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垃圾產品

以前翼虎的時候,因爲是邊開發邊改進,改好定型之後,張一帆就不怎麼跟進了,所以還沒有感受得到;

這一次,他是真正體會得到,國家機器動起來的的時候,反應是多麼的迅速;

而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研究所所動用的資源,而華國有着大量這樣的同類機構;

這也就不難想象,在七八十年前,大洋彼岸的那個世界第一大國,在戰爭爆發之後,是如何像能下餃子一樣造軍艦,造航母了,那可是整個國家的資源.....

很快,第一輛量產型走地機的原型機便組裝了起來,即便是張一帆一再減重,主體結構都採用了高強度的鋁合金,部分結合及運動部分更是用了鈦合金;

在配上電池及油箱滿油的狀態下,不加任何負重,單機的重量也達到了二十公斤;

試運行了一下之後,李專家他們紛紛鼓掌,在他們看來,這已經很好了!

但是,這在張一帆看來還是不夠理想,因爲一個行動不便的人,或者說老人,要想去移動一個四十斤重的東西,還是很困難的;

而且,這走地機因爲引擎及電池等部分固定佔用了太多空間,沒有辦法摺疊,閒置的時候很佔空間;

即然沒辦法壓縮空間,減少重量,張一帆又想了個土辦法:模塊式組合。

“張工,你覺得這樣能行?”李專家看着被張一帆折得七零八落的那臺原型機,摸着鬍子問道。

“怎麼不行?這電池組加上電機都有十斤重了,那個柴油機加油箱更重,平時使用也只是用其中一種動力,多出來的反而增加損耗,”張一帆說道。

“可是你覺得,一般人他能像你這樣拆裝嗎?”一旁的研究所所長也有些不解。

“當然不能這麼早率,還要增加一個動力轉接的裝置,這樣的話,想用電就把電驅模塊給裝上,想用柴油,就把燃油模塊給裝上,而且,平時不用走地機的時候,這些模塊也能派上別的用途,”張一帆說道。

“什麼用途?”李專家有些好奇。

“先說這個電動模塊,它裡面包含有電動機,是可以輸出動力的,接上相應接口的水泵就是抽水機,還可以接鼓風機等等,電池接上了逆變器,就直接可以輸出小功率市電,在不通電的地方,用來照明什麼的都可以;”

“而燃油的就更不用說了,只要做到匹配的動力輸出接口,就可以直接改成小型的農用機械;”

“瘋了?千兒幾百塊錢能夠搞定的東西,你要用這近十萬塊錢的來弄?”李專家一跺腳說道。

“話可不能這麼說,比如說小轎車它賣個十萬二十萬,貴吧?你不能說它裡面的三角架或者千斤頂就貴吧?”張一帆說道。

“走地機貴在它的動力變速,行走及平衡系統,那電池和電機就是跟大功率點的電動車一樣,能有多金貴?而且,我這樣做模塊化,主要也是爲了減重,別的都是順帶的!”

“這樣倒也說得過去,不然我說,使用走地機的都是些殘疾人,你還想讓他們弄農用機械,這也太不靠譜了。”李專家說道。

“誰說殘疾人就不能下地?”張一帆不服氣地說道。

李專家一聽,急了,他怕張一帆亂搞,連忙說道:“你可別瞎折騰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趕緊把東西弄出來,儘可能降低成本,年前做足之前說的量。”

“放心好了,我還不至於這麼沒有分寸,不過,這模塊化跟降低成本也是有關係的,”張一帆笑道:“比如,有些用戶只是想近距離出行,不需要柴油動力的,他就可以不購買這一個模塊,相當於省了好幾千塊錢。”

“我還儘量減掉了一些配置,比如說,前後的行李架,短途出行完全沒有必要嘛,所以我只保留了個水杯架,激光殺蟲這個我也減掉了,自動行走這一塊我也減了....”

“自動變速箱和行走平衡機構,在量產之後應該還能下降一些,統總算下來,如果買最低配的版本,估計五萬塊錢不到就可以拿得下來,”張一帆拿着手機算了算,給出了個結果。

“主體機構的材料換成鋼的吧,那個藍牙音響給減掉吧,遮陽架什麼的也沒必要了,然後坐椅靠背什麼的材料也不用那麼好的,墊塊帆布就行,如果有需要,用戶可以自己加裝,”李專家指着地上的一堆零件說道;

“李老,這些都是小東西,省不了幾個錢,就說那藍牙音箱,才幾十塊錢一個,還有那遮陽的幾根管子,咱們買的量大的話,一輛車也就二三十塊錢,就你說的那些,全部加起來,也省不了三五百塊錢,”張一帆說道。

“東西是過我手的,我能不知道?”李專家說着頓了一下,然後沉聲道:“張工你還太年輕,你不懂。”

“我怎麼個不懂?”張一帆反問。

“身爲一個殘疾人,本身就是家裡面的負擔,是累贅了,家裡不但要在他們身上開支,還要花時間精力來照顧,這樣的家庭,哪怕是底子稍微好些,也會被耗得窮下來;”

“走地機的價格本來就貴,雖然說現在一些家庭咬咬牙也能買得起,但是家裡的資源也是會有所傾斜,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小孩讀書要錢,養老人,看病什麼的都要錢,真是要太貴了,還真只能忍痛放棄了;”

“殘疾了,本身就創造不了什麼價值,享受的東西,對他們已經是奢侈了,只要能讓他們的家人能少花些精力在他們身上,能讓他們也可以不依賴他人而外出,那就已經是最大的享受了,”李專家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樣啊,”張一帆陷入了沉思。

那釐村,村子雖小,卻也見過人生百態。

親戚鄰里再怎麼相幫,自己還得過自己家的生活,李冰一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李冰好端端一個花季的女孩子,本來應該像別人一樣,讀個高中,考個大學;

即便是考不上,出去打個工賺點錢,然後談戀愛嫁人,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這已經是很普通的生活,然而,就因爲奶奶的病,硬生生地被拖累成什麼樣子?

書也不能去讀了,打工也不能去打,只能窩在這山角落裡,然後連相親都失敗好幾回....

捫心自問,如果沒有自己,即便是走地機賣到一臺五萬塊錢左右,李冰她們家買得起嗎?

而全國又有多少個像李冰這樣的家庭?

“小帆啊,你們這一代,算是生在好時候了,想想我們那個年代,能吃上碗白米飯都像過節一樣開心,我小時候,曾經親眼看到有人活生生餓死在身邊;吃肉?在部隊裡,吃了肉,喝了酒,那就是要上戰場,連鋼盔都配不齊,”李專家又說道。

“像我們那一代的人,什麼事沒見過,什麼苦不能吃?什麼舒適性,拉***球蛋,我要是沒了雙腿,你就算是顛得我屁滾尿流的,只要能讓我自己一個人出去逛逛,我也認了!總比靜靜呆在家裡等人照顧,等死好吧?”

“我跟你說件兩年前的事,我和兩個老戰友約着去看望我們班長,當年他在戰場上落下了傷殘,兩腿都炸斷了,好在家裡人都很照顧他,約好去見他的那一天,我們沒提前跟他說;”

“到了他家裡,才知道,他家裡人全家都出動了,到處找他,最後纔在相鄰的村裡找到了他,那可是好幾公里的山路啊,正常人走路都得要一個多小時,他天沒亮就開了門,走了足足五六個鍾,我們見到他的時候,他手裡的皮都磨破了,甚至一隻手都磨出了血,但是樂呵呵的.....”

“你說這是圖個啥?你都這樣子了,不能在家好好呆着?”李專家邊說邊冷笑起來:“是的,沒錯,從別人的角度來看,這都是沒事找事,你即然行動不便了,好好呆家裡,別給家人添麻煩了不是;”

“可是,誰考慮過班長的角度,他是怎麼想,他想幹什麼?天天呆在屋裡,然後,看着電視等着吃飯,等着老,等着死?他真的沒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出去看看有什麼錯?又有誰想過這些?”李專家說出這話的時候明顯帶着幾分憤怒。

曾幾何時,生命變得如此卑微,就因爲他們失去了生活的能力。

“如果有一個能輔助他外出的工具,不要說沒有你那些什麼音響之類的東西,哪怕是再沒有舒適性,再怎麼危險,那又怎麼樣?”

“你活着,永遠不要以自己的標準來看別人,也許,你開個十萬塊錢的車,覺得好寒酸,然而與此同時,別人可能一輛自行車都沒有。”

“那李老,你覺得我該怎麼樣?”張一帆問道,這一次是真心地問了,帶着求知,或者說一種敬畏的心態。

“不顧一切地降低成本,儘自己所能把成本降到最低,高端的東西再貴也會有人買,低端的東西,即便是不賺錢,對你來說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李專家一語擲地。

“行,就照您說的辦!”張一帆想了想,然後說道。

——————,

李專家和張一帆接觸的時間其實並不多,如果是王北北,那就另當別論了;

他永遠不會想到,在張一帆眼中的不顧一切,該是什麼樣子的;

在建議降低成本的時候,李專家也不敢去碰那些核心的東西,因爲他自己都弄不明白;

所以只能在外設和周邊上下手,覺得沒用的,該去掉的就去掉了,唯一的想法就是讓更多的人能夠使用這種便宜的輔助機械;

包括張一帆提出的,把兩種動力給模塊化,然後讓用戶作選擇,這種想法,李專家也是默默認可的,因爲這裡面確實能降低不少成本;

只不過,他沒有考慮過,如果一輛電力驅動的走地機,一旦沒了電,那麼將如何返程;

這可不是輪式機械,而是六足驅動的機器,不可能用人推,要麼就把機器擡回去;

要麼,就只能是拿電瓶回去充好電再裝上去,或者帶個滿電的電瓶過來裝上。

而要不惜一切降低成本,在張一帆眼裡,又何止動力模塊化那麼簡單;

張一帆動起來了,那就真的就是喪心病狂地在降低成本;

智能自動變速箱,由八速變爲三速,齒輪減少了,運動的部件也少了三分之二;

這是張一帆現有能力可以做到最低的配置了,一檔,執行爬坡,跨障之類的工作;

二檔,就是一些不太陡的地形,可以加快一些速度。

三檔,只能適應比較平坦的地面,速度會加快一些,當然,主控權還是在操作的乘員手中。

缺點也就暴露出很多了,首先行進的時候就是沒辦法保持平穩,一路搖搖晃晃的;

然後檔次轉換的時候也是有明顯的頓挫感,加速的時候也不會有什麼緩衝,總之就是能造出推背感十足的感覺....

還有一些安全裝置,比如後置雷達,也給取消了,因爲張一帆覺得,這個走地機平時又不會倒車,而且倒行的時候速度比平時慢上兩倍,這樣都能撞上那也造不成傷害。

而那幾顆倒車雷達還要不少錢.....

再然後,繼續減,行進中側面的攝影也給取消掉了,那個留着沒太多必要,反而耗成本,要碰瓷的話,也應該是在正面;

Www•тt kān•¢○ 這麼一套以張一帆的魔改全部減下來,用計算機一算,竟然不到一萬塊錢的成本....

只不過,相比降本之前,實在是弱得太多了;

動力只能是電動的,然後就是充電十小時,開車一個鐘的那種;

接着,行走的時候還好,上下樓梯的時候就是跌跌撞撞的...

什麼電子設備基本上都沒有,就是一個能用手來控制着行走的輪椅,也就僅此而已!

夜間要行動,那自己打個手電筒;

雨天想要出行,自己打個傘;

連張一帆自己,對這個出自自己手裡的產品都有點不忍直視;

實在是太垃圾了!

第190章:安全帽定價第150章:軍屬(2)第一百零三章:王北北的詫異第九十三章:凌志的PPT第196章:腰帶第四十二章:陳智立的鬱悶第七十三章:招待(2)第二十五章:這不是遊戲第五十四章:王北北的建議第181章:泡茶機第263章:豬中金坷垃第六章:自動化養豬第245章:王北北的爆發第148章:爆款投影機第186章:戒菸神器(1)第三十四章:落草第二十三章:新的研究第259章:節前+高勇的宴請第254章:求職風波+捐贈計劃第七十九章:小張老師的燒烤(2)第四十三章:侯剛的想法第二十章:準備搏一把第115章:家裡第八十二章:來客(1)第十三章:報仇與陣營第212章:分紅與年會的討論第十四章:別試腦袋第123章:釣魚比賽(2)第253章:共享走地機的困境第172章:打馬第233章:合影之後(3)第十九章:攻略第三十一章:怪物攻城(3)第六十四章:武裝部的高勇第262章:怨念,王北北的野望第191章:定位第五十二章:進行中....第九章:崩潰的王北北第三章:即將開服第九十三章:凌志的PPT第一章:老張家的懶兒子第115章:家裡第七十九章:小張老師的燒烤(2)第156章:江懷的困境第一章:預備老鴇第十五章:電子市場(1)第一百零九章:張一帆的想法(票,我要各種票票)第一百零九章:張一帆的想法(票,我要各種票票)第八十三章:來客(2)第183章:要走高端路線第256章:走地機定型第248章:李磊的朋友圈(1)第121章:釣魚比賽(1)第257章:計算機研究所的交談第373章:防僞(4)第六十七章:葉講師第五十六章:討飯機器人第186章:戒菸神器(1)第九十三章:凌志的PPT第228章:唱紅歌第132章:審廠第六十章:掃地機的想法第230章:麗江之影(2)第三十一章:怪物攻城(3)第230章:麗江之影(2)第271章:防僞(2)第212章:分紅與年會的討論第七十七章:李強的鬱悶第154章:不稱職的間諜第251章:大理與蒼山第二十五章:老張頭的想法第十九章:驚訝的老張頭第二十二章:王北北家的困局第210章:第九十二章:燒烤宴第一百零二章:賽後風波第272章:防僞(3)第240章:再一次相遇第217章:那釐村的沙塘桔第126章:試產(1)第五十七章:火星來的那個機器人..第140章:徐林的想法第251章:大理與蒼山第五十七章:火星來的那個機器人..第五十三章:張一帆的想法第八十四章:周達與凌志(1)第373章:防僞(4)第178章:女孩的心思(2)第四十八章:康樂酒樓的新菜單第262章:怨念,王北北的野望第三十四章:落草第一百零六章:凌志的泉城之行“3”第二十八章:鐵剌蝟第三十七章:小帆的對策第197章:新產品的糾結第184章:二帆科技?第238章:不同的想法第254章:求職風波+捐贈計劃第八十六章:自己打自己第三十九章:侯剛的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