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西瓜?好吃的西瓜....

老張頭摘了六個瓜回來,因爲家裡的人多,摘的都是大瓜,一個有十多斤重,若是像張一帆這樣的,根本提不回來。

張一帆看到了趕緊上前幫手,這事情,動作慢了怕是要捱罵的,老頭子脾氣可不小。

先把冰箱的冷藏庫給清了個差不多——其實本來就沒什麼東西,剩菜喂狗,剩飯餵雞,疏菜什麼的都是現摘的....

把兩個西瓜放到裡面冰着,然後再拿一個到廚房裡切了,擺到托盤裡拿出來;

到東廣省打工的人回來可說過了,在電子廠裡工作,每兩個小時可以休息十分鐘;

至於穿防靜電服,帶靜電手腕這樣的,暫時沒這個條件,但是兩小時休息十分鐘還是可以實現的。

產線被張一帆叫停了下來,虧待了這些嫂嫂嬸嬸,那可是要挨老媽K的.....

該上廁所的上廁所,不想上的,去院子裡洗個手,然後來吃瓜....

張一帆用的是有鉛錫,不止是爲了省成本,而是這種焊錫溶點低一些,而且焊點閃亮,容易看得清有沒有虛焊,畢竟用的都是新手。

鉛是重金屬,對人體有害,至少張一帆知道的一點就是傷腎,鄉親們不知道,可自己不能明知還不提醒。

很快,一羣人就都坐回到位置上,每人手裡拿着塊瓜,還有人專門把垃圾筐和院子裡的垃圾鏟給弄過來了....要裝西瓜子。

和很多人家裡一樣,張一帆家一樓大廳的地面也是沒鋪築磚的,就鋪了一層混凝土,上面用水泥粉過了層面。

主要的原因是一樓一般都會用來裝農具,而且大多都養有雞鴨狗這樣的,鋪了瓷磚反而不好搞衛生;

甚至有些沒有院子的人家直接把車子都開到客廳裡去,倒不是怕被人偷或者搞破壞,而是村子裡的路本來就窄,沒什麼停車的地方。

還有一點,就是怕人說閒話,到了地板鋪了築磚的人家,總是要問一下有沒有鞋換,這纔敢進去,久了甚至連串門的人都少了。

即便是水泥地板,西瓜子也不能亂吐,不然的話,打掃起來還有點麻煩,它會粘在地上,掃把掃不動。

於是,大家都圍着垃圾桶,垃圾鏟吃起西瓜來;

大熱天的,即便是沒有冰鎮過的西瓜,吃起來也特別爽口。

老張頭挑的都是些沙瓢的瓜,這幾天一家人都要忙活這個驗瓜器,根本沒工夫去折騰瓜田,更別提說到縣城去賣瓜了。

這些熟透了的瓜,吃到口裡沙沙的,甜甜的,還有十足的顆粒感....

但是,也就是那麼三五天,然後沙瓢化水了就不好吃了,再然後,就壞了....

“小帆他媽,你們家的瓜可真好吃,特別甜,而且沙的地方沙,脆的地方脆....”

“三哥,晚上給我稱個你們家的瓜,瓜錢在我工錢裡面扣,我女兒今晚上帶着外孫女回來,我得帶個回去給她們吃。”又一個大媽說道。

“老十家的,你們家不是也種有瓜嗎?”老張頭問道。

農村鄉下的,同姓的一般都用輩份來稱乎,說起來就是沾親帶故,其實也就是同個姓,倒數到祖輩都沒什麼牽連。

老張頭在村裡張姓同輩的,是第三個出生的,所以張姓的人都會叫他老三....

像開口這大媽,張一帆自懂事起,就得叫她十嬸,外鄉嫁過來的。

也沒搞清楚是哪一代開始的血緣關係,反正平時也會互相送點瓜果蔬菜,去縣城也互相幫忙給捎點東西什麼的....

“種是種有啊,賣完了都還留着十幾個瓜自個家吃的,可就是沒你家瓜那個味,我家那妞你打小也看着的,自個家種的東西不稀罕,就愛吃別人家的,”十嬸說道。

“得,給你留個,也別說什麼錢不錢的,我是我給侄女嚐嚐鮮的,反正都自家種的。”老張頭很是爽朗地說道。

西瓜這東西,城裡沒法種,賣個兩三塊錢一斤很正常;

瓜農要賺錢,瓜商要掙錢,採摘的人力,運輸的成本,還有損壞的風險之類的,最終都會加到消費者身上。

至於什麼網上說農民賣不出去,哭着喊着罵中間商的,不否認可能真有個把被禍害了,但是大多數都是在作秀,果農如果不是自己拉出去賣,或者網售,其實最歡迎的就是水果收購商....

瓜販到地頭上收的西瓜,其實一般也就是八毛錢一塊錢左右,賣相再好一點的,能賣個一塊二三已經是很不錯了。

再然後,瓜販運到水果批發市場賣個一塊四五,行情好點的,一塊八,兩塊錢一斤....

再由水果店或者水果攤老闆拉回去,賣個兩塊五,三塊錢;

這是正常的市場規律,良性運轉的話,大家都有錢賺,行情不好,砸在誰手裡,那都是虧本。

也就是說,老張頭留個十來斤的西瓜,其實就是十來塊錢,還不如拿來送個人情。

人家家裡又不是沒有,平時也不貪什麼小便宜,愛吃你家的瓜,這話說起來,還算給你長臉了。

“你要不收錢,我還真不好意思拿了,知道的,說你家瓜好吃,不知道的還真以爲我貪你家便宜,自己家明明種着瓜,還非要到三哥家拿。”十嬸說道。

“老張頭,給我家也留一個,不用那麼大的,有個幾斤十斤的就行了,等晚上看電視用勺子挖着吃....瓜錢在我工錢裡面扣...”又一個大媽說道。

“我也要一個....”

“也給我留一個....”

“給我來兩個吧,家裡人多,省得你麻煩.....”

老張頭一下愣了,這西瓜真有這麼好?一個二個都要買?

這有點不科學!

這羣人可都不是什麼城裡人,平日裡在村裡面可真的是精打細算,就連在縣城哪家買些什麼東西比別人貴了一兩塊錢也都耿耿於懷,能唸叨着好幾天。

這會竟然會到自己家買西瓜?

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都見不着的事情啊!

前些天是吃了塊自家的瓜,是比以往的甜了一點,但是也就那個樣,而且小帆那孩子挑的還是個沒熟的瓜,這才弄出了這驗瓜器,讓自己把所有積蓄都給投了進去....

越想越是想不通的老張頭跑到廚房,拿起一片西瓜啃了一口,頓時雙眼都亮了。

瓜很甜,但不膩喉,沙瓢的地方,雖然顆粒感十足,但是入口即化,用舌頭輕輕一掂,就是一口鮮甜的西瓜汁....脣齒留香...

再一口,靠近瓜皮的地方,甜味依舊不減,但是有點嚼頭....

好瓜!

憑藉養豬種瓜這幾十年的經驗,老張頭知道,這是難得一見的好瓜,要是再冰鎮一下,那簡直就是去暑的極品,在城裡怕是能賣出高價來。

三下五除二,老張頭就把這一片瓜給啃了個一乾二淨,瓜皮直接扔到院子裡,讓家裡養的雞喙食。

然後,再啃第二塊...

鄉下人有鄉下人的講究,去作客的時候,主人家拿出來的東西,比如說一盤瓜子端到面前,那就抓一把,要是這把吃完了,如果主人不再端過來,一般都不會主動去撲,這叫本分。

吃西瓜也一樣,張一帆端出一盤,大家吃了一人一塊,再有多的,那饞得受不住的或者吃得快的就再吃一塊,但是不會叫他再去拿新的。

但是,老張頭是這家的主人,他纔不管那麼多,本來去瓜田裡扛回來這幾十斤的瓜就有點累,吃了那麼一片瓜之後,疲勞頓時覺得去了一半。

那感覺,就好像雙搶(南方農村夏季搶收,搶種稻穀的季節)時,頂着烈日干了半天活,然後喝上幾杯冰凍的雪碧.....

也不知道吃了幾片瓜,老張頭在吃得自己肚兒溜圓的時候,開始去找張一帆。

原因很簡單,自己種了幾十年瓜,就從來沒有種出過這樣的好瓜,更重要的是,瓜種還是去年買了剩下的....

唯一的可能,就是自己那個懶得不成樣子,偏偏又喜歡折騰新鮮玩意的兒子,不知道在瓜田裡搞了什麼文章....

這事得問個清楚!

今年也就這樣了,要是這樣的成功經驗能夠複製,那麼明年甚至可以擴大種瓜的規模。

就這品質的西瓜,賣給瓜販都是虧的,哪怕是自己在縣城裡開家店,就專賣這個西瓜也虧不了!

城裡人不在意小錢,幾十塊錢的櫻桃,十幾塊錢的荔枝,只要新鮮,好吃,他們都肯買。

這年頭,無論年青的還是老的,要的就是吃個健康,天然....

老張頭可是很清楚,自己家的瓜,可是連化肥都沒施過,就打了點抗蟲藥,平時澆澆水。

沒辦法,不打藥不行,又不是大棚種的,別人家都打藥,你不打,病蟲全跑你這來了。

重要的是打的時間段,瓜苗的時候,還有開花的時候是最怕病蟲害的,這青菜嘛,有點蟲咬什麼的,也能賣出去。

可是西瓜不一樣,在那時間段遭了病蟲害,那連瓜都結不出來了,還賣什麼?

正想着逼問張一帆,但是老張頭又頓住了,以自己兒子的尿性,自己一問肯定是倒筒子一般,什麼都說出來了,再想着大庭廣衆之下,把這秘密問出來了,這就不好了;

誰都存着點私心,老張頭也不是說不想讓別人賺錢,但首先要自己得先賺上。

再定下心來想一想,瓜田裡其實自己家兒子也沒弄什麼,本來他一直想要搞個什麼自動噴淋設備的,被自己直接給罵得縮回去了,最後連水都不願去澆。

至於鋤草,除蟲什麼的,本來就要折騰養豬場,除了一些基本操作,根本就怎麼打理,小帆更是一股子心思在搗騰他的沼氣,然後那個什麼糞餅機....

不對,應該是錯過了什麼重要的信息?

老張頭意識到了一些東西,他想到了一點,自己不成器的兒子搗弄的糞餅機,造出來的糞餅太多,然後賣不出去....

於是,瓜田裡,菜地裡,到處都扔了那種像餅乾一樣的糞餅....

難道這段時間覺得家裡的菜格外好吃,也是因爲菜地裡放了那些糞餅的原因?

可是沒道理啊?

豬糞這幾十年來也沒少拿去淋瓜地,沒少放到菜地裡,比起化肥的效果還差得遠呢....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科學?

自己已經老了?看不懂這個世界了?

就比如,那個豬糞餅,就真的有傻子來買....

再比如,那個自己不屑一頓的什麼驗瓜器,莫名奇妙就能賣得火熱....

可是,自己兒子明明學的是修車的,將來的家用車越來越多,修車絕對是個謀生的門路!

反正他打小開始學習成績就不好,能有個餬口的本事就成。

可現在搗鼓的都是什麼玩意兒?

名叫有機肥的糞餅;

自動化養豬場;

然後還有這莫名奇妙的驗瓜器;

這都什麼跟什麼?

老張頭瞬間覺得自己跟這個時代脫了節,他覺得,有必要找個時間,兩父子一起好好聊聊,這一次,真的不能動火了。

第八十五章:凌志與周達(2)第三十二章:新的要求第140章:徐林的想法第四十章:客戶滿意度第二十九章:怪物攻城(1)第193章:安全帽的爭議第230章:麗江之影(2)第六十八章:談合作第十六章:矛盾的激化(3)第271章:防僞(2)第127章:試產(2)第三十九章:自由軍團(1)第十二章:爲玩遊戲走的後門第六十八章:談合作第124章:賽後第五十二章:進行中....第二章:張一帆的煩惱第220章:候剛的想法第239章:初戀的男人第264章:期望綻放的女孩第五十四章:王北北的建議第217章:那釐村的沙塘桔第三十九章:侯剛的菜地第三十七章:第一票(2)第174章:王北北買車(1)第199章:減肥神器的誕生(2)第152章:跨界打敗內行(1)第140章:徐林的想法第248章:李磊的朋友圈(1)第三十章:怪物攻城(2)第一百零一章:暴底和誤會第二章:《開局一頭豬》(1)第五十一章:誤會(2)第十九章:驚訝的老張頭第152章:跨界打敗內行(1)第一百零六章:凌志的泉城之行“3”第280章:抵制一帆科技第167章:千里之外的李冰(1)第157章:代工的價碼第171章:打馬(1)第三十二章:新的要求第233章:合影之後(3)第227章:自行沙發的誕生第249章:李磊的朋友圈(2)第七十章:會面的準備第167章:千里之外的李冰(1)第270章:防僞(1)第十四章:別試腦袋第224章:總得做點什麼第九十五章:合作,股份第137章:外伶仃之旅第一百章:退賽第276章:和諧褲(2)第六十七章:葉講師第二十三章:愉快與不愉快的人們第151章:凌志的小馬腳第三十六章:業務帶來的困擾第125章:水蛇的廣告片第六十九章:徐林的思考第八十六章:自己打自己第十五章:電子市場(1)第三十八章:失職者的反思第十二章:爲玩遊戲走的後門第160章:北兵困局第246章:大理的晚餐第209章:慶功宴第二十四章:新來的策劃第268章:扶貧明星第125章:水蛇的廣告片第271章:防僞(2)第六十四章:武裝部的高勇第193章:安全帽的爭議第三十七章:第一票(2)第二章:張一帆的煩惱第八十六章:自己打自己第十八章:包工頭的出現第114章:新的發現第十一章:部隊進駐第117章:快腰斬的項目第二十四章:西瓜?好吃的西瓜....第156章:江懷的困境第二十三章:新的研究第八十七章:被帶偏的凌志第三十八章:糞車第三十九章:自由軍團(1)第三十四章:奇怪的買家第三十三章:張總的佈局第212章:分紅與年會的討論第200章:若水寒冰(1)白菜有話要說!第186章:戒菸神器(1)第二十七章:我全買了第三十九章:侯剛的菜地第十八章:驗瓜妹子第211章:財務會議(求票票)第一章:老張家的懶兒子第179章:網紅的第一步第186章:戒菸神器(1)第183章:要走高端路線第二十九章:怪物攻城(1)