是心灰意冷了。

也不知道他們家到底誰說了算,但是看張大伯的樣子,似乎對自己的兒子非常信任....

這事,陳智立也懶得摻和,擺明兩頭不討好,人家國外還有私人領地,擅自進入的話,被槍殺了都沒得喊冤的;

這幫人擺足了架子,讓人家把養豬場關停了,還在人家豬圈裡東搞西搞,簡直比去人家祖墳前蹦迪還要惡劣。

活該!

就連陳智立都覺得這事很解氣。

不過,回頭還是邊啃黃瓜,邊安慰了一下:“各位領導,怪我沒提前說清楚,這養豬場之所以那麼幹淨,就是因爲用的是自動清潔設備,可以自動檢測豬圈裡的髒污程度,然後自動沖洗,你們沒事跳進人家豬圈幹嘛....”

一位領導一邊用紙幣擦着自己臉上,頭上的水跡,一邊抱怨道:“可是咱們身上也不髒啊!”

“他們使用的是光學檢測,檢測到和豬的身體不一樣的物質就會啓動自動清洗,”陳智立說道。

這個話,還是上次他來這裡觀察豬羣的健康情況時,聽到張一帆說的。

原話的術語聽不太懂,張一帆不厭其煩地用通俗的話解釋了一遍,他算是記下來了,反正不明覺厲,這時候正好派上用場。

不知道爲什麼,反而對張大伯的那個孩子多了幾分好感,也許有點同仇敵愾的原因。

被水淋了一趟,領導們也沒辦法繼續去巡視了,於是開始合計着打道回府——這趟算是吃了啞巴虧。

不過,也沒什麼,只是淋了下水,沒什麼損失,就連各個人帶的手機,也是第一時間擦乾甩幹....

只不過,各有各的心思,後面怎麼樣,誰也不說不清楚。

計劃好的巡察完後一起吃頓飯,加深一下畜牧局和地方政府人員的關係,甚至畜牧局領導連酒和吃飯預算都準備好了,這種清水衙門能做到這樣極爲不易。

而現在,一切計劃都改變了,只因爲在養豬場裡淋了一場水,高壓水槍射的水,身上有些薄弱的地方還有些生疼呢。

———————,

張一帆懶得理那些裝腔作勢的官員們,甚至連個招呼都懶得去打;

不過倒是看着那個姓侯的老闆一個人來回摘瓜,搬瓜,確實有點可憐。

於是終於還是忍不住上前去幫他一起摘瓜,當然,用了口袋裡帶着的驗瓜器。

幫他摘了兩個瓜,那個侯老闆看了兩眼,也不知道有什麼想法,反正怪怪的。

那羣官員都走了,全身溼轆轆的,不走也不行,不過,他沒道理有什麼不適應了;

可能是他不放心自己選的瓜,那——就讓他自己在那裡挑吧。

買賣這東西,還是要買家自己心裡踏實才行,賣家表現得太熱情了,反而會讓買家懷疑,乾脆讓他自己來。

其實張一帆心裡有點委屈,都是挑的評分9.5分以上的瓜給他的,怎麼就不領情?

張一帆把這個歸結於一種商人的心理,就是賣家表現得太主動了,反而會讓買家覺得吃虧了;

雖然,他也不知道吃虧在哪個地方。

所以,搬完了兩個瓜,張一帆就坐在那裡,再弄了條黃瓜回來啃着....

你擔心吃虧了,乾脆我也就不幫忙了,算是兩不相欠。

侯剛有點冤,好不容易等到那小老闆幫自己拿了兩個瓜,而且摘之前還拿了個驗瓜神器在那裡驗了好一會;

怎麼一下子把瓜放下了就坐在那裡不動了,甚至還去摘了個黃瓜吃,難道不知道,我一個人摘瓜扛瓜很累嗎?

肯定不是這樣的,他明明知道的,故意作弄我的,所以,還是有自己的種植基地纔不會受制於人....

這一下,更堅定了侯剛一定要把餅狀的有機肥弄回去研究,試驗的心思。

第186章:戒菸神器(1)第八十八章:改進(求票,推薦票)第一章:預備老鴇第234章:成見(1)第173章:面試第一章:老張家的懶兒子第144章:投產(2)第十三章:水果攤的陳立第183章:要走高端路線第116章:壞名聲第六十七章:葉講師第七十六章:香洲夜宵(2)第214章:王北北的錢(1)第181章:泡茶機第237章:張瑩的直播(2)第125章:水蛇的廣告片第122章:釣魚比賽(2)第三十二章:王北北的老媽第194章:緊急招聘第181章:泡茶機第168章:千里之外的李冰(2)第八十二章:來客(1)第182章:給我也來一個第一百章:退賽第244章:關於王北北的車第126章:試產(1)第167章:千里之外的李冰(1)第173章:面試第一百零八章:看中了那個系統第238章:不同的想法第六十三章:表哥的朋友圈第五十五章:夜宵(求推薦票)第132章:審廠第九十章:劉哲第十九章:驚訝的老張頭第三十一章:怪物攻城(3)第110章:亮相(1)第241章:洱海第十七章:妹子第262章:怨念,王北北的野望第八十四章:周達與凌志(1)第228章:唱紅歌第七章:公告與直播第八十四章:周達與凌志(1)第184章:二帆科技?第158章:代工廠的春天第五十五章:夜宵(求推薦票)第十章:李玲的生菜第十章:李玲的生菜第276章:和諧褲(2)第163章:公司定址(2)第六十四章:武裝部的高勇第153章:跨界打敗內行2第237章:張瑩的直播(2)第六十章:掃地機的想法第185章:照顧第六十五章:交待第212章:分紅與年會的討論第203章:減肥日記(1)第六十一章:計劃趕不上變化(求票票啊)第145章:投產(3)第159章:北方兵器火了第六十五章:交待第190章:安全帽定價第三十一章:不想受制於人第124章:賽後第六十七章:葉講師第190章:安全帽定價第二章:張一帆的煩惱第三十二章:新的要求第169章:危機(1)第十二章:張一帆的想法第260章:侯剛的進擊第373章:防僞(4)第120章:張一帆自己的想法第249章:李磊的朋友圈(2)第144章:投產(2)第四十五章:來幫我拉屎第281章:抵制or 欣賞?第二十二章:王北北家的困局第五十二章:進行中....第八章:驗瓜盒第二十一章:遊戲那點事第152章:跨界打敗內行(1)第263章:豬中金坷垃第五十一章:誤會(2)第270章:防僞(1)第二十四章:新來的策劃第三十八章:失職者的反思第235章:成見(2)第四十九章:水蜈蚣的啓發(求推薦票)第169章:危機(1)第九章:新用戶第239章:初戀的男人第271章:防僞(2)第225章:自駕的兩表兄弟第二十一章:遊戲那點事第281章:抵制or 欣賞?第175章:王北北買車(2)第157章:代工的價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